杨志超 郭爱惜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从价值内涵、主体力量、实践场域等方面探索其学理归因,从两者的良性互动中明晰其实现结合的内在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立足新时代,唯有持续探索两者结合之路,才能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推进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
中图分类号:A81;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3)04-0025-0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网络社会思潮综合治理研究”(21BKS176)。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結合。”[1]18这一重要论述,延续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关于“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再次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2]这为我们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提升思想自觉提供了科学指南。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得益彰、相生相成。回顾百年党史,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活力的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文化土壤。基于两者内在的契合融通,中国共产党人秉持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成功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当前我国正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关键时期,回答好关于“两个结合”的现实课题,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西方文明的不同样态,存在先天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差异,两者能够实现有机结合,与它们在价值内涵层面的契合融通、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领导以及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密不可分的,这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一)理论品格与价值观念的契合性是实现结合的基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契合性,这是两者能够实现有机结合的重要前提。第一,两者理论品格相通。马克思主义是在深刻认识历史规律、积极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它能够以科学性和革命性指引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以人民性和实践性实现自身的民族化本土化,以开放性和时代性彰显自己的旺盛生命力,是海纳百川的开放性理论。而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在五千多年文明史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能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碰撞中实现吐故纳新、兼收并蓄,为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提供强大精神支撑。这种追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优秀品质为两者实现结合扫清了障碍。第二,两者价值观念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念来源不同,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1]18。两者在价值导向层面存在诸多相融之处,例如:传统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都重视民众作用,传统天下观与马克思主义人类情怀都强调胸怀天下,传统“天人合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都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等等。理论上的内在统一,为两者的深度结合提供了基础和空间。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是实现结合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作为实现两者相结合的主体力量,拥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党的领导是两者相结合得以实现的坚强政治保障。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3]在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在同各种艰难险阻的较量中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以贯之加强理论武装,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凝聚力量、汇聚人心,使全党保持统一的思想、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以此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另一方面,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行为方式等方面有很多独创性内容。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崇高的使命感和浓厚的文化情怀主动“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4]534,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两者由“高度契合”到“有机结合”的科学转换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和文化观,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也达到了新高度。
(三)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是实现结合的现实土壤
回顾百年党史,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提供了现实土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4]534,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以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富有民族形式、饱含科学内容、坚定大众方向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过程中实现了两者的初步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毛泽东同志提出“双百”方针,强调要给予学术和艺术蓬勃发展的自由环境。另外,他还强调“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和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5],运用唯物辩证法客观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6]。在此基础上,他赋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解放思想”的时代内涵,把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7],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8]。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在借鉴“和谐”“和合文化”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发展观,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9],带领全体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不断深化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0]的崭新命题,从“根与魂”“精神命脉”“民族基因”“突出优势”等多个维度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蕴,将其精神内核融入治国理政方方面面,积极推动中华文明创新发展。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互动和深度结合。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同的话语表达和思维方式,两者的结合并非简单的“拼凑”“嫁接”,而是指双方能够彼此融合、相得益彰的化学反应过程。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了古老中华文化的生命力,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两者的良性互动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推进理论创新,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篇章。
(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能够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即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实践的发展、人民的需要和时代的呼唤,为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辨明方向、把握方法、注入力量。文化的生命力应与时代价值相一致,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得到转化创新,而两者相结合是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型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11]其“激活”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例如:历史唯物主义强调要追根溯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深入剖析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历史原因、历史影响,才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历史启迪;辩证唯物主义强调要从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视角去看待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特点,按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要求对其进行“化用”“活用”,方能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新时代风采。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转化,凝练萃取其思想精华,既使古老的中华文化重焕荣光,又使得两者的融会贯通达到新高度。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能够滋养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马克思主义,意即充分挖掘、归纳整理、合理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话语体系、表达形式和知识财富,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1]18其原因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弥足珍贵的思想文化资源,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提供宝贵滋养,使得马克思主义展现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风貌。毛泽东同志曾借用“实事求是”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2]。邓小平同志曾借用“小康”表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3]这一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江泽民同志借用古代礼法合流的法治思想提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14],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法与道德关系的理论。胡锦涛同志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提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5],阐释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人民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慎独慎微、见贤思齐的思想,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党性修养的方法论。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方式,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以简单质朴的语言风格向人民阐释马克思主义,极大增强了理论宣传的感召力影响力,也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良性互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以真理力量和恢宏之势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思想资源,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而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表达和叙事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实现本土化和大众化。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良性互动,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明确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也不是包治百病的妙药良方,其生命力在于本土化时代化的实现程度。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总结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精华,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经验融入马克思主义,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走自己的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党领导全体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是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发展的丰硕果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式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1]16的理论命题,这一新表述既立足于中国社会具体实际,也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回应时代关切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两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高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集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理论创造力和中华民族的最新智慧结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哲学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五千年文明结合是‘文化结合基础上产生新思想的破题。”[16]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只有以当代中国实践为思维坐标,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让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与智慧融会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之中,指引我们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一)加强理论武装,培育结合主体
在当今价值观念日趋多元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新时代要求,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炼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积极引导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才能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1.要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文化涵养。中国共产党作为推进结合的政治主体,必须阐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结合、为何结合、以何结合、结合功能、结合意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精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的领会贯通中坚定信仰,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成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践行者,为新时代担当新使命提供坚强支撑。
2.要强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广大理论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要切实发挥学者作用,从学科交叉视角做好“冒热气接地气”的理论研究,以准确可靠的注释和生动灵活的解说让传统古典名著脱离学术象牙塔,走进“寻常百姓家”。要摒弃学科偏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阐释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努力开拓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格局,创造出扎根大地、聚焦实践、反映时代的原创性、标志性科研成果,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3.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坚持人民至上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遵循。要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熟悉和了解马克思主义,自觉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艺创作中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努力把日常的行为准则转化为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践行和推进两者相结合。
(二)聚焦实际问题,丰富结合内涵
马克思曾指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非漫无目的的举动,而是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遵循。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我国国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在深刻把握国情的基础上强化问题导向,聚焦实际问题,不断推进两者相结合。
1.要在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中推进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忧患意识,启示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而“安”和“危”则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论中能够转化的矛盾双方。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为指导,科学审视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正确判断形势,自觉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风险挑战。同时,新时代要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为中心,聚焦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突出问题,不断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在此过程中开创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融互动的新局面。
2.要在积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中推进结合。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发挥德治在社会基层治理中的教化作用,营造能够落地见效的生活情境和学习氛围,促进价值观念实现从“基本原理”到“生动道理”、“理论形态”向“生活形态”的科学转化,深入推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任务走深走实。要注重从家庭、学校、社区等多方位形成合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以多种形式和手段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从而推进两者相结合。
(三)强化载体建设,提升结合效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需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先进传播手段、新型文化产业等载体进行呈现,这样既能丰富两者相结合成果的生动性和大众性,又能照应数字经济时代文化发展的现实要求。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各类文化形态,注重创新和强化载体建设,让两者相结合的成果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1.要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全面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强化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内容创新,推出更多展现新时代精神气象的精品力作。同时,要强化文化赋能,着力盘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通过深入挖掘内涵价值,打造中华文明标识,创新文化衍生品,形成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此丰富文化业态,打造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2.要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数字技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能增添现代科技的人文气息。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交流与碰撞,既可以利用VR、AR等数字技术促进文化传播和接受方式的创新,也可以凭借其平台的开放性、技术的低门槛等优势缩小表达鸿沟,为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聚合创作主体。此外,要立足多元文化背景,把中国元素和科技表达结合起来,推出既富含中国文化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的文化产品,借助科技力量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和廣度,从而丰富两者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
(四)加强交流互鉴,拓展结合视域
文化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1]63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要拓展视域范围,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1.要吸收借鉴其他先进文明成果。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秉持开放包容,以海纳百川的气度胸怀尊重和理解其他优秀文明的差异,发掘其中可以利用的方法和带有启发意义的思想,把握好鉴别取舍的标准,坚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从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精神活水”,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两者的结合。
2.要以世界眼光让成果惠及世界。中国始终本着行天下大道、谋天下大同的理念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动克服西方带有霸权性质的所谓“文明冲突论”,为解决人类共有难题贡献了如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迈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要着力把“结合”的宝贵成果和特有方法呈现给全世界,努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塑造文明、开放、现代化的国家形象中全面展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
“两个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既是重大的理论命题,更是重大的实践课题。踏上新征程,我们必须坚定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文化、中国精神之间更大力度、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有机结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炼升华,才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文明滋养和内生力量。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1).
[3]本报评论员.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3-06-07(3).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澤东.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5.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3.
[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58.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9.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5.
[1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1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9.
[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7.
[1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0.
[15]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8.
[16]郑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与逻辑[J].哲学研究,2021(12):11.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5.
责任编辑陆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