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吴叶勤 王瑞华
摘 要:产业数字化革命加速了商业模式的迭代与升级,对具有数字化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新商科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淬炼新商科,明确数字经济时代新商科人才培养内涵,揭示高职院校商科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构建新商科人才“岗课赛证”数字化能力培养体系,探索实践知识复合、能力提高、思维创新、素养提升“四位一体”的新商科人才培养范式。
关键词:新商科;数字经济时代;"四位一体";数字化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3)05-077-06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革命加速了商业模式的迭代与升级,尤其对具有创新能力的跨界复合型商科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数字化的新商业规则、新商业思维和新商业实践将是商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职业教育内生于经济社会,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问题成为其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明确新商科人才培养内涵,揭示数字经济时代高职院校新商科数字化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探索新商科人才数字化能力培养体系是必然选择。
一、数字经济时代新商科人才“四位一体”的内涵
数字经济时代,商业环境发生了颠覆性的重构和创新,以专业职能培养为导向的传统商科教育已不能适应新技术革命的发展需求,“新商科”呼之欲出。那么,如何认识数字经济时代新商科的丰富内涵?本文认为,应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淬炼新商科,探索实践以行业为导向,知识复合、能力提高、思维创新、素养提升“四位一体”的新商科人才培养范式。第一,知识复合,商技融合强基。数字化转型发展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以综合性视角理解新业态、新模式、新发展、新服务中蕴含的深层逻辑,实现商科知识与行业技术融合、商管品质与信息技术并重、商业实践与知识复合齐驱的人才培养目标[1]。第二,能力提高,实践创新提质。基于数字技术的推动,新商科人才应具备掌握新工具的能力、数字化创新能力、数据决策能力和全域触达能力。第三,思维创新,智慧赋能培优。数字化时代需要具有创新变革意识的商科人才,打开自己以学到新的知识和技术,调整自己以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开放自己以获取丰富的商业资源,否定自己以重构价值体系。第四,素养提升,价值铸魂育人。数字经济时代需要提升学生在复杂商业环境中做人的素养、职业素养及管理素养,培养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共振、商管品质与专业技能兼备的高素质商科人才。
二、数字经济时代高职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
1.多学科协同需求与培养模式变革
数字驱动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重大问题,单一或几个具体学科显然难以应对,需要多学科协同解决[2]。部分高职院校探索跨学科商科人才培养,尝试文工、文理的融合,但只是将跨学科课程简单叠加,融合粘性不足。傳统文科和理工科分离的教学模式导致融合一直存在着语义鸿沟,商科学生在学习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课程时感觉难度很大,学完仍然存在“两张皮”不相融的情况,不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数字应用能力的提升和数字思维培养以商科教育的转型重构为基础,培养模式的一系列深刻变革往往受到传统观念和路径依赖的冲击。无论院校管理层还是专任教师,都缺少自我否定的勇气,数字化改革的积极性不高,不排除有部分抵触情绪,既而对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形成阻碍。
2.“新实践”快速发展与商科教育的范式转换
在新工具、新技术、大数据的作用下,常规的工作任务逐步被信息智能所取代,商科面临着一场深度社会分工。新实践的先行性、先进性,决定了商科教育必须要跟进思考,实现范式转换,以适应新实践带来的挑战。会计是商科领域数字技术应用的核心专业之一,财务会计将逐步从信息系统自动化走向超级自动化和智能化。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调研显示,财务云、移动支付、会计大数据分析、财务机器人、电子发票、智能ERP等信息技术对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影响和冲击最大,财务从业人员的工作范式不再遵循标准化,而逐渐转向财务云平台的虚拟化和提供更为泛在的服务。其他商科专业同样趋向非标准化的创新性工作内容,就业形态的转化要求强化从业者的数字工具应用能力。然而,“新实践”中不断更新的数字系统平台既复杂又高度集成,给高职院校开展模拟实习实训带来巨大挑战。一方面,建立或引入与企业应用能级相当的数字化商业综合实训系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从复杂系统中分离出的独立实训平台鱼龙混杂,要想与商业实践贴合,需要较高的技术壁垒;同时,支撑数字化商业实践系统功能发挥的数据信息梳理困难,对实训教学组织提出了更高要求。
3.数字技术应用与教学能力提升
商科教育以问题为导向注重案例教学,而商业案例情景根植于社会经济生活,具有很强的直观性,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短视频、虚拟仿真场景等不同数字化技术制作案例库,创设商业问题情境,有利于提高商科教学能力,适应社会数字化转型需求。然而这却是我国职业教育目前的短板,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课堂教学能力颇具挑战性。易烨等(2022)[3]通过调研发现,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数字素养整体水平尚待提升,教师对应用数字化技术提升教学能力的态度和意识很强烈,但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能力却明显不高。国内商学院转型步伐较慢,院校数字化基础建设不足,缺乏应用创新场景,无论对院校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重构、课堂教学的情景模拟、在线课程的开发借鉴还是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均形成阻碍。
4.商业新伦理挑战与立德树人铸魂
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商业新伦理的挑战不可回避,价值链重组过程一旦失控,可能导致新商业模式对原有业态的从业者造成冲击,商业价值观错位、市场道德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也因此凸显[4]。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如何规范和引导企业家的经营行为,减少诸如大数据信任、信息安全、数据鸿沟、平台垄断等冲击法律秩序的伦理挑战,建构商业伦理价值体系,是学界亟需研究的议题。“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和根本遵循,面对新时代对商业新伦理的挑战,在商科教育中坚持立德树人,切实做好育人工作,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的商界人才。秉承商业伦理规则,将发展置于安全底线之上;构筑信息伦理规则,将约束置于数字发展之中;强化技术伦理规则,将创新置于有效监管之下,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商科话语体系,夯实我国在纷繁复杂、不断融合国际经济大环境中的重要地位。
三、数字经济时代高职院校新商科“岗课赛证”数字化能力培养体系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推动“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时代商科实践动态演进,高等职业教育应做到“适应+引领”,提高商科人才数字化能力,培养“知识复合、能力提高、思维创新、素养提升”的新商科人才,如图1所示。
1.课程体系的多学科重构
数字经济蝶变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技术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了解数字经济时代的岗位需求,找准新商科人才培养定位,以需求为導向反向重构课程体系,打通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数字经济赋能职业教育岗位适应性需要重构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模块体系,课程模块是“岗课赛证”数字化能力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模块由单个标准化的课程单元组成,每个课程单元均包含课程目标、内容、过程实施以及测评体系,模块化的独立性和可分解性让其能够灵活组合,跨学科课程模块紧密拟合能够发挥模块化的规模优势。具体来看,模块一: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从立德树人铸魂角度出发,开设思政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商业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实践伦理等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的家国意识、人文底蕴、道德修养和思辨能力。模块二:专业课程模块,打造立体的专业课程。围绕商管专业核心素养和商业实践要求,融合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信息化课程。模块三:数字信息化模块,嵌入数字信息化课程。为了避免“两层皮”情况,首先可将概率论、统计学、线性代数、Python 语言编程等相关基础课程的部分内容融合,设置信息化基础课程[5]。其次,以项目为驱动将数字信息化模块与专业发展需求融合,进行商科专业数字化转型,包括数字化财务、数字化营销、数字化电子商务、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风险控制等,让学生了解商业项目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同时,提高数字化能力。第三,商业主题数字信息化课程,将商业背景问题转化为数据问题。通过获取数据信息,分析商业活动中的结构数据与非结构数据,洞见隐藏信息,指导商业决策行为。模块四:个性化课程模块,拓展跨学科个性化选修课程。数字经济时代除了具备数学、计算机科学、商科、外语、哲学五大素养外,学生可以根据就职行业的需求和自身优势,通过个性化课程组合,补充和发挥专业数字化能力。与此同时,开展模块化课程改革,删减非必要的理论教学内容,适度精简专业知识,注重与数字信息化的有效融合,为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腾出课时和空间。
2.实践教学的多层次开展
跨学科融合的课程模块与多层次实践教学的开展,作用于新商科创新人才的培养,数智赋能产教融合共育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教育共识。互联互通的数字经济时代,商业生态圈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维护,商科实践教学的开展也应在大商业生态圈基础上多层次共频共振[6]。基于现代科学技术构建跨专业仿真综合实践平台,创设企业经营仿真环境,通过岗位技能训练、综合创新技能训练、项目实战训练等,对接就业岗位。第一层,岗位技能训练。通过改造和升级各专业原有实验室,建立智慧财务实验室、新媒体营销实验室、新零售实验室、智慧金融实验室等数字化商业实验室,训练岗位基本技能。第二层,综合创新技能训练。借鉴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的做法,建立大商业数字化生态圈实训平台,包括“一厅二群N中心”。即“一厅”为工商税务综合服务大厅;“二群”为工业企业群和商业企业群;“N中心”为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中心、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孵化中心、财务共享中心、智慧营销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等,构建企业经营环境仿真运营的全景实践教学环境。第三层,项目实战训练,通过专业相关度、企业规模、新商业模式等角度评判,引入企业实际运营项目。将实践项目分层分块嵌入相应的专业实践课程,促进实践教学项目化、实战化,以项目成效驱动教学。同时,结合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开展系统性的创业训练活动,支持项目孵化,不断提升新商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提高创业能力[7]。同时,注重课赛融通与课证融通。一方面,实践教学与商科数字化能力相关竞赛“课赛融通”,将技能大赛中的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融入课程标准,将备赛训练与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与商科数字化“1+X”证书“课证融通”,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分解后融入课程实践教学标准,循序渐进、分学期学年使之与课程教学进度无缝衔接[8]。
3.协同资源的多维度保障
数字经济时代,职教生态体系的重构依赖于数字化教学环境、数字化授课资源、前沿技术支撑和师资等多方资源的整合,“教学+资源+技术+师资”协同保障,多维度支持高职新商科数字化能力培养。第一,教学保障。一是开发系列商科数字化教材,结合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制定商科各专业教材编写标准,结合行业特征和岗位需求搭建新商科知识图谱。建立匹配的对应数字信息化单元模块的职业单元能力,增强数字化教材与商业实践活动的适切性[9]。二是搭建最新的数字化商科教学资源库,与各专业课程模块培养目标相匹配,融合智能“VR+AR”、图像、演示文稿、音频视频、动画类、虚拟仿真等多种形式,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库赋能商科培养的适应性。三是引进数字化教学设备并升级数字化教学环境。创设新技术集群支持的教学和实训环境,打造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厂,为商业实战演练提供场景化的体验服务。第二,资源保障。共建共享数字化在线课程和案例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校内数字化SPOC课程。校企共建商业实战项目案例库,协同行业专家及其他兄弟院校共同打造数字化在线资源平台,同时与国外知名院校合作开发“数字营销”“数字化商业战略”“数字科学”等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选择资源。第三,技术保障。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协同作用,利用行业龙头企业的先进技术和数字资源优势,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搭建产教融合的数字化创新平台,支持数字化教学和实践的开展。将数字化分析工具融入教学,将主流的商业模式、再造业务流程、项目运作、商业协作、技术创新与传统商科理论框架融合,共建企业数字化应用场景,以便创设直面商业活动真实问题的环境和条件。第四,师资保障。数字化“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现数字经济赋能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基本保障。一方面,提高“双师型”教师数字化能力,包括数字化教学能力和数字化管理能力。打破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敏锐捕捉数字经济新业态,进行能力再造,具备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掌握数字化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提高“双师型”教师数字化素养,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应率先驾驭信息技术开展高效学习,使用智能技术辅助教学,发挥教师在数字经济时代引领的使命与责任[10]。具体做法:一是与企业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助力提升教师数字化思维能力、数字化授课能力和数字化应用能力。二是加强协作式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跨教研室、跨学科、跨学校,推动数字模块化教学,推动教学团队分工协作开展教学工作。三是构建泛在化、智能化、情境化的智慧教学辅助平台,发挥智能化教务的教学指导作用,引进和开发教与学智能助手,支持教师提高驾驭现代课堂管理的能力,增强数字化教学的自我效能感。四是落实教师定期参与实践制度,积极对接企业,鼓励任课教师深入企业参与商业项目实践,不断学习新技术,感知新发展与新需求,将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沿内容及时纳入教学体系,保证教学的前瞻性和适应性。
4.立德樹人的多角度嵌入
数字经济时代新商科的建设首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多角度嵌入新商科“岗课赛证”数字化能力培养体系,铸牢思想道德根基,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第一,入心课程思政,做好价值引领。着眼于新商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发掘专业教学和课程中适用于数字创新能力提升的课程思政元素,推动课程改革、思政进教材和教学方法创新,实现思政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利用专业理论、典型案例、知识图谱、鲜活实践进行法律法规、商业伦理、职业道德、社会诚信等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授立身处世、商业交往的为人之道,形成课程思政新常态。第二,开齐开好思政课,同频共振铸魂。从思想、道德、爱国、敬业四个方面立体设计思政理论课程体系,打造思政精品课程群,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丰富思政课程资源,打造“浸入式”红色文化体验空间。学院书记、校长等院领导共同参与,每学期开启“思政第一课”。第三,安排成长导师,思想融通助力。有效落实“三全育人”工作方案,院校领导、思政课教师、各系教师党支部委员和骨干教师深入各班担任成长导师,每位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学业与发展探索,实现导师和学生思想融通交流。导师的治学做人之道、探索科学之路和丰富的人生智慧,启迪学生心智,助力学生实现学问与人生融通。第四,讲好中国故事,做好时代担当。数字经济时代的商科教育是融合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完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过程。我国的商科教育要全面结合企业的本土化实践,挖掘我国企业的成功管理案例,讲好中国故事,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现象,解决中国经济问题,指导新时代中国商业实践,构建具有世界水平的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第五,弘扬企业家精神,夯实工匠精神。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家精神,需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根本遵循,充分吸收中国历史商业文化的精髓,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和先进做法。大力开展能够体现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实践、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和大国工匠精神的教学案例汇编、整理和使用工作。用生动的案例阐释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让学生知晓一代代企业家付出的努力,中国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和取得的成绩,通过感知奋斗与成功,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共情。
参考文献:
[1]陈晓芳,夏文蕾,等.新时代新商科的内涵及“多维度协同”培养体系改革[J].财会月刊,2021(05):107-113.
[2]王昕,石伟平.数字经济时代高职新商科专业群建设:目标、挑战与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2(04):11-16.
[3]易烨,薛锋.“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究——基于浙江省335名专任教师的实证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05):55-61.
[4]张春萍. 加强新商科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21(05):37-39.
[5]孔祥维,王明征.数字经济下“新商科”数智化本科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22(08):31-36.
[6]高思超,么加利.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文科建设——基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8):11.
[7]李代俊.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数字化改造创新实践——以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为例[J].会计之友,2021(09):162-162.
[8]柴草,王志明.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路径[J].成人教育,2022(09):72-78.
[9]李宁.数字经济蝶变赋能高职扩容适应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08):140-145.
[10]崔越,李秀银. 高校教师防范与破解信息茧房效应的路径[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3(04):68-72.
Exploration of "Four-in-One" Cultivation Mode of New Business Stud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Economy
LIU Yang, WU Ye-qin, WANG Rui-hua
(Northeastern Petroleum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Daqing 163318, China)
Abstract: The industrial digital revolution has accelerated the iteration and upgrading of business models, and the demand for compound new business talents with digital innovation ability has become more urgent. Driven by digital reform, it will refine the new business discipline, clarify the connotation of cultivating new business talents in the era of digital economy, reveal the challenges of cultivating business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evelop the digital ability cultivation system of "post course competition and certificate" for new business talents, and explore the "four in one" system of new business talent training, which combines practical knowledge, improves ability, innovates thinking and improves quality.
Key words: New Business Studies; Digital Economy Era; "Four in One"; Digital Cap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