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实践改造自然思想的道德向度

2023-11-05 22:16:04武文凯
荆楚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共产主义实践

摘要:马克思提出的“改造自然的实践有着道德的基础”这一观点,在理论上导源于亚里士多德,并受到了康德和黑格尔的影响。马克思实践改造自然思想在道德层面的理论架构包括实践改造的自然具有客观实在性、实践主体来自自然界、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实践主体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表现出道德、不斷变化的自然界与实践主体的道德相互影响这五个方面。马克思实践改造自然思想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哲学基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使得道德在改造自然层面得以充分显现。在新时代,探求马克思实践改造自然思想的道德向度有助于准确把握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实践;改造自然;道德向度;共产主义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23)05-0044-05

长期以来,一些学者经常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生产逻辑视为现代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他们认为马克思过分强调实践,所以凸显的是人改造自然、人利用自然、人征服自然。其实,这是对马克思的一种理论误读,他们忽视了马克思实践概念所蕴含的价值预设与道德范畴。事实上,正是因为马克思赋予实践概念以特定的含义,才真正解决了西方哲学中主体的道德不能完全表征于改造自然实践活动之中的理论症结。考察马克思实践改造自然思想的理论缘起及其实质内涵,有助于准确把握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解思想,从而深化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整体认知,进而为当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一、实践改造自然思想的理论缘起与道德映现的肇端

实践改造自然的问题是西方哲学中的重大问题。自古希腊以来,对于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是否内蕴着道德,西方哲学家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无涉道德;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有着道德的基础。就后一种观点来说,亚里士多德开辟了将道德融入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之中的先河,并且他的观点影响了康德、黑格尔进而影响到马克思。

(一)亚里士多德率先将改造自然的实践视为道德性的行为

亚里士多德从人性的角度来思考自然,他认为改造自然的实践作为基础性的活动而与统治者的“善政”以及公民的“善德”紧密相连,因而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会受到总体原则(arche)的支配,进而表现出“道德化”的特点。在《尼格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将人类的活动区分为理论、实践和创制三种。其中,理论活动是一种追求知识的理论性活动,实践活动是一种求智向善的道德性活动,创制活动则是要产生出一个新东西的生产性活动。之所以进行区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对苏格拉底“知识就是美德”的观点进行纠正。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仅仅知道德性并不能使我们做事情更有德性”[ 1 ] 186,即,人有了知识并不等于就拥有了德性;而要使人的德性得到充分体现,就必须将道德意志融入到人的实践行为之中。基于此,亚里士多德展开了对自然的革命性解读。此前的哲学家都是采用直观的方式来对待自然,特别是从自然中寻找世界的本源;而亚里士多德则是将理论、实践、创制这三种活动结合起来解读外在世界,强调人要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实践去改造自然,从而使现实的人“生活的好或做的好”[ 1 ] 9。而且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不把自然视为对象,更不视为手段,而强调它是其他东西所追求、所为的目的。”[ 2 ]这样,亚里士多德就将实践与道德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成为直接关涉道德的行动。

(二)康德以实践理性论证了实践改造自然的活动是道德活动

康德运用了亚里士多德实践概念的纯粹性,并以实践理性来构建自己的道德理论。康德将理性划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不同,实践理性不是从经验现实出发来推导出人的意志,而是认为人一开始就有意志,就有欲望,并且能够积极地将自己的意志和欲望现实性地转化为改造自然的行动,进而在行动中体现出道德的特点。就认识的来源来讲,康德认为纯粹的经验论无法从经验的现实推导出必然性的结论;同样,唯理论的必然性结论又缺乏现实的基础。于是,康德采用先天综合判断的方法来界定出不可怀疑的认识领域,也即人为自然立法;而且能够始终用作普遍立法准则的是人的理性。这样,对经验范畴和现象界的考察由主体围绕客体旋转变成客体围绕主体旋转。在这种意义上,康德对自然划了界定,认为自然不是外在的与人分离的经验事物,而“仅仅是一般物的存在的各种规定的合乎法则性”,也即“经验上一切对象的总和”[ 3 ]。所以,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主体的先验能力得到极大凸显,真正成为自然的“立法者”。而且这种“立法者”是具有实践理性的“立法者”。从本质上来讲,实践理性关乎的是理性的实践运用,其最终目的在于使追求实践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合乎主体的道德需要。所以,康德通过实践理性将道德原则贯彻到实践改造自然的活动之中,使向善的原则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显现。

(三)黑格尔在其思辨体系中立体化地呈现了实践改造自然思想所具有的道德意蕴

黑格尔秉持了主体改造自然的实践是道德的活动这一观点,并将主观道德与客观自然的和谐视为世界发展的终极目的。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自身配备着自己整个具体的发展,财富和外在的持续的存在,努力完成自己、发展自己并且由自身中前进。”[ 4 ]而自然不过是绝对精神运动过程中的一个客观阶段,并且作为概念外化的自然还只是偶然性、个别性的存在,它还不是矛盾的彻底解决。因此,绝对精神要进一步对外在自然进行扬弃,最终回归到绝对精神本身。“精神之所以是精神,只是由于它以自然为中介”[ 5 ],也即绝对精神的运动必须以外在的自然为中介进行下一环节的过渡。因为绝对精神不仅是实体,而且还是主体,所以自然界的运动与发展必须以“人”的存在为前提。对于绝对精神外化出的自然,黑格尔认为我们可以坚持两种态度,“一方面是理论的,一方面是实践的”,而且“理论的东西本质上包含于实践的东西之中”[ 6 ]。黑格尔之所以如此重视实践的态度,是因为他认为主体的实践行为体现着自身的普遍意志,具有合乎道德性的特点,从而能够将道德与客观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这也就是道德与客观自然和解的公设在实践层面的展开。

二、马克思实践改造自然思想在道德层面的理论架构

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等人实践改造自然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与对客观自然、特别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性考察,马克思从道德的维度重新架构了实践改造自然的思想,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一理论中也得以真正和解。

(一)实践改造的自然具有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不依赖主体而存在的。在此之前,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总是依存于一个主体之中的”[ 7 ],康德所坚持的自然是经过先天综合判断改造之后的自然,黑格尔坚持的自然是作为主体的绝对精神外化出的自然。毫无疑问,他们对自然的理解都以主体的存在为基础、缺乏客观现实的内容。马克思则是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来理解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从历史维度来说,现实的自然不是绝对精神外化的产物,也不是神创论的结果,而是经历了一个自我产生的过程,自身具有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因而是一个自我演变的客观性存在;从现实维度来说,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为人们创造现实生活提供了先决条件,因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8 ] 196,而如果“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 8 ] 158外在的客观世界具有丰富性,无机的自然界是人的物质生活的来源,能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和供人类再生产的生产资料,从而让人们的需要本性得以满足。如果自然界缺少客观实在性,那么人只能在思维中抽象地去改造自然,而人对自然的活动在现实性上就无法产生出生产力。所以,只有肯定自然界的客观性才能确证人是客观的现实存在物,才能让现实的人去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改造自然,从而在现实性上确证人改造自然所具有的道德本性。

(二)实践主体来自自然界

马克思在承认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还认为人来源于自然界。亚里士多德将人理解为天生的政治动物,“天生的”突出的是人的自然本性,但是他没有对人何以具有自然本性进行理论诠释。康德从人的理性出发来论证人的现实存在,认为理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原因。黑格尔将实践改造自然的主体视为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不过是绝对精神外化出的产物,在本质上具有抽象性。所以他们对改造自然的实践主体的分析不够彻底,因而人在改造自然中所表现出的道德也缺乏坚实的基础。马克思在实现新唯物主义转变的过程中受到了费尔巴哈的影响。对于“人从何而来”这一问题的思考,费尔巴哈的回答是“人不是导源于天,而是导源于地,不是导源于神,而是导源于自然界”[ 9 ]。这是对黑格尔等人的超越,因为他将人的产生归之于客观存在的现实。马克思接受了费尔巴哈提出的关于“人来源于自然界”的这个看法,认为当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便通过“原始的、自然的途径而产生”[ 8 ] 529。所以,人不是从来就存在的虚幻之物,而是直接以客观存在的自然为基础,通过自然界的不断运动而产生的。马克思在肯定自在自然产生人的基础上,又采用历史性的观点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 8 ] 568在这里,“个人的肉体组织”和一般动物类似,是表征个体存在的物理特征,是主体改造自然界的结果;而“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是指个人与自然处于不断的交互作用之中,如果没有自然界的存在,人也就不可能产生、存在与发展。因此,人在本质上就是自然界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就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与先在性,必须将道德原则体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三)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

马克思认为与人处于不断交互关系中的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一方面,这种自然是人物质生活的一部分,人需要依靠不断改造自然界来满足肉体的需要以及种的繁衍。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自然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现实中,“人也按照美来创造”、加工、改变自然界,使其能够成为主体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所以,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8 ] 161后来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时也写道,“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 10 ]所以,人通过实践活動使自身从自然界中凸显出来,并不意味着人可以脱离自然界而存在;相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无论是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精神的生产还是种的繁衍,都必须将自然作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一部分。

(四)实践主体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表现出道德

马克思认为,人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拥有道德,或者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道德。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活动发生的那一瞬间就是一种道德的,而且这种道德性的实践不需要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康德的实践理性概念和这种观点相类似,认为人的实践活动受实践理性支配,是一种纯粹的道德活动。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这些观点,并且进一步采用历史性的观点来分析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马克思认为人和动物都来源于自然界,而“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 8 ] 534这时,人对自然的改造不过是一种类似于动物谋求生存的本能活动,不具备道德意识。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人逐渐与动物区分开来,而且在马克思看来,能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的不是内在的思维与情感,也不是外在的信仰与宗教,而是人的实践活动。因为“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8 ] 519而且,人的这种生产是受意识支配的,它能够“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 8 ] 162因而“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 8 ] 163。所以,人改造自然的劳动不是动物的本能活动,而是一种受主体意识支配,表现出道德的实践活动。

(五)不断变化的自然界与实践主体的道德相互影响

马克思认为在改造自然界的活动过程中,实践主体与外在的自然都会发生变化,而且二者的改变是一致的。从整个历史来看,历史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而且“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8 ] 516就人类历史来说,现实的人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主体,其在本质上属于能动与受动相统一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人具有自然力、生命力,能够根据自身的意愿与自然的特征而能动地改变自然界;另一方面,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又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有些事物暂时超出人的认知,从而限定了人改造自然的范围。所以,外在的自然界与主体的实践活动相互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历史性的。就自然来说,不管是自在自然还是人不断改造的自然都是不断变化的。就实践活动来说,分工的发展、劳动工具的改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都会影响到主体的实践活动。具体到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 8 ] 540所以,外在的环境会影响到主体的实践活动,而主体的实践活动又能推动外在的自然发生改变,使其朝着有利于人的方向发展。

三、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道德在实践改造自然层面的充分显现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尊重规律,把握全局,因势利导,提出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一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对马克思实践改造自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顺应自然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外在的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而且人也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推动了自身与社会的发展。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人可以秉持“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过度地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从而去肆意地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拥有社会发展规律一样,自然界也有其发展演化的自然规律;并且一旦违背自然规律,人就必然遭受自然的惩罚。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都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结果不仅使自然环境遭到巨大破坏,而且也严重威胁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过度追求GDP,我国曾一度出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生态环境问题,这是得不偿失的。基于历史的惨痛教训和现实的发展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要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 11 ],做到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统一。所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顺应自然规律,把人与自然视为生命共同体,努力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二)推動绿色发展,谋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行

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从本质上来讲,现代社会中的生态问题根源于粗放式的经济,归根到底是由不合理的发展方式造成的。而绿色发展方式则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批判与纠正,它坚持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行的原则,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打牢了坚实的基础。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绿色发展方式,并创造性地指出了“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重要理论。“绿色青山”代表的是生态环境,“金山银山”代表的是经济效益。这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推动经济发展获得物质财富,又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态环境,从而形成经济与生态双赢的发展新格局。为了实现经济与生态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荣,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生产的绿色发展。具体而言,要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的方向,践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发展低耗能低污染的产业,让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成为企业发展的风向标。

(三)坚持以人为本,彰显人文关怀

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价值旨归。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过度地追求经济利益,结果导致生态环境遭破坏,劳动者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也不能保持健康。与之相反,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向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不断破解生态顽瘴以满足民众对优质环境的需要。于新的时代境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这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的基本福祉紧密勾连起来。首先,人民群众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实践主体。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工作,这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实现。所以,全体人民必须携起手来,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其次,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实践宗旨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环境已经逐渐成为衡量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数;而且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优美的生态环境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 12 ]。所以,要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最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依靠人民群众来评价。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重要发展阶段,它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积蓄力量。所以,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过程中,必须将人民群众的生态诉求作为重要指向,通过改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环境效益。

四、结语

实践改造自然的问题是一个关涉思想与现实、历史与未来、国家与世界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开创了将道德融入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之中的先河,一些后继者又对其进行了展开与扩充。但思想必定要受到思想环境的制约,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决定了这些哲学家不能完全窥探人与自然关系的全貌,因而他们所坚持的实践改造自然所内蕴的道德也就具有不彻底性。马克思则是立足于大工业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对于“人—大工业—自然”的内在统一关系产生了清醒的认识。因而马克思能够对实践改造自然的道德活动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深刻的概括,从而形成了一种科学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对马克思实践改造自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新时代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的强固思想基石,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生态诉求与构建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极其宝贵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尼格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徐开来.拯救自然——亚里士多德自然观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98.

[3]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60.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72.

[5]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65.

[6]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3.

[7]亚里士多德.物理学[M].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4.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 [M]. 荣震华,李金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77.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0.

[11]习近平.习近平重要讲话单行本( 2020 年合订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76.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G].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

[责任编辑:陈丽华]

收稿日期:2022-11-29

基金项目:北京交通大学“系统论视域下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22RCW014)

作者简介:武文凯(1997-),男,河南遂平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实践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5:30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9:08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4:30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1:19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4:06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
探索(2013年1期)2013-04-17 03:3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