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化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效果的评价

2023-11-05 06:55:08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30期
关键词:常规护理人员研究组

鲍 玲

(武夷山市立医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内科急症,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胃黏膜损伤等多种疾病都是主要病因[1]。80%~90%的患者可以自行止血,但是当突发大出血时,会造成主要组织氧气分布不均、减少,从而损伤机体主要器官功能[2]。所以,必须积极做好止血处理,当然临床护理也是不能忽视的,需及时对患者的出血风险进行评估、进行护理干预。现代医学模式发生变革后,人们对尊严、权利和价值的关注越来越高,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越发重要[3]。由于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比较急且变化快,病情比较复杂、危害大,将人文化护理融入到高质量护理中,不仅可以使出血周期缩短、出血次数减少、加快病情好转,还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促进患者身心健康[4]。本文选择11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人文化护理的效果展开本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出11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对象,入院时间为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根据奇偶数分组法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58例患者。常规组患者年龄段33~76岁,均值(51.02±4.15)岁,男女例数分别为30、28例,出血原因:4例饮食不规律、8例应激性病变、7例胃癌、9例急性胃黏膜病变、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20例消化性溃疡、3例无明显诱因。研究组患者年龄段35~78岁,均值(51.65±4.26)岁,男女例数分别为29、29例,出血原因:3例饮食不规律、9例应激性病变、6例胃癌、10例急性胃黏膜病变、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20例消化性溃疡、2例无明显诱因。各组基础数据间无差异(P>0.05),不影响研究结果,可对比。

1.1.1 纳入标准 ①均存在柏油样便、呕血等症状。②潜血试验结果为阳性,胃内呕出咖啡样物。③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本次研究详情,获得认可后签订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①存在精神病史,或是遗传精神类疾病者。②伴随严重的心肌炎、心绞痛、胆囊炎、肺炎等疾病者。③伴随恶性肿瘤患者。④不能正常沟通,或是依从性较差者。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对患者入院后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基础性护理,措施包括:病情及生命体征监测、体位护理、药物治疗护理等。

1.2.2 研究组 对患者实施人文化护理,内容如下。

1.2.2.1 病情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心悸、头晕目眩、四肢乏力等不适症状,若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处理[5]。当患者出血量大或休克时,护理人员及时为其建立静脉通路,及时止血、配血、备血、输液、输血处理,并合理调节输液速度,在此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中心静脉压的变化[6]。护理人员还需将患者病情告知家属,使其对患者状况有所了解,积极配合各项护理工作。还需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协助患者定时翻身,确保皮肤干燥、洁净,受压部位要定时进行轻柔按摩。

1.2.2.2 心理护理 如果患者情绪不良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护理人员需要保持专业性仪容仪表,以亲和力表现面对患者,可提高患者的信任。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让其情绪放松,并对其需求尽量给予满足。及时鼓励和安慰患者,并使其尊严和人格受到尊重,理解患者的感受和心情,通过人性化的关怀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从而获得患者的信任,进一步拉近护患距离,可以使患者保持轻松积极的心态对治疗给予配合[7]。护理人员还需要与家属进行沟通,讲解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上的不良影响,叮嘱家属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使其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和支持,也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

1.2.2.3 人性化的健康教育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了解患者的年龄、学历、生活经历、心理特征等,并以此为依据使用易被患者理解的语言进行健康教育,讲解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发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缓解紧张感,保持愉悦心情,积极配合治疗[8]。

1.2.2.4 可预见性护理 全面、准确的评估患者的心理及身体情况,判断是否为高危人群,在高危患者床头进行标记警示。部分患者会出现肢体协调功能衰退、大脑反应迟缓、心情烦躁等问题,为了防止患者跌倒需严格注意物品的摆放[9]。为了预防患者出现误吸或窒息的问题,需将头偏向一侧,口中的分泌物、血块、呕吐物及时清除干净;将开口器、舌钳、吸痰装置备好;为了输血输液及时,需保持静脉通路畅通,并将患者药物过敏标示和血型挂在床头[10]。如需可在患者床边增加护栏。

1.2.2.5 生活护理 人文化护理的表现之一是创造舒适温馨的环境,保持病房舒适、干净、整洁、安静、温馨,保持柔和的室内光线,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畅通、新鲜,确保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11]。室内要保持安静,护理操作时各类物品要轻拿轻放、关门窗时要轻缓、室内走路要轻柔,防止因环境嘈杂导致患者出现烦躁、不适的情绪。为了保证患者心情愉悦,可以让患者将喜欢的台灯、绿植等小物件摆放在室内。指导患者休息时保持侧卧体位,对患者的活动量和活动时间严格控制,查房时关心患者的睡眠和感受,提醒患者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与患者沟通要积极主动,使其感受到家庭般的关心和温暖。

1.2.2.6 饮食护理 患者在急性出血期应禁食禁水,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讲解原因,使其了解限制饮食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如果患者有留置胃管,护理人员应加强护理,对胃内容物的颜色、性状、量等进行严密观察并进行记录,告知患者不能打喷嚏或大力呕吐,防止胃管脱管[12]。随着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可以食用流质食物,并逐渐向半流食转变,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告知患者多食用含有维生素的食物,注意少量多餐。

1.2.2.7 并发症护理 患者可能会发生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重点进行关注。密切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尿量、体温及临床反应,当患者出现休克指征的异常情况时,如心率加快、肢体湿冷、面色苍白等,需立即告知主治医师并配合医师处理和治疗,并及时清洁患者口腔中的污物,防止发生感染[13]。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各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②护理前和护理后均使用焦虑评估量表(SAS)测评焦虑情况,评分超过50分说明存在焦虑情况;采用抑郁评估表(SDS)测评抑郁情况,评分超过53分说明存在抑郁情况。且两个量表评分越高均说明患者的症状越严重。③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肝肾综合征、持续性腹水以及再次出血。④以问卷形式对患者展开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中的指标包括:健康宣教、关爱患者、心理关怀、态度热情、主动服务性、仪容仪表等,总计100分。评分在90~10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一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5.0软件整理所有研究数据,检验计量资料时用t,检验计数资料时用χ2,用()表示计量资料,用[n(%)]表示计数资料,P<0.05说明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 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较,研究组有更短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d,)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d,)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消极情绪评分 常规组患者护理前的抑郁和焦虑评分与研究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两项指标评分有所降低,且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消极情绪评分(分,)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消极情绪评分(分,)

2.3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常规组共计有17.24%的患者发生并发症,而研究组仅有5.17%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n(%)]

2.4 对比两组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 常规组共计有86.21%的患者对本次护理满意,而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高达96.5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n(%)]

3 讨论

判断患者是否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依据是呕血、黑便及胃内残留物的颜色,而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粪便颜色更加鲜红[14]。当患者出血量超过身体血容量的40%,会引发出血性休克[15]。大出血的症状除了休克外,还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过速、心绞痛及意识不清等。大部分上消化道患者都能通过临床治疗止血,但是大量出血会对患者机体组织的氧气分布和灌注造成影响,不仅会损伤身体器官,还会使其生命安全受到威胁[16]。所以,及时为患者提供精心、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服务至关重要。传统护理模式以护理服务内容为核心,流程更简单,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关注不够,无法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可能会对患者预后造成不利影响[17]。随着医疗护理的持续发展,人文化护理干预日益受到重视。人文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服务模式,基于常规护理服务,对传统模式的不足进行补充,加强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关注度和护理干预,使患者的需求得到满足[18]。人文化护理的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具有个体化和创造性特征,是医疗模式中生理—心理—社会核心理念的集中体现,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理护理等措施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保持舒适的心理状态,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19]。

在此次研究中,运用人文化护理的研究组患者,比常规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更短、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总满意率更高,统计学有意义(P<0.05);说明,人文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还能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并最大程度达到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期待值。经过分析,主要是因为人文化护理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理念,给予患者更加贴心、细致的服务,在护理中还会更加尊重患者,所以有效纠正消极情绪[20];而且高质量的护理,可以让患者和家属更加认可,所以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能积极的配合,辅助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人文化护理的应用,对提升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均有着积极影响,同时还能改善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常规护理人员研究组
常规之外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别受限于常规
发明与创新(2016年5期)2016-08-21 13:42:54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西藏科技(2015年3期)2015-09-26 12:11:06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