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及其内在逻辑

2023-11-04 14:22王万平李昌烨
关键词:中国式共同富裕现代化

王万平,李昌烨

(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大理671003)

引 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这段论述言简意赅地阐明了作为一种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有各国现代化的普遍性,同时也有基于自身实际的特殊性。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现代化”是一个涵义极为丰富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界定现代化,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没有达成对“现代化”一致的看法(1)如吴忠民《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中国现代化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年;马崇明《中国现代化进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等等。,解释现代化现象的理论亦是众说纷纭(2)伴随18世纪中叶世界现代化运动的兴起,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经典现代化理论。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理论受到批判,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后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反思性现代化理论、多元现代性理论、全球化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和综合现代化理论等各种理论纷纷出现。具体参见何传启《现代化研究的十种理论》,《理论与现代化》,2016年第1期。。被誉为“中国现代化理论之父”的罗荣渠教授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2]由此定义不难发现,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相对传统社会而言的,涉及领域广且变革剧烈的社会转变过程。学界一般认为,现代化发端于西欧18世纪的工业革命,之后以不可阻挡的方式向全世界扩展。由于现代化滥觞于西方,且被认为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基本上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们在谈论现代化时往往容易陷入误区,似乎现代化就等同于西方化。可以确认的是,西方现代化一方面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进而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另一方面又引发了生态危机、霸权欺凌等深重灾难。事实上,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动的西方现代化,是维护资本利益、物质主义膨胀和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3)参见沈江平《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蓝志勇《中西方现代化历程的比较与思考》,《理论与现代化》,2022年第5期;丁志刚、熊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四重逻辑:基于中西方现代化的比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全球的现代化浪潮中,由此被迫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其间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这些运动都是在资本主义框架下的“依附型现代化”[3],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4]作为后来者,中国这一时期现代化路径自然会把西方国家现代化作为重要的参照,因此并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道路。

1921年后,中国共产党承继了推动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使命,基于中国国情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探索,并采取了不同理念和方式解决世界现代化发展中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5]。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到了新时代,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6]。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阐释,对我们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具有重要指引作用。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西方模式的现代化并非全人类不可避免的最终归宿,具有能动性的人类可以选择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的基本国情、历史文化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避开西方现代化所引发的重重问题,必须要走“两个结合”的现代化之路。因此,准确理解和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多重中国特色,不仅具有澄清误解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意义。

一、人口规模巨大:中国式现代化的责任担当

作为社会存在的必要组成部分,人口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变化与发展既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也是现代化进程的动态反映”[7]。人口规模,即整体的人口数量,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就人口数量和规模巨大这一客观实际而言,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便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其背后既内蕴中国的基本国情,又包含中国的艰巨任务和社会使命。

第一,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走向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口也迅速增长。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为1 443 497 378人[8]。放眼全世界,虽然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加强现代化建设,但真正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并不多。欧洲、美国、日本的现代化,分别是在约7.3亿、3.3亿、1.2亿人口规模基础上实现的[9]。这些国家的人口加起来的总和,也没有中国的人口规模大。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实现现代化,这不仅意味着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实现现代化,也意味着世界上迈入现代化的人口翻一番多。不管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人类历史上,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10]。

第二,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在人类历史上,如此巨大的人口体量进入现代化,是任何一个国家不曾有过的。这就意味着,在世界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既没有可遵循的现成模式,也没有可借鉴的成熟经验,更不可能有依赖的外部力量。如此来看,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艰巨性和复杂性是前所未有的,这决定了我们必须高度自立自强,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正因为其难,而我们能解决好,才更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烈责任担当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我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多么伟大、多么不易!”[11]与此同时,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大有大的难处,大也有大的优势。巨大人口规模内蕴着巨大的需求、市场和人口红利。我们可以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提高自身发展力,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第三,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使命。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民族众多亦是我国的客观实际。在我国14亿多人口当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67390人,占8.89%[12]。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和生活在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3]。由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等原因,边疆地区多是发展最不平衡、最不充分的地区。事实上,我国历届中央领导人十分重视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但“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任务比其他地区更为复杂,更为艰巨”[14]。中国共产党深入把握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实际,认为“没有民族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15],由此有效指导和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民族地区调研,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譬如说“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16]。对此,国内学术界将其概括为“一个民族也不能少”重要论断(4)参见何锡辉《习近平关于“一个民族不能少”论断的多维阐释——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考察视角》,《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丹珠昂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宏大实践——习近平“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1期。。经过长期团结奋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日益改善。如今,“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民族自治地方的42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56个民族共同迈进全面小康”[17]。历史已经证明,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一个民族也没有少。而较之于全面小康,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则更为深刻和全面,其任务将更为艰巨,影响也更为深远[18]。但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历史还将继续证明,在“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19]的新征程上,任何一个民族也不会掉队。

基于人口规模巨大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必须是为全体人民服务,实际上这也意味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始终将人置于核心地位。原因在于,人才是现代化的主体,现代化归根结底就是人的现代化。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20]。

二、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21]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的正是共同富裕,所要满足的也是广大人民的殷切期盼。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内蕴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

西方式的现代化,其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资本增值和资本利益的最大化。在其进程中,一面是少数人财富的不断增加,一面是多数人贫困的不断增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可否认,伴随西方式现代化的推进,社会物质财富发生了指数般爆炸式的增长;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现象在社会上愈演愈烈,“西方现代化带来的最明显的社会问题是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22]。譬如,“据彭博网站2020年10月8日报道,美国最富有的50人与最贫穷的1.65亿人拥有的财富相等,1%最富有的人拥有的净资产是50%最贫困人口的16.4倍”,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美国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不公现象进一步加剧[23]。

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正是要破解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顽疾。“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4]在“共同富裕”中,“富裕”是前提,要实现全体人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共同”是关键,要由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事实上,共同富裕内蕴两种价值取向,即发展和公平,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第一,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在“扬弃了人类历史上所有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促使共同富裕理论由空想走向科学”[25]。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新社会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26]。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很早之前就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理念。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可以发现,他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展开对共同富裕思想内涵的探讨:一是经济基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二是制度保障,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三是实现过程,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而漫长的过程[27]。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

第二,“富裕”强调要发展生产,凸显了“发展”的重要性。贫困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近代中国也在自强求富的道路上苦苦求索,但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28]。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后,真正开启了中国这个东方农业大国的富强之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普遍贫困更不是中国式现代化,“只有在把社会可分配的财富蛋糕做大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9]。实现共同富裕,富裕便是题中应有之义,这首先是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我们必须认清当下客观实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根据现有条件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如今,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完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当然,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富裕”并非单纯指物质方面的富裕,同样还强调精神富裕,简言之,“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30]。

第三,“共同”强调全体人民而不是少部分人,凸显了“公平”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长远来看,“先富帮后富”模式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驾驭了资本,创造性地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同时又将资本限定在社会主义框架内。“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31],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此外,我国适应时代发展实际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积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又兼顾公平,再分配强调公平又不忽视效率,第三次分配讲究自愿和道德,由此把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成员可承受的合理范围之内。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当然,在全国14亿多人口中,农村人口占比非常大,面临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国民收入差距等问题还较为突出,推进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仍有不小的难度和压力。需要注意的是,共同富裕是一种差别富裕,不是同步和均等的富裕,更不是“劫富济贫”;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

“共同”和“富裕”合在一起,就是要解决发展与公平相统一的问题,就是我们既要把“蛋糕”做大、做实、做好,又要注重分好“蛋糕”。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一种辩证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共同”和“富裕”的关系,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然,把共同富裕放在重要位置,不是把分配放在第一位,把发展放在第二位。

三、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导向

有学者认为,一个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中一般包括两个层面,即外在的现代化和内在的现代化,前者主要表现为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现代化,后者则主要表现为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32]。实际上,外在现代化注重的是物质文明,内在现代化强调的是精神文明。“所谓‘物质文明’,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所谓‘精神文明’,一般主要指思想、道德、文化、教育等的现代化”[3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34],《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则进一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是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35]。具体来说,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具有以下目标:

第一,不断夯实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开展工农运动,开始了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逐渐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积贫积弱的古老农业大国迈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性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5986亿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继续突破10000美元,达到10276美元,而按照2020年世界银行的标准,即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2535美元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那么这意味着中国开始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36]。实践证明,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夯实了物质基础。

第二,不断厚植人民幸福生活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绝不是单纯经济数据的增加,也是人民精神世界的日益丰盈。在“中国式”的语境下谈论现代化,缺少精神文明维度是不完整的。因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积累,更是精神文明的发展。“任何一种‘外发型’现代化的成功,不仅需要把外来的文化因素转化为民族文化更新的内在力量,而且需要通过文化涵化的过程把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整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37]毛泽东深深地理解这一点,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38],并认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39],科学地解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文明难题。事实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我国历届中央领导人一以贯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多次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40];江泽民认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胡锦涛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仍是始终不渝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与此同时,我国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为“一个具有伟大的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它的优秀历史文明应适应时代的新需求而变化,绝不能遭到抛弃或鄙视”[41]。伴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我国的精神文明也在不断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第三,努力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观点。历史上,西方国家依靠工业革命极大解放了生产力,以高歌猛进的姿态加速推进现代化,从而在极短时间内取得了最为剧烈的社会变动和进步。西方现代化特别是工业化所取得的巨大历史性成就,是必须予以充分肯定的。然而,西方现代化在催生物质繁荣和科技进步的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及其不可调和性,又不可避免地将人作为手段而非目的。因此,西方现代化突出体现在物质经济的现代化,却没能有效改善社会的伦理道德状况。道德滑坡、精神危机等现象一度困扰西方社会发展,正如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埃德加·莫兰所言,西方现代化“成功在物质上,失败在道德上”[42]。以资本主义为基本模式的西方现代化,实际上本身就内在预设了必然陷入“只见物不见人”的历史宿命。因此,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物的统治占据主体性地位,人被抽空了现实存在的丰富规定性而沦为思想贫瘠的“单向度的人”[43]。正如马克思一针见血指出,“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44]。与受制于“物的统治”忽视人全面发展的西方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突出位置,特别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既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又重视文化滋养和人文关怀。

作为人类文明的必要组成部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犹如车之两轮,双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轮驱动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实现家家“仓廪实,衣食足”,而且要实现人人“知礼节,明荣辱”。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色,也是其目标导向。

四、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底色

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就不得不面对的古老话题,也是世界上各个国家走向现代化不可回避的重要难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内蕴着和谐共生的重要伦理和生态智慧。

在西方现代化的早期阶段,工业革命增强了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带来了经济与财富的巨大增长,“人的依赖性”也逐渐过渡到“人的独立性”。然而,随着西方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人类中心思想逐渐取得社会发展的主导地位,并把“人的无机的身体”远远抛诸脑后,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20世纪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迅速发展,造成了大规模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譬如说“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等等,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西方现代化的教训告诉我们,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终将遭致自然界的报复。如果人类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问题”的恶化将把人类带入充满风险的不确定性命运之中。显著区别于人与自然相异化的西方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坚持绿色发展和生态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45]。

第一,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应秉持的科学态度。一方面,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人类既不应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具有切实可行的科学态度,乃是在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尊重自然。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的无机的身体”,并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46]的生态理念。人类作为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样只有依存自然界才能生活。事实上,人的一切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基础。作为对象性存在的现实的人,唯有通过劳动实践不断与自然界发生物质能量交换,才能维持和延续自身的再生产。离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人类就如无源之水和无根之木。与此同时,人与自然界在相互作用中共同演进,自然界也因融入人的生产生活而成为人化自然。尊重自然,便要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双方是一荣俱荣、一毁俱毁的生命共同体,更要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和感恩之意。

第二,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言及顺应自然,并非是说人类不能或不应当改造自然,也不是说人类没有改造自然的能力,而是说要使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符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防止出现因急功近利而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而西方现代化恰恰忘却了顺应自然的基本原则,客观上变成了一种“挑战自然”或“征服自然”的历史运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的科学论断阐明了生态保护的经济向度和经济发展的生态维度是内在统一的,深刻揭示了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性,而促进两者有机结合的关键在于,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积极需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价值平衡,做到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又维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辩证统一。

第三,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保护自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保护自然,必须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保护自然的措施,积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明确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47]。在2021年的全国两会上将碳达峰、碳中和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48]。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49]等等。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中国人民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扎实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自然界的规律,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既克服了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中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乃至对立的弊端,也跨越了西方现代化中“先污染、后治理”所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阵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特色,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另一方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既顺应了当代广大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可持续发展空间,坚持了人民至上理念。

五、和平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人类情怀

情怀可以理解为人的一种高尚心境,也可引申为某一历史进程所体现的价值取向。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内蕴着和平崛起的人类情怀。

“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的过程却滋生着动乱。”[50]回顾世界现代化的历史,难以否认的是,其历史进程便是充斥血与火的过程。西方现代化发端于西方国家迅速向全球扩展,一发而不可收,其影响渗及全球各处。西方现代化几乎都是用资本主义方式完成的,“对内盘剥民众、对外殖民侵略”是其显著特征。对内来看,西方现代化的实现方式和过程是残酷的,譬如说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致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成为赤贫的产业工人,美国的“西进运动”导致大批印第安人遭到屠杀以及被迫迁徙,等等。对外而言,西方现代化的扩张起初在西方文明的边缘地区进行,比如在非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等,南美的印第安人几乎被消灭干净,西非则出现野蛮的奴隶贸易,几百万黑人被贩运到美洲,这时的西方现代化扩张往往伴随着征服、屠杀和种族灭绝。“现代战争经常成为不自觉地推动现代化的工具”[51],再到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外侵略和扩张的行动一直在西方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52]这种受资本逻辑主导的现代化在世界上制造了新的等级形式和强制形式,有悖于人类整体的发展诉求。

当手术结束之后,护理人员应该将患者安全的送至病房,并在运送患者的途中,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为其调整输液的速度,要注意动作的轻柔、平稳,切勿因振动与牵拉等引起患者的伤口疼痛。应该注意保证引流管和静脉通道的疏通,同时要为患者做好保暖措施,时刻关注患者的呼吸状况[2]。在手术结束后5 h,到患者的病房进行巡视,及时了解患者手术后的情况,积极鼓励患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从而早日康复。

完全不同于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弘扬的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53],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具体来看:

第一,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是源于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历来崇尚“以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遵奉“和合”理念,对和平的向往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和骨子里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但近代以降,随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侵略和扩张,中华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54]。经过长期艰苦卓绝奋斗,我们才拥有了创造美好生活的和平环境。从被侵略、被奴役历史走出来的中华民族,更加懂得和平的弥足珍贵,因而绝不会把自身曾经历过的深重苦难强加给其他国家或民族。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的事实也表明,中国从未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也从未侵略过他国一寸土地。中国人民对和平的不懈追求和深沉期盼,构成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不竭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55]此外,需注意的是,中国人民“怕动荡、求稳定、盼太平”,并不意味着不能增强国防实力,也不意味着一度的忍让与迁就。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告诉我们,“能战方能止战”,只有通过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才更有实力和能力成为世界和平的坚定捍卫者。

第二,以自身发展强有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自强不息利用和平环境发展自己,又厚德载物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体现了“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类情怀。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以自身实际行动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积极促进现代化成果的共享。譬如说,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建设性作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其福祉惠泽世界;中老铁路的通车让曾经多山缺路的老挝直接跨入现代化运输时代;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背景下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56]。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和平与进步,而不是威胁、动荡及倒退。

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类情怀为和平发展理念,抛弃了狭隘的西方文明霸权逻辑。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在坚定维护和平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为人类文明发展开拓了“平等”的发展方式。回顾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历史,其现代化历程普遍与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紧密相关,而中国用和平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化在世界上走在了前列。历史和现实表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符合中国根本利益、周边国家利益以及世界各国利益,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之举。

六、结论和余论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相结合,确定和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与方向;中国国情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有机结合,使社会主义现代化扎根于当代中国的深厚土壤,具有了中国特色。由此,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色,是宏大性、共享性、协调性、和谐性与和平性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从根源上讲,人口规模、共同富裕、两个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这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实际上还是在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57]。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时,本文虽没有刻意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重要中国特色,但中国共产党领导实际上是最为重要的中国特色。原因在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属于一种“政治驱动型的后发现代化模式”,这一模式的关键因素是政治领导的决定性作用,特别离不开具有明确现代化创新意识的共产党的执政精英[58]。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扫清了根本障碍,依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确立了政治条件和制度基础,借助改革开放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入新时代逐渐形成系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59]。如此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基调。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基于党的性质和宗旨来考量,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再到江泽民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胡锦涛的“以人为本”,直到习近平的“人民至上”,无不体现了深沉的人民情怀。而中国式现代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就内在决定了以人民为中心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色。从中国式现代化五大中国特色来考究,人口规模巨大体现了人口的数量,共同富裕顺应了人民的共同期盼,协调发展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共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平发展体现了深沉的人类情怀,上述这些中国特色无不彰显了人民的价值诉求。实际上,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离开人民来谈论中国式现代化,只能是空洞和无意义的话语表达。

“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60]经过长期探索和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桥”或“船”,那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由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雾正在散去。我们要用实践证明:世界上没有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将为广大希望高质量实现现代化的后发国家提供新的路径选择。

猜你喜欢
中国式共同富裕现代化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