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2023-11-03 17:01冯燕
村委主任 2023年4期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城乡收入差距

冯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收入增长却愈发不均衡,收入差距拉大,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伴随而来的数字普惠金融在发展中凭借着自身的包容性以及多元化等显著特征,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文章基于2011-2020年四川省1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四川省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覆盖广度、数字化水平和使用深度三个分维度指标也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城乡收入差距;固定效应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4-0033-04       中国图书分类号:F49;F832;F124.7      文章标识码:A

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各行各业的水平随之提升。伴随而来的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愈发突出,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无法满足人们对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在共同富裕大背景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不仅有利于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更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凭借自身的优势使得金融服务成本、服务效率等方面都得到了优化,相对于传统金融来说在推动区域融合发展方面更具优势。在传统金融机构和数字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数字普惠金融已经上升为可持续性国家战略,无论是对中心城市还是偏远地区城市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帮助农村地区脱贫有着更为显著的作用[1]。这有助于推动乡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农村居民就业增收,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文章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四川省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是否能成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路径。

1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向的作用效果,可以有效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张子豪、谭燕芝(2018)[2]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是主要是对低收入群体和欠发达地区起到促进作用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赵丙奇(2020)[3]发现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能产生更显著的线性作用,选用的是门限模型。庄志浩(2021)[4]通过异质性研究分析发现,相对于我国东西部地区来说,数字普惠金融对中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正向作用效果更好,且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第二,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负向的作用效果,将会使城乡收入差距有所扩大。例如,武丽娟、徐璋勇(2015)[5]通过调查获得微观数据进行分析,虽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降低中西部地区的绝对贫困,但在西部地区会出现一定的负向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增加了相对贫困。朱一鸣、王伟(2017)[6]采用对比分析法,将贫困县和非贫困县的作用效果进行对比,发现普惠金融的发展会带来增收减贫效应,但是对于贫困县的作用效果要低于非贫困县。第三,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例如,胡振华、金旗(2021)[7]发现在一定阶段内,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呈现为一条倒“U”型曲线,选用的是空间计量模型。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不同学者由于数据口径和采用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实证研究所得的结论有所不同。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文章选取四川省18个地级市的相关指标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各市2011-2020年的数据,数据均从《四川統计年鉴》、四川省各地级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获得,数字普惠金融数据来自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20)。数据处理采用Stata17.0软件完成。

2.2   变量选取说明

2.2.1   被解释变量

文章选取城乡收入差距(Gap)作为被解释变量,国内通常采用收入比值、泰尔指数来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度量。文章采用的是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

2.2.2   核心解释变量

文章选取数字普惠金融指数(DIFI)为核心解释变量,为了保证研究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准确性,选用的衡量工具是北京大学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此外,文章选用覆盖广度(Breadth)、使用深度(Depth)和数字化程度(Digitization)三个分维度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2.3   控制变量

经济发展水平(EDL):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对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相对来说,就业机会就会越多,且收入水平也会越高。因此,文章将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控制变量之一,用人均GDP来衡量。

产业结构(IS):在研究过程中,考虑到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主导产业不同,且城市地区主导产业以及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会对居民收入水平产生更大的影响,导致收入差距拉大。因此选定产业结构作为控制变量之一,计算方法为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与GDP的比值。

财政支出(GOV):政府财政支出会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从而直接性的影响到经济发展水平。当政府财政支出流向具有一定的偏向性时,将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因此,选取财政支出作控制变量,计算方法为地方财政支出与GDP的比值。

2.3   模型设计

文章基于四川省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构建模型如下(见公式1)

Gap=β0+β1DIFI+β2EDL+β3IS+β4GOV+e(1)

其中,DIFI表示四川省各市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包括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三个分维度变量;βi表示各变量的回归系数,e表示模型残差。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首先对模型中选用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1)。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Gap均值为0.614,最大值0.936,最小值0.14,二者差值较大说明了四川省不同城市的发展速度差异较大,即发展速度最快与最慢的城市之间城乡收入差距较大。这恰好与后面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相对应。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其三个分维度指标可以看出,它们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异都比较大,这恰好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城市的发展水平大有差异。表中财政支出采用的是财政支出与GDP的比值,从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可以看出发展水平较快的城市政府愿意用更多的财政支出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从产业结构上看四川省不同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速度都不是很快,产业有待转型升级。

3.2   模型设定检验与回归结果分析

在进行基准回归之前需要进行模型设定检验,通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发现p值均为0,拒绝原假设,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见表2)。

由回归结果可以得出,这四个模型中R2都大于0.7,说明选取的解释变量都能很好地解释城乡收入差距。可以发现第一个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越得到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正向作用效果就越好。此外可以看出只有使用深度指标作用效果显著为负,说明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发现控制变量中财政支出和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负相关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四川省经濟发展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出现了增收减贫效应。此外,财政支出的偏向性也逐渐由城市向农村转移,优化了农村地区资源配置,从而有效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由于产业结构比较薄弱,转型升级面临困境,再加上农民对第一产业适应度和掌握度较好,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一产业所需劳动力减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对于劳动力知识技能水平需求有了新的转变,但是农民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无法很快的适应新需求,从而收入可能会减少,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农民知识技能的不断发展提升,这一现状会得到好转。

3.3   稳健性检验

为了提高模型结果的可信度,选用变量置换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主要是用泰尔指数(Theil)来代替被解释变量城乡居民收入之比(Gap),从所得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替换被解释变量后,所有变量的回归系数符号不变,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依旧产生同向的作用效果,因此,该模型是稳健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文章采用了四川省2011-2020年1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普惠金融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为显著,所采用的分维度指标也都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相对来说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第二,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有着较为显著的反向作用效果,而产业结构发挥的作用则较为微弱。这一结果可以看出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为农村居民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而产业结构还有待转型升级。

4.2   建议

4.2.1   大力发展金融数字化水平,放宽准入机制,构建多元关系链

为了使数字普惠金融成为缩小城乡居民差距、推进城乡共同发展的新动力,四川省政府应大力支持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严格把控普惠金融的发展环境。政府要严格把控金融机构的经营发展,加强对产品和服务的监督,提高企业评估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此外,还需放宽准入机制,降低金融产品的服务门槛,与相对落后地区的小型企业和农村个体户等建立多元化的关系链,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当地居民对信贷业务的认识水平以及接受程度,使他们能够更好的享受普惠金融提供的服务。

4.2.2   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质,增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通过研究发现,相对于城市地区来说,农村地区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明显较低,所具备的风险防范能力也较弱,在金融市场消费以及交易的过程中相对来说会承受更大的风险。因此,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势在必行。当地政府以及合作组织可以通过开展金融讲座提高金融知识在农村的普及度,根据当地农村居民所需提供一些指向性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使当地居民能够感受到数字普惠金融带来的便利性,提高他们对金融产品的接受程度。此外,还要向居民普及相关的金融风险知识,提升他们自身的理财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推动区域城乡社会共同发展和进步。

5    结束语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始终是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8]。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者从数字普惠金融中获得的的红利得到进一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未来可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深入挖掘数字普惠金融的长尾效应[9]。

参考文献:

[1]李晓钟,潘芷倩.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8(05):1-9.

[2]张子豪,谭燕芝.数字普惠金融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06):1-7.

[3]赵丙奇.中国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 距——基于面板门限模型的实证研究 [J].社会科学辑刊,2020(01):196-205.

[4]庄志浩.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J].华北金融,2021(10):26-37.

[5]武丽娟,徐璋勇.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减贫增收效应研究[J].南方经济,2018(05):104-127.

[6]朱一鸣,王伟.普惠金融如何实现精准扶贫?[J].财经研究,2017,43(10):43-54.

[7]胡振华,金旗.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还是缩小?[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21,51(16):67-76.

[8]潘慧雪.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分析[D].杭州:浙江科技学院,2022.

[9]路鹏程.山东省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2.

猜你喜欢
数字普惠金融城乡收入差距
合肥县域村镇银行科技与数字普惠金融应用研究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数字普惠金融下的互联网个人征信业务探索
数字普惠金融的县域测度
数字普惠金融推动脱贫攻坚的优势分析、具体实践与路径选择
肯尼亚M—PESA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启示
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文献综述
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关于我国农村消费影响因素的思考
河南省农村人口转移的历史轨迹、特征及动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