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洪福,袁成进,严小东
(1.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茅岭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38023;2.广西防城港市畜牧站 538001;3.广西防城港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38001)
目前,传染性疾病是影响畜牧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鸭巴氏杆菌是一种细菌传染病,它是一种通过多途径进行传播的致病性的多杀性巴氏菌病。该病以呼吸道和消化道为主要感染途径,其致死率高,发病后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饮水增多等[1]。发病急、死亡率高,所以,要加强对畜禽的饲养管理,加强对畜禽的日常卫生管理,可以使用抗生素和中药,达到理想的效果。
鸭巴氏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多种致病性巴氏杆菌所致,临床表现为发热、腹泻、呼吸困难,具有很高的感染率,死亡率也很高,在解剖学过程中,会出现心冠脂肪出血,肝脏表面出现大量的针眼样坏死,以及肠内出血。在临床上,中大鸭病死率最高,20 d 以内的比较罕见;全年都有可能发病,但在夏季和秋季最常见,尤其在天气突变、雨淋、长途运输等不利的环境下,更容易引起[2]。这种疾病在鸭群中一旦传播开来,很难被消灭,并且容易通过污水、污物或河流的流动产生区域性流行。如果采取不适当的处理方法,会造成大量的病鸭死亡,从而对鸭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作者于2021 年10 月在防城港市防城区茅岭镇从事水产动物卫生检疫工作,收治防城港市防城区茅岭镇一家鸭舍内的一例鸭病例,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细菌培养,确诊为鸭巴氏杆菌,采取了有效的治疗、隔离和消毒等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该鸭病例的诊疗过程予以梳理,报道如下。
亨德里克森于1932 年首次报道了此病,其后在日本、澳大利亚及其他地方逐渐流行。北京于1982 年第一次报告了这种疾病。迄今已在广东、浙江、台湾、安徽等多个区域进行了报告。国内外已知的RA 型有21种,其中1 型和2 型在国内流行最多,其他亚型也会同时出现,但相互之间并没有交叉免疫保护,这就给疫苗接种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病具有普遍性、危害性和血清学上的快速改变,是目前动物疫病中少有的一种。目前对鸭巴氏杆菌的治疗多以药剂为主,长期服用抗生素导致了抗生素耐受和药物残留量的问题。由于其血清型种类繁多,所以各个血清型间的交叉免疫保护效果并不明确,同一区域的RA 中所检出的血清型也有差异。近几年,随着抗生素的滥用,RA 的抗药性日益加重,在很多地方已形成了多种抗药性的细菌。因而,鸭巴氏杆菌病严重影响了家禽产业的健康发展,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防城港市防城区茅岭镇的一处养鸭厂,在去年的10 月23 日,2500 只55 日龄的麻鸭,突然死亡了20只。本养鸭场采取池塘放养方式,共有3 批次,分别为35日龄、65 日龄和95 日龄的麻鸭,每批各有2500 羽,其中一批85 日龄的麻鸭在最近5 d 已经陆续销售,10月25 日前往该场诊疗时仅剩下250 羽。所有种鸭均已进行免疫接种,如:传染性浆膜炎、鸭瘟、禽流感等,均已接种免疫,3 批次鸭群共用7300 m2水塘,并以尼龙围网隔离。35 日龄的鸭子无明显症状。
本文报告一例鸭巴氏杆菌感染的情况,通过对该病的综合控制,获得良好的控制结果。
此次病鸭的养殖方式为半散养,鸭场位置海拔低、湿度大、鸭舍间距较近、棚内空气流通较差;鸭棚内的地板都是泥土,上面有垫子,粪便等垃圾很难清除,厨具也不能清洁;总体上对疾病的抵抗力比较低。本养殖场饲养65 日龄的2500 羽鸭子平均体重1.1 kg,发病比较严重。
由于10 月温度急剧下降,鸭子疫病暴发,一天大约20 羽鸭子死去。笔者所收治的鸭子,该养殖场存栏数2500 羽,而正常的鸭子有2200 羽。根据调查,该厂在鸭群发生早期,曾经用酒精泰乐菌素喂养过病鸭,但是没有任何效果。
病鸭的症状是:情绪低落、站立、不愿意游泳;食欲减退或丧失,饮水增多,有大量的鼻涕从口腔和鼻子里流出来;通常耷拉脖子、摇头,伴随着腹泻,大便中夹带着灰色和鲜血。这只生病的鸭子也得了风湿性的疾病。
对病死鸭子进行解剖,发现其腹膜、腹部脂肪组织和皮肤组织均有针尖出血点;肝组织肿胀、颜色黯淡、组织疏松,并有大量灰色的针刺坏死;心脏囊肿、心肌肥大、胰脏出血;小肠黏膜充血,出血。
对患病鸭心、肝、脾等进行无菌化处理,将其置于血平板上37℃,24 h 后进行免疫学观察。在血板上生长出许多圆形、中间突出、圆润光滑、半透明的白色或透明的菌群。分离出一个细菌,用瑞氏染色法检测其为两端钝化、两极浓染的短链球菌或链球菌。
取典型菌落按常规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药敏试验结果
通过对鸭群发病、病鸭的病征、病鸭的病理学特征及某些试验检测,初步确诊鸭患巴氏杆菌病。
8.1.1 混合饲料疗法
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氯达嗪注射液作为药物的首选药物。用含62.5%的硫胺氯苯丙嗪钠500g/包,2 次/d,每次0.5 包,混合在饲料中,连续7 d。在治疗过程中,将复合维生素0.5‰,黄芪多糖0.2‰,食用碱3‰(小苏打)加入到饮用水中,减少对肾的损伤[3]。
8.1.2 肌肉注射
对患病鸭子用10 mg/kg 的头孢噻嗪钠(江西创导生物保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肌内注射,每天1 次,连用2 d。
在使用过程中,应强化对病鸭的环境卫生:一是将发病的病鸭与正常的鸭子分开,对病死的鸭子进行无毒的处置。二是清除饲养过程中的一切杂物及粪便。三是在大棚下面进行深翻,撒上烧碱,并在2 d 内放上新鲜的垫子。四是采用5%戊二醛或5%聚维酮碘水对鸭棚内进行喷洒,每天晚上一次,早上一次,两种药轮流服用,隔天更换一次,共7 d。
用药3 d 后,病鸭的情绪得到明显好转,摄食能力增强,病鸭和死亡鸭数量显著下降;经过一周的治疗,鸭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无一只鸭再发生死亡,鸭群恢复了正常。
在有发生过鸭巴氏杆菌病的鸭场使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蜂胶灭活疫苗对35 日龄的麻鸭进行免疫接种,每羽鸭接种1 羽份,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致死率。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饲养,要合理地喂养高质量的饲料,要适当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保证其生长需要,为了增强幼雏的耐病能力,应注意维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饲养密度,定期清理粪便,保证棚内的空气流通。与此同时,也可以采取一些经过验证的措施(500 mg/kg 的复合维生素或50 g 丁二醇)消除转群、拥挤、高温、寒冷、换料、接种疫苗等应激反应,从而为幼鸭营造一个较好的生存条件[4]。
要建立“全进全出”的养殖管理体系,并对各批间进行清洗、杀菌。选择0.5%百毒杀、0.5%菌毒杀清、2%的氢氧化钠等消毒水,定时对鸭舍、饲养用具、饲养场地、粪便和排污物进行消毒,春夏季节每周2~3 次,秋冬季节每周1~2 次,如果出现了疫点,可以通过加大消毒的频率来消灭病原体,降低鸭群的感染率。
没有发生疫情的养鸭场,为了预防输入性鸭疾病,应避免从其他地区采购鸭子。如果不能自己养殖,一定要去正规的养殖场采购,而且要对原产地的情况和养殖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只有在经过检疫确定是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养殖。
针对该病的流行季及发病日龄,提出了在鸭子2~8周龄时应加强对该病的防治。主要包括:强化养殖、消毒、药物防治、疫苗预防等。
根据药敏结果作为治疗鸭巴氏杆菌病的重要参考,经众多鸭场的临床应用表明:在鸭发病前(2 d)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地防治该病,对鸭的保护成功率达到95%以上。
很多养殖户没有经营好自己的鸭场,这就表明养殖户对鸭场的预防和治疗工作缺乏重视。因此,笔者建议,兽医防疫部门应加强对家禽的免疫工作,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加强对家禽的预防和免疫工作,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如果饲料中含有较少的蛋白或维生素、微量元素,则易导致鸭子患病或出现其他的疾病。因此,应加强对雏鸭的综合管理,给予高质量的全价饲料,特别要注意给雏鸭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确保雏鸭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营养水平,从而增强体质,提高雏鸭的耐病性。定期清理和更换垫料,定期对鸭和周边进行清洁和杀菌,消除病原体,降低传染几率。
针对鸭巴氏杆菌病暴发,畜牧、卫生等部门要采取全面、科学的防治对策,并实施全程追踪,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和流行状况,以便合理选用敏感药品,制定更加全面的防治对策,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效果,缩短疗程,减少死亡率,才能迅速、高效、全面地防治疾病,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进而推动鸭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病鸭的临床表现、剖检病变、病原学和细菌学的分析,对鸭进行了诊断。根据药敏试验,对敏感性药物进行了选择,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而此次疫情发生的鸭子来自一个规模较大的半散养殖场,由于排泄物清理不及时、卫生器具清洁不到位、饲料养分缺乏、棚内空气流通差等问题,致使鸭舍内的患病率较高。提出了对鸭舍进行改建、扩大鸭棚间距、定时进行透气等措施。用5%戊二醛对鸭棚内和室外进行一次以上的喷洒,每周至少两次杀菌,严格执行消毒措施。注意饲养密度、饮水、饲料槽位置、环境卫生状况等。为了减少应激,提高鸭群免疫力,在平时的喂养中加入多种维生素[5]。另外,要强化疫苗接种(在保证鸭的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对2 月龄的鸭颈下接种1 mL 羽禽霍乱灭活苗)能明显减少发病率和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