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字形比对、文例对读、常见格式比照,对《肩水金关汉简(壹)》释文做通盘校释,发现和解决原释文漏释、误释等问题90多处,改释、补释80余字,对后续肩水金关汉简释文的解读和修订整理有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校释 金关汉简 释文 简牍文书
自2011年《肩水金关汉简(壹)》(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等编: 《肩水金关汉简(壹)》,上海: 中西书局,2011年。)公布到现在,已经过去整整十二年。经过十余年的研究,一些较易发现的问题已经被陆续指出并解决,一些不易发现的释文问题,在使用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来。
近些年,我们一直关注金关简的研究情况,特别是在释文整理与词语解读方面。此前已有不少学者对这批材料的释文做过较详细的校订,如张俊民、何茂活、黄艳萍、马智全等(具体见后文引用),对正确理解简文有很大帮助。经过诸多学者的梳理校释,目前释文中剩下的问题都称得上是不易被发现的“难题”。当然,这里所谓的“难”,并不全是文字难识别,而是很多释文问题不通过字形、辞例、文意比对很难察觉,还有不少仅存少许墨迹,需要结合常见文例才可补释。
下面将我们发现的一些释文问题按照原整理编号逐条列出。所列简文是经过我们句读校订的释文,为了更清楚地表达文意,较常见的通假字、异体字直接括注,不另加说明。其中释字差异和分歧处加下划线,不确定释字加外框区别,皆用按语的方式解释。需要说明的是,本次校释内容全部集中在《肩水金关汉简(壹)》,“原”指该书整理者。为节省篇幅,简文只选择论述相关的内容,并省去“73EJT”,特殊行文格式用Ⅰ、Ⅱ、Ⅲ表示栏数,用ⅰ、ⅱ、ⅲ表示行数。【T1∶1】
主女孙为河间王后,与捐之、偃之國,后丽戎、游从居主杌棻第,养男孙丁子池。
按: 这是《甘露二年御史书》中的一句。“杌棻第”的“第”原作“弟”,据文意和原简字形改。杌棻第为长公主府第。池,原释为“沱”。偃,原释作“偕”,旧有释“酒”“随”“偤”诸说。(详见姚磊: 《肩水金关汉简释文合校》,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第2页。)今核对原简字形,知原释与旧释皆不可取。此字原简字形如下A,同简前文出现的“偃”原简字形如下B,对比可知两者应是一字。只是“匽”形所从的“妟”两者有差异,但汉简中“偃”所从“妟”有时写得非常草率,举例如下。所以两形的差异不是释字的区别,而是同一字的写法差异。我们知道,汉简草书中有不少字形仅保留大轮廓而简省笔画复杂部分,(参见李洪财: 《汉简草书的草化方法再探》,《出土文献研究》第13辑,上海: 中西书局,2014年,第252、254页。)A、B这种字形也体现了这一点。A.B.
偃: 肩叁T30∶35B 肩壹T3∶55
此段简文中所说的“捐之”和“偃”都是人名。同简上文说:“丽戎从(按: 《居延新简集释》EPT43∶93注释:“从,随从、跟从之意。”按:“从母”也可指姨母,但这句话其实是说“丽戎从……居主马市里第”,与后文“从居主杌棻第”句式一致,故此“从”应为跟随之意。)母捐之,字子文,秙〈私〉(按:“秙”原径作“私”。此字原形作,右从“古”,或为“私”之讹俗写法。“私”指私通,应该是丽戎与婴齐未婚先孕而得之子。此字也可能是“姑”字左右部件变换,若此则指丽戎的丈夫的母亲,即婴齐的母亲。此处暂作“私”之讹误字处理。)男第(弟)偃,居主马市里第。”这句话也同时提到“捐之”和“偃”,并说“偃”是“私男弟”,就是私生子。如此释读在文意上比以往释读都通顺。【T1∶3】
七月乙未,肩水候福谓候长广宗等写[移书]到,廋(搜)索界中,毋有,以书言,会月十五日,须报府,毋出入,如律令。/令史□。
按: 移书,原作两未释字。此处原简墨迹剥落,可按常见文例补。等,原未释,原简墨迹斑驳,原字形与电脑处理图如下C、C1,下部所从“寸”明确,类似这种“等”形在金关简中非常多,举例如下。这些字形中间的横画多少不一,实际这是草化过程中简省的表现。类似的文例亦可旁证,如T21∶103:“肩水候房以私印行事,告尉谓: 士吏平、候长章等写移书到,……”“毋出入”原作“毋□□”,原简所见墨迹虽少,但结合常见文例可补。C.C1.
等: 肩壹T1∶255A 肩贰T23∶620 肩壹T7∶160 肩壹T9∶99
弘农郡陕仓□里蔡青, 葆养车骑马一匹,騩牡,左剽,齿五岁,高五尺八寸半,名曰张中。 大奴□昌 卅八 卩 (竹简)
按: 此简记录“葆养”马的详细信息,长度相对较长,仅存右半,不知是否有意剖开。“昌”字之后原简如图1。原释文作一“GF8ED”,从图1可看出,至少不是一个字,应该是三个字。其中第一个字原作下D形,复原示意图如D1,可知是数字“卅”。金关简中与此类似的“卅”如下,可作对证。“卅”下还有很重的一笔,原整理者可能是将此笔画与“卅”作为一字,现在看来此墨迹应是“八”的右部。此“卅八”可能有编号作用。从图1还可以看出,最下面还有一个较淡的墨迹,应该是“卩”。这种符号在马名籍中多有出现,比如悬泉汉简传马名籍ⅤT1610②∶11、ⅤT1610②∶12、ⅤT1610②∶14末尾就有这种符号。(参见胡平生、张德芳: 《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这种符号过去一般认为是表示廪食、俸禄的领取,书于物品之下也是领取物品之后的一种确认。(程鹏万: 《简牍帛书格式研究》,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132页。)出现在马籍中可能表示核查校验后的标记。D.D1.
卅: 肩壹T4∶130 肩肆T37∶937
【T1∶55】
贳卖布袭一领,布绔一两,并直(值)八百,界亭
按: 并,原释作“並”,原简字形作,当据原简字形改。(按: 此字沈思聪已有改释意见,参见姚磊: 《肩水金关汉简释文合校》,第9页。)亭,原释文未释。此字下残,字形作,可见“亠”和中间的“口”形少许笔画。且“界亭”一词在金关简中出现的频次较多,比如T21∶1、T21∶344、T22∶33、T24∶26、T24∶642等简中皆有出现。所以根据残存墨迹和常见文例此处可补“亭”字。【T1∶85A】
□收,吏计以偿责(债)如记,上会□
按: 末尾未释字原无,今据原图残存墨迹补。偿,原未释,原简字形尚能见所从“贝”形,疑是“偿”字。会,原未释,李烨、张显成释作“钱”,不可从。(李烨、张显成: 《〈肩水金关汉简(壹)〉校勘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5年第4期。)此字原简字形作,当为“会”之草书。【T1∶89】
长生
按: 生,原简作,原释文作“止一”,何茂活以为是“送”,(何茂活: 《〈肩水金关汉简(壹)〉释文订补》,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4年11月29日。以下何茂活文章皆指此文,不一一出注。)不可从。此形可双钩示意作,与“生”字甚合,且“长生”在金关简中多有出现,如T1∶124、T6∶19、T21∶110等简皆可见。【T1∶90B】
戊辰九日 卩Ⅱⅲ己丑卅日谒Ⅲⅲ
按: 此简正面是书信内容,背面内容分三栏,上举为第二、三栏的第三行。谒,原未释,原简字形如下E,此字为“谒”之草写,相类字形如下,可补。此简内容皆为时间记录,唯此处“谒”与其他各处有别,或若秦简《质日》中的私事或公务记录。E.
谒: 肩壹T10∶133 肩肆F1∶27A 肩贰T24∶134
【T1∶95】
□大ⅰ□小女偃王ⅱ子小女 ?偉e(女女)足ⅲ (削衣)
按: 大,原未释。此字原简字形作,为“大”字草率写法,类似的写法金关简多见,如(肩壹T1∶34)、(肩贰T21∶378)、(肩叁T30∶68),可作对比参考。从简文内容来看,这可能是家属名籍或家属符的削衣,简文中的“大”“小”是对男女年龄的划分,这在汉简中非常多见,不举例。【T1∶113B】
□以律ⅰ□尉府卿ⅱ
按: 此简第一行未释字原释文无,今据原图版残留墨迹补。第二行的“府”原释作“等”,其原简字形作,与汉简中常见的“等”形(见上T1∶3举例)差距较大,原释不可取。今细审原图版,知此字所在行左残,如该行的“尉”作,仅见右半,金关简常见“尉府”文例,推知此形就是“府”字的右半。尉府,在金关简中多指都尉府。“尉府”之后的“卿”原作“叩”。“卿”“叩”两字汉简中常同形,按照文意当作“卿”。【T1∶155】
河内温东郭里不更王贞。
按: 贞,原作“贤”,原简字形作,较易辨识。【T1∶161】
戍卒粱(梁)睢阳宜安
按: 粱,原径作“梁”,此字原简从“米”,汉简中“粱”“梁”两字常混用不别。安,原未释,原简字形双钩示意图作,虽墨迹较少,但仍能看出是从宀从女之字。(按: 小文投稿后见姚磊《肩水金关汉简释文合校》怀疑此字是“安”(第19页),但未做解释,本文权当续貂。)且C∶344有“戍卒梁国睢阳宜安里□”,相同文例对证,更可确定释字。【T1∶288】
霸□入欲
按: 入,又有释作“人”“火”等意见,不确。(参见姚磊: 《肩水金关汉简释文合校》,第25页。)欲,原未释,原简字形作,从“谷”清晰,右侧“欠”形尚见撇画少许墨迹,可确定释“欲”。【T2∶13】
日勒骑士富昌里蒙贤。 (竹简)
按: 蒙,原未释,原简作下F形。此形所从“ ?儩1”尚可辨识,只是下部略有简省。西北简中的“蒙”字形如下,其下所从“冡”省简不一,但“豕”形基本完整,F形下所从即是如此。故F形当释作“蒙”,在此简用作姓氏。F.
蒙: 肩贰T11∶9 居新T44.57 敦127(必蒙天右)
【T2∶29A】
……月庚申朔癸未,都乡佐仁敢[言]之: 界戍里……ⅰ……事,当得传,侈〈移〉所过县邑,如律令,敢……ⅱ
按: 原简在“敢”与“之”之间漏抄“言”字,今据文意补。事,原释作“步”。此处据相同文例可知当是“毋官狱征事,当得传”。此字原简字形双钩后作,很明显就是“事”字,当改释。侈,原释作“移”,此字原形左从“人”不从“禾”,当改。“如律令”之后的“敢”字,原未释,原简字迹残存较少,但通过文例和所剩墨迹仍能看出就是“敢”。【T2∶71】
淮阳新郪阳安里卜冤。 ~
按: 冤,原释作“免”,此字原简字形作,其形上部明显作“宀”,非“免”,当是“冤”字,简中用为人名。【T2∶76】
出钱Ⅱⅰ出钱二百六十Ⅱⅱ……Ⅱⅲ……Ⅲⅰ出钱百卅为进Ⅲⅱ出钱百卅Ⅲⅲ六千直直□Ⅳ
按: 此简共四栏,上录为第二、三、四栏。其中第Ⅱ栏第ⅰ行的“出钱”,原整理者阙释。此简残右,此处仅能看到左侧笔画,据同简文例和存留墨迹可辨“出钱”二字。第Ⅲ栏第ⅲ行“百卅”原整理者下册释文本脱漏,中册图版旁释文不脱。第Ⅳ栏后一“直”字,原未释,原简字形双钩示意作。此字之前的“直”作,对比可知两者是同一字。不过后一个“直”很可能是原抄手误衍或杂写,未必有实际意义。【T2∶101】
四石粟
□谷□ (削衣)
按: 四,原未释,原图版作,虽然残缺,但仍能较易识别是“四”字。此外,第一行末尾残断,原释文脱残断号。【T3∶11A】
□迎钱城仓。书到,出内如
按: 内,原未释,原简墨迹斑驳,且有干扰污迹,但仍能看出“内”的部分笔画。“出内如”后应还有“律令”。“出内如律令”文例又见T37∶21、T37∶705等。“出内”即“出入”。【T3∶22A】
都吏旦食會水接真
按: 此简上残,文意不是十分明确。其中的“真”,原作“莫”。汉简中有“真”“莫”相混的情况,但“艹”“止”相混主要是由于汉代文字书写横画时有蚕头笔势,书写蚕头较大就与“止”形接近,实际两者笔顺有别。此字原简作下G形,细审此形上部笔顺,其顺序示意如下G1,可知上部并非“ ?儩1”,而是从“止”,当为“真”字草书,西北简中“真”的草书如下,可作对证。G.G1.
真: 居270.11 居35.20A 肩壹T10∶220A 肩叁T27∶17A
【T3∶38A】
其一釜□张卿百,敦君五十。丁相君粟钱,李子方鱼钱。 (竹简)
按: 相,原作“韦”,原简作下H形,字形与“韦”差距较大。“相”的汉简草书与皇象《急就章》草书如下,对比即可知H形实际是“相”之草书“楷化”字形。尤其是皇象所书字形,去掉牵丝就与H形基本一致了。“相”,此处用作人名。金关简中“相”作人名者很多,如T1∶157“王相”、T5∶36“乔相”、T9∶94A“贾相”。H.
相: 肩贰T23∶237A 肩伍F3∶163 居551.4B 皇象
【T3∶44】
庆字守卒使庆大
按: 此简第一字原简字形作,与“庆”字不合,下部似从“尤”或“犬”,非“庆”,当存疑。“使”后之“庆”,原未释。此字原简字形作。居新EPT27·18中“庆”作,与此简字形近同。【T4∶26】
戍卒上党郡铜鞮杜
按: 杜,原未释,原图版作,从木从土皆可辨,可补释。【T4∶116】
□候长罡(岡)非称已适候长
按: 罡,原未释,马智全释作“辟”,(马智全: 《〈肩水金关汉简(壹)〉校读记》,《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6期。)秦凤鹤释作“甚”。(秦凤鹤: 《〈肩水金关汉简(壹)(贰)〉释文校订》,《汉字汉语研究》2018年第2期。)此字原简作,上从“罒”,下从“正”,可严格厘定作“罡”,也就是“岡”的俗写。这里的“岡非”应为人名,人名多有表义,而且很多文献有征。疑“岡”可能是“罔”之误写。“罔非”,即是无非,传世文献颇多见,如《尚书·多士》:“惟天不畀不明厥徳,凡四方小大邦丧,罔非有辞于罚。”《史记·殷本纪》:“乃曰其奈何。呜呼!王嗣敬民,罔非天继,常祀毋礼于弃道。” 疑此处人名“岡非”即源自文献的“罔非”。【T5∶81】
长常贤兼行
按: 行,原未释,原简此字左残,但仍可看到“亍”的少许笔画,可结合文意补。【T5∶97】
奉严教闻
按: 闻,原作“写”,此字原图版作下I形。此形上部确实像“写”,但是下部笔画与“写”字有些差距。汉简草书的“闻”“写”如下,对比可知,I形与前者更近,从笔顺、笔势、草化轨迹上看都与“写”字有差距。I形上部似“宀”的构形,应该是下举“开”那类“门”形草化产生的,所以从字形上I也当释作“闻”。遗憾的是此简残损严重,仅剩四字,文意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简文中的“严教”在金关简中比较多见,如T9∶8、T23∶620、D∶260A等简中都有出现。“奉闻”也出现了多次,如T1∶265、T24∶77、D∶49A等简中可见。而且T24∶77、D∶325中还可见“奉闻严教”。颇疑“奉严教闻”与“奉闻严教”之意相类。I.
闻: 敦48 肩贰T22∶11C肩贰T23∶918B
开: 肩贰T23∶731B
写: 肩肆T37∶1504A 肩伍C∶443 肩叁T31∶34A 居206.9
【T6∶43】
使从者都自临处卖肉百□□□直(值)……
按: 都,原作“為”,此字原简作,当为“都”之草书,类似字形如(肩壹T10∶134)、(肩叁T30∶28B)、(肩伍C∶336)等,皆可对证。这里的“都”用作人名,金关简中“都”用作人名比较常见,如T1∶154“安都”、T3∶52“君都”、T4∶171A“赵子都”、T6∶41A“王都”等。临处,原释文作“输谷”。(按: 临处,匿名审稿专家的意见是“临剧”,特此说明。)临,原简作,此为“临”的草书写法,这种草书写法在西北简中颇多,如(肩贰T23∶877A)、(肩肆T37∶1512)。处,原简作,西北汉简中这种写法的“处”如(肩伍F3∶383)、(肩叁T31∶64),可资对比。“临”在这里可能是某地名之省。“从者都自临处卖肉”,就是名为都的从者在临这个地方卖肉。或者“临”作人名,那么其后的“卖”读为“买”,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都从临那里买肉。【T6∶49】
新野禝里王常,年廿一。 (竹简)
按: 禝,原作“稷”,原简作,明显从“示”不从“禾”,当改。新野,南阳郡下辖县。禝,新野县之里名。【T6∶61】
得,願令史告部亭苑都,有得此马者报,如律令。
按: 得,原释作“将”。此字仅存下部,释作“得”“将”皆有可能,若按后文所说“有得此马”推测,前文可能是说关于“得马”之事,暂释作“得”。願,原未释,此字原简墨迹漫漶,原字形与双钩描后如下J、J1所示,其右部从“页”基本可辨识,左部所从为“原”的简省写法,此类“願”汉简常见,举例如下,对比可知J实为“願”的草写。願,此简中表示希望或请求之义。J.J1.
願: 肩壹T4∶110A 肩肆T33∶1 肩贰T21∶183
【T6∶67A】
平报翁卿,府都吏二卿欲过,不知有酒。
按: 平,原释作“幸”。此字原简作,与“幸”字草书有差异,应是“平”字,如(T10∶125)、(T24∶34)、(C∶293)等“平”字即如此。按照文意来说,“某人报某人”的说法更常见,更易理解。【T6∶83A】
□□忠白: 觻得寿贵里男子成奉以觻得长致出。
按: 白,原未释,原简作,虽然墨迹略有缺失,但仍较易识别,今补。【T6∶123】
队长归
按: 此简释文原作“□三□一”,姚磊释作“隧王□”。此简文字原图版和双钩描图如下图2、图3。“队”“归”的主要部件都可以辨识,只是“长”笔画简省比较多,需要结合文例确定释字。西北汉简中的“归”举例如下,可作参考。图2
歸: 居517.17 肩壹T10∶15归陇西
【T6∶139】
壬申卒四人 五
按: 五,原作“二人”,原简作,当是一字“五”,可据原图版改。【T6∶158】
自言
按: 自言,原皆作未释字,原简“自”仅存下部笔画,“言”原简作,笔画略有残损,但仍较易识别,今据原图版和常见文例改释。【T7∶26】
八月癸卯,张掖水章长□丞博移金ⅰ如律令。ⅱA
张掖水章丞。Ⅰⅰ四月辛酉,茂陵男子张霸以来。Ⅰⅱ骍北亭长章发Ⅱⅰ君前。ⅡⅱB
按: 张掖水章,原作“□张□□”,其原图如下图4,此简背面“张掖水章”原简如下图5。对比可知两者都是“张掖水章”。只是文字大小和书写上略有差异。(按: 小文投出后见姚磊《肩水金关汉简释文合校》亦有相同释字意见(第80页),但论述不同,权当续貂。)“张掖”是郡名,“水章”不好理解。结合B面“骍北亭长章”,推知此处可能是“张掖水长章”,背面“张掖水章丞”正确的顺序也应该是“张掖水丞章”。这种印文顺序问题在西北简中不乏其例,比如常见“居延令印”写作“居令延印”,此类情况还有不少,已有学者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周艳涛、张显成: 《西北屯戍汉简中的“居令延印”现象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江汉考古》2021年第3期。)此不赘述。博,此字原未释,何茂活释作“府”,此字原简作,墨迹有缺损,疑是“博”字。图4
亭隧吏卒弩皆多关门
按: 关,原释作“辟”,此字原简作,似从“户”,或为“门”的左半。而且此形下部也不是简单的“口”,怀疑是“关”字。门,原未释,原简作,残留墨迹可见部分“门”字。“关门”在金关简中比较多见,但在此简中不易理解,可能“亭隧吏卒”属前读,“弩皆多关门”后还有描述“弩”的内容。【T7∶94】
人众多独禁,恐毋已,方奸萃有
按: 人,原作“入”,“……人众多”比“……入众多”更顺,今据文意改。独,原释作“狩”。此字原简作,此为“独”的草书写法,相类似的写法如(居新EPW.112A)、(敦63)、(肩贰T23∶238)等,皆可证。【T7∶112】
数皆毕足,书到遣,如律令。
按: 足,原释作“已”。此字原简字形作,非“已”,当为“足”之草书。简文“数皆毕足”是说数量都足够了。【T7∶134】
里公乘冯圣,年廿七
按: 里,原未释字,此字原简墨迹不全,但尚能看到“土”形,可结合原图版存见墨迹和文例补。【T8∶44】
□因白 (削衣)
按: 因,此字原整理者录写作“GF8EF”,原简作,整理者录写无误,但此字就是“因”的讹写,可直接释作“因”。金关简中“因”的写法常有增笔或简省的情况,如肩叁T32∶46“因言”的“因”原简即作,与此简字形大致相同。【T8∶61】
禄福玉章里公乘马远
按: 玉,原作“王”。“玉章”即“玉璋”。且原字形作,本已有点画区别,当改。【T8∶67】
马一匹,轺车一乘。 □北入 丿
按:“□北入 丿”原释文皆无,今据原图版补。【T8∶80】
出谷小斗六斗。 六月
按: 小,原未释,沈思聪以为是数字,姚磊以为可从。(姚磊: 《肩水金关汉简释文合校》,第94页。)此字原简作三点画,实为“小”字的草率写法,今补。【T8∶100】
□丧魂 ?冚B
按: 丧,原未释,原图版和双钩线描图如下K 、K1,其下所从“亡”比较清楚,上部两“口”形也能大致看出来,可确定释“丧”。魂,原整理者将此字录作上从“亠”下从“鬼”,王锦城释作“廆”。(参见姚磊: 《肩水金关汉简释文合校》,第96页。)此字原简如下L形,下从“鬼”明确,上部墨迹似有缺失。此字或为“魂”之异体。扬州出土《神灵名位牍》M5.1.1,其中有一字摹本作,(扬州博物馆: 《江苏邗江胡场5号汉墓》,《文物》1981年第11期。)一般都认为此字是“魂”,此字与本简中的字应该是一字。“丧魂”就是丢失魂魄。 ?冚B,原未释,原图如下M,上从“髟”下从“监”皆可辨识。 ?冚B,头发长貌。《说文》:“ ?冚B,发长也。”丧魂、长发,仅仅两词,可联想出失魂落魄之态。K.K1.L.M.
【T9∶69】
葆 上里范安世
按: ,原釋作“深”,此字原简如下N,汉简中的“深”写法如下,对比可知N形与“深”的写法差距较大。或释为“ ”。《曹全碑》中有“瘳”“谬”,字形分别作、,其所从“翏”形可作参考。“ ”,俗“漻”字,此处用作里名。N.
深: 肩壹T6∶77A 肩肆T37∶1539 肩伍F3∶522
【T9∶136】
完城旦莞万年,故□
按: 莞,原作“岁”,原简作。此字上从“艹”疑下从“完”,或释为“莞”,此处用作姓氏。《通志·氏族略》有“莞氏”。【T9∶152A】
……谒移ⅰ十一月丁巳,居延令弘ⅱ
按: 谒,原未释,原简右残,存“言”旁,可结合常见文例补。【T9∶158】
□门长吏遣卒
按: 遣,原作“吕”,原图版作,虽右残,但据仅存墨迹仍可辨识所从“辶”形。卒,原未释,原简仅存上部“亠”墨迹。金关简中“遣卒”一词出现的频率较高,如T37∶29、T23∶239、T24∶890等简中皆可见,可结合原图版和固定文例格式改释。【T9∶162A】
黑色,正福占。五凤四年九月己丑……
按: 九,原作“七”,胡永鹏改释作“八”。(胡永鹏: 《西北边塞汉简编年》,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31页。)此字原简作,字迹不清,但可见横撇结构,诸数字中唯有“九”最合。丑,原作“未”,黄艳萍改释,(黄艳萍: 《〈肩水金关汉简(壹)〉纪年简校释》,《简牍学研究》第5辑,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2014年。)可从。【T9∶197】
里公乘姚解忧,年卅二
按: 里,原释文缺漏,此字原简仅存一横画,但结合常见文例可补释。【T9∶198】
男俱书到,願
按: 願,此字原未释,原简作,与顷、願草形近同。此处暂释为“願”。【T9∶212A+207A】
奏Ⅰ威卿取威卿奉千Ⅱⅰ 徐卿奉钱往Ⅱⅱ
按: 此简姚磊缀合。(姚磊: 《肩水金关汉简缀合》,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2021年,第53页。)威,原释作“就”,此字原简作,与此简缀合的T9∶207简中的“威”原简作,对比即可知两者是一字。“威卿取威卿奉”,这是自取奉钱的另一种说法。取,原释作“所”,此字正处茬口处,缀合图作,可知此字左从“耳”,当释作“取”,而且改释后文意也较原释更为通畅。往,原释作“徒”,原简作,右下并不从“止”。两简缀合后,下端仍残断,后面还有内容。【T9∶255】
□夫立以时付功曹书
按: 夫,原释为“史”。此形原简作,下部不是交叉而只是交接。前面残缺的未释字可能是“啬”。其后的“立”是啬夫的名字。【T9∶260】
弘二月己酉出。□一。剑一。 轺车二乘,马三匹。弓一,矢□。
按: 剑,原未释,原简残存右部“刃”形,今据原图版和常见文例补。【T9∶261】
……轺车一乘,马一匹。 弓一,矢二发。
按:“一匹”的“一”,原未释,今补释。“弓一矢二发”,原作六个未释字。何茂活释出“弓一矢二”,姚磊以为“二发”应作“十二枚”。(姚磊: 《肩水金关汉简释文合校》,第115页。)今据图版和相同文例改释。【T9∶315】
印伯□
按: 印,原作“□□”,伯,原作“佰”,此两字原简图版和双钩线描示意图如下O、O1,当为“印伯”。O.O1.
【T9∶348】
自言为
乙亥徐易
按: 易,原未释,沈思聪释作“为”。(沈思聪: 《肩水金关汉简人名索引与释文校订》,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8年,第246页。)此字原简作,字形较清晰易辨。【T10∶124A】
觻得市南第一里敬老里过迎户簿门长侯子山足下
按: 侯,原作“候”,从沈思聪改释。(沈思聪: 《肩水金关汉简人名索引与释文校订》,第251页。)下,原未釋,原简尚能看到一横画,今据原图版和常见文例补。【T10∶152】
京兆尹长安春柳里男子关
按: 春,原释作“青”,原简作,字形差距较大,疑此形为“春”俗写“ ?棜#”之草书。关,原释为“欣”。此字原简字形作,非“欣”,当是“关”字草写,(按: 此字本人在博士论文中曾释作“关”(见《汉简草字整理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4年,第344、503页),后在字形整理时放弃旧说改释作“伏”,投稿后匿名审稿专家认为释作“关”为是,故再次恢复旧释。)应该是从(肩壹T10∶32)、(肩壹T10∶406)、(居新F22.490)这类草书草化而来。此处“关”用作姓氏。【T10∶173】
博〈传〉马一匹,騩,牡,齿十二岁,高五尺八寸,
按: 博,此字原整理者径释作“传”,原简字形左侧从“十”,非从“亻”,今改释。高,黄艳萍已指出原释文漏释,(黄艳萍: 《初读〈肩水金关汉简〉(壹)札记》,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3年5月30日。)当补。【T10∶203B】
财……ⅰ ……ⅱ
按: 财,原释作“赋”,原简字形作,当改释“财”。汉简中此类写法的“财”字如(居新F22.1)、(尚101A),甚至连右下的饰点都一致,应改释。【T10∶213A】
六月乙未厩啬夫武行右尉事□ⅰ六月乙未,荧阳丞崇移过所,如律令。ⅱ
按: 厩,原作“厨”,此字原简作。此字不从“豆”,非“厨”,应是“厩”之讹俗写法。此行未释字原释文无,今据原图版残存墨迹补。荧,原作“荥”,从何茂活改释。【T10∶220A】
□叩头言: ⅰ子真佳君足下毋ⅱ薄恕自爱,忍 ?偉e非者,ⅱ
按: 爱,原简作下P形,原释作“怜”。“爱”“怜”两字西北简的常见写法如下,对比即可判断释字孰是。“自爱”,是常见书信用语,意在自我保重。P.
爱: 肩伍F3∶127A 肩贰T23∶896A 肩贰T24∶73A
怜: 肩肆H2∶46 肩肆T37∶54 居新T51.203B
【T10∶221A】
□叩 ?偉e头 ?偉e(叩头叩头)。因言舍中有光,欲得其日
夜内户开复关,願留意。谨
按: 未释字原无,今据原图版补。张俊民认为“关”应作“闭”,“顷”应作“願”。(张俊民: 《〈肩水金关汉简(壹)〉释文补例续》,简帛网,2012年5月8日。)其释“闭”不可从,释“願”可从;马智全也有释“願”的意见。(马智全: 《〈肩水金关汉简(壹)〉校读记》,《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6期。)光,原释文作“尖”,原简作。“尖”为晚出俗字,且按照文意亦不当作“尖”,今据文意与原图版改。【T10∶237】
甘露四年四月戊寅朔丁酉,佐亲敢言之: 卅井里男子王谭,自言
按: 言,原未释,可据原图版残存墨迹和常见文例补。【T10∶299】
会稽郡鄞许商里庄寿。 (竹简)
按: 庄,原作“范”,原简字形作,下部并无“氵”形,也不从“氾”,下当从“壮”,当改释为“庄”。“庄”在这里用作姓氏。附记:本文是《肩水金关汉简校释》的前期成果,大多数观点在2015年就已经形成,成文后见到不少观点已见诸学界,故一直不断修改。2021年9月投稿时,姚磊《肩水金关汉简释文合校》尚未出版。今得以参考该书,已见诸该书且本文无新观点的内容全部删除。同时本文最后定稿得到了匿名审稿专家诸多指正,所采纳的高见主要有: 简T1∶3“出入”、T1∶54“八”、T1∶85A“偿”、T2∶29A“侈”、T6∶43“临”、T6∶61“得”、T9∶197“里”、T9∶198“願”、T9∶255“夫”。这些观点皆为审稿专家给出的意见,并非作者发明,在此对审稿专家惠赐高见表示诚挚谢意。
(责任编辑: 徐衍)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肩水金关汉简校释”(21FZSB031)、“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项目“汉代简牍草书整理研究及数据库建设”(G344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