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莲花
【摘要】审题能力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每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审题,审题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解题的正确率.低年级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初始阶段,审题能力的养成格外重要,很多时候学生在作业、试卷中出现错误,并非学生没有掌握知识技能,更多的原因是学生不认真审题或不会审题.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如何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审题能力
引 言
作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低年级的知识点看起来大多比较简单,但一遇到难理解的题目,学生总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归根结底,还是学生审题能力的欠缺,大多数学生审题时只处于对表面文字的理解,整体比较偏向具体和形象,对抽象文字和题目的理解过于单一,或者读题目的条件时不仔细,没有抓住重点,造成简单的问题也会出现错误的情况.那么,怎样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呢?
一、重复朗读,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
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读题,读题是为了明确题意,为下一步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以及解决问题做准备.教师在批阅练习册时,会发现很多学生把简单的题目做错了,再下发给学生让改正时,居然很少有同学真正不会或不懂,更多的原因是学生没有认真读题,当发现自己的错误时会再次仔细读题,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对于识字量有限,读题困难比较大的一年级学生,教师可采取范读的方式带领学生阅读.同时,要求学生跟读;当学生有一定的识字量时,教师可鼓励采用大声朗读的方式读题;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年龄的增长,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轻声读、默读,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读,都必须做到口、眼、心、手的到位与统一,避免读题过程中出现错字、添字、漏字的情况.很多学生做题时急于求成,读题目要求时,没有耐心,不细心,总是用眼睛扫一遍题目就急于动笔做题了,此时,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不急不躁,养成反复朗读题目的良好习惯.
为什么要提出重复朗读呢?其实就像读书一样,当我们读第一遍的时候,对书本内容的了解和感知只停留在表面,也就是第一印象,而相同的一本书,当我们读第二次的时候,就会对故事情节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当我们读第三次的时候,我们会把自己融入主人公的角色中,不仅对剧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对故事的内容会进行理解和内化.“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是这个道理,当我们用心的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朗读时,便会对题目当中的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有精准的判断,并会对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加工,如果把这个过程走通了,题目理解起来自然就简单了.
比如,一年级数学上册有这样一道题目:把3+5,6+0,9-4,7-3,95+4这五个算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 )<( )<( )<( ).好多学生粗略地看完题目觉得非常简单,便利用以往的经验,得数算出后直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了,没有细心观察题中给出的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再比如,二年级学习了旋转与平移以后,出现了这样的测试题目:请你在括号中将平移现象画上三角,旋转现象画上圆圈.一部分学生由于没有认真读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做题的经验,看到上面一幅图,下面一个括号,就直接在括号里写出了“平移”和“旋转”.当学生看到教师批改的叉号时,还要在教师跟前讨公道,认为自己做对的题目,教师为什么会打错呢?当教师让他再一次认真读题目要求后,才明白自己犯了什么错,才后悔自己没有认真读题.因此,有好的思维水平固然重要,但还不够,还得有好的读题审题习惯,如果不认真读题,即使会做的题目也会错误百出.
二、观察、批注,理解题意
数学知识的获取与数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观察,通过观察,学生能从题目中感知多种数学信息,与此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题目中的重点字、词、句用笔圈圈点点,以便收集整理信息,理解题意.
以这样的题目为例:小敏家养了15只鸡和8只鸭,卖了7只鸡,小敏家还有几只鸡?在教学这道应用题时,我先让学生重复读题两遍,要求学生在题中仔细观察,找到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并用笔圈出来.再看要解决的问题和哪些条件有关,将干扰条件剔除后再分析理解题意,找数量之间的关系去解决问题.很明显,问题里问的是小敏家还剩几只鸡,和鸭的数量无关,因此,在“8只鸭”这个条件下用笔打错号剔除.接下来分析剩下的两个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鸡的总数-卖出鸡的数量=剩下鸡的数量,通过批注,使学生对信息进行及时的整理和处理.
在三年级阶段性测评中,出现了这样的一道题目:东东家昨天摘了18筐苹果,今天比昨天多摘了15筐苹果,问昨天和今天一共摘了多少筐苹果?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居然有很多同学得出33筐的结果,这很显然是读题不认真造成的,囫囵吞枣,只看了前半句,没有看清问题就开始动笔了.如果学生学会了做标记,可以先把知道的信息用横线画出来,再把要求的问题用波浪线画出来,再看问题中要求昨天和今天一共摘了多少筐苹果,就要知道昨天摘了多少筐苹果,今天摘了多少筐苹果,把昨天和今天用圆圈做上标记,先找昨天摘的是18筐,写在做出的标记下面,再找今天摘的筐数,今天摘的筐数未知,那就先算出今天摘的筐数18+15=33(筐)后,写在今天(做出的标记)下面,再观察问题要算出昨天和今天一共摘了多少筐,就可列式18+33=51(筐).如果学生能养成做标记的习惯,及时的在已知条件、问题上做标记,通过标记再去思考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关系,做题的正确率会提高很多.
三、动手操作,变抽象为直观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新鲜的事物,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他们抽象思维相对薄弱,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较感兴趣,因此对于比较抽象的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动手操作、实践的方法,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充分利用学具,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比如,在一年級下册练习册上有这样一道题目:最少要用几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拼成两个长方形?这道题比较抽象,要让一年级学生在脑海中通过图形的拼组去完成这道题目的思考过程,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所以,我让学生先利用手中的学具小棒拼组一个长方形,学生很快用四根小棒完成了一个长方形的拼组任务.教师接着提出要求:“请你动手摆摆看,拼两个长方形最少要用几根小棒?”强调题目要求要用最少的小棒摆出两个长方形.这一环节,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摆一摆,然后组织同桌合作摆并汇报、交流.在汇报的过程中,学生边摆边将自己摆的过程在投影下做了展示,展示两个长方形通过横向拼组,可以减少一根小棒,即11根.教师再次提问:“除了可以沿着宽横向拼组,还可以怎样拼组?”学生一下子明白过来,立即沿着长进行纵向拼组,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用10根小棒就摆出了两个长方形.当学生体验了动手操作带来的成就感,他们就会对知识乃至于整个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了学习的快乐,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了,还能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巧妙画图,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教师常常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问题.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时,应用题一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让学生通过观察图意理解问题,到了一年级第二学期,应用题以纯文字的形式出现,这时候抽象思维已经在一点一点的渗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脑海中呈现出的画面感还是比较强的,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教给学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画图法,通过画圆圈或画小棒等简单的图形,让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达到以简化繁的目的.到了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了乘法和除法以后,学习的应用题由一步应用题变为两步甚至三步,审题时,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比较高,如果再多次读题以后还无从下手,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比如,一共有96个面包,张师傅已经做了24个,剩下的面包每次做8个,还要做几次才能做完?我们通过分析题意知道了要求剩下的面包需要做几次才能做完,那我们得先知道剩下多少个面包,也就是96-24=72(个)面包,每次做8个,就是算72里有几个8,对于分析和审题能力好的学生来说,很快就能得出算式和结果,但对于一部分理解能力差的同学来说,单从文字去理解题比较难,这时候可以提出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去解决,用一条线段代表要做的96个面包,在这条线段里画出已经做好的24个面包区域,给剩下要做的划上问号,再看每次做8个,还需要做几次?这样一来,就会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形象化,降低了学生解决问题的难度.
在一年级学习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会出现这样的思维拓展题目:1.小朋友们在动物园排队买票,小明的前面有6人,小明的后面有8人,那么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2.小朋友们在动物园排队买票,从前往后数小明是第6个,从后往前数小明是第8个,那么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3.小朋友们在动物园排队买票,从前往后数小明是第6个,小明的后面还有8人,那么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在解决的过程中,做对的同学却寥寥无几,很多同学把这三个问题混为一谈.其实这样的问题我们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是最简单的,解决第1题时,我们可以用小棒或圆圈代表小朋友,把代表小明的小棒或圆圈做上特殊标记,前面画出六根小棒或者六个圆圈代表6个小朋友,后面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八根小棒或者八个圆圈代表8个小朋友,这样非常直观,小朋友们一眼就能看出列的算式应该是6+1+8=15(个),解决第2题时,仍然把小明做出特殊标记,从前往后数小明是第6个,从后往前数,小明是第8个,其余小朋友都用一个简单图形圆圈来表示,我们可以很明显得看出小明被数了两次.因此,我们可以算出一共有6+8-1=13(人).解决第3题时,小明是第6个,他后面还有8人,通过画图得出6+8=14(人).虽然这三道题目特别绕,但是同学们通过画图,能够很明显地区分开来,什么时候需要加1,什么时候需要减1,什么时候直接相加,一目了然.
五、加强说理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加强说理练习,听起来简单,但有些教师角色轉变力度不够,课堂上习惯于自己讲算理,学生做题时照猫画虎的模仿,但对知识本身并没有真正内化,从而导致学生不会思考,看到题目无从下手,思维能力的提升便成了一句空话.
其实,说理练习在数学课堂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准确、精炼的语言表达能力.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多问几个“为什么”,其实就是在对学生进行说理引导,让学生养成刨根问底的良好学习品质.像一年级学习的破十法、凑十法等口算方法,当学生通过说理理解了算法的真正含义,口算起来就会特别简单.在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这些计算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看图说出图意后列算式,而列算式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说理、说数量关系的过程.另外,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题意,掌握了数量关系,才能对知识做到内化.
三年级有这样的一道题目:果园里有一些果树,有504棵苹果树,有262棵梨树,问一共大约有多少棵果树?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可以用504+262=766(棵),再看766的近似数为770,因此,一共大约有770棵果树;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可以先算出504的近似数是500,262的近似数是260,500+260=760(棵),因此,一共大约有760棵果树,出示这道题目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一个数的近似数,也是为了让学生很快说出果树的大概总数量,如果把准确数的和加出来,再写出近似数,就失去了估算的意义.再比如,看图列式题目,题中没有文字的阐述,已知条件和问题会以图示的方式呈现.在教学时,教师为强化学生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将图示转化为文字形式,用完整的话转述出来,再引导学生寻找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信息的归纳和整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加强对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
结 语
总之,审题能力是数学学科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它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审题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把握解题思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的引导会显得格外重要.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不断坚持.作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敢于创新,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上,不要怕浪费时间,不要怕学生表达得多会影响教学进度,一定要反复指导、传授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参考文献】
[1]雷美琴.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途径探讨[J].新课程(中),2011,09(78):560.
[2]苏程.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数学审题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72.
[3]吴乔慧.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探究[J].知识文库,2022(01):61-63.
[4]姚少鸿.浅析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5):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