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人宁
(华中师范大学 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使令句是由“使令”“选派”之类的动词充当V1的兼语句[1]145-147,结构形式可码化为“NP1+V1+NP2+V2”(1),例如:
(1)母亲派遣亲信的老妈子去。(范晓例)
(2)他鼓励村民养鱼种树。(同上)
范晓(2000)认为由“V使”类动词构成的句子是“V使”句,不是使令句。“V使”类动词是由一个表示动作的语素和一个表示致使义的语素“使”构成的动词,如“逼使”“迫使”“驱使”“唆使”“指使”“支使”“促使”等[1]142。例如:
(3)好奇心驱使他钻进洞去。(范晓例)
(4)奴隶主迫使奴隶干艰苦劳动。(同上)
(5)那汉子唆使阿明去犯罪。(同上)
(6)坚定的信念促使他勇往直前。(同上)
宛新政将“V使”类动词归为“催逼”类使令动词[2]150,将“V使”句归为使令句。我们赞同宛新政的观点,把“V使”句归入使令句。
小句整合属于句法层面的语法化,是各类型语言在不同发展阶段均会经历的句法和句间关系演变过程。Harris & Campbell认为小句融合(clause fusion)表示“从一个双小句(biclausal) 的表层结构演化为包含有助动词和主要动词的单小句(monoclausal)结构的历时过程”[3]109-110。Haboud 认为小句整合(clause union; clause combination)是“包括一系列形态-句法特征的复杂历时演变”,并认为这种历时演变具有非离散性和渐变性特征[3]110。Givón认为小句整合通常包括三个阶段:主从复合句>复杂小句>单一小句[4]57。
一些语法学者认为汉语的使令句是由两个小句整合而成的。邢欣认为兼语式包含一个主体句和嵌入句,其中嵌入句依附于主体句[5]162,嵌入句的主语跟主体句的宾语相同,所以嵌入句的主语由主体句的宾语兼任,从而使两个小句整合成兼语句(2)。成镇权认为使令句是由一个主句和一个非限定从句整合而成[6]7,从句的主语是一个空语类(3),这个空语类受主句宾语的控制。但主体句的宾语和嵌入句的主语有同指关系或有控制关系的句子不一定是使令句,如“老张有个女儿很骄傲”就不是使令句,第二个谓词“骄傲”不是第一个动词“有”所促使的结果。
宋文辉认为兼语句由两个小句整合而成,并研究了两类兼语句里的小句整合程度(4)。刘文正也认为兼语句似乎由两个小句整合而成(5)。但宋文辉和刘文正[7]140-145都没有研究小句整合成使令句的过程。
本文从小句整合角度详细探究使令句的整合过程,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严戎庚认为“兼语句中的语法关系是使令关系”(6):“使令意义不能解释为使令动词(如‘指使、命令、要求、允许、派、请’等)所具有的具体词义,而应该是一种语法意义。因为这种意义并不依具体词义而转移,倒是一定要在特定的语法关系中才能存在。”[8]113刘永耕认为“使令动词的使令义是语法意义而不是词汇义”[9]279。邢欣认为:“兼语式必定带有[+致使]特征,这也是兼语式的一个框架特点。”(7)谭景春认为:“句子的使令义是V1和V2搭配后产生出来的。”[10]142据此我们认为使令句的结构义是表示致使,即使令句句法结构中蕴含致使义。原因如下:
1.使令结构可以与“使”字句进行一定的变换。杨因认为使动兼语句的鉴别格式是“动词(1)+名词,使+名词十动词(2)”[11]44-47,例如“陈老师打发王小明去北京”可以转换成“陈老师打发王小明,使(让)王小明去北京”(8)。郭曙纶认为使动兼语句在语义上可以分解为:“S1(N1+V1+N2)+S2((N1)+使/让N2+V2)。”[12]27-31例如:
(7)a敌人逼他投降。→b敌人逼他,使他投降。(郭曙纶例)
(8)a动员妇女下地。→b动员妇女,让她们下地。(同上)
(9)a他们叫我老大。→b他们叫我,让我作老大。(同上)
“兼语式中的[+致使]特征通过对句式的延续,变换成复句形式凸显出来。”(9)例如:
(10)a我就命令自己什么也不想。→b我就命令自己,让自己什么也不想。(邢欣例)
宛新政认为使令句都具有致使义,都可以与“使”字句(10)进行一定的变换。例如:
(11)a暴力文化教唆我们的孩子去杀戮。→b暴力文化教唆我们的孩子,使他们去杀戮。(宛新政例)
(12)a他太太鼓动本系学生撵走孙小姐。→b他太太鼓动本系学生,使他们撵走孙小姐。(同上)
(13)a经理室派人来请。→b经理室派人,让/叫人来请。(同上)
(14)a我自然嘱咐他们别吃老鼠。→b我自然嘱咐他们,让/叫他们别吃老鼠。(同上)
(15)a我方才已经托辛楣带去了。→b我方才已经托辛楣,让/叫他带去了。(同上)
2.使令结构可以使一些不含致使义的动词显示出致使义。严戎庚认为“非使令动词在特定的语法关系中也会具备使令意义”(11),“全句的使令关系使w1有了使令意义”(12)。如“找”的词汇义里没有致使义,但在使令句“我找个人教你”中“找”有致使义,其致使义是使令句句法结构赋予的[8]113。刘永耕认为:“另外一些动词一般情况下不处于使令结构中语义也能自足,这时没有显出使令义,但若处于使令结构中,就能显示出使令义。”[9]280例如:
(16)a我拉他爬出了雪坑。→b我拉他,(使他)爬出了雪坑。(刘永耕例)
(17)a马驮他冲过了河。→b马驮他,(使他)冲过了河。(同上)
(18)a党指引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b党指引我们,(使)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同上)
刘永耕认为上面三例中的“拉”“驮”“指引”词义里都不含致使义,致使义是N1V1N2V2结构赋予的语法意义。吴竞存和梁伯枢、范晓、邢欣、宛新政、谭景春都认为使令句可以使一些不含有致使义的动词具有致使义。
3.含有致使意义的使令动词只有在使令结构里才体现出致使义。陈昌来认为“逼迫、鼓励、请求、介绍、推举、命令、要求、邀请、约、劝、派、雇、教”等,本身有具体的词汇意义,当它们用在“NPl+VP+NP2”格式中时,是动作动词,NP2 是受事,如“老张在逼迫小王”“老师鼓励这个学生一番”“王老板雇了两个保镖”,只有当它们在“NP1+VPl+NP2+VP2”结构中才有致使义[13]32。严戎庚认为:“使令动词可以在特定语法关系中具备使令意义。”(14)“但当它脱离了这种语法关系,便不具备使令意义”[8]113。例如:
(19)甲:你小子敢命令我?
乙:我就命令你!(严戎庚例)
在上例中,“命令”不具有致使义。
由上可知,使令句句法结构义是表示致使,致使义由致使标记动词“使”表示(14),致使轻动词“使”隐含在使令句的句法结构里。刘永耕认为具备了A、B两个条件的“N1V1N2V2”结构才是使令结构,才有致使意义[9]280:
A:语义上V2是N2所发出的行为。
B:V2是由V1所引起的行为。
本文研究的使令结构“NP1+V1+NP2+V2”都符合这两个条件。
严戎庚、范晓、刘永耕、邢欣、宛新政、谭景春都认为进入使令句的使令动词有两类:显性使令动词和隐性使令动词。显性使令动词除含有致使义外,还有各自的词汇意义。隐性使令动词词义里不含有致使义,但用在使令句中有致使义,其致使义是由句法结构“NP1+V1+NP2+V2”赋予的。
根据致使义的显现程度,我们将使令动词分为三类:
Ⅰ带致使标记“使”的显性使令动词,即“V使”类动词。如“逼使”“迫使”“唆使”“驱使”“指使”“支使”等。“V使”中的语素“使”标示致使关系。“V使”中的动语素“V”标示动作方式[1]142。
Ⅱ无致使标记“使”的显性使令动词。如“选举”“派遣”“鼓励”“劝”等。这类动词都表示动作行为,而致使义隐含在这些动词里[1]146。
Ⅲ隐性使令动词。动词本身不含有致使义,只有用在使令结构里才具有致使义。如“拉”“驮”“找”等。
这三类动词构成的使令句如下所示:
(20)意外的人带来的意外情况,逼使刘文彬的脑子像开锅水似地乱翻腾。(冯志《敌后武工队》)
(21)姜永泉硬逼着老张穿上了。(冯德英《苦菜花》)
(22)老孟不由分说地拉他走。(陈世旭《将军镇》)
我们把这三类使令动词构成的使令句分别叫做Ⅰ式、Ⅱ式和Ⅲ式。
三类使令句动作方式的表现形式不同:Ⅰ式的动作方式由动语素V表示,如例(20)的动语素“逼”;Ⅱ式的动作方式由含有致使义的动作动词表示,如例(21)的使令动词“逼”;Ⅲ式的动作方式由不含致使义的动作动词表示,如例(22)的“拉”。
三类使令句致使义的表现形式也不同:Ⅰ式的致使义由语素“使”表示,Ⅱ式的致使义由使令动词的词义显示,Ⅲ式的致使义由结构赋予。
Ⅰ式、Ⅱ式和Ⅲ式和“使”字句都含有致使关系。从致使义的显著度看,“使”字句与Ⅰ式、Ⅱ式和Ⅲ式构成一个序列,即“使”字句>Ⅰ式>Ⅱ式>Ⅲ式。从左到右,句式中的致使义显著度逐渐降低。在“使”字句里,致使义由致使标记动词“使”表示,致使义的显著度最高;在使令句Ⅰ式里,致使义由语素“使”表示,致使义的显著度次之;在使令句Ⅱ式里,致使义是使令动词词义的一部分,致使义的显著度再次减弱;在使令句Ⅲ式里,致使义由结构赋予,致使义不是使令动词词义的一部分,致使义的显著度最低。相反,在“使”字句>Ⅰ式>Ⅱ式>Ⅲ式这个序列里,从左到右,随着致使义的显著度逐渐降低,方式义的显著度逐渐增强。“使”字句不含致使方式,致使方式的显著度最低。在使令句Ⅰ式里,“V使”类动词里的动语素V表示致使方式,因此致使方式的显著度增强。但“V使”类动词的方式义和致使义平分秋色,二者等值。在使令句Ⅱ式里,使令动词不含显性致使标记语素“使”,因此方式义比致使义凸显,所以使令句Ⅱ式方式的显著度比使令句Ⅰ式方式的显著度高。在使令句Ⅲ式里,使令动词不含致使义,使令动词整体表示致使方式,因此方式的显著度最高。
“使”字句的语义结构是“致事+使+役事+补事”。与“使”字句相比,使令句在“使”字句的基础上增加了动作方式这一语义成分,且使令句的动作方式与致使义是合并在一起的,因此使令句的语义结构可记作“致事+(方式+使)+役事+补事”。
Goldberg认为“构式的意义通过一组角色表达”[14]47,她否认构式的一组角色是由动词指派的。Goldberg认为“构式本身具有意义,该意义独立于句子中的词语而存在”[14]1。如果构式独立于动词而存在,那么构式的一组角色是由什么成分指派的呢?为什么不同的构式有不同的语义角色呢?邢福义先生认为“除了单词句,小句都有核心,一般为动词”[15]100-150。如果将“使”字句看做构式(14),那么“使”字句构式的语义核心就是轻动词“使”。Goldberg认为动词意义与构式意义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动词意义与构式意义之间存在着误配关系。动词表示的意义是构式意义的手段、结果或前提条件等[14]48。另一种是动词表示与构式相联的意义。动词表示的事件类型是构式表示的更普遍的事件类型的一个实例[14]58-64。在这种情况下,“动词自身的意义与构式意义相同”(15)。据此可以认为,当动词表示与构式相联的意义时,动词是构式的核心,动词的意义决定构式的意义,构式的一组角色由动词指派。致使标记动词“使”的意义与“使”字句构式的意义相同。吴锡根认为:“(致使)与其说是‘使’的词汇意义,倒不如说是‘使’字句的结构意义,或者说是‘使’的词汇意义与‘使’字句的结构意义的重合。”[16]64-69致使标记动词“使”的三个价语(致事、使事、补事)(16)与“使”字句构式的三个论元(致事、役事和补事)一一对应。因此致使标记动词“使”是“使”字句构式的语义核心。
使令句的语义角色不是动词V1指派的,也不是动词V2指派的,而是隐含的致使标记动词“使”指派的。如在例(22)里,“拉”是二价动词,“拉”只指派“老孟”为施事,“他”为受事,不能给“走”指派补事的语义角色。V2“走”是一价动词,只能给“他”指派施事的语义角色,不能给N1“老孟”指派致事的语义角色。例(22)可分解为“老孟不由分说地拉他,让他走”。隐含的致使标记动词“让”指派“老孟”为致事、指派“他”为役事、指派“走”为补事。在例(21)里,使令动词“逼”词义里虽然隐含致使义,但动词“逼”只有在使令句里才有致使义,在主动宾句里就没有致使义。因此在例(21)里,使令句句法结构的致使义与使令动词词义里的致使义叠合,例(21)的三个语义角色(致事、役事和补事)是由隐含的致使标记动词“使”指派的。例(20)是“V使”句,去掉表示方式的动语素V,“V使”句就变换成了“使”字句。“使”字句的三个语义角色是由致使标记动词“使”指派的,因此例(20)这类“V使”句的语义角色也是由致使标记“使”指派的。因此致使标记动词“使”也是使令句的语义结构核心。
Goldberg认为:“动词的语义和构式的语义整合后产出特定表达式的语义。”[14]57因此使令句可看做是方式动词(或表示方式的语素)与“使”字句构式的融合,方式动词表示致使的手段、方式。
句式之间有承继关系,使令句Ⅰ式(也即“V使”句)承继了“使”字句的语义结构,并在“使”字句语义结构基础上增加了动作方式V这一语义成分。动作方式与致使标记“使”合并成“V使”动词共同做谓语中心。使令句Ⅱ式承继了使令句Ⅰ式的语义结构,由于显性使令动词词义里含有致使义,因此致使标记动词“使”在形式上可以隐含。使令句Ⅲ式承继了使令句Ⅱ式的语义结构,由于使令结构本身具有致使义,所以许多词义里不含致使义的动词也能出现在使令结构里。
邢欣认为:“兼语式框架的构成以动词为基点,从V1到V2延续,构成一体性。其中V1的特点是:[+致使]、[+前附时态]、[-后附体貌];V2的特点是:[-前附时态]、[+后附体貌]。”[5]24邢欣认为V1后面不能跟动态助词“着、了、过”,不能重叠[5]20;V2前面不能出现时态副词[5]22-23。例如:
(23)a小王劝小张想开些。
*b小王劝了小张想开些。
*c小王劝着小张想开些。
*d小王劝过小张想开些。
*e小王劝起小张想开些。
*f小王劝劝小张想开些吧。
*g我劝他已经、(正在)、(将要)把这副对子记下来。
但是,根据我们的观察,V1后面可以附加体貌成分,可以重叠;V2前面也可以附加时态副词。例如:
(24)他用刀子把左手拉破,倒在地上大声地叫唤,逼着他老丈人赔了两千老绵羊票子,才算作罢。(周立波《暴风骤雨》)
(25)他自己以前就邀请过李葫芦一块吃“夜草”,所以对赵刺猬这种做法也能理解。(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
(26)当下由特务队和伪警备队派了好几个特务暗中进了小李庄,其中有何志武。(刘流《烈火金钢》)
(27)你今夜能劝就劝劝他不要多说朝廷不是,如不能劝,就连夜做点准备。(姚雪银《李自成》第二卷)
(28)朱海鹏看着白奔驰渐渐远去,心里后悔道,“该劝劝她不要轻易放弃范英明。”(柳建伟《突出重围》)
(29)目前省律师协会发动全省律师已捐建了4 所希望小学。(《福建日报》2008-9-27)
(30)我马上叫人打坟,另外派了两个人已经到米家镇去扯衣服了。(路遥《平凡的世界》)
(31)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正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3-14)
(32)客人搬进了大楼,工程公司还派了几十个工人在作补修工程。(《人民日报》1955-04-28)
(33)人类造成的工业化污染和对森林的无度采伐,破坏了世界生物圈的平衡,反过来又迫使人类正在吞食自己造成的“苦果”。(《人民日报》1984-12-24)
(34)漂泊的海外生活驱使她要回中国寻根。(《人民日报》1993)
(35)团省委组织部分学生骨干将考察辽东半岛的改革、开放;(《人民日报》1990-07-18)
(36)火箭带着卫星将要远行。(《人民日报》1986-03-28)
这说明使令句的第二个小句不是非限定小句,因为V2前面可以受时态副词“已、已经、正、在、正在、将、要、将要”的限制(17)。
Chomsky的轻动词理论认为轻动词v在动词短语vP壳的上层,下层动词要移到轻动词v的位置[17]16-23。根据我们的观察,在不同的致使结构里,轻动词v的位置不同。在“使”字句里,轻动词“使”位于动词短语的最上层。例如:
(图一)
在使令句里,轻动词“使”与方式动词/表方式的语素v合并。二者是姊妹节点关系。例如:
(图二)
范晓、邢欣、周红、宛新政、刘培玉[18]130-135、刘人宁[19]17-28等都认为使令句都表示致使事件,大部分使令句包含两个子事件,少数使令句包含三个子事件。每个子事件都可以用小句表示,因此使令句是由两个小句或者三个小句整合而成的。我们以例(37)为例来探讨两个子事件小句整合为使令句的过程:
(37)他们就会逼使英国退出香港。(欧阳山《三家巷》)
上例致使事件的两个子事件分别是“他们就会逼英国”和“英国退出香港”,致使事件的两个子事件之间有因果关系(18),因此致使事件可以被整合成因果复句。例如:
(38)他们就会逼英国,英国退出香港。
上例是因果复句(19),其整合过程是小句化,即将两子事件分别投射为结构独立的小句——两子事件的主体充当主语,两子事件的谓词充当谓语。在因果复句里,使因事件投射为原因小句,使果事件投射为结果小句。两小句各有独立的语义结构:都是“施事+动作+受事”;两小句在结构上都具有[+独立]特征。
致使事件的两子事件之间有致使关系,只有致使事件内部的致使关系得到凸显,致使事件才能被整合成致使句式。Givón指出使役化是小句整合的主要途径之一[4]57,因此两子事件小句要整合成使令句必须进行使役化操作——在两子事件小句之间插入致使标记动词“使”。如例(39):
(39)他们就会逼英国,使英国退出香港。
上例是致使复句,其整合过程是使役化——在两子事件小句之间插入致使标记“使”,致使标记“使”将使果事件小句使役化——将使果事件小句拆分为主体和谓词两部分,给使果事件小句的主体“英国”指派宾格,给使果事件小句的谓词“退出香港”指派补格,并与宾格、补格构成无主语的使役小句。例(39)这类致使复句在现代汉语里大量存在。例如:
(40)他们好心好意劝导我,让我领会和运用。(张炜《柏慧》)
(41)解放后,青年团培养她,使她提高文化程度,由普通工变成了宣传员。(舒群《崔毅》)
(42)我催着昌林,让他快说。(康濯《春种秋收》)
(43)然而在这一刹那间一种欲望强烈地引诱他,使他不加思索地说出这句来。(巴金《家》)
(44)还有一次,刘祥竟背后鼓动朱铁汉,让朱铁汉在高家没人的时候偷偷溜进去,翻一翻高家到底还有多少口粮。(浩然《金光大道》)
(45)〔邓三奶奶〕最后嘱咐吕瑞芬,让她把高大泉关在屋里好好睡一觉。(同上)
在致使复句里,致使标记“使”将两子事件小句在语义上整合在一起——将使果事件小句的主体指派为役事,将使果事件小句的谓词指派为补事;将使因小句拆分为主体和方式短语两部分:将使因事件的主体指派为致事。因此致使复句的语义结构是“致事+方式动词+受事,+使+役事+补事”。在致使复句里,致使标记动词是致使复句的语义核心。致使复句由使因小句和无主语使役小句整合而成,使因小句与无主语使役小句在结构上具有[+独立]特征。致使事件整合为致使复句的过程是:Ⅰ小句化,Ⅱ使役化。
致使复句要整合为使令句,就要通过紧缩去除两个分句之间的停顿。如例(39)去掉分句之间的停顿后就成为紧缩复句:
(39)a他们就会逼英国,使英国退出香港。→b他们就会逼英国使英国退出香港。
(39b)这类致使紧缩复句在现代汉语里大量存在。例如:
(46)(我)特别地嘱咐你让你绕开历史。(王朔《编辑部的故事》)
(47)她听见伍小姐这样一说,触动了好奇心,便逼着她要她说出。(苏雪林《棘心》)
(48)非子骨子里乐意劝慰女人让她们欣赏她的意见。(马兰《阅读和对话》)
在致使紧缩复句里,方式动词的宾语与致使标记动词“使”的宾语同指,可以删除方式动词的宾语。例如:
(39)b他们就会逼英国使英国退出香港。→c他们就会逼使英国退出香港。
在(39c)里,致使标记动词“使”与方式动词“逼”合并成“V使”类动词“逼使”。(39c)是使令句,这说明使令句是两个小句整合而成的,历史语言材料也支持使令句是由两个小句整合而成的观点(见下文)。
在对因果复句进行使役化操作的时候,也可以插入致使标记动词“让”。如果在例(38)里插入的是致使标记动词“让”,那么方式动词“逼”与致使标记动词“让”就不会合并构成“V使”类动词。例如:
(49)a他们就会逼英国,让英国退出香港。→b他们就会逼英国让英国退出香港。→c他们就会逼(着)让英国退出香港。
(49c)仍然是紧缩致使复句,这类紧缩致使复句在现代汉语里大量存在。例如:
(50)简凡红着脸说:“师长,我,他逼着让我通知,我也没有办法。”(柳建伟《突出重围》)
(51)听地方上来函说,初步决定安排让我在地区专署当劳动局长 (路遥《人生》)
(52)他竟然已经被人看押了起来,而且还要逼着让他立即交出武器库的钥匙。(张平《十面埋伏》)
(53)于是他冲两边的两个日本兵呶了呶嘴,说了一句日本话,意思是要用刺刀吓唬吓唬他,逼着让他说老实话。(刘流《烈火金钢》)。
我们把例(39b)这类紧缩复句叫致使紧缩复句Ⅰ,把(49c)这类紧缩复句叫致使紧缩复句Ⅱ。致使紧缩复句承继了致使复句的语义结构。致使紧缩复句Ⅰ的语义结构是“致事+方式动词+受事+使+役事+补事”,致使紧缩复句Ⅱ的语义结构是“致事+方式动词+使+役事+补事”。致使紧缩复句的使因小句与使役小句在结构上具有[+独立]特征。致使紧缩复句Ⅰ的整合过程是:Ⅰ小句化,Ⅱ使役化,Ⅲ紧缩。致使紧缩复句Ⅱ的整合过程是:Ⅰ小句化,Ⅱ使役化,Ⅲ紧缩,Ⅳ省略。
使令句的特点是致使义和方式义融合在一个动词里,将致使紧缩复句Ⅱ的致使标记与方式动词融合在一起就得到使令句。如(39c)。再如:
(50)a简凡红着脸说:“师长,我,他逼着让我通知,我也没有办法。”(柳建伟《突出重围》)→b简凡红着脸说:“师长,我,他逼着我通知,我也没有办法。”
(51)a听地方上来函说,初步决定安排让我在地区专署当劳动局长。(路遥《人生》)→b听地方上来函说,初步决定安排我在地区专署当劳动局长。
(52)a他竟然已经被人看押了起来,而且还要逼着让他立即交出武器库的钥匙。(张平《十面埋伏》)→b他竟然已经被人看押了起来,而且还要逼着他立即交出武器库的钥匙。
(53)a于是他冲两边的两个日本兵呶了呶嘴,说了一句日本话,意思是要用刺刀吓唬吓唬他,逼着让他说老实话。(刘流《烈火金钢》)。→b于是他冲两边的两个日本兵呶了呶嘴,说了一句日本话,意思是要用刺刀吓唬吓唬他,逼着他说老实话。
严戎庚认为:“兼语句是单句和复句的中间环节。”(20)“两个叙述又不象复句那样分立存在, 而是由全句的使令关系紧紧套在一起。”[8]116李临定、范晓、邢欣、周红都认为使令句可以扩展成或理解为致使复句或致使紧缩复句,这说明使令句包含致使义,因此致使义可与方式义融合。当致使义与方式义融合后,使因小句与无主语使役小句就扣合在一起。这可从“V使”类动词词汇化过程得到证明。例如:
(54)自文王意,文王自为,非天驱赤雀,使告文王,云当为王,乃敢起也。(王充《论衡》)
(55)匡济薄俗,驱民使之归实诚也。(同上)
(56)威所犯多在赦前。并敕吏驱使(威)入函谷关。无令污民间。不入关乃收之。(荀悦《前汉纪》)
(57)胡家已趁此时将银子交了,逼令鸨母写券。(佚名《乾隆南巡记》)
第一例是致使复句,第二例是致使紧缩复句Ⅰ,第三例和第四例是致使紧缩复句Ⅱ。在第三例里,方式动词“驱”的宾语与致使标记“使”的宾语同指而省略,“驱”“使”临近。“驱使”是联合短语。当“驱使”语法化为动词“驱使”后,方式义和致使义就融合在一个动词里,使因小句就与无主语使役小句扣合在一起,致使紧缩复句Ⅱ就语法化为“V使”类使令句。在小句整合的语法化过程中,致使标记“使”已与有些方式动词融合在一起了,如“逼使、迫使、唆使、指使”等。在第四例里,方式动词“逼”的宾语与致使标记“令”的宾语同指而省略,“逼”“令”临近。当致使标记“令”隐含在方式动词“逼”里,方式义和致使义就融合在一个动词里,使因小句就与无主语使役小句扣合在一起,致使紧缩复句Ⅱ就语法化为使令句。
使令句承继了致使紧缩复句Ⅱ的语义结构,因此使令句的语义结构是“致事+(方式+使)+役事+补事”。使因小句的主体内嵌于无主语使役小句的主语位置,使因小句的方式动词与致使标记融合,因此使因小句与无主语使役小句在结构上具有[+内嵌]和[+扣合]特征;致使事件整合成使令句的过程是:Ⅰ小句化,Ⅱ使役化,Ⅲ紧缩,Ⅳ省略,Ⅴ扣合,Ⅵ内嵌。
也有一些使令句是由三个小句整合而成的,例如:
(58)衣服裁得正好能帮忙她扭得有棱有角的。(宛新政例)
(59)姑娘的赞扬鼓舞着他脱了夹克回身扔进房……(谌容《梦中的河》)
第一例的三个小句是“衣服裁得正好”“(这)帮忙她”和“她扭得有棱有角的”,第二例的三个小句分别是“姑娘赞扬他”“(这)鼓舞着他”和“他脱了夹克回身扔进房……”两例中的第二个小句与第三个小句之间有致使关系,第一个小句是致事。这两例的整合过程是:Ⅰ小句化,Ⅱ使役化,Ⅲ紧缩,Ⅳ省略,Ⅴ扣合,Ⅵ非句化,Ⅶ内嵌。致事小句非句化后内嵌于主语位置。第一例里致事小句去除语气和句调后内嵌于主语位置,第二例里的致事小句去除语气和句调后插入结构助词“的”后内嵌于主语位置[20]29-38。
从上面的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使令句句法结构中蕴含致使义。使令动词分为三类:
Ⅰ带致使标记“使”的显性使令动词,即“V使”类动词。
Ⅱ无致使标记“使”的显性使令动词。
Ⅲ隐性使令动词。
使令句动词V1后面可以附加体貌成分,动词V2前面可以附加时态成分。使令句由两个限定小句整合而成。
(二)使令句的语义结构是“致事+(方式+使)+役事+补事”,致使标记动词“使”是使令句语义结构的核心。在使令句里,轻动词“使”与方式动词/表方式的语素v合并。二者是姊妹节点关系。
(三)使令句的整合过程是:Ⅰ小句化,Ⅱ使役化,Ⅲ紧缩,Ⅳ省略,Ⅴ扣合,(Ⅵ非句化),Ⅶ内嵌(21)。
(四)使令句并不是一个动宾短语与一个主谓短语的套合,也不是上一个动词的宾语做下一个动词的主语。使令句V1的宾语是致使标记动词“使”的宾语,致使标记动词“使”与方式动词融合在一起。
注释:
(1)范晓(2000)首先将“使”字句与使令句区分开来。有些学者把由单纯致使动词“使、令、让、叫”构成的兼语句归为使令句,如谭景春(2011)认为“这使他非常难过”是使令句。本文的使令句采用范晓(2000)的观点,将“使”字句从使令句中分离出去。
(2)邢欣研究的兼语式包括“使”字句和使令句。
(3)“空语类”指的是有语义内容而没有语音形式的语言成分。
(4)一类是由单纯致使动词构成的“使”字句,一类是由包含致使义和具体致使方式的使令动词构成的使令句,如“老王派小陈买材料”。
(5)刘文正(2014)认为:根据这些特征似乎可以推测,这些兼语句也可分为两个并立小句,即第二个动词短语单独成为一个小句。也即既然“使人”可成句(见例50a),那么“使人往于唐”也应分析为“使人,(人)往于唐”。
(6)严戎庚(1987)所说的使令关系就是致使关系。严戎庚(1987)、刘永耕(1999)和谭景春(2011)所说的使令义就是致使义。
(7)邢欣(2004)所说的兼语式包括“使”字句和使令句。
(8)杨因(1982)和郭曙纶(2000)所说的使动兼语式就是使令句。“动饲(1)+名词,使+名词十动词(2)”和“S1(N1+V1+N2)+S2((N1)+使/让N2+V2)”实际上是致使复句。
(9)这里的复句实际上是致使复句,致使复句的后分句是由致使标记动词与其宾语和补语构成的无主语使役小句。就是“S1(N1+V1+N2 )+S2((N1)+使/让N2+V2)”这种复句。
(10)宛新政(2005)这里所说的“使”字句实际上是致使复句。
(11)特定的语法结构即指使令结构。
(12)w1就是使令动词v1。
(13)致使标记动词也称作轻动词。致使标记动词指单纯表示致使义的致使动词,如“使、让、叫、要、使得、致使”等,这类词以“使”为代表,统称“使”类词。
(14)Goldberg(1995)认为构式包括语素、词、短语和句子。
(15)原文是这样的:“最典型的情况是与动词相联的参与者角色和与构式相联的论元角色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动词自身意义与构式的意义相同……。”
(16)陈昌来(2001)认为轻动词“使”是三价动词,其价语分别是致事、使事和补事。使事也称作役事。
(17)邢欣(2004)把时间副词“已、已经、正、在、正在、将、要、将要”当做动词的时态限制词,以此作为标准鉴定动词的时态特征。
(18)宛新政(2005)认为使令句内部“一定包含因果关系,即从‘原因’到‘结果’或‘目的’关系”。
(19)例(38)是隐性因果复句,例(38)也可以添加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变成显性因果复句,如“因为他们就会逼英国,所以英国退出香港”。为使研究集中,我们略去添加关联词语这个环节。
(20)严戎庚(1987)所说的兼语句包括使令句。
(21)“()”表示“Ⅵ非句化”是可选项,只有致事表示一个事件时,才有这个句法操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