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应用探析

2023-11-01 02:22周德魁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15期
关键词:会计大数据信息化

周德魁

[摘 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了会计行业的改革创新,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不仅会计信息的精准度得到有效提升,会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也迎来了发展契机。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重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优势,并结合实际情况加强信息化建设及应用,通过将大数据技术贯穿于会计工作全过程中,进而简化会计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数据真实性、完整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大数据;会计;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5.025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5-0084-04

0     引 言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指出:协同推进技术、模式、业态和制度的创新,切实用好数据要素,将为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带来强劲动力[1]。可见,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会计工作亟待创新改革。会计人员应认真仔细地学习理解《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会计法》等政策内容,并结合现实需求构建完善的会计工作运行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构建专门的数据库,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并挖掘信息价值,进而从整体上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1     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会计人员素养不高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参差不齐。其中,年轻会计的思想理念虽然先进,工作积极性较高,但是他们的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在操作中容易出现失误,进而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工作年限较久的会计人员虽然理论知识扎实,工作经验丰富,但对大数据技术等操作不够熟练,在工作中更多时候凭借自己的经验开展,忽视了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持续学习。同时,部分企业的奖惩机制不完善,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不到位,造成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原地踏步,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的发展需求。培训内容单一、形式枯燥,无法激发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对员工专业能力发展作用不大。

1.2   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

会计工作涵盖了成本预算、现金流管理、报销管理等内容,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财务风险防控、决策支持等作用。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会计人员需要依托信息化设备和技术,对日常数据进行审核,并形成季度、年度的财务报表等。但是,由于部分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没有及时更新升级,造成工作效率较低,会计人员难以跟踪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对于每日众多的报销单、资金来往流向等,会计人员无法及时核实登记,如此加大了工作难度,也进一步延缓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对会计工作和企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1.3   数据集成程度较低

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进程中,其会计信息产生于各个生产运营环节,且数据信息是动态化更新的,需要会计人员及时全面地采集和分析。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会计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然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已经搭建的信息化系统也没有及时更新完善,从而使得会计数据的统计时间前后不一、格式方面存在差异、来源也不一致等[2]。与此同时,不同会计人员对数据处理的方法也不一样,由于数据资料不统一,部分会计数据难以及时汇总,需要会计人员重新审核,工作流程十分繁杂,在一定程度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而限制了企业生产运营的高效运行。

1.4   业财融合衔接不畅

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会计数据的支持,但是部分企业内部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独立存在,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联动交流不畅,使得数据传输效率较低,各个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孤岛,个别时候财务数据和实际的业务数据不符,并不能够完全真实地反映各项业务的成本和效益。与此同时,对各项业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传统的模式需要会计人员人工操作,这样不仅增加了其工作量,还提高了数据错误的风险,进而引发数据遗漏、信息不准确的情况。此外,财务工作没有渗透到各个业务流程中,会计人员对业务工作的了解不完全,并不能针对性地提供数据,也无法为企业拓展业务提供参考资料。

1.5   风险防控缺乏精确性

大数据技术为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由于技术存在开放性等特点,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风险发生的概率,增加了风险类型。具体而言,一方面,会计信息化建设决策风险,会因为会计信息化模式选择、建设目标、统筹规划、软件应用、具体的实施流程等而产生,如果上述某一因素出现问题,则难以实现工作和技术相统一,进而增加风险隐患;另一方面,在网络病毒侵袭或不法分子攻击的情况下,数据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可能会造成数据丢失、泄露,进而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风险。除此之外,如果会计人员操作不当,职业素养不高,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熟练,相关业务操作不规范,也会引发信息风险,让其他不法人员有机可乘,不仅极大程度地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成本,使得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多[3]。

2     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建设应对策略

2.1   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到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企业必须要重视对高质量会计队伍的打造。首先,企业应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意识,让他们深刻地意识到信息化背景下,会计工作转型升级的优势和必要性。企业在原本的工作机制上不断创新完善,细化各项工作条例,为会计人员的操作提供参考依据。其次,加大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帮助其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提高信息技术操作水平;组织会计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条例,并在高层的支持下,为会计人员的能力提升提供多样化的平台,通过实操实练,将理论联系实际,从整体上提高队伍综合素养。再次,在前期的招聘环节中,人力资源部门也应优先考虑专业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且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人才,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在这些人才的带动下,以老带新,确保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现。此外,企业应完善奖惩机制,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将会计人员的薪资待遇和考核結果相挂钩,如此全面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加其获得感。

2.2   优化改进信息系统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构建,只有在信息系统的支撑下,才能实现数据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企业应正确认识搭建信息化系统的价值,并结合当前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信息化系统定期更新升级,如此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基础。从企业的外部环境来看,大数据技术使得各个行业之间的信息交互变得频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也发挥了外部数据资料的积极影响。为此,企业应和外部环境建立会计对接工作,积极学习成功企业的运营经验,综合采集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政策信息等,从会计的角度去分析企业财务状况,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从而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提供参考,也为会计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4]。与此同时,从企业内部环境来看,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各个部门之间应加强联动交流,依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开发适应各项工作的信息化平台,进而有效地辅助会计人员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保障成本、融资等各个环节的数据同步。在各项数据的支撑下,企业管理层就各个部门、岗位的工作目标和内容进行优化,拓展信息化建设范围。除此之外,企业还应整合其他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构建一个专门的数据库,便于会计人员整合资源并上传到云平台中。通过云计算系统,分析各项数据并提高资源利用率。这种方式不仅切实有效地保障了服务器的稳定性,避免了纸质化数据的丢失,还不会占用过多的物理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资源成本。

2.3   提高会计信息安全水平

会计工作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需要保障数据资料的安全性,如此才能维护企业利益,才能助力企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型。首先,在信息共享方面,会计信息化建设包含了数据资料的自动存储、检索等内容,在人工操作下,对各项资料进行格式规范和分类存储,为每一项资料贴上电子标签。为了能有效避免信息孤岛,企业应要求各个部门积极参与,每周定期向信息化平台上传业务数据,便于会计人员的汇总统一,进而实现信息资料的高度集中。会计人员在处理分析数据之后,将其传输到对应的数据库中,便于相关人员后期的查阅和使用。其次,企业应建立数据保护机制,在现有的基础上查找财务工作中存在的弊端,要求会计人员积极学习系统操作和维护的相关技能,并提高信息化系统使用的安全性。在数据方面,指定专门的会计人员动态化地检测和监管,核实数据,查看是否存在缺失遗漏等现象。同时,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条例,会计人员对数据进行规范化管理,及时增加和删减,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对于个别时候系统出现的较大漏洞,企业还需及时让技术人员进行修复,保障软硬件始终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从根本上避免信息丢失情况的发生。再次,做好物理隔离方案,在会计部门门口安装监控仪,并对各项系统进行加密处理,实现多处理器、多系统连接。对于多个服务器要进行针对性的隔离,避免出现数据重复传输和使用、数据传输障碍的情况出现,有效地降低数据受损概率,也避免了闲杂人员潜入会计部门擅自登录信息系统。最后,要做好日常的运营管理工作。要求会计人员每人独立设置登录码和密码,并依据工作的具体内容指定不同的人负责。在信息化平台中增加授权方式,实行新型的密码登录,如刷脸、录指纹、短信验证等。对相关登录人员设置指定操作权限范围,依据不同人员的工作内容呈现不同的信息化界面,有效地避免了恶意删减等情况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安全水平。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要求会计人员应用杀毒软件定期杀毒,安置好防火墙等,及时下载补丁,找到信息漏洞,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保驾护航[5]。

2.4   扎实推进业财融合

大数据背景下,业财融合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找准企业业务的核心内容,梳理各个业务开展流程,并以经营活动为起点,结合战略方案,以流程为导向,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将会计活动全面渗透到各个生产运行环节中,充分融合二者,实现有机衔接,最大程度地发挥业财融合的应用优势。第一,机制融合。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整合各项生产活动,尤其是将分散的管理机制和碎片化的管理内容等,应用信息技术串联起来,便于会计人员进行后续的战略分析、业务指导等工作。第二,在数据融合方面,依托信息化平台,发挥大数据技术的功能,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对业务活动展开全方位的监测,及时更新和完善信息。升级内部ERP 等信息系统,形成“以销定产、以产定采”的工作模式,对于各个项目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障信息的高效传输。第三,结合决策数据需求,会计人员灵活地应用各类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如目标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等,真正实现对资源的有效挖掘和利用,为企业的下一步工作提供服务。

2.5   提高信息化风险防控水平

企业要想高质量运营,必然要从多个层面合理控制财务风险,会计人员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进而解除各类安全隐患。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面临的风险类型更多,风险发生概率更高,企业领导层应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并结合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依据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优势,结合行业内外部环境,在多样化的业务经营活动中寻求相匹配的软硬件,从顶层优化设计,为完善的战略方案制订做好铺垫。与此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依托信息技术构建专门的风险预测模型,将风险类型逐一细化,并分层次制定风险预警标准,模拟会计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各类问题,进而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6]。在多次试验通过之后,风险防控方案可以投入使用。当各项风险数据达到预先设定好的数值时,系统就会报警,并将相关数据上传到对应平台中,提示会计人员执行解决方案。在系统设置中,企业应将信息安全职责落实到部门人头,并在系统中设置智能纠错功能,有效地避免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安全水平。对于每一次发生的风险预警,系统也会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其变化规律,并体现在会计工作中,要求会计人员优化应急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风险防控能力。

3     结束语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的新优势。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工作需要朝着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会计人员应从多个层面着手,完善信息化平台,实现业务和财务工作有机整合,同时依托信息技术提高数据信息的安全水平,挖掘更多潜在的信息资源,持续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修浩鑫,王一伟,周成.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的转型之路[J].信息系统工程,2023(3):97-99.

[2]宋秀秀.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J].财会学习,2023(7):64-66.

[3]张伟锋.大数据发展对财务会计转型管理会计带来的影响[J].财会学习,2023(7):1-3.

[4]王晓丽.大数据时代企业会计数字化转型问题与对策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3(4):10-12.

[5]刘先品.大数据下企业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23(2):104-107.

[6]杨宁峰.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路径探究[J].财经界,2023(3):159-161.

[收稿日期]2023-02-26

[作者简介]周德魁(1965— ),男,江西萍鄉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审计。

猜你喜欢
会计大数据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