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高校内涵式发展建设路径研究

2023-11-01 13:34杨磊
知识文库 2023年20期
关键词:内涵式应用型学校

杨磊

地方应用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生力军和助推器作用。针对应用型大学的发展,通过了解国内外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情况,以及对喀什大学等新疆三所国家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现状的综合分析,梳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地方应用型大学内涵式发展建设路径,旨在全面推进应用型高校内涵式发展,努力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的规模与质量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地方应用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把推动内涵式发展作为生命线。地方应用型高校内涵式发展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是以特色为主的发展,是适应新时代社会要求的发展。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新阶段实现更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的重大战略命题。

1 国内外应用型高校发展过程

应用型高校起源于18世纪后期法国的大学校(Grande école),现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生产和生活之后,在世界各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应用型高校都是主体部分。21世纪后,世界进入高新技术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更需要高等教育提供具有明显行业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国内外应用型高校主动作为,全面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中外高校均在人才评价上、重视实践教学上、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等方面共同发力,全面推动内涵式建设。但在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等方面各有不同,比如,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法国的“高级技术干部”培养目标,我国应用型高校重点突出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现具体介绍中外应用型高校发展情况。

(1)德国。德国属于典型的发达国家,其教育体制现代化发展时间相对较早,早在1770年,当时的德国正处在普鲁士王国时代,在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下,在柏林建立了皇家采矿学院,在1799年,又创建了皇家建筑学院,上述两者与1821年建立的皇家商学院一同合并成立了皇家柏林工业高等学院。随着时代的发展,德国政治体制、教育体制不断变迁,皇家柏林工业高等学院更名为柏林工业大学,这也是德国最早的一个应用型高校,也是后续德国应用型高校发展的重要模板。为了应对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产业升级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需要,德国对一批工程技术类学院进行合并和改造,建立了应用科学大学,作为一种专门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院校类型。目前,德国共有应用科学大学244所,在校生102.7万人,占德国高校学生总数的36%。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采取“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以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为主,与所在区域的产业特色紧密结合。

(2)法国。法国工程师学校,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大学校”(Grande école),它是由拿破仑在1774年创立的,隶属于法国精英教育,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综合性大学在培养学生时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弊端。最早建立的法国工程师学校有国立路桥学校(Ecole des Ponts ParisTech,成立于1747年)、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院(Mines ParisTech,成立于1783年)等,其宗旨是为工业部门输送具有专业知识和领导能力的高级技术干部。这类学校教学严谨,又与企业联系密切,因此在当时社会上声誉很高。在经过了两百多年的经验积累与不断改进后,如今的法国工程师学校涵盖了64个专业,所涉及的领域基本为应用学科,包含了舰船制造、采矿、土木工程、地面运输、电子工程、通信、航空航天等,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成熟、完整的教育体系和模式。法国二百强企业中有60%的总裁和大部分高级管理人员都来自法国工程师学校,因此可以说法国是一个以工程治国的国家,而工程师学校则是这个工程治国的重要根基。

(3)美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具有一定特殊性,其建国时间相对较短,在1862年,美国首次完成了赠地学院的建设,该学院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等学校,而是专门的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单位,能够帮助政府培养农业、机械技术相关方面的人才。在美国社会发展初期,大量的赠地學院为美国培养了大量农耕技术人才,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发展,与此前美国创办的高校相比,赠地学院具有一定特殊性,其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具有应用型高校的特征,属于美国应用型高校的雏形。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运而生,技术教育的大学、技术学院、社区学校、工程教育成为美国应用型高校的主要形式,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是美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根本遵循。

(4)中国。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在清政府时代,中国长时间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起源于清朝末年。当时,清政府为了发展科学技术与经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大量的应用型高校,以满足中国现代化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其代表包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等,这些高等应用型高校为中国近现代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持。在新中国正式建立之后,中国政府与苏联的关系日益亲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院系调整,新建了一批服务于各行各业的专门学院,并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形成了“专门学院+专业教育”模式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在21世纪之后,中国与世界经济逐渐接轨,产业需求愈发旺盛,为了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国家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应用型本科这一概念,积极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与发展。近年来,建设应用型高校更成为中央政府的政策主题,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部分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并制定了针对性较强的发展与建设计划。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数量达到600多所,占全国本科高校的半壁江山。高校,政府强力介入,为应用型高校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外部动力。

2 应用型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

应用型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既是深入贯彻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思想的举措,也是高校自身办学使命的应然要求。

2.1 应用型高校内涵式发展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之要求

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大量的现代化人才,人才的培养是通过学校建设与发展来实现的。应用型大学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主要摇篮,当前,我国应用型大学的数量相当多,培养了相当庞大的人才群体,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做出了相当卓越的贡献,推进应用型高校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国内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形势逐渐变化,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动,因此,应用型高校必须充分结合时代变化需求、国家现代化建设需求,培养符合需求的人才,才能促进社会以及自身的不断发展。

2.2 应用型高校内涵式发展是地方高质量发展之需求

应用型高校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与其所在地方特别是城市的关系非常紧密。各地方转型发展需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支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应用型大学发展的根本价值和历史使命。应用型大学要立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内涵式发展,真诚热情地融入地方,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公平、多样、便捷的高等教育的需求。

2.3 应用型高校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大势之追求

有效促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根本方向,同时,也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与传统高校相比,应用型高校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其基本内涵在于,紧密对接行业产业,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环境、激烈竞争等外部因素,也是加快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动因。

3 新疆三所应用型高校的基本情况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文件精神,2016年新疆将喀什大学、新疆艺术学院、新疆工程学院3所高校列为国家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6年以來,3所学校紧跟国家应用型改革发展步伐,逐步探索适合地方应用型本科发展的路径,新疆3所应用型大学在办学规模、师资建设、产教融合、科研平台等方面均有长足的进步。

喀什大学现有16个教学单位,在校学生23054人,教职工1255人,其中专任教师80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631人,占专任教师的78.48%,其中博士156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313人,占专任教师的38.93%。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76.48%。拥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有2个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

新疆艺术学院现有12个教学单位,在校学生6000余人,教职工706人,其中专任教师486名,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60人,硕士生导师19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教学名师、天山英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天池特聘教授等22人。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60%。拥有3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文化润疆创作研究院,下设音乐、舞蹈、美术等9个创作研究中心,还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艺术研究所、新疆书法教育研究院等4个科研院所、2个美术设计馆。近年来,学校累计承担国家、省部、厅局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出版专著、发表学术论文668篇(部)。

新疆工程学院现有15个教学单位,在校生16000余人,教职工1099人,专任教师694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590人,占专任教师的85.01%;副高及以上教师225人,占专任教师的32.42%;“双师型”教师16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2人,“天山学者”“天山英才”30人。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86.13%。建有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6个校级重点科研平台,60个校内实验室。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和自治区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8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31项、获得多项省部级、厅局级科技进步奖。

三所高校在内涵式发展过程中还不断涌现出一些问题,比如“双师双能型”教师数量不足。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普遍存在着重学历、重理论水平,忽视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现象,新引进的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上岗,缺乏企业实践岗位锻炼的经验,“双师”能力比较薄弱,与“双师双能型”教师数量达到50%的目标差距较大。产教融合形式比较单一,支撑关系不协调。产教融合形式局限于共建实习基地和顶岗实习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尚不完全契合企业对人才能力的实际需求。

4 地方应用型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数据表明,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但规模扩张并不意味着质量和效益增长,因此,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应用型高校内涵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办学理念、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四个维度同时发力,协同推进,以内涵式发展推动地方应用型高校办出特色、办成一流。

4.1 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

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是应用型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首要路径。具体而言,办学理念是学校对自身本质属性的深刻认识,也是高校充分发挥自身应用型价值的根本要求。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应当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在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支持。此外,相关单位还应当结合社会发展需要,重点关注产业升级转型,利用自身学术科研优势,引导地方经济迅猛发展。

4.2 打造一流教师队伍,成为应用型大学内涵式建设的核动力

为有效实现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等建设目标,需要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高校发展过程中,教师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应用型大学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实践中,打造一流教师队伍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教师选聘关注度。应用型高校应当提升教师选聘标准,选择更高素质的人员担任教师,同时,在选聘过程中,不仅应当重点关注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及教育背景,同时也应当关注其在实际工作情境中的实践经验。(2)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应用型高校应当更加关注教师培训的重要价值,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相关专业实践经验薄弱是其执教的主要薄弱点,因此,在进入相关院校之后,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手段,例如,邀请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到学校通过讲座交流研讨、现场指导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素质培训。其次,也可以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将教师送到相关行业企业一线进行锻炼,提升其实践经验与综合素质。(3)拓宽教师聘用渠道。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大多数应用型院校在师资力量招聘标准上都表现出了相当明显的唯学历论的特征,对于教师本身学历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这一现象导致学生很难从教师处学习到实际的生产知识与技能经验。针对此种情况,应当拓宽招聘渠道,聘请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这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知识层次,还能使学校、企业成为专兼职教师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影响的场所,提升学校、企业的建设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产业教师(导师)特设岗位计划,从制度层面为企业兼职教师提供指导和保障。(4)建设高质量的教师激励机制。应用型院校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更加完善的岗位职责,在此基础上确定考评监督制度,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落实监督措施,为表现较好的教师提供资源倾斜,这可以促进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4.3 坚持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领导对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佳绩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大学内涵式发展的最终目标。具体操作方式如下:(1)建立与人才培养相匹配的应用型课程体系。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结合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实现,相关单位应当围绕职业能力、岗位需求、社会发展前景等情况,建立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2)加强产学研结合。应用型高校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之间的合作,尽量创造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实践中,可以探索“校中驻企”“企中驻校”及共建产业学院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同时,还应当重视教育体制与素质教育的对接,有效提升学生的行业竞争力。

4.4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实力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之所在。校园文化对师生的道德人格、理论规范、思维方式等产生深刻影响,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高质量、高水平的校园文化能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增强学校创新力、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在实践中,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1)学校应当加强自身的校史文化建设。校史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与文化存在,是高校经过长时间发展之后,积淀形成的一种精神文明。校史文化的建设应当从校史文化收集与整理、校史文化建设两方面着手,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还能帮助高校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战略方向。(2)学校应当加强自身的校风文化建设。校风是学校教风、学风的综合表现,学校应当积极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主旋律,塑造优于社会环境的独特氛围。同时,学校还应当鼓励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帮助周围人健康发展。大力宣传并倡导“教师教书育人、行政管理育人、后勤服务育人、校园环境育人”的全方位育人理念,形成有温度、有特色、有感召力的优良校风。

5 结束语

地方应用型高校走内涵式发展的改革道路,是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绝非短时间内政策颁布和改革实施能一蹴而就的。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各地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整期,特别是新疆迎来了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这就要求地方应用型大学加快转型,全面推进内涵式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新疆工程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

猜你喜欢
内涵式应用型学校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内涵式发展:“育新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学校推介
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预设与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如何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