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琴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涌入大学校园。然而,这些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面临着文化适应的困境,而这种困境主要表现在心理方面。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方面的心理困境进行了适当的分析,在系统解读心理困境的基础上,结合存在的心理困境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旨在能增强大学生的文化适应性,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大学阶段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能得到不断的提升。
文化适应指的是个体根据自身的文化差异和环境变化,自觉或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情感状态,以适应新环境。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自身的文化背景与大学环境的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导致他们面临很大的文化适应挑战。在心理方面,少数民族学生面临的困境主要有身份认同的问题,即在新的环境中,他们可能感到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与主流文化环境的冲突,难以确定自己在两者之间的身份地位;人际关系的问题,即他们可能面临着来自主流文化学生的歧视、排斥和隔离,难以融入主流文化;自我评价的问题,即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少数民族学生可能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进行高估或低估,难以正确评价自己。这些问题可能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针对以上问题,需要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解决文化适应的困境,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
1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心理困境的表现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常常面临许多文化适应方面的挑战,具有许多心理困境。这些问题涉及语言、风俗、价值观等方面的差異,使得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新的环境和文化。具体针对文化适应心理困境进行分析,能看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其一,身份认同困境。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面临着身份认同的问题。他们面临的新环境与自身的文化背景存在巨大差异,使得他们很难确定自己在两者之间的身份地位。这种文化认同困境可能导致学生出现自我认同危机,出现缺乏自信和自尊心等问题。
其二,人际关系困境。在大学校园中,少数民族学生往往会遭受主流文化学生的歧视、排斥和隔离,也因此面临人际关系困境。这种困境会使得学生感到孤立进而出现社交障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
其三,自我评价困境。由于文化差异和来自主流文化的压力,少数民族学生可能会出现自我评价困境。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评价高估或低估,难以正确评价自己。这种困境不仅使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
这些心理困境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母体文化存在高度自觉性,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度比较高,会影响学生对汉族文化的接受和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接触和理解汉族文化方面存在明显的认知差异,会影响认知效果。并且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交流中无法有效地融入文化体系中,对汉族群体文化的接受和参与度不足,会影响文化认同和适应效果。对于这些困境的解决,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包括心理咨询、文化交流、社交培训等多种方式。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关注和支持,也是促进他们成功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心理困境突围策略
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进行分析,青年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该针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文化适应情况进行分析,促进心理教育的科学发展和系统创新,保障能提高教育活动的综合效果。下面就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针对文化适应心理困境的突围进行细化的分析和探究。
2.1 强化大学生的文化整合意识,降低母体文化自觉影响
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新时期在对大学生实施积极教育和指导的过程中,要重点针对他们存在的心理障碍因素进行细化的分析,并制订完善的文化教育体系和方案,保障能通过文化信息的有机整合,强化学生的文化观念,减少文化适应不良心理的影响,保障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和指导工作的高效化开展,全面提升教育活动的综合效果。
首先,拓宽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交流空间。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的文化适应是一个逐步层次递进的心理过程,大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通过与其他文化的接触、认知冲突和相互接纳,能逐渐形成对他者文化的理性认识和积极的心理认同感,从而增强大学生群体教育和指导活动的综合有效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以汉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中学习和成长,他们在与汉族大学生交流和沟通的情况下,必然会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并且他们共同接受语文教育、专业教育,共同参与社团活动的情况下,这为他们的文化适应能力的形成提供了相应的文化空间和主要途径。在此背景下,积极对学生的文化交往空间进行拓展和延伸,能够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社交能力,也能使学生对汉族文化的理性认同得到进一步优化。因此高校可以从文化交流的视角,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学生的沟通交流创设良好的平台,深化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有效促进学生汉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发展,使学生的文化认同素养得到高效化的培养。
其次,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融合认知力,端正学生的态度。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实施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既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也要关注学生良好认知状态的形成,保障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汉民族文化的学习和实践中,能积极传承汉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在此过程中,教师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融合意识和态度,就可以在文化交流和融合中,引导大学生群体正确认识文化交流对文化认同的新要求,从而在高校教育实践中,对学生实施和进行不同的多元化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不仅能接触到现代社会的公民教育、专业教育,还能结合我国民族文化的基本情况,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对汉族文化的认同感和适应感,使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真正消除大学生的文化心理障碍,保障大学生健康文化态度的形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文化教育活动的科学设计和系统规划提供良好的支持。
2.2 提高大学生文化理解能力,减少文化认知差异影响
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实施文化教育和指导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能降低文化认知差异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对汉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认知度,有效促进学生文化适应心理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从而降低文化认知差异的不良影响,引导学生主动突破文化适应方面的心理困境,切实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
首先,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化文化认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基本上生活在民族聚居地区,从小接受民族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少数民族独特的语言文化体系、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这些思想、言行和意识形态方面涉及的文化内容,实际上就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心理,是学生在接触汉族文化过程中对汉族文化逐步接受和认同的复杂、理性过程,是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对两种文化的价值认同、态度认同等,也是学生在文化认同过程中文化认知的改变。从认知心理学视角进行分析,不同的文化认知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行为选择和文化体验。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应该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心理的培养需求,强化大学生的文化整合意识和文化理解能力,使大学生能深化对母体文化和汉族文化的理解,能在深度理解汉族文化的基础上,从心理层面、价值判断层面、情感驱动层面做出相应的调整,最终形成与主流文化价值整合方面的效能,真正将汉族的精神文化元素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方方面面,以此改变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心理意识,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能产生对汉族文化的真正心理适应。
其次,丰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多元化文化实践活动。要想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和指导活动中,系统化地强化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心理状态,就应该积极探索教育活动的创新,通过组织开展特色的文化实践活动,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切感受到学校文化环境与原生家庭文化环境的差异性,从而让学生对言行举止、服饰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形成新的认识,有效促进大学生对民族文化适应能力和认同意识的不断提升。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文化教育指导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文化适应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重点,在教育实践中可以尝试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和文化感知活动,在开放化的文化体验空间中,保障大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素養的培养和文化理解认同意识的逐步提升创造条件。
具体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可以开展以下特色文化活动:①语言文化活动。针对民族语言的特点和民族文化的内涵,开展各类语言文化活动,如民族诗歌朗诵、民族故事讲解、民族祈福诵读等,让学生深刻领会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魅力。②舞蹈文化活动。通过舞蹈表演,展示藏、维、哈尼、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并结合汉族文化元素,完成对多民族舞蹈活动的创编和表演,在文化的交融中让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③艺术文化活动。组织少数民族艺术家来校进行音乐、绘画、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交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族艺术,自主学习和探究民族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素养。④历史文化活动。通过文化打卡、文化之旅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向学生讲述少数民族优秀人物和历史事件,激励学生为民族振兴做出贡献。⑤精神文化活动。以儒、释、道等思想文化为主题,举办学术交流和主题讲座,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思想文化,传承宗教信仰,提高思想理论素养。如此,通过开展这些特色文化活动,可以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让他们更加热爱祖国多元文化,更加自豪地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去。
2.3 构建双重文化身份,促进文化素养发展和优化
双重文化渗透的建构能强化学生对汉族文化的认同意识,促进学生对社会文化环境适应心理得到不断的提升,从而有效促进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和系统优化,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高效化的提升。
首先,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多元化的民族观念。在当前多元社会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具备正确的民族观念,主动融入社会生活中,与其他民族建立和谐的交往关系。因此,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推动多元民族文化交流。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深入体验其他民族的文化与风俗,了解不同民族的智慧和成就,增进彼此的理解与尊重。②宣传正面的民族形象。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传达正面的民族形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认同,强调互相信任、合作发展的理念。③引导多元的审美观念。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美术、音乐等各种文化活动,使他们了解到不同民族之间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价值的差异,革新过时的观念模式。④推动民族融合教育。在教育中强调民族交流、民族和谐的理念,并铺设相应的教育路径,培养他们自我文化认同和对其他民族的尊重,增强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在此过程中,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多元化的民族观念是重要的教育任务,需要倡导多元文化的理念,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和发展平台,确保他们成为国家文化多样性和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次,支持少数民族大学生建设完善的社会文化支持力量,为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和认同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人类参与社会活动的动机和行为本身能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性特色,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行为本身能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性特征,学生个人基于获得社会群体认同的需求,会倾向于将自己归属于不同的文化群体中,遵守特定文化群体的行为规范、道德要求,并在此社会群体中获得一定的社会关系。当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人将自己归属于特定的文化群体后,就会主动将自己与其他群体区别开来,并使用本群体中的成员身份资格完成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从而获得社会地位和个人价值,满足个体基于社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强化和个性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新时期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方面的心理危机和心理困境情况,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实施教育和指导的过程中,应该对大学生的社会文化支持力量进行创新和完善,一方面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学习汉语文化知识,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使他们能逐渐融入汉族学生群体中,在积极融入群体的过程中对文化的差异性进行整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认同汉民族文化,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力。与此同时,要整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文化支持方面的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在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共同支持下,使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得到进一步强化,保障能形成双重文化身份建构工作的效果,为学生文化身份认同的改善创造良好的条件。
最后,注重文化沟通交流,提升学生双重文化认同意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双重文化认同是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受的本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双重身份认同。这种认同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同样也是促进民族融合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帮助大学生摆脱边缘人的文化认同观念,强化大学生的文化交流意识,促进学生双重身份认同的形成。一方面,应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深入了解主流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优势。在此过程中,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他们在主流文化中发挥个人特长和优势,同时也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文化交流,重点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与主流文化代表和本民族文化代表的交流,让他们在交流中感受彼此的特点和优势,从中学习取长补短、优化个人发展。此外还应该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包容性,推崇和宣传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让不同的文化形式相互借鉴和促进,凸显民族融合和文化的多样性。这样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实施教育和指导的情况下,应当为实现双重文化认同提供必要的文化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同时也鼓励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和包容,能全面优化大学生教育和指导的效果,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逐步改善。
3 总结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方面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困境问题,这种文化适应方面的心理困境,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系统性改善,也难以保障大学生教育指导工作的全面创新。因此新时期结合新时代背景的影响和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应该深化对大学生教育指导工作的重视,重点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方面的特殊性,对教育指导方案进行系统的改革创新,从而增强文化适应成效,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指导工作高效化开展。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同心视域下普通高校民族学生谈心谈话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2SJSZ1078。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