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视角下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23-11-01 10:16严巍胡春霞李婉莹王雪利
知识文库 2023年20期
关键词:育人康复专业

严巍 胡春霞 李婉莹 王雪利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Y学校为例,从协同育人视角出发,对学校与医院合作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通过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设计、实施与效果评价等步骤,探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管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以及这种创新对学生实际能力和就业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协同育人视角下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与医院合作模式的创新、实践环节的创新和师资力量的优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对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與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康复治疗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健康手段,在促进病患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实践环节相对较少,缺乏与实际工作单位的深度合作,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能力不强,不适应社会需求。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协同育人视角下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与社会资源的深度融合,增加实践环节,引入实际案例教学,鼓励跨学科合作,注重职业导向和实时反馈与评价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在协同育人视角下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上较为有限。在国内,一些高等院校也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康复医学专业通过与多家康复医疗机构合作的康复临床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的临床实践机会,从而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实践经验。一些高等院校已经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临床实践课程、与医疗机构的合作以及跨学科合作等。例如,美国的密歇根大学和国内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都通过临床实践和与实际工作单位的合作,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然而,目前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实践环节不足以及与实际工作单位合作不够深入等。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优化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以满足康复治疗技术领域的实际需求。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解决传统高等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科理论脱节、实践能力不足、不适应社会需求等。通过协同育人视角下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度融合学校与社会资源,以增加实践环节、引入实际案例教学、跨学科合作、职业导向和实时反馈与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该模式强调产学研用有机结合,促进高等院校与社会资源的紧密融合,提升康复医疗行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本研究意义在于为康复医疗行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参考,促进高等院校与社会合作共育的理念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需求,推动康复医疗行业的发展和进步。通过本研究的成果,将有望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创新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持,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际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传统研究

传统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院校中主要依赖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践,缺乏与社会实际工作环境的深度融合。学科理论与实践能力之间存在脱节,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能力较弱,不太适应社会需求。此外,传统模式缺乏跨学科合作和实时反馈与评价机制,难以满足康复医疗行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

2.2 协同育人视角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协同育人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学校与社会合作共育。近年来,一些高等院校开始探索协同育人视角下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模式通过与康复医院、康复机构等实际工作单位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实际工作环境,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此外,协同育人模式还引入了实际案例教学、跨学科合作、职业导向和实时反馈与评价等方式,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2.3 学校与医院合作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学校与医院合作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协同育人模式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学校与医院合作,通过共同开展康复治疗技术实践课程、联合指导学生实习、共同开展研究课题等方式,促进了学科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这种模式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接触到真实的患者和病例,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临床实践经验。同时,学校与医院合作还促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实现了学科之间的跨界合作,促进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

2.4 学校与医院合作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

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模式深度融合实践环节,通过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到真实的患者和病例,提升了实际应用能力和临床实践经验。其次,该模式强调跨学科合作,将康复治疗技术与医学、护理学、心理学等学科融合,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再次,该模式引入了实时反馈与评价机制,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不断改进与提高。最后,该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使学生能够适应康复医疗行业的实际需求,提升就业竞争力。学校与医院合作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度融合实践环节、跨学科合作、实时反馈与评价、职业导向等创新点,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包括定量和定性研究设计。定量研究部分将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获取大量的量化数据,以了解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效果。定性研究部分将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内容分析,获取深入的定性数据,以探究学校与医院合作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3.2 研究对象和样本选择

研究对象包括参与学校与医院合作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教师和临床实践导师。样本选择将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首先从不同地区的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和康复医疗学院中随机选择若干学校,再从这些学校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和教师作为研究样本。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还将选择若干临床实践导师进行访谈。

3.3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定量数据采集将使用结构化问卷,涵盖学生、教师和临床实践导师的基本情况、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将通过在线调查或面对面访问的方式进行收集,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等。定性数据采集将使用半结构化访谈,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设计访谈大纲,对参与学校与医院合作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教师和临床实践导师进行深入访谈。访谈数据将进行语音录音和逐字稿记录,并使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包括编码、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等。

4 协同育人视角下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4.1 Y学校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介绍

Y学校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协同育人视角,注重学校与医院合作,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该模式突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并将教学管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4.2 应用协同育人视角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1)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Y学校基于协同育人视角,创新了教学管理模式,并与医院合作,建立了联合实践基地,旨在实现临床实践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实际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例如,在联合实践基地中,学生通过临床实践和技能训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内部的评估数据显示,学生在实践基地中的临床技能掌握程度明显提高,从最初的60%提升至85%。此外,医院对学生的实践表现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患者满意度在实践期间稳步提升,达到90%以上。这些数据表明,通过协同育人视角下的联合实践基地,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显著的实际能力提升。此外,相关研究文献也支持了这一创新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类似的研究表明,在与医院合作建立联合实践基地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的实际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临床实践经验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2)教学内容创新。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得到了特别关注。学校注重结合实践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加临床实践环节,以强化学生的实用性。通过与医院合作,引入最新的临床实践技术和设备,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为了验证这种教学内容创新的效果,学校进行了一次实验,并收集了以下实际数据进行论证:

①临床操作技能得分提升。实验组学生在接受更新的教学内容和临床实践环节后,其临床操作技能得分平均提高了20%。这表明通过更新的教学内容和临床实践环节,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②问题解决能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优势。实验组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较对照组学生有明显优势,表现出更高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据学生反馈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中有85%的学生认为他们在解决临床实践中的问题时更加自信和独立,而对照组学生中只有65%的学生持相同看法。此外,实验组学生中有90%的学生认为他们在面对临床实践中的挑战时能够更好地应对和解决,而对照组学生中只有70%的学生表示同样看法。这些数据清楚地表明,经过教学内容创新和临床实践环节的强化,实验组学生在问题解决能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③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实验组学生在与临床实践技术和设备的互动中,对其应用和操作熟练度明显提高,表现出更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评估报告显示,实验组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对新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和操作熟练度较对照组学生有显著提高。具体而言,实验组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对新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和操作熟练度平均提高了15%。这表明通过更新的教學内容和临床实践环节,实验组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升。

总之,教学内容创新和临床实践环节的加强使实验组学生在问题解决能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上表现出明显优势,并且其实际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些数据清楚地显示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积极影响,从而为改进教学内容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3)教学方法创新。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采用了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虚拟实训、团队合作等,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①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真实世界中的康复治疗案例,能够更好地理解康复治疗技术的实际应用,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学校教学评估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实验组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平均成绩较对照组学生有显著提高,达到了85%的通过率。

②虚拟仿真实践也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创新。通过模拟真实世界中的临床实践场景,学生可以在安全和控制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学校实践考核成绩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实验组学生在虚拟实训环节中的平均操作得分较对照组学生有明显提高,达到了90%的合格率。

③团队合作也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得到了重视和推广。通过团队合作项目,学生可以在团队中合作解决康复治疗技术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提高创新和实际应用能力。学校团队合作项目评估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实验组学生在团队合作项目中的平均得分较对照组学生有显著提高,达到了95%的合格率。通过教学方法创新,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适应现代医疗行业的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3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影响

通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生将更加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包括实际操作能力、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等。首先,通过与医院合作,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临床实践,进行真实的患者治疗,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其次,创新的教学内容将注重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临床实践中,提高其综合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此外,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和团队合作,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其具备更强的实际能力。这种创新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需求,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开展康复治疗技术工作,解决实际临床问题,并具备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临床实践。

4.4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学生就业情况的影响

通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生将具备更强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养,提高了其就业竞争力。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胜任康复治疗技术工作,这将增加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此外,培养模式创新强调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了更好的综合素养,能够更好地适应康复治疗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变化,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总的来说,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特别是应用协同育人视角,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就业情况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学生将更加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其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实际工作需求,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加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机会,并且能够更好地胜任康复治疗技术工作,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治疗服务。

5 结论

5.1 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通过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首先,应用协同育人视角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就业情况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培养模式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其次,创新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对于康复医疗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5.2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应用协同育人视角,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研究。这种视角强调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协同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此外,本研究还对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并对其对学生实际能力和就业情况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研究采用了单一学校的案例,样本相对有限,可能限制了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推广性。其次,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缺乏定量数据的支持,可能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产生一定影响。此外,本研究还有可能存在研究者主观偏好和研究对象自我报告的偏差。

5.3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多学校、多地区的比较研究、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职业发展轨迹的跟踪研究、教学资源和环境的优化研究以及社会需求和行业标准的研究。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效果,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院校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为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效果、职业发展和就业竞争力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本文系郑州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产教融合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ZZJG-A1033)。

(作者单位:1.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焦作市中医院)

猜你喜欢
育人康复专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