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毅 刘楠 李枚阳 牛腾
[摘 要] 进入新时期,坚持高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提升高等教育的根本质量,成为时代进步和民族复兴对高校的必然要求。但是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高校学风质量出现下滑趋势,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如何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实现具备较强综合素质人才的大规模培养,成为高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从高校的学业预警制度着手,分析了制度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必要性,也指出制度运行中普遍存在的事后补救、成绩决定、单一标准的问题,并从加强制度导向的预警性、加强预警要素的全面性、加强触发条件的弹性和加强问题干预的协同性四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 高校;学风;学业预警;学习质量
[基金项目] 2020年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辅导员研究专项(021/1609720096)
[作者简介] 徐 毅(1995—),男,山西晋中人,硕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刘 楠(1993—),女,陕西榆林人,硕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院团委书记,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李枚阳(1981—),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与学生党建研究;牛腾(1991—),男,陕西延安人,工学硕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29-0009-04[收稿日期] 2022-09-13
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考录取人数逐年上升,中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式教育逐步演变成大众化教育[1],在提升整体国民教育素养的同时,也会导致部分基础弱、底子薄、适应性差的学生难以正常毕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学界对“学业预警”的定义为:学校依据学生管理办法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对学生每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针对学生已经发生的学习问题和学业困难,及时警示、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通过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补救和防范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信息沟通和危机预警制度[1]。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学业预警制度的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2]。高校是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而高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直接体现就是学风状态。学业预警制度作为建设优良学风的重要举措,在提升学习动力、降低退学比例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学业预警制度是落实“以生为本”理念的必要举措
学业预警制度的制定是从敦促学生完成培养目标、帮助学生顺利毕业授位的角度出发,维护了学生的切身利益。同时,该制度更是学校对学生成长发展过程密切关注的体现,是跟踪管理学生综合情况的重要手段。从学业问题学生的发展轨迹来看,一般会经历“出现学业问题—学业问题恶化—面临学籍处理”的过程。在整个学业问题发展链条中,何时介入干预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学业预警制度的实施就是要将“发现问题”前置。一般来说,各高校会以一个学期为时间间隔进行预警审查,这就可定期对全体学生进行学业问题筛查,通过对学业情况的多次筛查、预警,往往能够发现引发学业问题的根本原因,在问题尚未恶化前,使学校、学生、家长三方提高警惕、提早介入、对症下药。避免因问题发现不及时、干预不及时而导致学生直接面临降级、退学等学籍异动处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学生学业缓冲期,也给了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发展的机会。
(二)学业预警制度是创建优良学风的必要举措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能否营造一个优良学风环境,关系到高校能否真正实现立德树人,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3]。对学生个人而言,学业预警,以及可能触发的如降级试读、退学等学籍异动,会让学生产生学业紧迫感和压力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督促学习的作用;若无压力,部分学生极易放飞自我,难以在短时间内收心、收行,从而导致问题的迅速恶化,覆水难收。与此同时,个人的学习状态往往会对周边个体产生影响,从而直接体现于所在集体的状态中,形成群体效应;集体状态又会反作用于个体,形成循环影响。因此,以学业预警制度维持多数学生的良好学业状态是创建良好班风、校风的必要举措,有助于形成优良学风建设的正向循环。
(三)学业预警制度是构建家校联动机制的必要举措
家校联动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要求,是增强教书育人实效性的客观要求。但是由于社会支持度不够、学校制度不完善、家长重视度不足等原因,高校和学生家庭一直处于不联动或少联动的境况。高校一般采取寄宿制,群体生活锻炼了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也使得学业问题和生活问题更難暴露在家长面前。从家长层面来看,部分家长认为高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负有全部责任,而放松了自身对子女的关注和教育;部分家长则因时间和距离等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也使得高校与学生家庭联系处于薄弱状态。
学业预警制度对家校联动机制的构建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以制度形式明确了高校辅导员或教务人员联系家长的工作要求,有助于形成高校主动对接家长、主动反馈问题的良好态势;二是为双方构建了良好的交流切入点,学业情况是学校和家长共同高度关注的成长要素,以学业为话题进行切入,往往能快速建立互信感,加强沟通的有效性;三是建立了有力、深入的持续联系渠道,学业问题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给家校双方创造了多次、长期的交流机会,往往更容易深入发现引起学业问题的多种因素,更利于协助解决学业不良导致的多种问题,从而逐步加强家校的有效互动和密切联系,最终转化为对学生成长帮助的合力。
二、高校学业预警制度运行的问题
当前,学业预警制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使得各高校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预警制度进行了优化,即强化制度的育人作用,而非惩戒作用,具体差异则体现在触发条件、实施过程、处理方式三个方面。但是在制度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一)多为“事后补救型”,预警前置效果不明显
现行的学业预警制度,多以学生在一定期限内所获学分数、学业成绩和挂科数作为审查要素,评判该生是否触发预警。实际上,无论是学分数不足、绩点偏低,还是挂科数较多,都是学业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而非问题本身。在已经出现阶段性不良后果的情况下进行预警,虽然能够起到“亡羊补牢”的效果,但并未將预警前置的初衷和理念完全发挥。学业警示的作用方式应当向“事前防错型”发展,在出现不良后果之前即有预判,警示学生学习状态不佳,而非警示学生学习结果不好。“结果预警”忽视了成因和过程,会因其滞后性而降低有效性。
(二)多为“成绩决定型”,综合素质预警不明显
现行的学业预警制度,多以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为依据,非成绩的其他课堂内外表现并未纳入触发条件中,如课堂到勤、课堂活跃度、特长发展等。一方面由于信息抓取难度大,另一方面也因为课外表现难以衡量。从学生发展角度来看,课堂平时表现能够直观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学业问题预判提供帮助;课外表现则既能显示学生的其他特长优势,又能反映学生的校园生活状态,对于判断该生是否应该预警、是否适合预警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高校把握立德树人的立身之本,应该从制度上、机制上着眼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作为过程管理重要举措的预警制度中,更应该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考虑。
(三)多为“单一标准型”,阶段适应性不明显
现行的学业预警制度,预警触发条件多为统一标准,基本上采用一贯四年的统一的警示方式,对于各个年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客观规律没有太多考虑,对于不同学科背景的教育培养规律也未考虑在内。大学生的成长是分阶段的,处在不同年级的学生,教育培养重点和成长发展需求并不完全一致,单一标准虽然有利于制度的执行和解释,但是缺乏与学生成长规律的适应性,并且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偏离制度制定的初衷,使本该成为帮助学生进步成长的举措逐步演变为程序化、机械化的工作内容,为了警示而预警,为了惩戒而审查。
三、立德树人视角下的学业预警制度优化策略探究
对于多数高校而言,部分学生规划能力、自律能力、行动能力不足的现状不容忽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基础支撑,在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制定和优化时更应该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加强制度导向的预警性
随着生源综合能力的相对下降,大多数高校在难以全面落实本科生导师制的情况下,实行了学分制,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教学教育管理工作偏重目标管理,弱化了教学的过程管理。在“出现学业问题—学业问题恶化—面临学籍处理”的发展链中,出现学业问题的直接表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有体现,这也是问题出现后介入干预的最先阶段。因此,学业预警制度应将“预警”作用的发挥适当前置,增加学期中预警环节,以过程状态预警为主,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状态,提早介入干预,形成时效性反馈、预防式管理、跟踪性教育的模式。
加强预警性的同时,还应适度剥离制度的惩戒性。在多数学生和家长的认知中,一旦受到学业预警,往往会被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一方面会打击学生本人的多方位发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会让教师、家长对学生产生固化印象,从而在无形中减少甚至剥夺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成长机会,在加重学生学习紧迫感的同时,也会加重其心理负担。因此,可以探讨单设预警制度的形式,将触发学业预警条款从学籍审查制度中剥离,形成以预警为导向的学业预警制度和以惩戒为导向的学籍审查制度。预警条款单设后如何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对预警要素重新梳理整合,提升全面性。
(二)加强预警要素的全面性
高校学生能否顺利毕业授位,既与学业成绩有关,又和课外素质成绩有关。近几年来,随着对素质教育的重视,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也在逐渐完善、规范,并且成为培养教育学生的重要平台。在学业预警制度的全面性建设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结果要素和过程要素的结合。虽然作为结果要素的考试成绩中有过程考核的占比,但是在预警中却难以真实体现过程状态,可抓取课堂到勤、作业完成、期中考核等过程状态数据,将学生课堂内的表现同步纳入预警条件中,实现预警前置,也能从制度层面助力日常优良学习风气的形成。二是课内要素和课外要素的结合。单纯以课堂内要素作为依据进行评判,无法客观全面地体现学生的状态,课堂内继续依托现有的预警体系,同时依托课外素质学分体系设置课外状态预警条件。三是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结合。除各类直观数据的评判外,可探索建立“评学”环节,适当加入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客观评价和发展建议,让学生最后拿到手里的不仅仅是预警报告,还是关于自身成长发展的建议指南。
(三)加强触发条件的弹性
大学生所处成长阶段不同、所学专业学科不同都是影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态的因素,单一死板的预警触发条件并不适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一方面,可以考虑不同专业间学分总数的差异和每学期所选课程学分数的差异,在条件设置时不都以绝对值设置,而增加设置相对条件,可以是学期学分总数的相对值,如低于当学期应获得学分总数的60%给予预警;也可以是课堂缺勤的相对值,如课堂缺勤数达到某课程课时的1/3时给予预警等。另一方面,也可考虑设置增量条件或替代条件,如平均学分绩点较上学期降低40%给予预警,平均学分绩点较上学期增加40%可免除警示等。除此以外,可适当考虑不同年级发展侧重点的差异,适度调整各年级预警触发条件。
(四)加强问题干预的协同性
学业预警制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预警只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后的帮扶举措,就学生成长而言,该制度应以预警为辅、以帮扶为主。当前,各高校教务部门主要负责预警审查,而帮扶任务主要落在辅导员身上。在实际过程中,由于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较为繁杂,无法一一分析学生差异,给予“一生一策”的帮助,绝大多数情况是通过建立帮扶小组指导学业,通过与家长沟通来强化对学生的督促。同样的举措,效果却会因人而异,由于部分被帮扶学生接受辅导的主动性不强,家长对学生的督促效果不佳,会使学生处于面临学籍异动处理的憂患中,实际帮扶效果不佳。学业预警制度应该是协同性的警示教育,学业问题严重的学生可能会有心理问题、人际交往困难,也有可能面临求职就业问题等,对受到预警学生的帮扶,既要以教学管理部门牵头,又要紧密联合学生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逐步构建危机诊断后的分类解决机制。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各项机制建设和制度制定应该朝着“以生为本”的方向发展。从优良学风创建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角度来看,学业预警制度都是非常必要的。全面的预警会加强协同性、预警性,最终的学业预警报告中,应该既有鞭策又有勉励,既指出不足又指明方向,让学生除了能感受到学业的压力外,还能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参考文献
[1]吴婉淑.从学籍管理的角度谈高校学业预警[J].文教资料,2014(7):115-1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A/OL].(2021-03-13)[2022-08-11].https://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3]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教技〔2011〕1号[A/OL].(2012-03-09)[2022-08-1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kjs_xfjs/201112/t20111202_172770.html.
Thoughts and Optimization on the Operation of Academic Warning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XU Yia, LIU Nanb, LI Mei-yanga, NIU Tengc
(a. School of Resource Engineering, b.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 School of Marxism,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055, China)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persisting in the high-level implement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and making every effort to improve the fundamental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have become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national rejuvenation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since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quality of academic sty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declined, and the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Therefore,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learning under the concept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and to realize the large-scal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with strong comprehensive quality, has become a practical problem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face and solve. Starting from the school early warning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education to the stud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common remedy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decision of the achievement, the problem of a single standard, and from four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of the warning system, the comprehensive early warning elements, the flexibility of the trigger condition and the intervention of collaborative, the optimization advice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yle of study; academic warning; learning 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