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构建社会服务“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2023-11-01 04:51:56张杰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9期
关键词:社会服务协同育人模式

摘  要:地方高校大多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和条件不足,且自身学科优势和技术积淀不足。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应积极探索用学术资源向社会换取优质的教育资源,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构建“协同育人”模式,在真实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人才培养。为突出问题研究的针对性,本研究选择某学院作为研究的案例,提出基于遵循协同理论,在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同时,构建“协同育人”模式,助推地方学校应用转型。

关键词:社会服务;协同育人;“引水灌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5-0006-04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提出大学“应该为州服务”的社会服务理念,早已被学界认同。高校对社会的参与度和奉献度,成为衡量高校履行社会职责的标尺。地方高校在改善地方社会民生、提升综合文化软实力等方面蕴涵着巨大优势和潜力[1]。正如此,地方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提升应用人才培养能力尤为重要。地方高校大多为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转型过程中,“硬制度” 转型特点,需要引入治理思维和战略管理视角[2]。即学校办学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还需在学校顶层设计中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地位,不能偏废一方。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存在本科层次办学时间短、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和条件不足,且自身学科优势和技术积淀不够的情况。特别是西部地区高校由于缺乏社会密集技术行业和企业支撑,导致科技服务成效不明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艰难。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好自身有限的学术资源优势,用学术资源向社会换取优质的教育资源,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在真实工作场景中进行人才培养,这种探索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地方高校加快推动“双一流”建设,高端人才引进只重视高学历人才,忽视高技能人才引进[3]。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到高校就业,缺乏行业背景,对地方了解甚少,与培养“专业化高素质人才”所需要的具有行业背景或一定时间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的“双师型”教师还有一定差距。2017年,在国务院办颁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校企协同,合作育人”原则,为地方高校在应用转型中探索把“教育规律”转变“教育实践”的中间环节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指明了方向。地方高校如何通过社会服务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双师双能教师的培养?本研究选择某学院研究的案例,基于遵循协同理论剖析,高校如何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同时,构建“协同育人”模式助推学校应用转型,并试图为地方高校应用转型的深入推进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二、理论基础与案例描述

(一)理论基础

1. 协同概念

哈肯(H. Haken)在《协同学:一门协作的科学》中指出,协同理论是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内部协同作用,建立有序结构的理论。协同理论本身是基于对物理学和生物学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建立起来的理论,从物理学的视角,系统地划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环境,但系统内大量“质点”本身无时无刻不存在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不一定改变整个系统的状态或功能,但系统内的“质点”一旦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其本身系统的能量或者功能都会发生变化。反映出系统与外界的“协同”本身是一种动态过程,如何使系统与子系统直接的互动向预定目标发展,需设计出一定规则,反映出内部协作的设计性,否则系统与外界作用将处于“自生自灭”状态,难以预测何时才能达到下一个相对稳定系统。协同思想尽管始于对物理、生物等自然科学的研究,但对高校履行社会服务探索协同育人仍有启示作用。高校管理者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在社会服务育人中的协同现象和管理办法,例如,社会服务本身具有与外界(社会)有较密切的联系,如果师生参与社会服务热情高、动力强,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就能较为容易地从系统外(社会)获取教育资源。系统最基本的特征包括整体性、关联性,高校基于自身发现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供协同育人的社会服务,其本身构建了教师、学生、物质资源、企事业单位等各个参与要素的系统,这一系统在与外部环境(例如行业、企业、政府等部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整个交换的过程能保持自身连续性,且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基于此,地方高校为了更好地与社会一起协同育人,需要建立有序的协同育人机制。

2. 协同育人的特征

在教育领域,协同育人不仅注重高校自身的资源优势,而且还关注高校与社会变化的关系,即把高校与社会相协同,利用社会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服务,从而实现提升社会服务成效和育人效果的“双赢”。过去人们往往把社会服务单纯理解为校政企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将企业与高校看成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随机协作。高校要實现社会服务协同育人的转变,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结合自身积累的社会服务效果,设计并投入适当的教学资源以推动协同育人系统的质变。设计适当的教学要素投入推动整体系统的质变。

3. 协同育人模式

德里克·博克在 《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中提到,大学通过教学项目、科学研究和技术援助等手段满足社会需求。地方高校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应始终将协同育人作为根本价值目标,这是地方髙校履行其社会责任的核心所在,也是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一种方式。地方高校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应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导向,强调多方参与,从协同育人平台、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践育人等方面着手,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服务是指依托高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和知识等资源优势,向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性的、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动[3]。社会服务显性目标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隐性目标蕴含着人才的培养,包括教师本身实践能力培养和学生价值观塑造、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案例描述

某学院于2006年在原某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升级为本科院校,地处贵州省“欠发达、欠开发”的地级市。2015年,该学院作为贵州省首批应用转型的试点高校之一,在2017年贵州省中期应用转型评估中位列第一,最重大的标志性成果就是2021年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该学院积极分析办学现状和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利用学术资源向社会换取优质的教育资源,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职能从“肩并肩”融合为“手挽手”,更巧妙地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鉴于此,本研究选取该学院社会服务办学理念、组织架构、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评价机制进行分析,以探讨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协同育人模式转型的策略。

三、某学院社会服务的“协同育人”模式转型策略

(一)战略目标:顺应社会服务的“育人”的转变

美国教育家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书中提到,“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影响”[4]。地方高校大多办在地级市内,在接受地方政府提供各类支持的同时,理应为所在的地方服务。无论教学、科学研究还是社会服务,都必须围绕者人才培养进行相关教学活动,且要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规格。但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推进应用转型的过程中只看重对社会的贡献,忽视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更没有用服务社会所获得的教育资源培养人才。潘懋元教授在论述“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规律”时指出,内部关系规律的运用要受外部关系规律所制约,外部关系规律要通过内部关系规律才能实现[5]。本研究认为,如果地方高校不推动社会服务对人才培养的反哺,则不符合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内在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教育扶贫和农业科技扶贫,地方高校责无旁贷。某学院提出“某某处处是校园”,实际上是贯彻高校社会服务的理念,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刚开始,教师们从事社会服务是零零星星地进行,完全处于开放、无序、自发状态。根据协同思想,地方高校应通过内部协同作用,建立有序、稳定社会服务协作结构。第一是把教育规律转变为原则,某学院强化顶层设计,提出“依托环境、服务发展”的服务观,从“校内立法”的层面确立了社会服务的基本原则。结合学院协同育人模式的特征,把原则转化为政策,学校参与社会服务这一“自组织”的活力和竞争力获得提升,将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职能有机融合,开辟了产教融合的路径创新。

(二)核心行动

1. 重塑组织架构,推动社会服务跨越式发展

社会服务“育人”是推动地方高校应用转型的重要举措,不仅有了战略目标,而且将行动纲领付诸行动。要践行“引水灌田”模式,就必须要强化社会服务职能,要强化社会服务职能,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协同概论中的“如何通过内部协同作用”,从组织建设的角度来看,即需要专门的组织或部门统筹推进,因为内部管理控制体系构建要在不同的组织治理模式下进行[6]。2016年7月,某学院在校级层面成立社会服务中心,在各二级学院设立社会服务科,社会服务不再依附于其他职能部门,逐渐强化社会服务职能。

2. 完善制度,激活高校治理的动力源泉

根据协同理论的观点,社会服务这一系统在与环境(行业、企业)不停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过程中保持自身连续性,且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最后处于一个平衡,这一过程需要一个内部协作制度保障。治理是多元化社会变化中重建各利益相关主体力量平衡的一种机制,其实质是重构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权责或利益[7]。2016年,某学院社会服务中心和各二级学院社会服务科成立,出台一系列社会服务管理制定和“双师型”教师评价机制,以及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机制上将“社会服务之水”引向了“人才培养之田”(简称“饮水灌田”),这种育人模式成为学校应用转型应用能力培养的一种重要渠道,是推动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育人模式要成为教学的主流,需要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通过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等创造一系列措施,围绕着人才培养和社会双向互动,促进学校的办学活力和竞争力。

(三)育人更新:創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饮水灌田”找到切入点

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需以学生未来就业的职业需要为导向,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关注跨学科、跨专业能力的提升。解决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是重点[8]。人的成长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实现的,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只能按照内部关系规律来培养。邀请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建设,实现社会服务和课程的融会贯通,帮助师生体验真实社会服务项目,做到学用结合[8]。某学院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自主学习+项目课程”的“山”字形人才培养模式,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基于行业标准、岗位职责和生产劳动等项目因素的要求,与社会生产资源提供方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协同搭建实践平台、组织机构,合作设计和实时教学计划。实践育人的课程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机制,要基于“引水灌田”社会服务模式设计,使用学习效果的整合式评价和构建学习效果质量保障的“靶心”模式,同时科学合理地选取评价指标及计算达成度[9]。

四、结论与启示

教师发展是从教师主体出发,自我要求学习某些知识、技能,达到某种目标的活动。如何让教师走出“象牙塔”,主动通过服务地方,了解产业发展需求,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实现向“双师型”教师的“华丽转身”,是一个值得研究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治学和社会服务是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的生活方式[10],地方高校应通过建立机制,引导教师走进社会,在完成社会服务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双师”的能力。利用协同理论,让社会服务的育人模式从“无序”到“协同”,同时,高校在与社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要深刻把握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和规律,即要紧扣人才培养,按照内部关系规律来培养人才。高校提供的是学术资源,包括知识、技术和人才,社会提供的是生产资源,包括行业标准、岗位职责和生产劳动,高校与社会对各自提供的资源进行协同,找到最大公约数,把学术资源和生产资源开发成教育资源,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以及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需求,把社会服务的活动课程化和活动化,即满足社会服务需求的项目课程。社会提供的场所、设备以及行业专家等资源,作为达到课程目标的保障,能够让项目课程更好地实现直接育人和间接育人。教育使个人社会化,人不能仅凭本能生活,教育则把社会的知识、技能、习惯、道德等传授给个人。在项目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完成师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培养与塑造,同时让社会与高校教师一起,完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现了教育的社会效应和经济价值。毕竟参与社会服务的师生仍是少数,2017年至今,某学院进一步挖掘“社会服务之水”的育人价值,每年编写社会服务经典案例,将现实生活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作为教学案例引入课堂,最大限度地增进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参与。

参考文献:

[1] 周浩波. 地方综合性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时代特征与实践路径[J]. 现代教育管理,2021(02):16-22.

[2] 屈潇潇.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转型发展的路径特征分析——基于173名校级领导的问卷调查[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10):81-87.

[3] 温志强,李永俊.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高端人才战略SWOT分析[J]. 现代教育管理,2019(10):77-82.

[3] 眭依凡,汤谦凡. 我国高校社会服务30年发展实践研究[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1):24-28.

[4] (美)约翰·S·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M]. 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等,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 潘懋元.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辨析[J]. 厦门大学学报,1990(02):1-7.

[6] 陈焕娣,段姝. 大学治理视域下的高校内部管理控制体系构建研究[J]. 江苏高教,2021(08):72-75.

[7] 周海涛,刘永林. 高校治理创新的实践路径探析[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115-121.

[8] 张杰. 贵州省应用型高校社会服务的困境及优化路径[J]. 铜仁学院学报,2018(12):33-37.

[9] 张杰,罗红芳. “引水灌田”社会服务模式视阈下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设计研究[J]. 铜仁学院学报,2020(06):43-50.

[10] 张杰. 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服务合理存在的哲学基础[J]. 铜仁学院学报,2018(04):50-51.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社会服务协同育人模式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求知导刊(2016年31期)2016-12-16 23:31:56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浅析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1:11:39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00:35
浅谈高职院校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珠三角西岸精密制造产业新城规划及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永续债券探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05:2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