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科产城人”融合的江苏实践

2023-10-31 02:54张雯丁宏吴福象
江苏社会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融合

张雯 丁宏 吴福象

内容提要“科产城人”融合作为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多系统协调联动的发展理念,既是实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最大限度释放发展动能和潜力的关键,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人民至上”“守正创新”“系统观念”的时代要求,更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正确处理一系列重大关系的呼应。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走在前列的区域之一,江苏省具备推进“科产城人”融合的禀赋基础,但也面临“科”“产”融合不足、“科”“城”融合不深、“科”“人”融合不畅等风险挑战。对此,建议江苏省结合主流模式中的先进经验,从围绕创新核心区强化顶层设计、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层次协同、推动城市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营造释放“人才红利”的创新生态、面向高质量一体化打造创新联合体等方面推进“科产城人”融合发展,从而彰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能力与责任。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科产城人”融合 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核心区

张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丁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自贸区)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紫金传媒智库高级研究员

吴福象,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重点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首席专家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深度参与全球创新链治理的机制、路径与政策研究”(20&ZD1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及实现路径研究”(720730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专项项目“主要科研管理机构的科技战略咨询功能和运行机制现状调查及政策研究”(L2224014)的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区域经济实践中,江苏省着力把握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基本逻辑,坚持打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系统性竞争优势,正在从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然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加快全球创新版图重构,疫情跌宕反复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修昔底德陷阱”仍在扭曲中美博弈关系。在此局势下,《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省”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筑区域创新高地”“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无论是遵循过去的发展轨迹,还是面对未来的远景目标,不难发现科技创新已成为江苏省现代化建设的利器,产业赖之以强,空间赖之以活,人民生活赖之以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在江苏省考察时所强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同时,江苏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打造创新资源高度密集、创新人才高度集聚、创新机制深度活跃、创新效能辐射引领的创新核心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可见,开启“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要求,必要任务是依托“科”的牵引、“产”的内容、“城”的承载、“人”的主体来打造“科产城人”融合发展格局。这既是进一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更大限度释放发展动能和潜力的关键,更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人民至上”“守正创新”“系统观念”的时代要求的呼应。

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科产城人”融合的理念渊源

在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历史征程中,从“工业化”[1]到“四个现代化”[2],再到“中国式的现代化”[3],进而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立足国情实际,科学研判“时”与“势”,明确各阶段的重大任务目标,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推动形成了属于自身的现代化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既不违背现代化一般规律,也不是照搬西方现代化的“翻版”[4]。从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来看,通过科技创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西方现代化暴露的陷阱显示,资本至上、过度福利主义、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侵略与掠夺等理念或路径并不可取。因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离不开科技与产业巩固物质文明,又强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同时“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5]。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就融合形态和演进趋势来讲,高质量城镇化的标准呈现从“产城”融合到“产城人”融合再到“科产城人”融合的升级规律。其中,“产城”融合着力于解决中国城镇化起步阶段与工业化初期出现的“产城”无序现象,以及城镇化加速阶段与工業化中期存在的“产城”脱节问题。由于城镇化以产业集聚与发展作为动力支撑,工业化需要依赖城市提供基地、载体与配套设施,因此,“产城”融合意在强调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协同推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之间相得益彰[6]。

不过,仅强调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并不能深刻揭示“产城”融合的核心要义。随着新型城镇化逐步推进,以人为本理念被逐渐放大和清晰化,在此态势下,“产城人”融合成为“产城”融合的升级版,旨在将过去城镇化的功能导向转变为人本导向。相较于“产城”融合,“产城人”融合突出了“人”在“产“”城”互动中的主体作用[7]。一方面,被视作为劳动力的“人”是“产”的关键投入要素,“城”通过满足“人”的多层次需求吸引劳动力集聚,为“产”的发展提供要素支撑;另一方面,被抽象为消费者的“人”是“城”的生命力体现,工业发展所引致的劳动力集聚,为难以跨区域供给的服务业提供规模化市场需求,从而增强“城”的活力与韧性。以“产城人”融合推动区域现代化建设,意味着“产”能释放更强的动能潜力,“城”能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人”能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1]。

进一步,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科技创新正全方位、加速度地融入社会经济各方面,且历次科技革命对各国、各地区命运的影响,均证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正如新经济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由外生化向内生化转变,区域现代化建设已将科技创新放置于更加突出位置,驱使“产城人”融合进一步向“科产城人”融合升级。值得注意的是,“科产城人”融合并非对“产城”融合、“产城人”融合的替代,而是对后两种发展理念的丰富和补充,体现了区域现代化建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核心要求。

关于“科产城人”融合推进区域现代化建设,现有研究主要从两种视角展开论述,一种是直接提出“科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比如,丁宏提出以“科产城人”深度融合助力城市现代化,他认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城市现代化的关键动力,将“科产城人”深度融合作为主攻方向,有助于全面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并提出应以中心城市高水平引领、县域经济和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积极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等战略举措,来推进“科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2]。另一种视角则是以智慧城、科技城等间接体现“科产城人”融合发展思路,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在代表性研究中,湛泳和李珊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效融合能够提供经济发展新动能,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并提出加速信息技术在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中的融合、渗透与互动,重视引育信息技术和数字化人才等建议[3]。王洋等认为创建科技城是实现区域经济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的必要路径,并提出应围绕创新链布局人才链、服务链、创业链和资本链,形成科技城“创新核—创业核—服务核”共生创新网络[4]。

然而,从现有研究来看,关于“科产城人”融合至少还存在三个方面有待进一步拓展:一是从理论上探讨“科产城人”融合的内涵要义,并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涵盖的一系列重大关系阐释“科产城人”融合的互动机制;二是立足地方发展的特征事实,分析推进“科产城人”融合的禀赋基础以及需要警惕的风险挑战;三是从实践上归纳“科产城人”融合的模式经验,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对此,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科产城人”融合的底层逻辑,识别江苏省“科产城人”融合的禀赋优势与风险挑战,归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科产城人”融合的主流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江苏省“科产城人”融合的对策建议。

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科产城人”融合的底层逻辑

“科产城人”融合作为“产城”融合、“产城人”融合的升级版,既涵盖“产”“城”“人”各系统的协同互动,更强调“科”与“产”“城”“人”的协调统一。其中,“科”与“产”的关系,体现在科技孕育新兴产业、赋能传统产业升级,而产业转型需求通过倒逼机制,牵引科技加速创新;“科”与“城”的关系,体现在科技助力城市治理,并推动城市功能不断更新,而城市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引进和孕育科技研发载体;“科”与“人”的关系,则体现在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而人才通过承载知识与技能,持续引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科产城人”融合的基本逻辑在于打造系统间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相较于“产城”融合、“产城人”融合,其更加突出“科”在循环系统中的带动效应,主要表现为“科”为“产”提供驱动力、为“城”提供生命力、为“人”提供创造力,同时“科”又因“产”的壮硕、“城”的支撑、“人”的集聚而进一步得到提升和突破。譬如,“以科促产—以产聚人—以人塑城—以城育科”,是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高端产能吸引优质人口、先进要素改善城市品质、活力空间滋长科创载体的良性循环;又如,“以科治城—以城提产—以产引人—以人创科”,则是创新链优化供应链、供应链提升产业链、产业链招引人才链、人才链造就创新链的可持续链。因此,推进“科产城人”融合的核心方向,在于打造有助于更高水平科技突破、产业持续迭代升级、高端人才纷至沓来的城市创新生态。

“科产城人”融合的本质,蕴含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正确处理一系列重大关系的呼应。首先,“科产城人”融合可视作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等多元主体的参与谋划,并需要结合地方实际探索,显示出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辩证统一。其次,推进“科产城人”融合是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开展,且从“产城人”融合到“科产城人”融合正是因势而动、顺势升级工作思路的方案策略,体现了战略与策略的辩证统一。同时,“科产城人”融合继承了“产城”融合、“产城人”融合等相对成熟的发展理念,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彰显出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进一步,实现“科产城人”融合,不仅需要领先地区、领军企业、领袖人才走在前、做示范,还需要扶持小城镇、中小科技型企业、青年人才等更大范围的“潜力股”“后备军”,涵盖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并且,“科产城人”融合既需要充分调动各类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又要求系统间的互动协调有序、相辅相成,以展现活力与秩序的辩证统一。此外,实现“科产城人”融合既有助于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以打通国内大循环,还有利于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以畅通国际大循环,呈现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辩证统一。

三、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江苏省“科产城人”融合的禀赋基础与风险挑战

1.江苏省“科产城人”融合立足的禀赋基础

江苏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走在前列的区域之一,过去通过乡镇企业改革、产业园区建设和特色小镇培育,在“产城”融合、“产城人”融合各个发展阶段都积累了丰硕经验,如今正在深入推进“科产城人”融合发展上凝聚能量。

(1)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推进“科产城人”融合的强劲引擎

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江苏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进步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從创新投入来看,江苏省持续加大研究与实验发展(R & D)投入力度,研发投入强度[1]于2022年突破3.0%,达到创新型国家(地区)中等水平。从创新产出来看,江苏省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更加聚焦实质性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2022年,江苏省全年专利授权数量达56万件,其中,表示实质性创新[2]的发明专利数量所占比重为15.89%,占比高于2021年5.13个百分点[3]。同时,江苏省近年来围绕制造强国重点领域,取得了高端DSP芯片、“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PD-1抑制剂达伯舒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助力中国化解“卡脖子”难题。

(2)雄厚的产业基础是推进“科产城人”融合的稳固支撑

面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版图重塑,江苏省加快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步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高新技术产业孕育来看,江苏省坚持前瞻性产业布局、新兴动能更高水平释放。2022年,江苏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已分别达到40.8%和48.5%,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对规上服务业增长贡献率达62.2%[1]。与此同时,江苏省紧抓时代热点,通过超前布局绿色产业,将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新三样”打造为自身外贸的强力增长点。从唤醒传统产业发展生机来看,江苏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这一关键变量,加快推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智能化升级。例如,海澜、红豆、波司登等大批纺织龙头企业通过生产线改造,实现了可变成本降低、生产周期缩短、产品质量提升。

(3)高能级创新空间是推进“科产城人”融合的坚实保障

随着全球各地加速抢占高端创新要素,江苏省努力打造大规模高标准创新空间,锻造高等级要素虹吸优势。从创新集群规模来看,江苏省多链发力、多地布局,厚植科技创新“沃土”。至2022年,江苏省已构建3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和1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并着力打造“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4];已在省内各地分布建设27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5]与17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数量均位于全国省域首位。从创新网络建设实力来看,江苏省重视整合优质科技创新载体,着力提升创新平台质量能级。目前,江苏省已培育出以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等为代表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4)高水平人才梯队是推进“科产城人”融合的核心力量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江苏省坚持将人才视为第一资源,通过引育科技领域的“领军者”与“后备军”来强化人才链。从科技“领军者”来看,江苏省围绕重点产业链,大力引进培育致力于攻坚高精尖缺技术的创新人才和团队。2022年,江苏省R & D人员达到77.7万人,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18人[7],研究人员长期专注于专业领域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例如,南京市瞄准未来网络产业,于2011年引进刘韵洁院士及其团队,该团队在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等领域取得国际领先成果,并超前布局6G研发抢占未来发展赛道。从科研“后备军”来看,江苏省充分利用科教环境的相对优势,每年招纳的高素质研究生呈递增趋势,为开展可持续科研提供充分的要素支撑。同时,江苏省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进而做好精准培育。比如,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新设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为数字经济发展输送专业化高层次人才。

2.江苏省“科产城人”融合面临的风险挑战

江苏省拥有领先的创新实力、坚实的产业基础、优良的创新环境、丰富的人力资源等优势,“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1]。不过,面对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等重大任务,江苏省仍须正视并警惕潜在的风险挑战。

(1)“科”“产”融合不足容易陷入高端“脱钩”与“低端”挂钩陷阱

实现“科”与“产”有机融合,既需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发挥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又需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释放科技对产业的引领作用。而在实践中,江苏省的“科”“产”融合关系尚未呈现高度协同,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部门与实体产业部门之间存在发展脱节现象。

从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来看,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升,但仍欠缺享誉世界的“拳头”产品或品牌。比如,在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对微软、谷歌、甲骨文等国际巨头难以望其项背;在生物制药领域,难以同罗氏、诺华、强生等世界著名药企抢占市场份额。导致这种劣势局面的重要原因在于,支撑原创性重大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投入仍不足。江苏省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全社会R & D支出的比重与欧美发达地区12%以上的占比水平仍存在悬殊差距[2]。从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来看,江苏省的创新成果转化水平不甚理想。根据2021年江苏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及技术转让情况,专利出售合同数与专利授权数之比不足10%[3],这意味着“科学技术化—技术工程化—工程产业化—产业价值化”的链条尚未高效打通。同时,江苏省传统产业也面临较大的“智改数转”压力。大部分传统制造企业多因转型路径不清晰而不会“转”,因转型成本高昂且融资困难而不能“转”,因投资回报率难以预估而不敢“转”,因疫情带来的“疤痕效应”而不愿“转”。关键核心技术支撑不足、创新成果转化不够、传统产业升级乏力,致使江苏省陷入高端“脱钩”、低端“挂钩”的困境。

(2)“科”“城”融合不深容易限制城市全生命周期的长度与宽度

实现“科”与“城”深度融合,既要利用科技改造城市,推动宜居智慧韧性的城市建设,还要围绕科技塑造城市,提升城市空间的价值创造能力。而在实际发展中,江苏省还未达到科技创新对城市建设的全方位渗入,尚未打造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从科技助力城市治理与更新来看,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江苏省坚持发展方式绿色化、城市治理数字化,但根据生态环境质量与抵抗风险能力的情况,科技在城市运行系统中的潜能还有很大释放空间。例如,对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2022年,僅有连云港、淮安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而其他设区市均在O3、PM2.5或PM10等污染物上超标,且有5个设区市仍面临不同程度的酸雨污染[4],意味着低碳技术供给普及不足。又如,针对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的预警尚未做到精准及时,由此引致的伤亡事件仍有发生,这对智能预警技术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城市科技创新区的建设来看,江苏省虽然具有较高的平均水平,但缺少对标世界一流科学城或科技城的佼佼者,在大科学装置配置、未来产业布局规模、高精尖缺人才浓度等方面,与美国硅谷、英国剑桥、日本筑波、韩国大德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存在明显差距。

(3)“科”“人”融合不畅容易导致引不进、留不下、育不优、用不好

实现“科”与“人”充分融合,既要打造人才辈出的科教环境,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下、育得优,同时要充分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彰显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决定性作用。而现实中,江苏省的人才集聚力尚未得到更高水平展现,人才创造力仍未更大程度释放。

从人才吸引实力来看,近年来江苏省各地区纷纷推出极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试图在“抢人大战”中赢得主动权,然而相关政策尚未达到理想效果。根据2022年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在前十榜单中江苏省虽占据3席,却均未能跻身前五[1],究其根本在于行业结构与创新岗位差异造成的人才流动势差。以知识密集型的互联网行业为例,中国的互联网领军企业总部多位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区,相比之下,江苏尚缺乏能够独当一面的行业巨头。笔者2023年通过对江苏省部分市区调研得知,因人才政策兑现不及时、落实不到位,出现大量人才外溢的现象。从人才构成来看,江苏省的人才结构整体仍呈“倒陀螺”型,即一般性科研人员供给充分,而高精尖缺科技人才较为稀缺。进一步从人才引领科技创新来看,创新链与人才链错配的矛盾时有发生。比如,在科研项目竞争时仍存在按资排辈现象,导致有实力的青年人才难以崭露头角。

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科产城人”融合的主流模式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探索中,一些地区通过打造城市创新核心区推动“科产城人”融合发展,不仅占据了全球价值链(GVC)的高端环节,还深入参与全球创新链(GIC)治理,在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纵观这些地区的发展路径,可以归纳出四种“科产城人”融合的主流模式。

1.创新链纵向延伸模式

创新链纵向延伸模式旨在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等基础科学研究载体,吸纳大批青年科学家、企业家和风险投资者,基于学科优势纵深发展创新链,沿着技术轨道创新创业,由市场催生各类规模科技公司,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进而带动商业、房地产业、文化体育产业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最终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创新链纵向延伸模式推进“科产城人”融合,关键在于以大院大所为驱动中心,筑牢基础研究之根,从科学技术体系源头打造创新链,并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通过聚焦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实现“从0到1”突破,加速占领新兴产业国际赛道,并以优质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吸引全球高端要素集聚。

采取创新链纵向延伸模式推进“科产城人”融合以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高新区等为典型代表。作为中国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北京中关村充分借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世界一流高等学府与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优势,集聚了全球范围的高等级学科人才与团队。在信息革命进程中,汇聚在此的科研人员围绕互联网这条科技主线,全面开展创新创业,两通两海、联想、百度等多家龙头企业接连涌现。伴随全球互联网“热潮来袭”,以风险投资为核心的新经济体制成为趋势,北京中关村成为越来越多高科技公司的诞生地,逐步打造出完整的高科技创新生态,并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而被称为“中国光谷”的武汉东湖高新区同样依靠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做优创新链,并在此基础上壮大增强产业链,朝着“世界光谷”的目标迈进。

2. GVC位势攀升模式

GVC位势攀升模式指的是早期凭借自身土地、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跨国企业入驻办厂,以代工方式嵌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在发展中及时识别利润空间缩小与企业外流风险,积极采取措施轉型发展,立足本土产业“基因”,大力引进高校和科研机构,发展风险资金,支持初创企业,不断壮大创新源,沿着全球价值链逆向攀升。以GVC位势攀升模式推进“科产城人”融合,关键在于瞄准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将发展定位从生产型向研究型转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靠内资打造以我为主的产业链。通过注入优质科教资源、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企业孵化器等,带动本地产学研发展,支持人才就地创新创业,实现外源先进资源转化为内源增长动能,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瓶颈。

采取GVC位势攀升模式推进“科产城人”融合的典型代表主要有上海金桥开发区、新竹科学工业园等。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上海金桥曾以“世界名牌金桥造”获得全球关注,但随着国际代工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上海金桥开始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紧抓制造业的每一次发展机遇,将家电、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发展为主导产业,并不断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近年来,上海金桥瞄准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打造5G产业生态园,吸引华为5G创新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标准开放实验室等入园,已实现由代工“制造”向自主“智造”的蜕变。新竹科学工业园早期则凭借成本优势,迅速嵌入由欧美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而随着利润空间不断缩小,逐渐加大自主研发投入,进而掌握集成电路领域的“拳头”产品与自有品牌。

3.高密度人才磁场模式

高密度人才磁场模式意在通过丰富的科研载体、一流的营商环境以及切实的人才政策,引育高端人才,强化人才供给。得益于丰厚的人才资源,采取此模式既能吸引大量知名跨国、跨域企业设立研究中心,又能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开展基于本土“基因”的创新创业,从而形成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以高密度人才磁场模式推进“科产城人”融合,关键在于将全球稀缺的人才资源打造为本土的相对优势,使之成为“引智招研”的持续磁力。借助科研载体之力与人才政策之利,塑造知识型人口结构,对外释放创新信号,推动本土优质“人”与国际高端“产”深度融合,进而强化城市科技创新功能。同时,重视建立健全研发服务体系,围绕创新链全链,打造集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要素于一体的服务链与政策链。

采取高密度人才磁场模式推进“科产城人”融合的典型代表主要包括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圳高新区、杭州高新区等。其中,作为全球资源导入型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并未将自身定位为“全球制造加工厂”,而是通过承接研发与服务外包锁定GVC前端、嵌入GIC,成为国际创新合作高地。以“科教兴国”“科教兴市”战略为关键抓手,孕育本土高端人才,吸纳全球顶级人才,营造国际化科技创新环境,以高密度人才优势与高质量服务环境吸引各类研发中心集聚,进而驱动高科技产业集群成长壮大,形成成熟的产学研用网络体系。而深圳高新区则在人才政策上争创多项“率先”,如率先针对人才立法、率先建立人才住房制度、率先打造人才主题公园等,以最高礼遇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下,进而形成“人”创“科”、“科”促“产”、“产”强“城”、“城”留“人”的良性循环。

4.创新生态社区模式

相较于其他模式强调依靠高校、研究机构引才育才,创新生态社区模式更加重视通过营造安居乐业的环境留住人才,将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园区塑造为集“工作、生活、学习、休闲”于一体的产业社区,充分吸纳科技人才,进而吸引国际知名企业研发中心入驻,驱动科技型企业孵化,最终形成“产学研居娱”一体式创新生态区。以创新生态社区模式推进“科产城人”融合,关键在于以便捷舒适的环境提升人才吸引力,以开放共享的空间强化知识网络。通过挖掘科技人才对生活条件的偏好,配置完备的服务设施,并运用街、巷、广场等元素构建多元化口袋公园,为科研人员提供充足的非正式交流天地。通过配置更多元的生活性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让生活在此的人才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采取创新生态社区模式推进“科产城人”融合的典型代表主要有成都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等。其中,位于“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成都高新区,除了通过做实创新链、做强产业链来提升竞争实力,还侧重塑造宜居宜业主阵地来强化特色优势。成都高新区曾以“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为主线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岷山行动”筑造科技“高峰”,并推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等重点项目,围绕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基层治理等方面加大供给、提高质量,令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于民。而苏州工业园区则实现了从工业园到新城区的转变升级,目前不仅通过聚焦前沿高新技术构建出“2+3+1”[1]的特色产业体系,还完成了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文体旅游等城市综合管理的又一次“创业”[2],“以人为本”已成为苏州工业园区的一大鲜明特征。

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江苏“科产城人”融合的对策建议

“科产城人”融合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以系统性思想和战略性思维来推进,不仅要有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还要有自下而上的因地制宜。同时,从现有模式与经验来看,基于本土“基因”打造城市创新核心区,是推进“科产城人”融合进而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主流路径。基于此,针对推进江苏省“科产城人”融合发展,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围绕创新核心区强化顶层设计,引领“科产城人”融合高度

围绕城市创新核心区建设强化顶层设计,这是引领江苏省“科产城人”融合高度的关键所在。实现“科产城人”融合的本质目标,在于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锻造为引领现代化建设的“杀手锏”。总体思路是通过建设高水平创新核心区推动空间重构和产业重塑,以功能复合的发展环境吸引高能级创新资源要素集聚,进而创造出实现科技、产业、人才有机融合的城市生态。因此,推进江苏省“科产城人”融合,要瞄准影响区域发展高度的核心节点,围绕高水平创新核心区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

一是进一步放大“创新在城区集聚”的主引擎综合效应,科学合理提高城市密度和能级,促进重点实验室、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等创新突破“源头”集聚。二是打造以“科创+服务”为主导的功能城区,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增强基于地理邻近性和知识溢出效应的科技创新功能、要素配置功能、对外交往功能和人文凝聚功能。三是推动重大科技创新资源适度集中,推进城市创新战略布局重组,构建更加具有影响力和显示度的创新核和现代产业高地,以有品位、有温度、有无限想象力与无穷创造力的现代化创新核心区建设塑造发展新优势、新格局。

2.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层次协同,提升“科产城人”融合强度

推动“科”“产”融合旨在实现创新链产业链深层次协同发展,这是提升江苏省“科产城人”融合强度的关键所在。根本思路是瞄准“卡脖子”领域部署创新链,加强创新链对产业链的支撑作用;同时,纵向延伸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发挥创新链对产业链的带动作用。

一是坚持加强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建立健全稳定性支持和竞争性资金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二是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梳理“高精尖缺”技术清单,推动大装置和大平台等“锚机构”围绕“卡脖子”领域集聚,组织开展协同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三是围绕“锚机构”布局前沿交叉平台、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熟化平台,深化“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畅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四是強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引领型、市场主导型“链主”企业,培育更多“独角兽”“瞪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健全数实融合的供给支撑体系、需求拉动体系与运行保障体系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3],全方位提升产业赛道价值。

3.推动城市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增加“科产城人”融合深度

推动“科”“城”融合旨在实现城市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提高江苏省“科产城人”融合深度的关键所在。重要路径是发挥科技创新在城市治理与更新中的正效应,增加城市生命周期的长度;同时,提高城市空间对创新要素的集聚能力,扩展城市生命周期的宽度。

一是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着力建设零碳智慧园区,助力城市全面向内涵集约、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转变,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城市安全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增强对灾害事件的承载能力、恢复能力与适应能力。二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进,加速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城市建设管理、产业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服务等模式创新,构建面向未来的全新城市形态。三是聚焦强链补链延链领域,政府发挥好基金的“四两拨千斤”效能,以高能级“基金矩阵”“基金群落”招引大项目落地。四是配合加快城投公司功能转型,加大对战略科学家和高水准研发团队的引进培育,采取以“招研”为初始点的“城—人—产”模式,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和国际话语权。

4.营造释放“人才红利”的创新生态,加快“科产城人”融合进度

推动“科”“人”融合旨在营造充分释放“人才红利”的发展环境,这是加快江苏省“科产城人”融合进度的关键所在。核心是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通过进一步完善科技激励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有助于人才扩增量、稳存量、增质量的创新环境。

一是围绕科技人才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的人才政策,健全政策兑现落实工作机制,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打造“近悦远来,人聚产兴”的创新创业生态。二是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以培育顶尖科技人才为方向,拉升人才的平均实力水平,面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破除论资排辈、圈子文化,支持有实力的青年领军人才挂帅出征。三是适度增加科研人员的稳定性薪酬待遇,适度提高科研项目预算条目设置与管理办法的灵活性,对于“卡脖子”技术突破,以“用人不疑”为原则给予科研人员更自由的技术路线与经费使用决策权。四是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与收益分配制度,对“从0到1”创新给予更大的容错空间,对于“从1到N”创新允许收益分享,以更大程度激发人才对科研事业的价值认同。

5.面向高质量一体化打造创新联合体,拓展“科产城人”融合厚度

面向区域高质量一体化打造科技创新联合体,这是拓展江苏省“科产城人”融合厚度的关键所在。既需要自下而上的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发展阶段以差异化模式推进,也需要树立市域一体化“一盘棋”意识,引导县域和小城镇更加积极主动嵌入,还需要以更大视野谋篇布局,打造全方位开放型创新高地。

一是结合各区域禀赋与各类主流模式特点,统筹推进高水平创新核心区建设。支持成熟型国家级园区以创新链纵向延伸模式布局未来产业,率先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城;鼓励潜力型国家级园区以创新生态社区模式强力引才留才,在此基础上以高密度人才磁场模式育才用才,推动园区能级不断攀升;扶持省级重点高新技术园区聚焦主导产业链,采取GVC位势攀升模式努力跻身国家梯队。二是推动县域、小城镇根据自身条件科学把握功能定位,培育发展特色支柱产业集群,更加紧密地加强与城市创新核心区的科技和产业联系,提升县域和小城镇对大城市的“反磁力”。三是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积极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聚焦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清单,发挥比较优势牵头设立重大联合科研项目,加速推动跨区域新型研发机构、“云上”实验室等一体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实现创新要素布局“有僵无界”。四是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重点围绕“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通过制度性开放创新和营商环境建设,多措并举引聚更多的全球高端创新资源,积极谋求全方位合作,以实现“内”“外”之间正和博弈、协作共赢。

〔责任编辑:玉水〕

[1]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解放日报》的刊文中提出“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

[2]1954年第一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提出,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3]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时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4]洪银兴:《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进程和道路》,《学海》2023年第3期。

[5]《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2023年2月7日,https://www.gov.cn/xinwen/ 2023-02/07/content_5740520.htm。

[6]刘欣英:《产城融合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经济问题》2016年第8期。

[7]谢呈阳、胡汉辉、周海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的内在机理与作用路径》,《财经研究》2016年第1期。

[1]吴福象、张雯:《长三角区域产城人融合发展路径研究》,《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2]丁宏:《以“科产城人”深度融合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江南论坛》2023年第2期。

[3]湛泳、李珊:《智慧城市建设、创业活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分析》,《财经研究》2022年第1期。

[4]王洋、葛媛媛、易高峰:《未来科技城共生创新网络发展机制——基于未来科技城的案例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22年第10期。

[1]地区研发投入强度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

[2]张泽南、钱欣钰、曹新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绿色创新效应研究: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产业经济研究》2023年第1期。

[3]数据来源于2022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数据来源于2022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在首批66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江苏省占3个,分别为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常州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徐州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

[3]《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2022年11月30日,https://www.miit.gov.cn/xwdt/gxdt/sjdt/ art/2022/art_8d77dc1565ce423e980f597c9c17601c.html。

[4]包括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0个国内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0个引领突破的未来产业集群。参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2023年4月26日,http:// www.jiangsu.gov.cn/art/2023/2/24/art_46144_10766859.html。

[5]《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2021年6月1日,http://www.mofcom.gov.cn/xglj/kaifaqu.shtml。

[6]《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名单》,2022年5月20日,https://www.most.gov.cn/zxgz/gxjscykfq/gxjsgxqml/。

[7]数据来源于2022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2023年7月9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3/0709/c1001-40031271.html。

[2]数据参考《江苏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以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 & D)活动的国际比较”。

[3]数据根据《2022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中相关指标数据计算得出。

[4]资料来源于《2022年度江苏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1]智联招聘与泽平宏观联合推出的报告《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显示:2022年的人才吸引力排行前十大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成都、苏州、武汉、无锡。

[2]方兴东、杜磊:《中关村40年:历程、经验、挑战与对策》,《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年第23期。

[1]“2+3+1”指的是两大主导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以及现代服务业。

[2]罗小龙、郑焕友、殷洁:《开发区的“第三次创业”:从工业园走向新城——以苏州工业园转型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7期。

[3]郑琼洁、曹劲松:《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基本逻辑及路径选择》,《江苏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