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过程、时代审视与提升路向

2023-10-31 21:16于苏静顾成敏
高校辅导员 2023年3期
关键词:话语权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于苏静 顾成敏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与发展,基本遵循“冲突博弈—感性认识—理性认同—行为转化”的逻辑进路。新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提供了丰富滋养,理论创新提升话语科学性,伟大实践增强话语现实性,网络赋能强化话语有效性。牢牢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坚持内语境与外语境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一元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系统性与协同性相统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引领力、感召力与影响力。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思想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618(2023)03-0014-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郑州大学)2021年度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开放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机理与推进方略研究”(项目编号:ZZUKFZD202105)、郑州大学党的建设研究中心2021年招标项目“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与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项目编号:ZZUDJ2101103)阶段性成果。

话语是对话双方进行思想沟通、心灵对话和情感交流的桥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构建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的话语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引领力、塑造力与影响力,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所向。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过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体现为话语主体在内容传递中的主导主动、学生对话语的认同践行两方面的应和与统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与发展,基本遵循“冲突博弈—感性认识—理性认同—行为转化”的逻辑进路。

(一) 根源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部的冲突博弈

矛盾与冲突存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始终,并推动其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冲突博弈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与道德品质塑造的重要手段,它以学生已有的思想道德认知水平为起点,通过有效的话语设计、科学的话语内容、适配的话语载体等,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要求之间最大程度协调一致。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解认同中的冲突。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老师“说”与学生“不听”,老师要求“做”与学生“不做”之间的冲突。具体表现为:学生对话语的理解不够准确,价值认知偏离;学生对话语内容选择性吸收,质疑话语内容;学生“身体在场”而“思维退场”,抵触教育方法。三是话语主客体间的不平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必须坚持主体导向,主体先期占有内容、平台等资源优势,占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信息的高势位,主导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流动与传播。这种话语占有的不平衡性,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实施教育、展开博弈、化解冲突,提升话语权提供了可能。

(二) 起始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感性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人们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的过程。人的思想成长和认知发展一般要经历从浅层到深层、从稚嫩到成熟的渐进式发展过程。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和初级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互动过程中,无论是多么充实丰富的内容,学生在掌握过程中总是要先知道它、学会它、熟记它。感性认识阶段是话语主体将正向的理想信念、价值判断及时传递给学生,学生仅以感性思维简单判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从而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正向吸收和广泛接纳的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发端于消弭冲突、展开博弈的需要,起始于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感性认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包含青年学生对话语内容的感性了解和知识掌握。引导学生从感性上接触、感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进一步实现在思想与行为上的认同与践行,是推动产生更加持久、更具影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前提和基础。

(三) 建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的理性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感性认识只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起始环节,理性认同和行为转化才是其最终要实现的状态。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反复思考并进行抽象和概括,获得对事物本质系统认识的过程。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指出,教育要产生最佳效果,“理性的教导”和“习惯的教导”必须协调一致。他所说的“理性的教导”具有论理的特色,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彰显讲道理的本质属性,强化理性认同。理性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体现,沈壮海指出:“积极的情感活动,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教育者情感上的接近、尊重、信任,对教育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认同、接纳与强烈的追求、实践欲望。”[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实质上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青年学生自觉自愿赞同、认可和接受其传播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使青年学生获得情感和精神上的归属感,从而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理性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经由此环节学生才能将内化的观念进一步转化为行为习惯。

(四) 落脚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的行为转化

行为是人的思想品德的外在表现和综合反映,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头脑中的感性认识、理性认同都需要行为实践的检验和确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构建是“把我的愿望从观念的东西,从它们的想象的、表象的、期望的存在,转化成它们的感性的、现实的存在,从观念转化成生活,从想象的存在转化成现实的存在”的过程。[3]观念外化为行为才能使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得到检验、调整和强化,并进一步定型为较为稳固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学生思想品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的培养最终要通过行为实践表现出来,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习惯上,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价值归旨。完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运行过程,既包含学生对话语内容的内化,也包含学生在认识活动的基础上,对话语内容的践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以知识、观念的形态掌握了话语内容、目的,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由“外我态”向“为我态”继而向“属我态”的转化。由知到行的转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时代审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方法、质量、权效等提出了新要求。准确审视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语境,是提升话语权的内在要求。

(一) 理论创新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科学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讲道理”的学问与活动,旨在使人们认同“道理”、廓清思想迷雾、澄清模糊认识、自觉防范和抵制各种错误社会思潮,达到思想统一、力量凝聚、行动一致的最终目的。“道理”要让人信服,就必须是富有学理性的真理。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4]这是话语权构建中的前提基础。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指出的:“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5]

新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新思想、新理论的诞生为标志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夯实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升了话语权建设的科学性。青年学生正处在思想最为活跃的关键阶段,他们接受新鲜事物速度快、热情高,善于不断吸收各个学派、各种思想的养分,但在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分析和作出判断的过程中,他们却经常会遇到思想“迷雾”,产生思想困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对这一思想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观察时代、解读时代的能力,达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解释力的效果。

(二) 伟大实践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实性

话语是思想和认识的外在表现,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并不断走向成熟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不是封闭的概念推演和抽象的逻辑论证,而是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7]在话语传递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借用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生动鲜活的实践案例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表达。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世界地位显著提升,这些伟大实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话语内容和素材,极大增强了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話语权的信心。作为意识形态表达和政治观点宣扬的传播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固态化、抽象化和规范化的表达较多,如果不将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不进行话语转化,直接以理论化、学术化表达的话语直接传递,在现实中就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话语不接地气等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从社会现实生活中搜集话语素材,以社会生活为“课堂”,回应好青年学生关切,增进青年学生对我国指导思想、根本制度、基本国情、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现实成就的了解和认识,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真正打动人心,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鲜活、更有成效。

(三) 网络赋能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

大学生作为一代“网络原住民”,对网络的归属感最强、依赖性最深。青年学生聚集的地方,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工作的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虚拟社会对青年学生思想的影响,充分审视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带来的机遇,发挥网络优势赋能话语权效能提升。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借助网络时空建构起具有政治宣扬、思想引导、价值传播、舆论动员功能的话语互动场域。这种场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突破课堂、高校、求知的传统边界,从“面对面”到“键对键”,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其一,网络话语场域的平等互动性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客体关系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互动可以在自由、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弥补传统话语模式的弊端。其二,网络话语场域的即时便捷性提升了话语传播的时效。网络场域话语内容从发布到反馈的过程周期较短,话语主体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运用学生喜爱的网络新媒体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三,网络话语场域应用的灵活多样性丰富了话语载体。网络场域话语主体既可以借助微视频、微文章等发表观点、传递思想,还可以转载文章、影音视频以及通过评论、私信等形式实现与学生点对点、点对面、面对点、面对面地交互对话。其四,网络话语场域的新颖性助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目标。从通俗易懂的青年话语到深度表达的宏大叙事,从沉浸交互式体验到虚拟仿真式呈现,网络场域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发挥了极大的聚合、感召与引领的作用。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路向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需要基于话语权的生成机制、时代语境与实践经验实现话语创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语境维度、主体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四个方面来审视话语权建设的必然与应然,不断提升话语权,扩大影响力。

(一) 语境维度:坚持内语境与外语境相统一

语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运行的环境,是话语言说时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教育的语境有内外之分,教育活动内部要素互动存在构成了内语境,作用于教育活动的周围要素形成了外语境。教育的语境实际上是教育的外语境与内语境的统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境是一个系统,关涉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产生、交往和发展所依赖的内在核心要素和外在社会环境,伴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过程始终。不同语境生成不同意义的话语,语境的转换促成话语意义的重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话语客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方法等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话语权建设的内语境。这些内部要素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过程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的条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维度多极多层,内容维度拓展更新,时空维度即时交流,载体维度推陈出新。若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基本要素中的任何一个部分滞后于话语权建构的现实需要,都将阻碍话语权的提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内语境原则,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要素。外语境是独立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系统之外,影响和制约话语权提升的外部环境因素的总和。外语境包含多层次因素,总体表现为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高校一直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引导大学生们在不同的思想文化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话语实践过程中的重要课题。总之,只有在恰当的内外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才可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与理性认同。

(二) 主体维度: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活动,其目标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通过话语互动,触动、影响、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互动是双方思想交互流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的主导因素在教师,结果在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话语互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8]这就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生的角色定位及其辩证关系,为话语权建设提供了鲜明的理念导向和实践遵循。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的关键所在,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的规律性认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9]主导性与主体性辩证统一要求教师发挥能动性并调动学生积极性。一方面,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由教师系统设计过程,加工话语内容,把控双向互动,用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思想、宽广的视野和高尚的道德引领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良性互动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形成教师用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热情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互动的良好氛围。

(三) 理论维度:坚持一元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一”与“多”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一元”表示本质、本源,强调根本性,“多”则强调多元、多样的并存。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决定了意识形态教育始终是其核心内容和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是在学生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活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主导。在全球一体化持续推进和中国社会结构多元发展的进程中,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各方利益相互交织、错综复杂,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态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须处理好一元主导和多元并存的辩证关系,构建起一元涵盖多元,多元归于一元的话语权建设模式。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学生。这是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关键所在,也是引领青年学生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的重要保证。二是正确掌握和处理一元与多样的辩证关系。青年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教育者要积极回应多元需要在青年学生实现价值过程中造成的思想困惑。需要明确的是,承认意识形态多样性这一客观事实并不等于坚持“意识形态多元论”,弱化或消解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地位。在话语权建设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导向,也必须坚持多样性原则,在一元与多样之间寻求一种共存、协调、互促的平衡状态,对青年学生思想观念多样发展给予包容和理解,积极面对文化多样性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增强话语权的掌控力。

(四) 实践维度:坚持系统性与协同性相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由各个要素或不同子系统构成的系统整体,包含了很多具体的体系,如思政课程体系、课程思政体系、日常思政教育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安全稳定体系、评价督导体系、思政队伍体系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既要从整体上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系统规划和整体设计,也要注重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内部各要素或子系统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系统性思维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全过程,推进内部系统以及内外系统之間的协同配合,着力完善协调整合、联动协作、结构优化、合力育人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序的系统结构。

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强调要“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10]从顶层设计和谋篇布局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构建的根本任务、建设目标、育人内容、具体方法等进行系统规划和明确部署。这就要求高校要从整体性的角度、一体化的维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形成党委领导、部门协作、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多方联动、上下协同、运行顺畅的育人格局,打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与提升过程中的种种壁垒,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整体效应。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共同协作,推动系统形成微观个体层次所没有的新质的结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是多方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协同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的必然要求。注重协同性,一是要坚持主体协同,充分发挥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的价值与功能,将分散的育人力量整合构建起思想统一、密切协同的话语权构建共同体。二是要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相互统一,把握好内容与形式间的辩证关系,既要抓好“内容”这一核心要素,也要重视“形式”这一基础要素。三是要坚持知与行的统一,既注重理论内容的输入,也要重视社会实践的体验,引导青年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理解与认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22:11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54.

[4][8]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01).

[5][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133.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6.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10]教育部.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EB/OL]. (2020-04-22) [2023-03-16]. http://www. moe. gov. cn/srcsite/A12/moe_1407/s253/ 202005/t20200511_452697.html.

(责任编辑:刘敏)

猜你喜欢
话语权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