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张小钢 赵文强
摘 要:劳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劳动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下,高校劳动教育具备户外式空间、沉浸式教学、人本式发展、智能式培养、全面式评价等特征。劳动教育的开展要注重以劳育人、以劳传承、以劳担责、以劳谋福。把准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深识劳动形态的发展演变,唱响劳动教育的时代旋律,将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全部生活,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时代之需。
关键词: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高校;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618(2023)03-004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五育并举视域下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能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L21BSZ015)阶段性成果。
高校劳动教育从开始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劳动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从劳动教育为政治服务调整为培育合格建设人才,从劳动教育纳入素质教育,强调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到“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1]提至与其他四育同等地位,“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其重要程度不断增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3]为更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准确研究、理解高校劳动教育的要素表征、价值旨归与实践进路等关键性问题。
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下高校劳动教育的要素表征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党和国家对高校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要立足新时代,结合国情实际,顺应历史潮流,进一步明确要素表征,把握发展规律,找准劳动教育的着力点。
(一) 户外式空间:劳动教育场域由传统教室转向开放场景
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一定的场域支持。“场域是贯彻劳动教育过程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关键因素。”[4]受传统观念影响,我国劳动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重教轻劳”“以教代劳”的情况,劳动教育被限制在学校教室内,固化在课堂书本上,导致“劳动教学和劳动实践分离”。[5]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停留在表面,无法产生切实的实践体验和情感认同,劳动教育效果较差。目前,高校劳动教育场域正在从传统的教室转向更加开放的场景。一是劳动教育场地开放。高校将实践教学场地移动到社会实践基地、企业实训基地、创客空间等开放场景,更加贴近实际工作环境。二是劳动教育方式開放。高校采用项目式、团队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三是劳动教育资源开放。高校与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进行合作,共享教育资源。高校劳动教育场域的转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适应社会变化和教育需求,从而更好地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 沉浸式教学:劳动教育内容由知识传导转向躬身实践
劳动教育作为实践性教育,需要密切关注劳动实践,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劳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高校通过采用沉浸式教学,引导学生从事劳动实践,不仅可以使学生听讲、观摩,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其亲身参与到实践中去,身处其境,“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6]在机械工程学习方面,可以使学生进行工程训练,操作机械设备完成零部件的设计、加工、制作与装配等,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农业学习方面,可以使学生到田间地头体验种植、收割等过程;在手工制作方面,可以使学生亲手制作,体验制作过程和技巧;等等。上述方式既可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能够让其更加深入地了解、掌握所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知识技能双重提高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增进对劳动价值的认同,更好地体验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品质。
(三) 人本式发展:劳动教育目标由技能培训转向系统育人
曾经一段时间,我国劳动教育过度强调劳动技术教育,注重学生技能培训,认为以此便能更好地为生产建设服务。但这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甚至把劳动教育简化为体力劳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劳动教育规律”。[7]随着新时代劳动教育文件的出台和政策的不断完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明确强调劳动教育要朝着人本式方向发展,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人的自身价值,注重人的尊严、创造力和自我实现。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还要培养沟通协调、社会适应、团队合作、责任心等素养品质,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习惯,进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也进一步彰显了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
(四) 智能式培养:劳动教育形态由体力脑力转向数字劳动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劳动教育的形态和行为也朝着智能化、智慧化方向转变。在过去,劳动教育形态主要是体力劳动,如操作机械设备、农耕种植、制作手工艺品等,这些教育形态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需求,因此教育者要“树立发展的劳动教育观”,[8]将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应用于劳动教育。数字劳动是新时代数字经济的显著标志,是脑力劳动在大数据时代的新样态,其蕴含的复杂性远超出传统劳动,不仅需要智力和创造力,还需要良好的计算机技能和信息素养。在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高校在劳动教育方面也要转型升级为数字劳动教育,进一步丰富教育形态,主动融入智能化生活,进行劳动技能层面的数字化转向和劳动认知层面的智慧化转向,形成叠加效应,从而培养更多具备数字技能、适应数字劳动的人才。
(五) 全面式评价:劳动教育评价由结果评价转向综合评价
劳动教育评价是衡量劳动教育成效的标尺。对劳动教育的质量作出合理判断,是开展劳动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高校构建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反馈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劳动教育的落地实施与提质增效。目前,高校在劳动教育评价方面更加注重全面性,不再仅仅是通过完成劳动教育考试或完成一项劳动教育任务进行评价,而是更多地关注劳动教育全过程,注重学生的基础差异,强调个体的进步幅度和努力程度,采取定量与定性、自评与互评、家庭与社会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全方位掌握劳动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践表现、劳动素养、思想认识等,不断优化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从而构建更为全面、科学、完善、开放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下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旨归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下,高校劳动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基础,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注重以劳育人、以劳传承、以劳担责、以劳谋福,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培养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 以劳育人:从劳动实践的教育进阶为劳动育人的教育
劳动教育承载着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劳动教育政策的制定也将“把握育人导向”作为基本原则,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这要求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以劳育人,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劳动教育回归育人初心。由此,高校劳动教育不能是停留在表面简单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而是要着眼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增强学生的劳动技能,实现教学统一、知行合一,进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自觉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 以劳传承:根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劳动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9]“劳动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实践。”[10]“文化是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本质。”[1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劳动被推崇为最崇高的事业,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源泉。因此,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要根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劳传承,弘扬劳动精神,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养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高校要通过劳动教育,使大学生具备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并以极高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进行劳动实践,从而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 以劳担责:以创造性劳动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改造社会,劳动托起中国梦。“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高校劳动教育要体现时代特征,引导大学生崇尚劳动,以劳动为荣,以创造性劳动为荣,以自己的劳动成果为荣,以个人的全面发展驱动社会的整体进步。高校要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引导大学生以劳担责,使其意识到劳动是一种既有利于个人,又有利于社會的行为方式,能够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服务相统一,进而,使大学生全身心投入劳动建设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真正地肩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
(四) 以劳谋福:通过劳动奉献增强人生幸福感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13]通过劳动,人们可以创造出有用的产品和服务,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自由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获得物质上的回报,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此外,劳动者实现人生幸福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从而获得持久性的幸福感。而劳动奉献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和成长途径,可以使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实现终身学习和成长,并为终身幸福保鲜。因此,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生的奋斗意识,使学生领悟人生幸福的要义,并以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生活,从而为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基。
三、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进路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学生发挥着中坚力量。因此,高校要积极完善劳动教育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成效。
(一) 把准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14]把准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强化劳动教育的地位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使大学生深刻理解并树立起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鉴于此,高校应该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劳动教育与学科专业相结合,个人劳动发展与服务国家建设相结合,注重劳动教育的统筹推进和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高校通过课堂教育和其他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劳动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从而激发潜在的劳动意识。新时代,劳动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为此,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提出新的想法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从而使他们不断创新和进步。同时,高校还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协同配合,使学生在不同场域中广泛接受劳动教育实践。
(二) 深识劳动形态的发展演变,培养坚守劳动精神的时代新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形态也在逐渐演变,从最初的手工劳动到现代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人们的劳动方式和劳动条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劳动的认识和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新时代,培养时代新人,要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劳动对于美好生活创造的重要性,传承并弘扬新时代的劳动精神。
“新时代的劳动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15]它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具有勤劳、奋斗的鲜明特征。高校只有不断加强劳动精神的宣传教育和文化浸润,才能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实践活动,体悟到劳动的尊严和价值,肩负起神圣的劳动使命,全身心地投入火热的劳动实践中去,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保持竞争力,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三) 唱响劳动教育的时代旋律,奋力劳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历史是由劳动者创造的,今天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可以说,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史就是一部生动的劳动奋斗史。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都要认清劳动对于时代发展的重要意义。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创造,最终都要通过劳动者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16]当前,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創新型劳动者。高校劳动教育在培养新时代劳动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在大学生中继续高举劳动大旗,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唱响劳动教育的时代旋律,将劳动教育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教育引导大学生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勇做新时代的劳动者、耕耘者、拼搏者和奋斗者,将个人梦融于国家梦、民族梦,依靠劳动建功新时代,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四) 融入劳动教育的全部生活,矢志不渝地追求实现幸福人生
马克思指出:“实在的自由……见之于活动恰恰就是劳动。”[17]劳动教育的本质是使人自由地生活,创造幸福的人生。生活即教育,劳动教育只有融入全部生活,才能生动活泼起来。因此,高校要精心设计、耐心引导,将劳动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融入大学生全部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充分熟悉了解劳动,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感受幸福快乐。
新时代,高校积极开展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运用能力,可以使学生从最基础的清扫卫生、整理桌凳、捡拾垃圾做起,也可以开展烹饪、种植、缝纫、木工、编织等劳动技能训练,还可以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不同行业和职业,在体验中习得一种或多种技能,从而让劳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高校劳动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出力流汗、经风雨、受磨砺,获得充实与丰富。只有这样,才能坚定劳动成就梦想,劳动创造幸福的信念,从而在劳动中进步,在劳动中成长,学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真正拥有幸福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曲建武,黄磊.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启示[J].教育科学,2022,(05):1-7.
[2][3][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001).
[4]宫长瑞,卜凡钦.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的图景展现及其实践策略[J/OL].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3-11.
[5]刘燚,张辉蓉.建党百年来劳动教育的历史变迁与反思展望——基于教育方针分析的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04):18-25.
[6]于玺,刁衍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优化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2,(02):50-52.
[7]刘红梅,翟小宁,李森.党史百年历程中的劳动教育政策:变迁、逻辑和展望[J].教育科学研究,2023,(02):13-19.
[8]代以平,冯珊珊.数智时代劳动的新形态与新挑战——兼论学校劳动教育的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2023,(03): 104-111.
[9][1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10][11]肖绍明.劳动教育的文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02):17-28.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6.
[13]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29(002).
[15]宋广军.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及培育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03): 156-160.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174.
(责任编辑:韩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