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伶俐
导读:2022年版新版课标在“主要变化”中明确:“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美术”部分第二学段设立的学习任务5就是“融入跨学科学习”专题。本文以“图文互释”为切入点,对小学语文与小学美术的跨学科融合展开研究,探寻语文的“文”向美术的“图”的转化路径。
图文结合阅读教学是当前小学语文学科的主要研究路径,可以弥补传统阅读教学趣味性、直观性的不足,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当前,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对“图文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多集中在图像与文字的功能和关系,以及图像在文字阅读中的作用上。对“图像和文字如何进行双向互释,以培养学生习得性阅读能力与阅读思维能力”的教学研究相对有限。基于此,本文立足于跨学科视域,以“图文互释”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为核心,将中段小学生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以文定图、绘本创作、情境表演、主题活动、综合评价等角度入手,探究小学语文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教学策略,为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一、小学语文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教学思路
以“图文互释”阅读教学模式为核心,将审美创造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探究小学语文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教学思路,首先要参考“图文互释”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其次要参考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从图文互释教学角度分析,不同的学段有着对应的阅读方法:(1)低年段要融图入文。通过清晰直观的图式,化解学生在阅读学习上的盲点和难点,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中年段需要融文入图,根据课文类型采用合理的绘图方法,对文章内容进行细致解析。同时,还要辅以表演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展现对作品的理解,落实体验形式的动态学习。(3)高年段需要以1+X“图文互释”大单元整合阅读为宗旨,引入丰富的阅读素材,通过课内带动课外的方式,将融文入图的思路迁移到单元整体、同类文本阅读中。由此,可以充分体现“图文互释”教学模式的辐射力。
从新课标角度分析,审美创造核心素养是语文与美术跨学科教学的切入点。所谓审美创造,是指学生在鉴赏、理解作品的过程中收获审美体验,逐渐培养感受美、运用美、创造美的综合能力。此外,新课标提倡义务阶段的教育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以趣味引导的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落实多元化评价,为学生的学习查缺补漏。
综上所述,以中年段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小学语文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教学思路需遵循目标性、趣味性、自主性、实践性、评价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制定五点教学策略:“目标性——以文定图”“趣味性——绘本创作”“自主性——情境表演”“实践性——主题活动”“评价性——综合评价”。
二、小学语文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教学策略
(一)以文定图,确定图文类型
由于语文课文类型丰富,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应使用契合度最高的图像呈现主要内容。语文教师可以与美术教师做好交流工作,落实以文定图的教学策略,为不同类型的文章确定最合适的图文种类。中年段小学语文课文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写景散文、咏物文、写人叙事文、说明文、小古文、寓言等。对不同的类型,均可以用合理的图画加以描绘。
比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属于写景散文,这类文章可采用分画面图的方式呈现。以《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学为例,教師可以用三类图画,将作品描述的主要景象呈现出来。首先,第一幅图画为整体画,需要绘制西沙群岛的全貌,对应文章第一段的内容,充分展现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第二幅图画为分镜画,分别从海面、海底、海滩、岛上四方面绘制不同角度的岛景,与第二段的分述层层呼应,展现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第三幅图画属于人物画,专门描绘西沙群岛的驻守军人英姿勃勃的形象,因为他们日复一日默默无闻地驻守,才有了这一方美丽的天地。由此,用三类图画与文章相互呼应,可以突出每一段文本的主要信息,帮助学生迅速理解课文内容。
又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属于寓言,这类文章可以采用气泡图的方式展示主要内容。气泡图以图片生动有趣、文字言简意赅为特点。教师可以使用五张气泡图将剧情娓娓道来。第一张图片,有一名正在辛苦干活的农夫。第二张图片,一只飞奔而来的兔子撞死在树根上。第三张图片,农夫正在家中大快朵颐,味美的兔子让他眉开目笑。第四张图片,正式点入主题,农夫懒散地躺在树根旁,将锄头随意扔在身边,无心耕作。第五张图片,农夫没等到兔子,只能颓然长叹一口气,地里的农作物也变得枯黄。由此,通过寥寥几张气泡图,可以活灵活现地展现故事的来龙去脉及农夫的心态变化。
此外,其他类型的文章也可以通过对应的美术图示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品读。如咏物文可以引入版画图,写人叙事文可以引入线状图,说明文可以引入思维导图,小古文可以引入人物关系图。这样学生可以翻转文本,用看图的方式迅速厘清文章逻辑,提高阅读效率,获得愉悦的跨学科学习体验。
(二)绘本创作,提高审美能力
如果以文定图是“以语文为主导,美术为辅助”的教学思路,教师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以艺术创作为主辅以语文阅读。具体而言,采用绘本创作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权,鼓励学生结合文本阅读创作个性化的作品。这样既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钻研剧情,绘制引人入胜的优秀绘本,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为学生排忧解难。其一,在读完这篇课文时,学生需要罗列一份提纲,整理梗概,快速找到想要了解的信息,有条不紊地安排剧情。为后续绘本制作做好准备。其二,制作绘本的主力成员应具有一定的绘画功底。学生可以分工合作,各展所长。比如,擅长画线条的学生负责勾勒人物框架,擅长色彩的学生负责为图画上色,擅长构思的学生负责设计画面。通过相互默契配合,可以突破制作过程中的各个难关。其三,在制作完图画后,学生需要为各个画面配上文字。文字内容应尽量言简意赅,也可以适当搭配一些富有趣味性的“颜文字”,将当前场景的气氛、语调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其四,绘本内容应以正能量为主,体现出优秀的道德素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出色的价值观念,直观呈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主题。其五,为了进一步提升绘本的趣味性与隐喻性,学生可以参考《那年那兔那些事》这部动漫的设定,用老鹰、兔子等动物代替课文中的关键人物。综上所述,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艺术天赋,根据自己的意愿融入多种多样的趣味元素,将文本以更富想象力的绘本形式表达出来,这对审美创造核心素养的发展大有裨益。
(三)情境表演,培养艺术思维
在新时期,小学生的阅读学习不能拘泥于纸面形式。在图文互释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大胆创新阅读,给予学生更多展示风采的机会。对此,可以采用情境表演的教学方式,将语文与美术融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实现自我释文,充分发散艺术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为例,这篇课文属于童话故事,充满丰富的想象力。文章虽然简短,却出现了多名角色,有老屋、小猫、老母鸡、小蜘蛛等。学生可以开发脑洞,用拟人的方式将其创编成戏剧的形式,也可以运用美术技巧为各个角色设定立绘。学生需要深入分析每一个角色的形象特点,思考应表现出什么样的表情与动作。
完成前期工作后,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按照喜好做好角色分工。在此過程中,学生需认真讨论,思考什么样的服饰和道具能让角色形象更丰满。通过针对性研讨,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各个小组可以轮流上台,将创编成果表演出来。教师和其他同学要对每个表演作品认真打分,讨论作品中哪些对话比较符合角色形象,分析哪些细节可以进一步改进。根据点评结果,学生可以更好地优化剧本,完成二次“图文互释”,通过亲身表演加强学习体验,辅助文本阅读与艺术鉴赏,这对审美创造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四)主题活动,开阔学习视野
除了情境表演以外,主题实践活动也是“图文互释”阅读拓展的有效思路。语文、美术两门学科均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为载体融入学习主题,可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促进语文与美术的相互融合。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活动的方式,拓展“图文互释”阅读教学的深度。
比如,组织“读书会”学习活动,以个人为单位,让每一名学生展示阅读学习成果。学生不必拘泥于课本,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优秀的课外阅读著作。比如童话类著作,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宝葫芦的秘密》《稻草人》等;寓言类著作,有《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故事类著作,有《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等;诗歌类著作,有《朝花夕拾》《艾青诗选》《繁星·春水》等;长篇名著,有《红岩》《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等;科幻类著作,有《十万个为什么》《海底两万里》等。在拓展课外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贯彻“图文互释”的原则,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在家长的帮助下,为课外著作制作一篇图文并茂的PPT。正式参与读书会介绍成果时,学生可以将PPT作为背景,实现图文结合的阅读效果。
又如,组织传统文化宣传活动。针对中年段古诗词学习情况,以诗词文化为主题,鼓励学生合作设计各种各样的宣传板报。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在板报中插入丰富多彩的插画,描述古诗词的思想内涵、文化特点、精神境界。如《惠崇春江晚景》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江南春》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望洞庭的“湖光秋月两相和”等诗词中的美丽景象,均能通过风景插画得到展现。由此,通过百卉千葩的主题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美术绘图能力,实现语文与美术的跨学科教学,也能引入丰富的课外阅读素材,充分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五)综合评价,做好反思总结
新课标提倡“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要求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建立“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评价机制。教师应改变分数至上的沉痼评价理念,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上。对此,可以组织综合性的评价活动,做好反思总结工作。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比如,在“图文互释”阅读学习模式中,你认为最大的学习难点是什么?用图像描述文章时,你认为哪一种图示使用起来最为直观?为图示添加文字时,你认为应事无巨细地描述每个细节,还是简单叙述主要信息?你对自己近期的阅读学习如何评价?你认为“图文互释”阅读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有哪些不足之处?有哪些可以改进建议?你在小组合作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了什么?对其他同学的阅读学习如何评价?综上所述,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教师可以全面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了解小学语文与美术学科在合作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为优化阅读教学做全面准备。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微信软件,组织“班级阅读之星”投票。针对学生近期的阅读学习表现,评选出优秀的阅读达人。评选标准如下:(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每天至少保持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充分发挥课外阅读学习的带头作用。(2)有丰富的阅读积累,至少读完五本课外专著。(3)熟练运用“图文互释”阅读模式,实现融图入文、融文入图的双向学习。(4)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熟练运用美术技能展示阅读成果。
三、结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和美术教师不能只专注于知识的灌输,也要通过图文互释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图像与文字,从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充分激发感受美、发现美、表达美、理解美的鉴赏审美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雅涵养与情趣,使其逐渐具备健康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