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铭
脂肪肝是各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高热量食物摄入的增多,脂肪肝发病率日益增加,并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
祖国医学中,并无脂肪肝的记载,《难经》中载有:“肝之积,名日肥气。”《古今医鉴》中载有:“胁痛或痰,积流注于血,与血相搏留为病。”《灵柩》中载有:“邪在肝,两胁中痛,塞中,恶血在内。”根据其临床表现,脂肪肝大多归属于“胁痛”“积聚”“肝着”“痰浊”“痞满”“肥气”“肝癖”“臌胀”“黄疸”等范畴。
大多数学者认为,脂肪肝的病理基础与痰、湿、浊、瘀、热等有关,病位在肝,涉及脾、胃、肾等脏腑,证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痰浊血瘀为标。肝、脾、胃、肾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利,气化失调,如肝失疏泄、脾胃失运、肾失温化,可以导致体内津液、血液的代谢异常,引起湿邪内生,痰浊内蕴,血行不畅,湿痰瘀血互结,导致脂肪肝的形成。
脂肪肝病因病机可归为酒食不节、情志不畅或感受湿邪,或嗜食肥甘、劳逸失常等而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久病体虚及肾,痰浊内生,气机郁滞,血脉瘀阻,气滞、血瘀、痰凝、湿热互相搏结而形成。
1.外感湿热疫毒外感湿热疫毒,日久留着不去,均可导致肝脾脏腑失和,气血运行不畅,津液输布失常,痰湿浊瘀结于胁下而成积块。正如《诸病源候论·积聚》云:“诸脏受邪,初未能成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
2.饮食不节饮食因素是脂肪肝的主要发病原因。人体脏腑功能活动依赖于饮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养。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生理活动所需的气血津液,皆由正常合理的饮食及五味所化生。饮食规律,营养均衡,脾胃健运,气血生化充足,才能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过食肥甘厚味,阻碍脾胃运化,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能输布转化为营卫气血,反而化湿生痰,反成痰浊膏脂;痰浊内蕴,外溢于肌肤则为肥胖,内积于肝则为脂肪肝,发为本病。谷以养人,而过食成积。《素问·痹论》日:“饮食白倍,肠胃乃伤。”过食肥甘厚味,则会有“膏粱之变”,因肥能生热,甘能壅中,肥甘太过可壅滞中焦,损伤脾胃,化湿生热,炼津为痰,痰湿内蕴亦而变生本病。
3.饮酒过度酒乃水谷之精微,熟谷之液,其味美而清香可口,但其性喜上升,且大热大毒,为湿热之最,如适量饮用,具有怡神御寒、和畅气血之功;若长期大量嗜酒,必致湿热蕴结,热毒内攻,最终导致“酒积”“酒癖”等病证的发生。正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所载:“酒者,水谷之精气也,其剽悍而有大毒,入胃则酒胀气逆,气逆于胸,内熏肝胆,故令肝浮胆横。”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提出“髀酒之性,大热大毒。”《本草纲目》日:“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目前认为,在患病早期,患者嗜饮,致使酒毒湿热之邪蕴滞中焦,损伤中焦脾胃,内熏肝胆,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脾胃运化失司,肝气疏泄失常则木郁土塞,久之则气遏湿阻,化湿生痰,肝脾同病,成“胁痛”。在患病中后期,由于误治、失治,使疾病发生传变,气病及血,气滞血瘀,气血痰湿互结于胁下,则成“肝积”。
4.劳逸失度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增强脏腑功能,提高体质;而合理的休息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脑力。《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谓:“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少劳多逸,使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减弱,脾失健运而致病。如《素问·宣明五气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脂肪肝患者多由于过度安逸少劳,致筋骨懈惰,气血不畅,壅遏不行,久不活动,脾失健运,水谷之气堆积不行,进而痰饮、水湿内停而致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失畅,日久成瘀,痰瘀互结,阻于肝络。饮食不节、少劳多逸,可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而成本病。
5.情志失调中医将情志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七情过激,长期紧张,可导致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气机不利,甚至血行不畅。肝所主情志为怒,怒则肝失疏泄,更容易造成脂肪肝。肝疏泄的功能正常,则脏腑经络生理活动协调;若肝失疏泄,则气机阻滞,影响气血、津液运行,伤及脾胃功能。情志失调,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血流不畅,久则气滞、血瘀,瘀阻肝络,发为本病。
七情失调,既可直接伤及内脏,致使脏腑功能紊乱;也可导致气机升降失调,影响水液代谢、血液运行,而变生痰、瘀;还可因肝失疏泄、气机逆乱,横犯脾胃。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肝失疏泄则脾失健运,脾失健运则水谷不能归于正化,精微不能输布,化为脂膏痰浊沉积于肝而发病。
6.体质因素脂肪肝的发生,除与饮食、劳逸、湿热疫毒及脏腑虚衰有关外,还与体质因素密切相关。《丹溪心法》“凡肥人多痰,乃气虚也。”《石室秘录》“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运化,故痰生之。”《萬氏妇人科》日:“惟彼肥硕者,膏脂充满,脂痰凝塞。”中医学认为,痰湿之体,多脾虚湿盛,痰湿壅阻,日久形成脂肪肝。
中医治疗脂肪肝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辨证求因、综合施治,能起到很好疗效。以化痰祛湿、活血化瘀、疏肝解郁、健脾消导为主,也可根据病情,辅以清热、解毒、利胆、化积、补肾、养肝等法。
1.湿浊内停证形体肥胖,右胁肋不适或胀闷,周身困重,倦怠乏力,胸脘痞闷,头晕恶心,食欲不振,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治宜祛湿化浊。方用胃苓汤(《丹溪心法》)加减。陈皮10克,厚朴10克,苍术10克,白术15克,猪苓10克,茯苓10克,桂枝9克,泽泻10克,炙甘草6克。
2.肝郁脾虚证右胁肋胀满或走窜作痛,每因烦恼郁怒诱发,腹胀便溏,腹痛欲泻,倦怠乏力,抑郁烦闷,时欲太息,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腻,脉弦或弦细。
治宜疏肝健脾。方用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柴胡10克,白术15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薄荷6克(后下),生姜6克,生甘草6克。
3.湿热蕴结证右胁肋胀痛,口粘或口干口苦,胸脘痞满,周身困重,食少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宜清热化湿。方用三仁汤(《医方考》)合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加减。杏仁6克,白蔻仁10克(后下),生薏苡仁15克,厚朴10克,通草10克,滑石15克(先煎),制半夏9克,茵陈10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白术15克,金钱草10克,生甘草6克。
4.痰瘀互结证右胁下痞块,右胁肋刺痛,纳呆厌油,胸脘痞闷,面色晦滞,舌淡黯边有瘀斑,苔腻,脉弦滑或涩。
治宜活血化瘀、祛痰散结。方用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合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丹参15克,制半夏9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