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龙
《说“木叶”》的作者林庚先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入手,运用“比较分析”法对舍“树”求“木”的缘由作了精妙的解释,为我们鉴赏古诗词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下面,笔者就谈谈“比较分析”法在《说“木叶”》中的作用。
一、引出话题
自古以来,写秋的诗歌是非常多的,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诗人以可见的水波、木叶来写不可见的袅袅秋风,非常巧妙。这句诗也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林庚先生在阅读这些古诗词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的奇怪的现象:自《九歌》之后,“木叶”这个词便成了诗人们钟爱的描写对象。
林庚先生通过研读和比较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虽然“木叶”和“树叶”的概念意义差不多,但是“树叶”在诗歌中很少见,甚至没有出现与此相关的好诗。由此,林庚先生发现,在古诗中,“木叶”很常见,而“树叶”不常见。他通过“常见”与“不常见”的对比引出话题,提出了本文要探讨的核心问题,即“古人为什么更喜欢使用‘木叶一词,而不是‘树叶一词”。
林庚先生以其敏锐的洞察力,从日常的阅读活动中发现了一些人们容易忽略的问题,并运用“比较分析”法引出了话题,带领读者一起探讨这一问题。
林庚先生的论述是从“木叶”到“树叶”再到“落木”,最后他讨论的重点,其实是“木”的特征。文章的开头他用三个自然段作铺垫,探求古人为什么要将“树”,改为“木”,从人们在阅读中的感知引出了说“木”的这个问题,作者通过说“木”缘由的详,“木”特征的略,突出聚焦问题的过程。
二、深化问题
对于“木叶”为什么会成为诗人钟爱的意象,林庚先生进行了猜想:是不是因为古人出于文字需洗练的缘故,省略了“树”而单用“叶”?随即,他又否定了自己的猜想,认为“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既然没有理由认为古人出于文字洗练的缘由而不用“树叶”,那么怎么就很少有人使用“树叶”一词呢?
接着,林庚先生比较了沈佺期《古意》中的“木叶”和杜甫《登高》中的“落木”,阐述了两者的相似之处。从“树叶”到“木叶”,再到“落木”,古人摈弃了“树叶”,但一直保留着“木”字,如“木叶”“落木”中的“木”就一直被保留着。这主要是因为“木”在诗歌中具有暗示性。由“木”,我们会想到树,想到树微黄的颜色和干燥的质感。
从当时的社会现实看:20世纪80年代,诗坛呈现出萎靡不振的景象,专门发表诗歌的报纸、雜志寥寥无几。文章中提到“木”暗示秋天的景象,秋天能让人联想到“木叶”以及“落叶飘零”,这一特点与当时诗坛的“萎靡不振”相似,“木”字能体现出秋天那种凄凉、肃杀的景象,“木”的艺术特征也暗示着当时的诗坛状况,林庚先生内心满是无奈与失望。作者通过“木”字来类比出自己的那种与“木”所表达的意象相同的心境。
运用“比较分析”法,林庚先生由“树叶”谈到“木叶”,再谈到“木”,使探究的问题更深入。
三、丰富内容
在文章中,林庚先生还探讨了“木”的使用场合的问题,即古人会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场合使用“木”字。
自屈原开始,古人一般会在描写秋景的时候用到“木”字。“木”包含了落叶的意思,即有秋风扫落叶之意,可以营造凄凉、萧瑟的意境,渲染抒情主人公惆怅、幽怨的心情。与“树”相比,“木”具有更强的暗示性。由“木”的暗示性,林庚先生联想到,正是因为诗歌的语言具有暗示性,诗歌才会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之后,他运用“对比分析”法探讨了“树叶”与“木叶”所呈现的不同意境,分析了如何通过巧妙排列组合使字词构成不同的意象,进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他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在诗的意境中的差别,作了极为细致的分析,说明了“诗歌的语言具有暗示性”。
我们在阅读中发现从屈原开始使用“木叶”,到杜甫“宁肯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再到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正体现了“文字在历史过程上”“种种关系”的积累。这也说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从古至今,在历史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传承,并在传承中不断丰富“木”所表达的内容。
作者运用“比较分析”法,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开阔了读者的眼界。
林庚先生在阅读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发现了古人以“木”取代“树”的现象,并运用“比较分析”法探寻了“树叶”和“木叶”的异同,阐述了“木”在表达上的“精妙”,揭示了古代诗人舍“树”求“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