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丽
导读:幼儿教育能为幼儿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教师应提升工作水平,加强幼儿多项能力培养,助推幼儿全面发展。利用绘本教学培养幼儿创新思维,不仅能培养幼儿学习习惯,还能提升幼儿独立思考能力。本文就绘本教学中如何加强幼儿创新思维培养展开探究,希望培养幼儿好的思维模式。
幼儿教育作为国内教育事业的主要环节,教学质量对幼儿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合理开展幼儿教育既可以启迪幼儿智慧,还能培养幼儿好的习惯与思维,为后期健康成长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创新理念与社会发展趋势相符,教育创新符合国家教育事业号召。绘本教学不仅有助于幼儿未来学习,还能提高幼儿学习成效。教师有必要加强绘本教學研究,深入了解各项环节,便于将创新思维融入其中,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另外,通过绘本阅读既可以拓宽幼儿视野,丰富幼儿情感与见闻,还能培养幼儿阅读习惯,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对创新思维形成十分有益。
一、幼儿创新思维培养中绘本教学作用分析
(一)激发幼儿创造意向
幼儿学习成长中尚未接触应试教育,思维发展不受束缚,好奇心较强。结合这一特点,教师可利用绘本激发幼儿创造意向和探究意愿,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生活知识,该过程对创新思维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和传统教材相比,绘本包含大量图文信息,幼儿既不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还容易生发兴趣。整体看来,绘本教学有助于提升幼儿综合素养。
(二)培养幼儿创造思维
和成年人相比,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更强。作为启迪幼儿智慧的一种媒介,绘本利用图画内容既可以拓展幼儿思维,提高幼儿想象力,还能助推幼儿创新思维进一步发展。绘本和现实世界的逻辑不同,不会限制幼儿思维发展,可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促进创造思维培养。
(三)发展幼儿创造行为
创造行为是幼儿学习生活中创新思维的体现,可引导幼儿将具体思维转化成某种行为,提升综合能力。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应妥善采取措施培养幼儿创造力,便于幼儿在学习中将创新思维落实。绘本内容精练短小,有助于幼儿掌握故事情节,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提升创造力。阅读完绘本后,教师可指引幼儿结合故事内容进行创编,辅助幼儿将创新思维转变成创新行为。
(四)培养幼儿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人格在幼儿创新思维培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师应加强幼儿性格塑造,确保幼儿具备乐观向上的品质。创造力人格培养期间,应站在幼儿视角分析问题,努力在幼儿心中树立关键人物,确保人物形象乐观积极,为创新思维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二、绘本教学中幼儿创新思维培养措施
(一)多元研读绘本
受个体差异影响,绘本阅读中幼儿对图文信息理解情况各不相同。基于此,教师应采取多元研读法有效满足幼儿需求,引领幼儿参与阅读,吸收知识。
1.加强艺术氛围营造,带领幼儿欣赏
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期间,教师应努力为幼儿创造阅读氛围与环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激发绘本阅读兴趣,提高审美能力。首先,为幼儿营造问题情境,提问环节设置应遵循启发性、引导性与开放性原则,鼓励幼儿带着疑问阅读绘本。例如,阅读《海底世界》内容时,教师可结合故事设置如下问题:“海洋中有很多生物,像鲸鱼、海龟等,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或看到的海洋生物包含哪些呢?它们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不同海洋区域与环境中会出现不同种类生物呢?”带着问题思考阅读绘本内容,幼儿可了解鲸鱼和海龟等生物的特点,通过艳丽的图片产生无限遐想,充分感知海底世界的奥秘。
其次,绘本阅读期间,教师应为幼儿设置悬念。尤其对故事类绘本而言,应阐述故事内容,保留核心人物、事件与结局,吸引幼儿自主探究发现。例如,阅读《小蝌蚪找妈妈》绘本期间,以故事为基础进行改编,为幼儿讲述大概情节,在结尾提问:“小朋友,你们觉得小蝌蚪会找到妈妈吗?”在教师制造的悬念下,幼儿自主阅读绘本,受好奇心的驱使阅读期间注意力会更集中,思考与想象力也会得到进一步培养。
最后,做好迁移学习。基于这一模式,幼儿新鲜感得以提升,视觉疲劳得以减少。当前迁移学习方式包含如下两种:一、新旧知识迁移,带领幼儿体验不同种类绘本,让幼儿了解各类故事内容。例如,将绘本分为科普类、意志培养类、角色扮演类、开发智慧类等,让幼儿学到新的知识,拓展思维认知。二、同类绘本的拓展。教师可遵照某种绘本类型,筛选相似绘本,让幼儿以此为基础拓宽阅读范围,避免长期阅读产生疲惫感。例如,阅读科普类绘本期间迁移学习的方向较多,教师可提供《世界的神秘地带》《宇宙奥秘》等内容,提升幼儿阅读兴趣,引导幼儿爱上绘本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2.引导幼儿看图讲话,助推绘本阅读
大部分绘本以图片为核心,几乎没有多少绘本出现特别多的文字。教师应结合这一特点引领幼儿学会看图阅读。受年龄、识字量、认知能力的限制,幼儿难以理解绘本中心思想,利用图片阅读绘本十分高效。教师应培养幼儿看图阅读的习惯,引导幼儿完成学习任务。例如,筛选故事类绘本,先遮挡文字信息,通过动画的方式按照图片顺序讲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把握故事思想,再鼓励幼儿讲出故事情节与主题。如果遇到抽象的图片信息,可让幼儿观看对应文字或进行合理指导。利用该方法开展绘本阅读教学,不仅能培养幼儿创新思维与想象力,还能提高幼儿阅读兴趣。
3.积极开展思维训练,深挖幼儿潜力
绘本阅读教学期间,教师应帮助幼儿建立思维体系,针对某种问题与现象自主思考探究。教师可适当向幼儿提出假设,打乱故事发展顺序,引导幼儿在假设中思考,按照特定模式重组情节。幼儿需要充分了解绘本内容,有效把握场景与人物等因素,通过联想深挖思维潜能。例如,某科普类绘本介绍了月亮、太阳、地球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可向幼儿提出如下假设:“如果天上存在两个太阳,地球会有哪些变化?人们的生活会怎么样?如果没有月亮和太阳,地球上还会有生物生存吗?”通过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不仅能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探索欲,还能培养幼儿逻辑思维。此外,还应加强归类能力培养,引导幼儿将绘本中的人物、动物等同类事物进行整理。该过程有助于幼儿培养观察归纳能力,了解事物本质。
4.组织幼儿交流倾听,鼓励幼儿表达
绘本阅读完成后,教师应协同幼儿开展主题交流活动,让所有幼儿说出阅读感受,和同伴分享想法。很多幼儿不愿意勇敢表达,害怕被嘲笑,在很大程度上对自信心产生影响,无益于人格培养。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引导幼儿大胆发言,结合幼儿特点合理分组,努力将相同爱好与性格的幼儿划分到一組,分享阅读心得。在倾听过程中,也要适当给予评价,方便幼儿结合他人观点表达想法,培养创新思维。
5.与生活相结合,提升幼儿想象力
教师应将绘本阅读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努力提升幼儿想象力,加大创新思维培养。具体而言,深入分析绘本,寻找和生活相关的内容引导幼儿思考,将知识和生活相融合,完成学以致用的目标。例如,点燃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引导幼儿自主探索,通过绘画充分表达生活感受,如“蚂蚁搬家”“家中飘出了饭香”等。通过描绘这些内容,不仅能提高幼儿想象力,还能加深幼儿生活体验,助推绘本教学有序开展。
6.关注细节培养,加强绘本演绎
教师既要帮助幼儿理解绘本整体内涵,还要加强敏锐性培养,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周遭事物中细节变化,发现问题,巩固知识。例如,筛选抽象插画作品,让幼儿结合想象深挖细节,展开详细探究。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正确引导,培养幼儿敏锐观察力。教师还可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通常来讲,可参照绘本内容引导幼儿开展角色扮演。特别对故事类绘本而言,可根据事件与人物做好编排,结合幼儿特点分配相应角色,提供实践方法,指导幼儿完成活动任务,充分展现表演天赋,全面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合理筛选绘本
绘本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幼儿特点与兴趣爱好筛选绘本供幼儿阅读,保证幼儿获得真实体验,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质量。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绘本形式变得多种多样。随着数量的增加,质量也呈现多样化。教师应以教育性和趣味性为核心,尽可能让幼儿从绘本阅读中感受乐趣,培养创造思维,详细绘本筛选方式如下。
1.彩色绘本
绘本图片与文字信息较为丰富。即便不了解绘本主题,幼儿也会被色彩鲜艳的画面吸引,刺激视觉系统,激发阅读兴趣,促进想象力发展。教师可筛选画面特点鲜明的绘本,用图片阐述故事,提升绘本质感,让幼儿迅速融入阅读。
2.电子绘本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很多新科技逐渐被应用到生活中,电子绘本就是其中之一。筛选绘本期间,教师要结合教学条件进行分析,充分展现电子绘本的教育优势,同时规避教学弊端。一方面,利用电子绘本在内容展示、色彩呈现上的鲜明特征,提升幼儿阅读兴趣和学习新鲜感。另一方面,避免幼儿长期阅读影响视力,妨碍身心健康发展。
3.经典绘本
绘本历史悠久,展现的是传统文化艺术。绘本发展史中有很多经典作品,教师应提前做好数据分析,根据阅读量、影响程度、获奖情况等标准筛选绘本。通过大量阅读经典绘本,不仅能满足幼儿发展需求,还能让幼儿受到不同文化熏陶,提升文化素养,促进创新思维发展。
三、结语
全民阅读时代在幼儿教学中积极推广阅读,有必要加强绘本教学研究。绘本教学不仅能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还能加强幼儿品格培养。为了加强幼儿创新思维培养,教师应结合幼儿特点做好绘本筛选,多元研读绘本内容,才能让幼儿通过丰富、优质的绘本提高学习兴趣,养成独立思考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