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伟 刘天森
摘 要:现阶段,教育数字化助力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呈现出积极发展趋势,但仍存在缺乏红色文化案例体系、融入专业知识欠充分等问题。为此,高校需充分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要义与实践要求,以及智慧教育、人工智能、数据驱动等技术原理,助推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推动国家高等教育战略指导下的智慧教育成果转化。据此,依托数字化技术打造红色文化引领课程思政的实践模式、辨析不同类型高校课程红色文化案例的应用情境、推动红色文化案例库系统开发与调适等措施可被更多高校开展探索性尝试。
关键词:数字化驱动;红色文化;课程思政;数字化技术;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9.075
0 引言
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重点做好大数据中心建设。近期教育部研究制定的《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也为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提供了行动指引。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校教师亟须全方位把握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变革规律,进而在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体现出数字化意识与教育思维。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必将体现出战略高度,通过突出鲜明特征以满足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为此,高校需筑牢思政教育的育人基石功能,大力促进学生理论知识拓展、思政意识强化、实践技能提升等多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百年征程中,全面系统把握红色文化的内涵要义与发展特征,是高校师生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基因的重要前提。现阶段,红色文化已成为引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新动力与新元素,高校也正在深入探索多元化的课程思政实践模式。为助力实现“门门有思政、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本文将从数字化驱动视角出发,为施教者与受教者搭建一个主动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平台,并依托红色文化对激励个体砥砺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从思政意识建设与智慧教育拓展相融合的视角推动构建“大思政”格局。《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的制定为高校教师融入数字化环境并使用数字化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营造智慧教育环境,高校亟须尝试打造教师、学生、数字化平台相互联动的课程思政新模式,以促进师生对“主动融入课程思政”产生兴趣与热情,从而加快构建具有情境化与互动化特征的思政示范项目。综上分析,本文将探索数字化驱动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路径选择,从而提出如何运用数字化工具促进红色文化与课程思政的深入融合。
1 相关研究进展
1.1 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其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树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涵盖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红色遗存和红色精神。从我党精神谱系的历史发展脉络来看,不同时期的红色文化既一脉相传,又与时俱进。以红色文化培育新时代高层次人才,对于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然而,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仍然有限,这不利于形成红色文化对青年人才价值塑造的引领作用。既有研究指出,多元文化意识会引发个体的身份探索、身份混淆与意识开放,进而使得由人格和身份差异引发的文化态度差异更加明显。当前阶段,多元价值观弱化了红色文化对于大学生价值共识的影响力,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观、全球化引发的外域价值观及社会转型期产生的内生价值观形成了交叉共融,使得深入推进大学生在理解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认知偏颇,甚至极端思想,这弱化了红色文化倡导的爱国情怀核心思想。同时,部分社会媒体所形成的舆论环境也冲击了红色文化的本质内涵。例如,消费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文化的传播对红色文化所倡导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形成了巨大冲击,淡化了个体对于崇高理想和道德修养的追求。由此研判,面向红色文化传承的课程思政持续建设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面临挑战,特别是如何系统地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体系仍然是一项需要被探索的工作。
此外,高校教育导向性的欠缺也削弱了红色文化的塑造力。高校承担着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新时代人才及传播优秀文化的职能。但现实情况下,部分教师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刻扎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较为淡薄,且缺乏引导学习、自觉学习与践行红色文化的能力与觉悟,进而难以对学生的精神建设产生积极的塑造作用。即使部分教师已具备较扎实的红色文化理论基础,但尚未有效做到将红色文化与学生认知能力、选择能力、实践能力等相融通,并且在红色文化传播过程偏重纯理论讲授或说服教育,而缺乏实践指引。
总体来看,我国高校教师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授能力仍显不足,且相关辅助设备配置缺位、教育参观成本较高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如何多措并举地推进红色文化写进教材、走进课堂且融入社会,是弘扬我党伟大精神力量、引领当代大学生思想建设新高地的重要任务。
1.2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进展
针对红色文化有效融入课程思政,我国高校已基于“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等教育目标开展了实质性探索。但总体来看,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进程中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其一,部分高校在红色文化育人方法设计层面较为单一,更多关注理论传授而较少地开展创新型实践。而新时代高等教育理念更加重视开展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素养训练,这要求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均要适应时代发展特征,并强调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
其二,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的参与主体范围相对有限,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部分高校的红色文化传承主体仍集中于思政课教师及辅导员范畴,缺乏对全体教师参与积极性的动员,更是较少地将其融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新型教育理念的融通式培养体系中。同时,专业教师自身的红色文化素养也有待持续提升,特别是需要提升红色文化融入实训实踐的能力。
其三,我国高校的红色文化教育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且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特征。特别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普遍限于开发和利用所在地区及邻近省市的红色文化资源,而难以全面获取全国范围内的优秀资源,导致红色文化育人视野较局限,呈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
1.3 数字化驱动高校课程思政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提升智慧教育的创新驱动价值,倡导依托数字技术、云计算等新兴科技推动教育现代化。为此,学者开始关注如何运用智慧教育理念破解课程思政的方法瓶颈,并以具体课程作为实践对象,尝试依托数字化平台深化国家重要文化力量的内涵价值,精准把握教育数字化理念引领课程红色文化塑造的关键着力点。在明确教育数字化如何引领课程红色文化塑造的基础上,学者将理论层面的目标导向转化为数字化技术开发层面的实践导向。在一系列新系统开发过程中,高校教师牢牢把握了数字化技术建设框架所强调的应用维度边界及智慧教育所倡导的教育“新形态”,并结合教学平台、大数据实验平台、行业数据库等建设特征,开发了适用于不同课程思政建设的数字教学系统。进一步,通过设定系统更新参数、增强系统预见性等方式,提升系统的自适应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师生使用障碍并满足用户的多元化功能预期。近期学者的研究正在逐渐明晰数字化技术在引领课程思政生态圈构建进程中的功能定位,突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坚实引领作用。
2 数字化驱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关键路径设计
2.1 依托数字化技术打造红色文化引领课程思政的实践模式
鉴于教育数字化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及重要表现形式,如何依托数字化技术打造红色文化引领课程思政的实践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借鉴龚旗煌(2021)提出的“新文科建设框架”下的四“新”维度(目标、原则、方法、保障)内涵,高校教师需探索如何运用不同类别的数字化技术实现红色文化在不同课程中的具象化体现,即依托平台技术将红色文化的核心指导理念扎根落地。在此基础上,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对标于四“新”维度,明确以数字化技术平台作为实践引领工具,将新文科建设框架及不同红色文化的内涵充分体现在技术平台功能的扩展层面,构建出教育数字化平台、新文科建设框架、红色文化、课程思政等多重元素互动融合的高水平教学实践,进而助推教育数字化在红色文化理论体系与分析方法层面的应用,形成针对红色文化思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方案,并尝试推广至更多学科专业。
2.2 辨析不同类型高校课程红色文化案例的应用情境
基于我国部分高校已开展的课程红色文化塑造实践经验,如何在不同课程体系辨析红色文化对课程思政的引领模式,是提升数字化驱动下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关键前提。鉴于红色文化在不同高校及不同学科课程中的应用方法与实践范式具有较明显的情境差异,识别不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案例中的情境因素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关键指导方向,是提升学生思政意识的重要实践形式。为此,需全面探索不同类型高校开展课程红色文化实践的先决条件,以研判既有成功经验能够在各类课程中得以有效实施。基于此,系统地刻画不同类型高校开展课程红色文化实践的具体情境,以拓展课程思政践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视域与具体操作方法。
2.3 推动红色文化案例库系统开发与调适
进一步借鉴龚旗煌(2021)提出的“新文科建设框架”思路,为有效地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需明确阐释建设过程应遵循怎样的目标、原则、方法与保障体系,并在数字化平台中予以可视化地展现,形成具体且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从师生实际操作层面来看,如何使施教者和受教者有效把握数字化技术引领下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实现方法,长期来看对于多数教师和学生仍是一项挑战。为此,针对不同课程,教师需尝试探索如何建立多元化表现形式且内容翔实的红色文化案例库系统,并考虑对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信息的大样本采集和储存问题,为建设红色文化案例库创造可靠的实践平台。在案例设计与师生体验方面,教师需注重数据预测、视觉抓取及多重手段识别,从而广泛实现可视化的数据分析与应用。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说,教师可结合MOOC、混合式教学环境及存储资源,设计具有动态特征的案例库运行与调适系统,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通过自主嵌入与检索方式来实现案例库内容的筛选与更新。随着不同行业对于红色文化理解与应用程度的深入,案例库开发与调适的核心目标在于,不断适应师生对于课程思政内容体系的新需求,通过主动调整或更新思政表现形式,使得所传授的专业知识体系与思政内涵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该目标为授课教师提供了以下重要启示:教师在开发红色文化案例库的过程中,可进一步加入关键词检索的程序设计,以帮助学生快速甄别各个红色文化案例的核心要义,这也将促进案例库内容的快速更新。鉴于同一门课程可能由多位教师合作讲授,以及课程组教师年龄差异与成员结构变化,案例库开发与调适将帮助师生以个性化的方式完成案例库建设,并在保证建设思路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实现不同主体建设成果的交互共享。
3 结语
数字化转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路向选择。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环境下对深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要义也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对于塑造青年人才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长期来看,通过营造教育数字化环境,构建教师、学生、数字化平台相互联动的课程思政新模式,将能够有效激发师生“主动融入课程思政”的热情与创造性,助力开发具有情境化与互动化特征的思政示范项目,从而提升数字化技术对课程思政理念建设与技术开发的引领作用,并进一步突出红色文化在铸魂育人、助推青年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參考文献
[1]沈成飞,连文妹.论红色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教学与研究,2018,(1):97104.
[2]王春霞.论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5):132135.
[3]曹宗清,肖龙海.课程视域下“红色精神”融入国民教育的研究——以“红船精神”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10):4954.
[4]张亮,周静.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全国71所高校的实证分析[J].湖南科技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63169.
[5]Syed M.Identity exploration,identity confusion,and openness as predictors of multicultural ideolo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13,(37):491496.
[6]Agurtzane E.Vernaculars in the stylization of new Basque youth media identities:Is there a realignment of ideological relations?[J].Discourse,Context & Media,2018,(26):8290.
[7]田永静,颜吾佴.以红色精神教育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6,(11):26.
[8]王战军.中国高等教育的红色育人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20,(18):1517.
[9]陈铭彬,王炜.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路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71176.
[10]王裔君.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的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7):6869.
[11]陈周旺,段怀清,严峰,等.新文科: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复旦大学教授谈新文科[J].复旦教育论坛,2021,(3):523.
[12]黄炳超.高等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新文科建设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8):36.
[13]张丽,肖盈.红色资源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6):1920.
[14]涂频.“智慧教育+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A4):213215.
[15]李杰中.智慧教育赋能课程思政:现实理据、生成逻辑与实现路径[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2,34(2):5260.
[16]张香萍.数字化生存下高校课程思政的挑战与应对[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2(3):136140.
[17]刘祥玲.教育数字化转型中高校课程思政的困境与应对[J].中国电化教育,2022,(8):100105.
[18]谢幼如,邱艺,章锐,等.数字化转型赋能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进路与评价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22,(9):715.
[19]龚旗煌.新文科建设的四个“新”维度[J].中国高等教育,2021,(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