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文化内涵的若干思考

2023-10-30 16:37:21高宏基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9期
关键词:三线建设内涵

高宏基

摘 要: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党和国家为加强战备和内地建设做出的一项伟大壮举。作为三线建设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三线建设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和西部地域文化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探究三线建设文化的丰富内涵,对于理解和把握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9.009

0 引言

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西北、西南内陆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以国防科技、机械、能源、原材料及交通工业为重点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运动。这场空前的伟大建设工程,持续近20年时间,前后投入2000多亿元和上千万人力,不仅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形成了宝贵的三线建设文化。“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神,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因此,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视域下探寻三线建设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政治文化、中国特色工业文化以及地域特色文化的内在关联性,深入剖析三线建设文化内涵,对于更好地发掘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三线建设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

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三线建设文化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拥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华大地为其生根发芽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因此,理解和把握三线建设文化内涵,首先要着眼于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如“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家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忧患意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奋斗姿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创新思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名利观,“制天命而用之”的自然观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奋斗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标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华,从而使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当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际,成千上万的干部、职工、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充分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果断放弃一、二线地区的舒适生活,毅然决然奔赴条件艰苦的三线地区进行三线建设。在“靠山、分散、隐蔽”的三线“战场”,三线建设者用艰辛、血汗,甚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催人奋进的英雄“战歌”:“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十亿人民十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不想爹,不想娘,不想孩子不想家,不出铁水不回家”“战晴天,抢阴天,刮风下雨当好天,加快建设大三线”“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些价值导向鲜明的口号标语最能体现广大三线建设者肩负重任,舍小家顾大家,夜以继日忘我工作,创新突破、无私奉献的精神气概。因此,除了那些彪炳史册的大国工业、世纪工程,三线建设留给后人的还有更为宝贵的“三线精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这是三线建设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内核支撑,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在一致。换言之,三线建设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三线建设文化以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为“魂”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急剧恶化,周边环境风云诡谲,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脅。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加强战备和巩固国防的“三线建设”战略决策。这场空前的伟大壮举由党中央直接领导,毛泽东同志亲自作出指示“要准备打仗”“三线建设要抓紧”。在这样的特殊环境和政治历史背景下,三线建设更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以保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目的,有广泛群众参与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政治大动员。事实证明,这次政治动员是必要的、成功的。成功的秘诀之一,就在于党内政治文化的鼓舞和浸润。习近平总书记说:“党内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三线建设时期,政治文化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即使在特殊时期,各地党组织依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组织广大建设者读书、看报,学习“老三篇”,深刻影响着建设者的政治行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有力解决了部分干部、职工中存在的畏难情绪和不正思想。二是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是支撑共产党人奋勇向前的政治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常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广大建设者顶着物资匮乏、环境艰苦的巨大压力,坚守理想信念,以非凡的毅力,战胜了许多常人难以战胜的困难。三是坚持人民至上。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三线建设严格按照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最高指示,谋篇布局、破题开局,排除万难建成了成昆铁路、刘家峡水电站、中南制药等重大民生工程,形成了攀枝花、六盘水、天水等60多个新兴工业城市,“前厂后校”配套建立了许多科研院所、技工院校和中小学校,极大地改善了中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四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团结战斗目的的武器。三线建设布局偏远隐蔽,交通不便、地质复杂、基础设施落后,广大建设者背井离乡、远离城市,置身高山峡谷、大漠荒野,发扬斗争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建设奇迹。作为党内独特的政治标识,这些文化元素与三线建设相适应,实现了历史性与时代性、政治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成为三线建设文化之“魂”。

3 三线建设文化以中国特色工业文化为“体”

所谓“体”,就是主体。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党和国家将三线建设的重点布局在国防科技、机械与原材料、能源化工以及交通运输等重工业部门,历经17年艰苦创业,在中西部建成约2000个大中型企业、设施和科研院所,基本形成交通、电力、煤炭、化工、石油、建材、钢铁等生产部门相互配套的工业体系。这极大地改变了新中国落后的工业面貌,增强了新中国工业实力。直到今天,人们提起三线建设,想到最多的还是“工业记忆”。这些伴随着工业体系而形成的、渗透到工业发展中的“工业记忆”可以理解为工业文化,集中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其中,物质文化是三线建设者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工作、生活场景,以及那些凝结着广大建设者智慧和血汗的伟大工程。在今天,可以称之为“工业遗产”,如被誉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的成昆铁路,“象牙微雕”攀枝花钢铁基地,“黄河明珠”刘家峡水电站等,这些巧夺天工的伟大创举是建设者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物质财富。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相对应,指在建设时期涌现出的先进模范及其典型事迹,发生的重大事件,总结的经验理论,口口相传的口号标语、价值观念等。在建设过程中,广大干部职工立志“让毛主席睡个好觉”,“把一生交给党安排”,坚持“一切生活、设施从简”,以“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抢时间打歼灭战”,接连涌现出无条件响应主席号召带头西迁的213厂女工人苏玉春,为铁路建设洒尽一腔热血的三线学兵吴南,血战火海、保护油井的江津32111钻井队,修建成昆铁路牺牲的2000余名铁道兵等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典型事迹。此外,“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第一艘核潜艇和第一批喷气歼击机的制造,绝大部分研制、试验基地都在三线地区。可以说,三线建设者在精神层面上所表现出的超凡的毅力和留给后人的精妙設计,孕育和凝练出了“工业精神”,包含着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精诚合作的团结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勤奋务实的劳动精神、为国分忧的担当精神等。作为三线建设文化的精髓,这些工业文化精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强国无形的力量,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4 三线建设文化以西部地域文化为“底”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党和国家将三线建设着重部署在西部内陆地区,为三线建设成功实施准备了适宜的人文地理条件。一是地理单元上的相对独立性。西部地区地处我国第一、二阶梯,地势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环境差、交通闭塞,具备分散部署重大国防科技工业的隐蔽条件。同时,也印证了三线建设的艰苦环境和西部地域文化的艰苦“底色”。二是经济结构的单一性。受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西部地区经济结构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而且大多是“靠天吃饭”“靠天养畜”,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单一式的发展结构,是造成当地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人民群众亟须摆脱贫困落后的帽子。三线建设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既适应了西部地区人民对物质文化的热切期盼,激发人们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的创业激情,也极大地改变了西部山区人民的精神面貌。三是文化传统的多元化。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西部地区自古是多民族融合、汇聚和繁衍之地,多种文化元素在这里交流碰撞,形成了以“伏羲文化”“女娲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明的源头文化,以“丝绸之路”“玄奘西行”为代表的东西方交流文化,以“茶马互市”“彝海结盟”为代表的多民族交融交汇文化等。这些不同的文化形态,经过漫长历史岁月的沉淀,逐渐演变为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西部文化,如开疆拓土的英雄主义行为文化,包容开放、向善守正的交流文化,团结友爱互助的民族交融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合文化等,为三线建设文化精神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底色”和价值追求。正如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所说,“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她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的观念,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三线建设文化受西部地域文化的长期滋养和浸润,代表了地域文化与三线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同样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三线建设无形的资产,三线建设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为“魂”,以中国特色工业文化为“体”,以中国西部地域文化为“底”,融合了传统文化、政治文化、工业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精髓,镌刻着深深的时代印记和民族印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强三线建设文化阐释和研究,推动三线建设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推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21:96.

[2]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54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8.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5,181.

[5]中共中央关于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6.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59.

[7]当代中国史研究所.新中国70年[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9:103.

[8]惠鸣.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工业文化[J].智库论坛,2020,(21):2932.

[9]莽莽成昆出大山[N].人民日报,20201214(01).

[10]肖怀德.关于西部文化发展观的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122127.

[11]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22.

猜你喜欢
三线建设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略述《岁月生香》的壶中内涵
内涵漫画
爱你(2017年13期)2017-06-10 08:38:02
安顺市“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策略思考
三线建设文化数据库建设思考
直面历史,审视现实
采写编(2017年1期)2017-04-22 19:40:40
十堰市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开发
三线建设与贵州城市社区的形成与发展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