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阅读理念下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2023-10-30 16:34:29王孟敏
天津教育·中 2023年9期
关键词:全员教师应内涵

王孟敏

阅读是人们学习知识和接收信息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过程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然而,阅读能力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素质能力,培养与提升需要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协调整合。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全阅读理念的指引下有效打破语文教材的桎梏,通过全时、全科、全员的构建与发动来营造一个全息化的阅读环境。这样学生就会开展更有效的阅读,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分别从阅读理念、阅读习惯、阅读技能等多个角度实现自身阅读能力的提升,为今后的终身阅读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全阅读理念的全面认知

(一)全阅读理念的内涵解读

全阅读是一种以全语言教育思想为基础的阅读理念,最早由心理语言学家古德曼提出。这一教学理念认为,阅读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不仅需要全员参与、全学科覆盖,还需要全程、全媒体、全方位开展。由此可见,全阅读理念作为一种科学性的阅读教学理念,蕴含着非常广泛且深刻的教育内涵。

第一,终身阅读的内涵。全阅读认为阅读作为一种全程性的学习活动,应贯穿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这就需要学生既要注重自身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还应注重阅读活动中生命活力的体现。

第二,全时阅读的内涵。全时阅读是全阅读理念下对阅读时长的要求,在全阅读理念的指引下,学生不仅要利用在校时间进行阅读,同时也应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这就需要学校与家庭的通力合作,为学生营造一种适于全天候阅读的环境。

第三,全科阅读的内涵。阅读作为一种广义的概念,不仅适用于语文阅读,尤其在网络时代知识信息爆炸的背景下,更需要通过阅读来接触各学科、各角度的知识,这就使全阅读理念呈现出全科阅读的内涵,使全閱读的综合性特点得到了更显著的体现。

第四,全员阅读的内涵。全员阅读是全阅读理念中对阅读主体的要求,不仅包括在校学生,还包括与学校教育有关的所有主体,如教师、家长等,只有在全员参与中才能营造出浓厚的阅读氛围,有助于全阅读理念的贯彻。

第五,全媒介阅读内涵。全媒介阅读是对阅读资源的广泛界定,不仅包括传统的纸质书籍,还包括音像资源和数字资源等,这样就有效拓展了学生的阅读形式、增加了学生获取阅读资源的途径,便于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

(二)全阅读的教育价值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发现,全阅读是一种具有广泛和深刻内涵的阅读教学理念,涵盖了阅读主体、阅读资源、阅读方式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显著的教育价值。

首先,全阅读有助于深度阅读教学的开展。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很多学生都将阅读作为一项任务,这种功利性的阅读思想常常导致学生在阅读中浅尝辄止。而全阅读理念认为,阅读是一项贯穿生命全程的学习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这样学生就会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享受阅读的乐趣,在更具深度的阅读思考中探寻生命的本真,以此促进深度阅读的开展。

其次,全阅读有助于学生阅读范围的拓展。在以往的固有认知中,阅读只适用于语文、英语等语言类的教学课程,使学生对阅读资源的选择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随着全阅读理念的普及,广泛意义的阅读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全科阅读、全媒介阅读都使学生的阅读资源和阅读范围得到了极大拓展,这样学生就会以更多样的阅读方式获得更丰富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知识视野的开阔和综合素养的发展。

最后,全阅读有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全阅读理念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支撑学生长时间、持续性地阅读,进而获得终身阅读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通过全阅读理念的贯彻,促进全员阅读、全时阅读以及全媒介阅读的实施,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给予学生有效的阅读引导,久而久之,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及阅读品质的养成。

二、全阅读理念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阶段作为最基础的教育阶段,发挥着重要的奠基作用。而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阅读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项综合素质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随着全阅读理念的普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教师应结合更广阔的阅读空间、丰富的阅读资源以及良好的阅读引导,优化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有效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

(一)通过全阅读环境的构建,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环境因素作为一项重要的外部因素,发挥着渗透和感染的作用。而在全阅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良好阅读环境的构建是优化学生阅读情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教师充分注重全阅读环境的构建,使学生融入浓厚的阅读氛围,进而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首先,教师应注重构建全阅读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中浓厚阅读氛围的营造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从而奠定学生培养阅读能力的情感基础。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全阅读理念的贯彻来构建良好的校园阅读环境。一方面,教师可以从物质层面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学校应注重多元化图书场馆的建设,如学校阅览室、班级图书角、各楼层的阅读吧台等,从而为学生的碎片化阅读提供良好的阅读空间,为书香校园的构建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从精神层面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校园广播站作为重要的宣传载体,肩负着构建校园精神文化的重任,教师应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站进行全阅读理念和书香校园活动的宣传,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使更多学生自觉加入阅读队伍,感受阅读的独特魅力。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家长营造良好的全阅读家庭环境。全阅读理念倡导全员阅读,阅读主体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也包括学生家长。因此,在结合全阅读理念构建良好阅读环境的过程中,家庭阅读环境的营造同样重要。学生家长应深刻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为学生创建安静、舒适的阅读空间;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亲子阅读活动,与学生共同阅读,在家庭教育中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以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为其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助力。

(二)注重全阅读计划的制定,实现阅读能力循序渐进的培养

阅读能力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素质能力,培养与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发展过程。全阅读理念倡导学生开展终身阅读,要求阅读活动伴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全过程。因此,在基于全阅读理念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各阶段的认知能力和发展需求,针对性地制定相关阅读计划,不仅有助于全阅读理念的贯彻,使每个阶段的学生都肩负着一定的阅读任务,也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循序渐进地提升与发展,最终满足终身学习需求。

例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汉字储备不足、认读能力相对较低,教师可以结合这一具体学情设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目标,引入绘本、连环画等阅读资源,为学生布置不少于250字的阅读任务,使其在趣味阅读中增加文字储备量,提升阅读兴趣。而中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阅读技巧的传授,也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其每天的阅读量不少于2000字。到了高年级阶段,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与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增强,教师应要求其应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合作探究性的阅读活动,在保障每天4500字阅读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

(三)注重课内外阅读的结合,实现学生阅读视野的有效开阔

全阅读理念的普及使学生的阅读空间和阅读资源都得到了极大拓展,有效弥补了以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资源的缺乏,在进一步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的基础上,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助力。因此,在全阅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优化与完善阅读教学模式,在有效利用全阅读环境下阅读资源和阅读空间的过程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

首先,教师应注重群文阅读模式的实施。群文阅读作为一个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开创了“1+x”多篇阅读教学形态。在全阅读理念下,教师应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搜集更广泛的阅读资源,使学生在全科阅读和全媒介阅读中获取更多背景知识,在进一步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深化学生对课内阅读内容的理解,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例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地理学科的资料,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特产资源等,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刻地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

其次,教师应注重整本书阅读模式的实施。整本书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向课外阅读延伸的重要形式,教师会通过教材中课文的阅读教学引入整本书阅读,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全时阅读的开展。例如,在《草船借箭》一课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羡慕诸葛亮聪明才智的心理,引入《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使学生更综合地认知与评价诸葛亮这一人物,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注重全阅读资源的利用,促进多元阅读平台的协调共建

在全阅读理念下,全媒介阅读使信息化的阅读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学生不再单纯地进行纸质书籍的阅读,还可以利用电子平台进行影像资源和数字资源的阅读。因此,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通过线下课堂以及线上电子阅读平台的整合,引导学生开展更广泛的阅读,以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

首先,利用线下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技巧。课堂是最重要的线下阅读平台,也是学生进行阅读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利用课堂教学,以精讲精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字斟句酌中学习阅读技巧,从而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其次,利用线上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运用使线上阅读平台更加广泛,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向学生发布阅读任务、推荐阅读书目等,使学生在线上更广泛的阅读中运用自身的阅读技巧,在进一步开阔学生阅读视野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锻炼。由此可见,在全阅读理念下,线上、线下阅读平台的有机融合开创了崭新的阅读新样态,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开辟了新路径。

(五)注重全阅读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培养

课程改革的深化使阅读教学形式得到了极大拓展,其中阅读活动作为一种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教育作用,以实践性的方法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然而多元、有效阅读活动的组织需要更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更广阔的教学空间,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全阅读理念下良好的阅读环境,设计与开展更丰富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全阅读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自身阅读能力的培养。

例如,学校可以结合每个月的节日设计每个月的阅读主题,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阅读主题自主选择阅读书目,并在定期的阅读交流活动中分享阅读内容及感受。如六月份的第三个周日是父亲节,教师可以设定“父爱如山”的阅读主题,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父爱的文章进行阅读,并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描写父爱的技巧,从而使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深度阅读,深刻理解阅读内容,实现自身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倡导终身学习和终身阅读的教育背景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至关重要,不仅关系着当前的學习效果,还影响着未来的个人发展。而全阅读理念作为一种综合性和整体性的阅读教学思想,蕴含着终身阅读、全时阅读、全科阅读、全员阅读以及全媒介阅读等广泛的内涵,教师就可以以全阅读理念为指引,从阅读环境、阅读计划、阅读模式、阅读资源以及阅读活动等多个角度出发,营造全息化的阅读氛围,使学生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获得自身阅读能力的全面培养,从而奠定终身学习、终身阅读的基础。

猜你喜欢
全员教师应内涵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化工管理(2022年14期)2022-12-02 11:45:54
全员核酸
中国慈善家(2022年3期)2022-06-14 22:21:55
活出精致内涵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挖掘习题的内涵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