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跨境养老存在问题及应对方式研究

2023-10-28 06:21王培裴
国际公关 2023年17期
关键词:老龄化

摘要:香港面临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毗邻的深圳地区为香港老人养老提供新的解决方式。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推进,香港和深圳两地在养老资源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各具优势,而同时两地又面临着不同的养老困境,两地跨境合作养老具有现实可行性和必然性。本文梳理了香港户籍长者到深圳跨境养老的背景及现状,通过分析香港长者目前在深圳养老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港人跨境养老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跨境养老;深港合作;老龄化

早在1997年香港政府就推出了香港长者自愿回广东省养老计划,然而计划实施多年并未取得预期效果。近年来,香港为应对越来越严重的养老困境,进一步调整医疗、长者补贴等政策,同时积极寻求加强与内地合作,为香港户籍长者安享晚年创造条件。推动港人长者跨境养老,目的是用更低的成本使老人获得更好的养老服务,与此同时减轻政府和社会面对老龄化的压力。跨境养老正成为一种新的养老选择,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就医困难、社会保障缺失等问题。

一、港人跨境养老的背景

(一)香港老龄化的困境

香港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香港统计署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香港人口为729.16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25.3%。预计到2038年香港的老龄化问题会更为严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4万 (占总人口比例为 31.9%),香港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虽然香港地区在养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香港养老资源供给有限。为缓解老龄化问题,香港政府正在加快与内地养老合作步伐,以满足港人对养老服务和养老资源的需求,缓解香港老龄化的困境。

(二)深圳养老的优势

深圳毗邻香港,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型移民城市,深圳人口平均年龄仅为32.5岁。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深圳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为56.52万人,占地区人口总数的3.22%。数据上来看,深圳是我国老龄化程度较低的城市,因此深圳养老需求并不突出,暂时未出现人口老龄化的严重问题。预计到2027年深圳才会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在此期间深圳的经济发展水平将保持一定的增速,这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缓冲期。为此,深圳政府积极提前布局,为迎接老龄化做准备,但作为一个新兴移民城市,在养老方面深圳并没有较好的经验和成熟的体系,而香港政府在长期应对老龄化问题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服务经验且具有国际化的养老服务管理水平。港人长者到深圳养老,深港两地进行养老合作,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

二、港人跨境养老的现状

(一)港人跨境养老的人数

香港统计署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大约有9万香港长者常年生活在广东省内,其中大多数长者选择在深圳养老,这部分人口占港籍常住人口的16.5%。为解决香港养老难题,香港政府在1997年起就推出了长者自愿回广东省养老计划,后拓展至福建省。在跨境养老计划中,长者生活津贴是重要的一部分,为避免长者长期两地奔波,香港社会福利署在2020年推出跨境领取津贴的政策。政策规定65岁及以上跨境到广东或福建养老的长者,可采用更简便的方式领取津贴。津贴金额会每年根据既定机制调整。[1]疫情期间,香港政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方式解决港人申领津贴的资格认定,深圳市新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被香港社会福利署委认为广东计划、综援长者广东省养老计划的代理机构。通过在深的代理机构,港人长者能够更便利地咨询和申请津贴。虽然政府提高了津贴和放宽了申请条件,但受到疫情的影响,两岸通关受限制,港人跨境养老也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深圳养老机构的供给

香港赛马会深圳复康会颐康院是目前广东省内得到香港慈善机构资助、由香港复康会策划兴建及营运的护老院之一。颐康院离香港很近,占地面积逾27 100平方米,可提供350个宿位。这是广东院舍住宿照顾服务试验计划的一部分,为香港长者在入住养老机构时提供多一个选择。住宿的费用由政府资助,在颐康院香港长者可以接受香港专业团队督导的康复、护理及社工服务,每年有4次无障碍交通接载服务,用于往返香港新界区医院或诊所复诊,其中非常重要的是,香港长者可以继续享用跨境香港福利。在颐康院,香港长者可享受的待遇非常不错,但由于提供的床位较少,需要排队轮候。除了这家养老机构,其他深圳的养老机构对于自费养老的港籍长者来说是不错的选择,在香港,公立床位轮候需要两年至三年时间,私立床位也需要一年,而在深圳较多的养老机构可以直接入住不需要等候,港人长者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享受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和养老服务。

(三)深圳社区养老的情况

除去极少部分入住养老院的老人能够继续享受跨境香港福利,在深圳其他港籍长者大都生活在社区里,他们大多数没有享受到香港政府的福利补贴,也无法享受当地居民所拥有的养老政策福利。按照香港政策的规定,如果香港居民到内地养老,离开了香港,须放弃其他的一些福利,如香港的公租房。有些香港長者为了保留公租房,不得不长期两地往返。[2]从长远来看,为了使港籍长者能够安心在内地养老,香港政府和内地政府之间可以共同规划港籍长者的公共福利,使港籍长者能够在深圳社区获得香港政府的福利。目前,深圳社区养老在不断完善,使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养老是社区养老的目标,设立长者食堂、社康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这些都使老年人在社区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三、港人跨境养老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资源问题

跨境养老可以解决香港养老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但实施过程中,由于香港和深圳是两种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出现了港籍长者就医困难的问题。在香港,港籍长者能够享受到经济实惠的医疗服务。他们跨境到深圳养老后,由于没有参加当地的医保,无法享受深圳的医保报销。跨境养老的医疗保障缺失对年龄偏大、身体状况较差的长者造成极大的就医困境。考虑到港籍长者异地就医问题,2015年香港政府推行医疗券试验计划。目前,该计划项目下,符合条件的港籍长者能够在指定的深圳地区港大医院、龙岗区荔枝苑社康服务中心进行医疗消费。由于医疗券金额有限制,每人每年只有2 000元的额度,而且能够使用的范围很小,多数港籍长者在大病、重疾情况下会选择回到香港就医,进而降低了其跨境养老的意愿。

(二)养老服务问题

香港城市消费高、生活压力大,港籍长者如果想入住政府资助的养老院,平均的轮候时间大概2年。香港养老院的空间环境也较为有限,人力资源相对紧缺。相比而言,深圳在养老床位供应、配套设置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具有优势。但深圳提供的养老服务相对于香港而言还存在差距,深圳养老照护人员准入制度和照护设施质量标准不完备。目前,深圳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欠缺,养老服务管理规定没有统一标准,养老院的设置门槛标准要求较低,养老行业从业的服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3]在社区养老的港籍长者往往因为非本地户籍并不能享受到深圳当地政府给予居民的福利,如长者食堂补贴、社康中心门诊看病补贴,另外还存在与当地居民较难融入及环境陌生不适应的问题。

四、港人跨境养老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深圳社区养老建设

早在1969年,为协助港籍长者在社区养老安度晚年,香港创立了家务助理队。在家务助理队中,98%的成员拥有社会工作专业学位,并且在服务上岗前还需要再次接受专业的培训,以专业人才的培育为老人提供贴心的养老服务。香港社区养老照护是其养老服务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社区照顾模式也进行了细分,主要包括了长者地区中心、活动中心、邻舍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综合家居照顾服务、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通过社区养老模式,港籍长者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中获得养老服务。

近年来,深圳也在加紧社区养老建设方面的投入,在社区开设长者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康复中心以及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未来深圳社区将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打造智慧养老平台,通过平台长者可以享受到一站式的服务。事实上,大部分来深养老的港籍长者都居住在社区中,因此可以借鉴香港地区的经验,邀请香港养老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指导。通过深港两地携手合作,可以将香港已有的养老经验运用在深圳社区。建议与香港高校或社工服务机构展开合作,双方共同积极推进社区养老发展,在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培育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社区养老环境营造等方面共同努力。

(二)深化深港养老机构合作

根据香港当局数据统计,预计到2030年港籍长者长期护理服务的需求数量将会从2016年的6万个增长到7.8万个,预计2051年将达到12.5万个。未来持续的需求增长对香港的养老服务供给造成了挑战,香港的土地和养老服务人员将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4]目前,深圳仅有一家由香港慈善机构资助、由香港复康会策划兴建及营运的香港赛马会深圳复康会颐康院,未来为应对香港养老供给不足问题,建议加强深港两地养老机构的沟通合作。除了目前港资创办养老机构的模式,还可以尝试深港养老院共管模式。通过香港政府向深圳购买养老床位,深圳养老机构引进香港专业养老人才,在养老服务标准、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吸引更多的港籍长者到深圳地区养老。

(三)完善养老医疗配套制度

由于深圳、香港两地医疗制度的差异,跨境养老看病困难问题是港籍长者普遍担心和存在的实际问题。为解决这一看病难问题,两地也尝试在港大医院做了试点工作,但仅仅一家医院难以满足老年人看病需求。建议以老年人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深港两地养老医疗的服务对接,建立跨境老年人医护技术交流机制,增加港籍长者在深享受医疗定点医院数量,加强深圳、香港各合作医院和养老院转诊,开展养老护理转介合作,建立区域紧密型医联体和区域性医疗中心,努力实现两地医疗资源无缝对接。[5]除此之外,港籍长者在内地就医,医疗保险如何能够有效发挥作用?需要在政策层面共同探讨医疗保险报销制度,解决跨境医疗保险待遇相关问题。

(四)购买专业社工机构服务

对于服务跨境长者面临的问题,香港政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方式解决。自2021年4月1日起为期3年,深圳市新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被香港社会福利署委任为广东计划、综援长者广东省养老计划的代理机构。由该机构确定上述计划内的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综援长者援助的受惠人资格,并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服务,促进港深老年人的往来,加强老年人对两地安老服务相关政策的认识,帮助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在疫情期间,该团队设立了家访专队,主动拜访有需要的受惠长者,协助他们填写政府申请表格及提供关爱服务。随着港籍长者跨境养老人数的不断增加,建议可以增加购买专业机构服务,尝试引入多家机构竞争,确保服务的质量和效果。[6]

(五)发挥港籍跨境长者优势

在积极老龄化的新视角下,应以长者为中心,发挥港籍跨境长者的优势。在社区居住的老人,同时也是社区的建设者。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让港籍长者也参与到社区建设中。通过发挥港籍长者的特长和兴趣,共建美好的家园。港籍长者有其特殊的社会阅历和经验,是极为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提倡港籍长者参与志愿服务和基层治理,使其能够融入当地社会发展。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体现港籍长者的个人价值,在融入当地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港籍长者的独特作用。

五、结束语

随着深港两地合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港籍长者选择跨境到深圳地区养老。一方面缓解了目前香港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使港籍长者有机会享受更高品质的晚年生活;另一方面为深圳地区养老产业发展和养老人才培育提供了机遇。两地在养老方面可以形成互补优势,通过加强两地合作、完善配套制度、购买社工服务、发挥长者优势,更好地应对老龄化困境。

参考文献:

[1] 张彩霞,庆艳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养老服务的思考[J].卫生软科学,2020,34(07):32-36.

[2] 石琤.香港老人“跨境养老” 的忧思[J].中国社会保障,2022(06): 72-73.

[3] 何建宗,邬璇.粤港澳大湾区养老福利跨境可携性机制研究[J].港澳研究,2020(04):81-93+96.

[4] 李丹,康诗涵.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协同发展保障制度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84-89.

[5] 苏炜杰.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研究[J].港澳研究,2021(01):56-73+96.

[6] 田新朝,古志彬.推動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养老服务合作[N].中国人口报,2021-07-05(003).

作者简介: 王培裴,女,汉族,广东韶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中级社会工作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老龄化
做好老年健康全周期管理 助力健康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祖母的小帮手:老龄化世界需要更多可随机应变的机器人
开业护士制度或可应对老龄化
刍议产品设计与老龄化市场
国家发改委专家:全面放开二孩不足以应对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