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加速升腾“成渝之星”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路径思考

2023-10-28 15:00:33屈燕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17期

屈燕

摘   要:遂宁作为成渝主轴节点城市,应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审慎分析遂宁的优势与难题,梳理遂宁加速升腾“成渝之星”努力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实践举措,并提出优化自身条件,营造融入环境;树立产业大融入理念,推进产业大融入;结合自身优势,实现借力发展等路径建议。

关键词:成渝主轴节点城市;优势与难题;实践举措;路径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7-0056-03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总牵引”[1],是新时代治蜀兴川的重大责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对此作出明确部署,“支持成渝主轴节点城市融合发展,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1]。遂宁作为成渝主轴节点城市,努力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加速升腾“成渝之星”,努力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

一、遂宁市加速升腾“成渝之星”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优势与难题

(一)遂宁市加速升腾“成渝之星”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优势

遂宁地处成渝地区中部、发展主轴轴心,位于接受成渝“双核”共同辐射带动的最佳位置,具有区位空间优势;全市镇村道路通畅,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国道为主骨架,省道、农村公路为脉络的公路网体系,享有至成渝及周边城市90分钟交通便利,具有交通枢纽优势;自2007年在全省率先探索绿色发展之路以来,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主线,不断推动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成功创建全球绿色城市等多张名片,具有生态发展优势;已初步构建“5+2+1”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包括锂电及新材料、油气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等现代产业优势聚集区,与成渝两地产业错位发展、配套发展,具有特色产业优势;近年来遂宁经济总量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突破千亿大关,2021年突破1 500亿元,达1 519.87亿元,年均增长7.5%,每年跃上一个百亿元台阶,在全省排名连升3位,具有发展增速优势[2]。

(二)遂宁市加速升腾“成渝之星”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难题

遂宁地处成渝之间,在重庆、成都的发展优势面前,面临着如何应对成渝极核呈现的虹吸强势的难题;四川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全省各地大手笔推进一批重大产业建设项目,正形成高水平发展新优势,遂宁面临着如何应对周边区域呈现的竞逐态势的难题;遂宁高铁尚未通行,公铁水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还未建立,南北通道不畅,交通区位优势正逐步弱化,遂宁面临着如何应对枢纽地位呈现下降趋势的难题;遂宁经济总量不大、发展动能相对不足,创新能力不强、支柱产业相对不强、开放水平不高、协调发展不够、乡村振兴相对较弱,遂宁面临着如何解决自身短板劣勢的难题。此外,遂宁也面临着如何应对宏观经济呈现的复杂形势的难题。

二、遂宁市加速升腾“成渝之星”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实践举措

(一)率先成立机构,引进智力支持

一是率先成立专研机构,凝聚智力。遂宁成立“遂宁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助力重大课题研究、科技创新、决策咨询。二是积极构建合作平台,储备人才。签订校(院、企)地战略合作协议10余个,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0余所知名高校,尤其是成渝地区高校,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吸引大学生来遂实习实训、创业就业,储备一批高素质高学历人才。三是积极建立飞地研发基地,借智产能。借助天齐锂业、四川新锂想、盛屯集团等企业在市外建立研发机构,视飞地研发基地中的人才为本地人才,为遂所用。

(二)积极联动成渝,推动平台建设

1.联动成都,推进与成都东部新区协同发展。遂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坚持“积极融入、主动配套、借力发展、错位互补、实现双赢”的基本原则,着力推进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协同创新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包括构建协同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网,推动成遂南达万高铁开工建设、推进涪江复航、共建璧山经遂宁至简阳成都三绕高速、串联重庆第二机场—安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推进成南高速公路扩容和遂德高速公路建设;构建跨区域园区交流合作平台,共建科创产业平台、共建成遂合作园区;构建两地产业协作配套发展体系,协同发展工业经济、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

2.联动重庆,打造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遂宁获批设立“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先行区”,积极推进遂潼一体化进程,“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68个、总投资4 356亿元。”[3]包括共建一体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及专项工作组,建立“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运作机制;共谋一体交通,启动《遂潼一体化发展交通专项规划》,构建“112344”交通网,推进遂渝高速扩容、遂潼快捷通道;共兴优势产业,共建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签订遂潼天然气产业园战略合作协议;共推协同创新,共享科技资源和平台,举办遂潼杯创新创业大赛;共治生态环境,签订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协议,发布生态环境保护联合宣言,开展生态环境联合监测;共享公共服务,开通川渝首条跨省公交和遂潼商务快客,实现社保无障碍转移接续,开通跨省异地住院直接结算定点医院等。

(三)优化产业体系,强化基础支撑

遂宁以产业基础高端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为发展方向,加快构建“5+2+1”现代产业体系,夯实产业基础。包括加快发展本地锂电及新材料、机械与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饮料、油气盐化工等先进制造业,打造城市锂电能源综合体,机械装备制造基地、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推进服务业与一、二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国际知名特色康养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积极培育发展数字经济,开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试点示范,培育新项目,推动5G产业示范应用发展,促进互联网场景、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

(四)积极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遂宁紧紧围绕打造成渝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坚持“公铁水空”建设齐头并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交通枢纽短板,加快推动城乡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尤其是推动涪江复航、加快安居民用机场建设、达成铁路扩能、遂渝复线铁路建设、威斯腾铁路物流园货运专线建设及中石油、中储粮、中石化成品油专用线建设。

(五)优化空间布局,构建高质量发展载体

遂宁优化空间布局,基本形成“一核、两带、三片”的全域发展城镇空间结构;推动形成中心城区空间格局,城市空间拓展有序,基本实现“一城两区五组团”空间格局,开放型组团式的空间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布局产业园区新格局,拥有经开发区、高新区、安居、射洪、大英、蓬溪等六大工业产业园区,园区产业特色初显,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区域与城市交通格局基本形成,生态格局基本定型。

三、遂宁市加速升腾“成渝之星”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路径建议

(一)优化自身条件,营造融入环境

1.坚持更新理念,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经济欠发达,不仅要归因于基础薄弱,根子在思想观念落后。加快遂宁经济社会发展,首要的是转变发展观念,拒绝盲目跟风、拒绝保守,牢固树立市场开放、合作竞争、互利共赢等理念。以更新理念为先导,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如积极争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入推进工业用地弹性供应改革;实施园区规上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评价机制;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工具,优先保障纳入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点项目用地需求等。

2.重视人力资源,吸留高端人才。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重视知识、科技、人才。当前成渝地区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成渝两地凭借高校、科研机构众多及经济基础雄厚等优势,形成了对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超强吸引力的“磁极”,各种优质资源不断汇入,加剧相对落后地区诸如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流失。尽管遂宁已在人才吸引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但仍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吸引并留住人才的机制。重视人才吸引人才,不仅仅要在资金、职位、晋升、住房等方面进行机制创新;更需考慮人文环境、医疗保障、教育环境、高品质生活环境的营造和供给。

3.营造一流环境,吸引优质企业。大力培育、引进符合双城经济圈区产业发展定位的优质企业。重点是持续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强政务服务监督,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推动一流营商环境成为遂宁最核心、最持久的竞争力和最响亮的城市品牌。围绕服务重点产业项目发展,做实做细,项目(企业)秘书作为营商环境服务专员,需进一步强化干部服务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的意识。

(二)树立产业大融入理念,推进产业大融入

1.紧抓大机遇,破解大难题。遂宁当前面临的最大机遇是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协同发展、一体化发展。实践表明,过去推进协同发展最大的难点在于遂宁与成渝地区的行政壁垒、生产要素的流动障碍以及产业分工的协调问题。遂宁必须树立“全区域、全产业、全要素”理念,把产业融合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抓住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机遇,不断强化遂宁在双城经济圈中的区位优势,缩小与成渝两地的发展差距,开拓创新破解难题。

2.分析产业功能,明晰产业定位。按照“全面融入、分类推进”以及产业功能担当原则,研究分析现有“5+2+1”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产业和重点产业内的行业领域在双城经济圈中的发展水平、地位和作用,对不同产业和具体行业领域提出不同的产业融入目标和要求。在双城经济圈中,遂宁不可盲目冒进、不可面面俱到,要甘当一定时期、一定程度的“配角”,更要勇当“成渝之星”。这一定时期、一定程度的“配角”,必须是有所选择的,而且是其他城市所不能取代的,要充分发挥遂宁现有加工能力、机械制造、化工行业知名品牌的优势和创新机制,争取成渝等地的支持,使其把化工、机械等产业零部件产品加工基地安心建在遂宁,进而把遂宁打造成为成渝地区独一无二的化工、机械产业基地。

(三)结合自身优势,实现借力发展

1.用好区位优势,借政策之力,当好桥梁中介。遂宁应充分发挥成渝中心的区位优势,抢先主动接受成渝双核辐射带动,承接成渝双核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联通成渝,成为双圈互动的媒介。充分利用国家、四川、重庆以及成都的各种政策借力发展。近年来,成渝两地经济社会发展迅猛,这一势头还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下去,为遂宁借力发展创造了可能、奠定了基础。遂宁要主动出击,同成渝两地做好政策衔接,在制定政策时主动适应双城经济圈的区域发展战略,同时充分挖掘利用政策的辐射效应、衍生效应,充分利用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优惠条件。要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畅通多向出遂大通道,完善市内交通大网络,特别是加快推进遂宁安居机场、成遂南达万、绵遂内铁路、涪江复航等重大项目,提标改造连接周边地区的低等级路段,不断提升交通枢纽能级。

2.用好资源优势,借资源平台之力,发展大产业。在市场、项目、资金、人才上,遂宁要充分挖掘成渝实力,借助各类产业平台,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行生产要素有效配置,以期在成渝城市群中获取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一是立足遂宁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锂电及新材料产业,抢抓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与新能源新汽车产业发展机遇,深度打造“世界锂都”;发挥遂宁天然气主产区资源优势,发展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提高天然气就地利用率,打造“东方气都”。二是利用交通优势,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物流园区建设等平台,全力引进头部物流和电商企业;积极发展粮食物流、冷链物流和应急物流;提前谋划货运机场建设;积极争取提档升级物流平台等。

3.用好人才优势,借高校智库之力,推动智能制造。遂宁要充分利用成渝两地高校、科研机构聚居的优势,吸引、招纳人才,创新“柔性”引才方式。以成都为例,成都市科教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拥有50多所高校,如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财大、西南交大等,还拥有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等30个国家科研机构以及分子材料、机械工程等80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为此遂宁要不断完善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机制,为建设“绿色智造名城”提供智力支撑。

四、结束语

遂宁作为成渝主轴重要节点城市,优势与劣势同样突出。在经过长期努力发展的基础上,遂宁应抓准抓住国家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机遇,努力优化自身条件,营造融入环境;树立产业大融入理念,推进产业大融入;克服劣势,结合自身优势,实现借力发展,加速升腾“成渝之星”,为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作出遂宁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晓晖.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团结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四川日报,2022-06-06(1).

[2]   遂宁市人民政府官网.2021年遂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s://www.suining.gov.cn/web/sn/gmjjtj/-/articles/29212190.shtml.

[3]   李佳雯,陈君,王若晔.阔步迈进新征程 奋楫扬帆新时代[N].四川日报,2022-05-27(b64):特刊.

[责任编辑   刘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