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晶晶 吕静韦
摘要:基于京津冀三地产业、人口及职业教育资源数据分析,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仍然存在产业结构趋同带来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同构、人口结构与数量差异致使的职业教育结构失衡、基础与投入差异带来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通过深入分析问题成因,从政策保障、主体凝聚、具体实施及效果评估四个方面搭建京津冀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模式。
关键词:京津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协同发展;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资源共享
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地职业教育各有特色、互补性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有利于提高资源溢出效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实施九周年并取得一定成效,学者多从政策[1]、模式[2—3]、机制[4]等角度分析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进程,且研究成果多集中于2016—2019年,而对于目前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现状鲜有实证分析。本文基于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相关数据等,分析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厘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路径,以期为推动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完善、解决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复杂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一、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现状
职业教育是与产业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为推动京津冀产业转移与结构调整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自然资源、制度因素、技术进步与创新、外商直接投资等,还包括人口结构变动因素。[5]因此,产业的转移与转型升级、人口的结构变化,均对职业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趋同伴随的专业设置同构
根据京津冀三省(市)统计年鉴提供的相关数据分析(见表1),京津冀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有一定程度改善。北京市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融业比重有所增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比重有所降低,这与北京发挥科技创新中心作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功能定位基本一致。天津优化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金融、航运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初见成效。天津市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比重有所增加,但医药制造业增加比重远低于北京市,这说明产业布局仍有调整空间。河北省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行业比重大幅增加,造纸及纸制品比重有所降低,这是由于河北省承接了部分首都产业功能转移,并改造了传统产业,建设了河北曹妃甸石化基地、河北黄骅合成材料和装备制造基地等新型工业化基地,使得其产业结构得到较大改善。[6]然而,三地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部分趋同现象,与京津冀区域整体功能定位和三省市具体的功能定位还存在一定差距。
与产业相对应的专业设置方面,2019年河北省教育厅发布《进一步调整优化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的实施方案》,明确了高职院校重点建设120个左右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社会认可度高的骨干专业;2021年河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各专业招生规模。其中,招生规模较大的主要集中在机械、电气、汽车、工业机器人、计算机、学前、养老等专业领域。然而,河北省产业比重最大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对应的招生规模却比产业比重较小的电子信息产业招生规模小,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专业设置与产业的衔接仍有待加强。与河北省相比,京津两地均未出台专业调整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北京市在《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提出:“重点加强养老、护理、学前教育、托育、家政服务、健康管理、轨道交通、城市运行、非遗传承等专业人才培养。”天津市在《天津市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对面向天津市‘一基地三区’城市功能定位,对接‘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以及养老、家政、健康等现代服务业,遵循组群逻辑,对接产业链(岗位群)组建高水平特色专业群。”三地均提出重点建设学前教育、养老、家政等现代服务业,专业设置必然呈现趋同化。
(二)人口结构与数量差异带来的职业教育结构失衡
学龄人口是各级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学龄人口规模、分布和变动趋势的影响。京津冀三地人口结构具有较大差异(见表2),河北省的学龄人口占比最大,是京津的2倍左右。天津市人口老龄化严重,其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7.93%。北京市流动人口占比达38.14%,分别是天津、河北的1.48、1.85倍,人口流向背后首要的动力是地区的经济活跃度,教育因素也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选择。有研究表明,在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人均受教育年限更高。[7]
根据2020年三地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京津冀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生数(人)分别为8890、4160、2150。由此可见,河北省拥有庞大的生源基数,但群众受教育程度卻较低,这与其城市发展、教育资源投入等因素相关。
此外,荣利颖等对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资源及使用率进行了对比研究,以2019年为例,北京市专科学校招收 27 504 人,天津市专科学校招收 59 222 人,此招生数比本科未录取人数分别多出 19 510 和 41 187个招生名额;而河北省的专科学校招生总数为19.06 万人,其本科未录取人数则有30.76万人,招生名额尚存 11.7 万的缺口。[8]此数据进一步说明了河北省的高职院校办学资源饱和,大量生源未获得升学机会,这为京津冀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提供了生源基础。
(三)基础与投入差异带来的教育资源不均衡
1.教育投入。2020年,在财政经常性收入降低的背景下,京冀两地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比上一年投入有所增加,其中河北省增长最大,天津市则降低了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见表3)。虽然河北省教育经费投入额最大,但根据京津冀三地统计年鉴中的在校生人数可以得出,京津两地学生生均教育经费分别为河北省的3.53倍和2.95倍,三地教育经费投入仍存在较大差距。
以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为例,年生均拨款水平是指地方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用于支持高职院校发展的经费,各省(市)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中,北京市年生均拨款水平最高,分别为天津市、河北省的4.79和4.05倍。河北省比天津市年生均拨款水平虽然略高,但从学校层面分析,河北省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水平相对不均衡。北京市年生均拨款水平最高为10.15万元,大部分院校生均财政投入水平均超过2万元,其中在6万元及以上水平的院校占64.7%。天津市最高为2.65万元,66.7%的院校年生均拨款水平在1—2万元。河北省最高为3.34万元(为新建院校),在1—2万元水平的院校仅占59.1%。
2.高等职业教育现有基础。依据三地《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进行数据分析。
(1)教师数量。生师比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主要与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数和外聘教师数三个要素相关。河北省高职院校在校生达到631 433人,在校生规模分别是北京和天津的10.04倍和3.49倍。其院校数量与规模同样庞大,在校生规模1万以上的院校近50%。然而,河北省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规模却与其学生规模不匹配,北京高职院校生师比为14.9∶1,天津为17.12∶1,河北为16.46∶1。(见表4)
高职院校聘请兼职教师,尤其是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技术能手等作为兼职教师,不仅可以有效解决高职院校生师比过高的问题,还可以弥补专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脱节等问题。由此可以推算,北京市高职院校外聘教师数量与天津与河北相差较大:天津市高职院校外聘教师数量最大,是专任教师的1.15倍;河北省其次,为专任教师的0.82倍;北京市外聘教师数量极低。
对三地高职院校生师比情况进行分析:北京市25所高职院校(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数据缺失)中,80%的高职院校生师比低于16∶1,其中在14∶1以下的院校占62.5%,生师比最低的工科类院校仅为8∶1,最高的为17.8∶1;天津市21所高职院校(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2所院校数据缺失)中,仍然有13.6%的院校生师比超过了18,远未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生师比最高的工科类院校为26.68∶1,最低的为10.86∶1,59.1%的院校生师比在16∶1—18∶1之间;河北省56所高职院校/职教本科院校(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数据缺失)中,有14.3%的院校生师比未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生师比最高为23.59∶1,44.6%的学院生师比在16∶1以下,除新办校外,生师比最低为10.95∶1。
(2)教师结构。北京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為72%,天津为60.8%,河北为52.12%。分析学校具体情况可知,北京市25所高职院校(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未明确给出双师型教师比例数值)中,72%的学校双师比大于60%,仅有4%的学校双师比低于40%,最低为38.96%,其双师比最高达到92%;天津市22所高职院校(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数据缺失)中,双师比小于40%的院校仅有4.5%,最低值为23.19%,最高值为85%;河北省55所高职院校/职教本科(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职院校数据缺失)中,50.9%的高职院校双师比在40%—60%之间,23.6%的高职院校双师比低于40%,除新办院校外,其双师比最低为7.53%,最高达到87.32%。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占比北京为41.7%,天津为38.11%,河北为32.62%。分析学校具体情况可知,京津两地高等职业院校师资结构水平相对均衡,河北省高职院校师资结构水平差距较大,其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占比最大为66.67%,除新办校外,最低值为6.87%,且占比不足30%的学校占到36.2%。虽然省内师资结构均值与京津差距不大,但各个学校间不均衡现象显著。
(3)资源配置。北京职业教育生均仪器设备资产值为66 149.58元,分别是天津市、河北省的4.56倍和7.18倍。从学校具体情况分析,北京市综合、工科院校生均仪器设备资产值在80 000元以上,最高值为146 810.8元,医学院、语文、财经、政法、艺术等院校以及民办院校生均仪器设备资产值普遍在20 000元左右;天津市各院校生均仪器设备资产值差距不大,65.2%的院校均处在10 000—20 000元,最高值为26 809.58元,最低值为4030.35元;河北省68.4%的高职生均仪器设备资产值处于10 000元以下,最高值为51 543.7元,除新办校外,最低值为44.35元,未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仍占5.3%。
二、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困境成因分析
目前,京津冀职业教育仍存在较大差距,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衔接还有待加强,政策支持差距明显,职业教育资源不均衡。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无序化:三地职业教育缺乏协同设计
目前在“北京职业教育资源溢出、天津职业教育模式先进、河北职业教育资源饱和”的状态下,三地未能从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角度出发,激发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而是仅从国家战略的政治和经济因素方面推动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如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确定北京市、天津市与河北省部分高职院校“结对子”任务的通知》,促使河北省27所高职院校与北京、天津高校在专业建设中“结对子”发展。然而,各院校落实过程中,实质性的项目不多,京津院校主动性不高。2021年,三地教育主管部门签署了《“十四五”时期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总体框架协议(2021—2025年)》,同样,“以协议落实协议、改革瓶颈难以突破”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三地职业教育合作呈现出宏观有序、微观无序的状态,亟须在协同层面进行三地职业教育顶层设计,通过变革协同机制体制,最大程度地激发各院校执行层面的内生动力。
闻名于世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高等教育表明,通过制订独具特色的《教育总体规划》,能够有效破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定位不明、职责不清和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提供一个科学、系统、富有创造性的框架和指导纲领,促进区域内高等教育的持续增长。[9]
(二)竞争化: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意识淡薄
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尤其是随着“双高计划”“职教高考”“职教本科”等重大改革举措的实施,各高职院校更加关注自身品牌影响,从而加剧了各院校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一方面,各高职院校通过争取占有重大项目、龙头合作企业、教学资源、优秀生源等来凸显自身品牌优势,加剧了职业教育资源的“非理性竞争”,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意愿低;另一方面,品牌效应带来的“模仿跟随”,进一步加剧了三地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趋同、课程建设趋同、教材建设趋同等现象,使得资源重复建设,资源使用率不高。三地职业教育应加强资源共享意识。
在解决区域优质教育资源争夺方面,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表明,以区域间的“州际高等教育协定”形式把各成员州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增强法律约束力、打破州际壁垒、降低入学成本、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等措施,有效促进了“区域间协同发展的高等教育共同体”的发展。[10]
(三)无力化:院校间缺乏实质合作
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主要集中在津冀或京冀两两之间个别主体、个别层面、个别内容的合作,以天津市或北京市职业教育资源较丰富的主体向河北省职业教育资源欠缺的主体进行输出为主,职业教育合作呈现零散化、机械化特征。以教育行政力量推动合作为主,院校之间自发开展的合作项目较少,合作内容以师资培训、专业建设交流为主。然而,无论是三地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发布的《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还是《“十四五”时期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总体框架协议(2021—2025年)》,对于“推动技术技能人才联合培养”“京津冀跨省市高职单独招生试点”“跨省市分段培养”“开展合作办学”等内容的落实还缺乏政策和资源支持,院校之间难以对此开展实质性合作。
三、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路径
京津冀需“一盘棋”统筹制订职业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和改革举措,在政策协同、区域联动方面,突破制度和空间限制,创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模式,将职业教育资源充分整合,实现各种资源之间的融通和共享。
(一)政策保障:营造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良好环境
一是提高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意识,尤其是在三地顶层设计层面,将京津冀职业教育建设放到一体化发展的宏观上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各地资源优势,以三地产业布局为依托,统筹调整专业结构,协同建设优质资源,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模式,部署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及共享協商,促进教育公平与共同发展;二是构建全方位协同发展机制,如沟通协作机制、招生就业机制、学分互认机制等;三是在职业教育投入、招考制度、就业政策等方面消除政策差异,减少制度分割,消除政策障碍,为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搭建平台,鼓励跨地区职业教育的政校企合作,引导京津冀共同创造和分享发展利益;四是财政投入向职业教育倾斜,健全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或举办职业教育,探索生均拨款制度与校企合作制度改革相结合,促进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以满足职业教育高成本需求。
(二)主体凝聚:构建京津冀职业教育共同体
共同体是通过某种积极的关系而形成的群体,统一地对内对外发挥作用的一种结合。通过共同体各主体之间的协商与合作,促进问题的不断解决和共同目标的实现,并推动共同体本身的不断发展。[11]因此,京津冀职业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可以有效促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在宏观层次上,京津冀职业教育共同体主要由三地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及社会组织构成。其中,三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定规划、给政策,做好顶层设计,引导构建职业教育共同体,让职业教育资源“活起来”。职业院校内部整合资源,外部积极探索组建职教集团(联盟),开展区校合作、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建立分校(培训中心、合作校区)等资源共享模式,让职业教育资源“富起来”。行业企业不仅是技术技能人才的“使用者”,还应充分参与到“培养者”队伍中,使职业教育资源“优起来”。一方面,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产业转移与升级,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与培养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与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相匹配。其他社会组织包括三地成立的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研究中心、职教联盟、行业企业协会等团体,这些社会组织大多由不同的主体围绕共同目标组成,包含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和研究机构等,一般由政府主导,某一主体牵头,组织成员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开展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就业合作、研究与服务等。社会组织主要填补社会需求与职业教育供给能力之间的鸿沟,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政府支持和社会多元主体职业教育发展。社会组织为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协作平台,使职业教育资源“动起来”。通过这四个层面的共同作用,实现区域协同有规划、校际合作有平台、专业共建有项目、人才培养有资源。[12]
(三)具体实施:搭建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1.搭建基于泛在学习的数字化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网上优质教学资源库、技能大赛成果转化资源、培训包等数字化课程,实现学分存储功能,实现在线培训教学和管理,并进行信息统计分析,为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建设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服务系统,完善培训和鉴定的过程管理,融在线培训教育与管理于一体,资源建设与数据分析于一体,互动交流与鉴定服务于一体,实现培训、鉴定管理、取证一站化;建设职教集团社区管理和校企合作社区管理平台,完善区域内校企合作的信息统计,探索实施跨区域校企合作,开发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数据分析功能;建设校企合作信息交互平台,形成政策信息、企业信息、学校信息、学生个人信息资源库,以搜索引擎方式实现检索和交互功能,提升信息化在教育教学、社会培训、科技服务、实习就业等方面的校企合作应用水平。
2.探索实质性合作项目。在人才培养方面,充分用好协同政策,在“推动技术技能人才联合培养”“京津冀跨省市高职单独招生试点”“跨省市分段培养”“开展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跨区域校际合作,在区域规划中予以支持,鼓励河北省中职院校与北京、天津高职院校开展“3+2”合作办学模式,支持北京、天津高职院校在河北省设立分校、协作校区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通过项目进一步促进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校企合作方面,鼓励用人单位与跨区域组建的专业群开展合作,探索举办产业学院、实训基地等,在学生薪资方面予以同等待遇。
(四)效果评估:成立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委员会
京津冀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需要避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建议由政府组织成立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委员会,负责及时处理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中的复杂问题,深入推进职业院校协同发展成效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管理师资、课程、设备等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定期开展合作项目发布和评估,对合作成效好的主体予以资金支持、政策倾斜,对合作成效不好的项目进行深入分析,取消或改革合作模式。加强大数据管理,推动治理形态向数字化变革,重视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和信息公开透明,建立大数据中心和智能决策分析平台,搭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利用大数据支撑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委员会进行科学决策与管理。
结 语
职业教育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目的是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共同提高,树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标杆。目前,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进程中仍存在职业教育结构失衡、专业设置趋同、政策支持差距大、职业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资源共享意识和共享路径已经成为阻碍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核心问题。三地应加强区域协同的顶层设计,创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模式,加强政策保障,积极营造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良好环境,探索建立由三地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及社会组织构成的京津冀职业教育共同体,明晰各主体职责,深化合作项目,拓宽合作领域,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委员会质量保证主体作用,形成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良性循环,提高资源溢出效应,不断推进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超洋.政策工具视角下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政策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9(04):31-37.
[2] 连晓庆,卢亚楠,王波.区域协同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5):74-78.
[3] 李健,戈馨.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五互动”职教模式的发展探索[J].河北职业教育,2020(05):31-35+49.
[4] 賴明.关于健全京津冀三地职业教育协同合作机制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7(16):5-6.
[5] 范洪敏,穆怀中.中国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分析[J].经济地,2015,35(12):11-17.
[6] 聚焦京津冀产业链①北京科技成果为何难在津冀落地?[EB/OL].上观网,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385536.html.
[7] 牛建林.中国人口教育发展的特征、结构性矛盾与下一步思路——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和相关人口教育统计的发现[J].教育研究,2021(11):36-47.
[8] 荣利颖,孟静怡.准公共产品区域间共享的政策基础、供需互动与机制构想——以京津冀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21(01):91-97.
[9] 张娴,邱法宗.区域性高等教育发展的协调性问题——美国加州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9(04):65-69.
[10] 郭健,顾岩峰.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结构矛盾、肇因分析及策略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20(06):72-78.
[11] 王继新,吴秀圆,翟亚娟.共同体视域下的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03):12-17.
[12] 周晶晶,邹吉权,王昆.高职院校服务国家战略的内涵与模式——天津职业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实践与探索[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2,31(0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