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3-10-28 08:54孟祥立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9期
关键词:典故语言文字成语

孟祥立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是2022年版课标所倡导的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是以语言文字为平台,用积累和梳理的方式,强化识字写字、语言储备,旨在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积淀、形成良好语感,感受丰富的汉字文化。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把握“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基本内涵和教学定位,使其教学效益最大化呢?

一、基于单元整体,提炼“积累”与“梳理”的鲜活情境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以识字与写字为基础任务。其中,随文识字是较为常见且富有实效的识字手段,其核心价值就在于充分运用教材文本的内容创设情境,借助汉字与故事情节、内在环境以及人物情感之间的关联,夯实识字过程。基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本质内涵,教师可以借助教材同一单元拥有相同主题的特点,在统整和聚合中创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整体情境,解决字词教学脱离生活、脱离文本的问题。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展现的是秋天自然景色之美,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正值初秋时节,教师应顺应时节,将这一单元的教学主题确定为“寻找仲秋之美”,借助《观潮》感受秋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从《走月亮》中想象洱海秋夜的美轮美奂;在两首现代诗《秋晚的江上》《花牛歌》中欣赏秋天夕阳笼罩下的倦鸟归林,听花牛高唱的牧歌;在巴金的《繁星》中遥看海上夜空中的点点繁星……这一单元课文中的生字,就可以从多姿多彩的秋景中开启,从生字的音形义等维度入手,探寻单元主题情境之间的联系。如教学《走月亮》一文,教师可以将教材规定的生字词,结合“寻找仲秋之美”这个主题进行归类和划分:首先,紧扣这篇课文所描写的区域,将“鹅卵石、跃出、稻穗、田埂”等词语,与洱海独特的美景关联起来。其次,从独特的风土人情出发,关联课文中“牵手、风俗”等词语,感受秋天人们忙着丰收的场景,感受作者与阿妈牵手走月亮的和谐之景。当然,这种关联并不是词语与画面的肤浅触碰,而要借助学生原始的生活积累,通过关注字理、激活思维、想象画面等方式理解字词,在梳理关联中,将课文展现的画面和描摹的画面统整起来。最后,把单元中所积累的生字词收集在“秋景词语宝盒”中,并在整理和归类中达成梳理之效。

教师对生字词的教学要充分把握单元主题和文本情境,在寻找关联、推进融合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积累与梳理,丰富语言储备,完成迁移运用。

二、基于课外阅读,搭建“积累”与“梳理”的内化平台

任何语言素材的积累和梳理,都应基于学生真实的学习需要和学习任务群设置的内容,搭建广泛积累、高效梳理的平台。2022年版课标在第二学段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中明确指出:“诵读、积累成语典故、中华文化名言、短小的古诗词和新鲜词语、精彩句段等,丰富自己的语汇,分类整理、交流,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事实上,第二学段的学生已经通过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成语故事、文化名言和古诗词。但如果仅仅就是背诵和记忆,难以达成积累的真正价值,更不用谈所谓的梳理了。鉴于此,教师可以搭建相关平台,通过设置规则,让学生对自己积累的内容重新进行组合和配置,以在梳理的过程中反刍内化。

针对2022年版课标所涉及的“成语典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成语典故微讲坛之(   )篇”的展示平台,组建不同的汇报小组,并确定本小组的汇报内容,比如“成语典故之趣味篇”“成语典故之勤奋篇”“成语典故之孝心篇”等。在活动的支撑下学生自然会梳理自己的阅读储备,分类、整理并从原始的记忆体系中提取出符合本小组主题的成语典故。而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与成员相互分享和聆听,丰富了认知储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关联教材与学生真实生活、课外阅读的交融点,将积累与梳理的要求真正得以落实,推动学生有效积累与梳理。

三、基于环节整合,开辟“积累”与“梳理”的全新路径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生字新词,而应该包含所有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内容。这些素材和资源都以语言文字的具体形式呈现。教学时,教师就需要将表象知识转化成切实的时间性任务,与2022年版课标所积极倡导的“大单元”“大任务”的理念进行融合,在统整聚合下为学生开辟积累与梳理的路径。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飞鸟在空中翱翔,虫儿在花间嬉戏。大自然中,处处有可爱的生灵。”纵观这个单元的课文,《古诗三首》中每一首都展现了一种可爱的生物,杜甫《绝句》中的“鸳鸯”、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鸭”和“河豚”、曾几《三衢道中》的“黄鹂”,其他的精读课文也是如此:郑振铎笔下机灵的“小燕子”、叶圣陶《荷花》中的小鱼、汪曾祺《昆虫备忘录》中各式各样的昆虫……教师可以将这一单元学习任务的主题情境定位于“与可爱的生灵交朋友”,依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先从单元课文的内容层面入手,设置单元生灵相册集,要求学生在整体初读课文后,画出描写动物的词句,并尝试选择一种动物,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抒发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由此设置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呈现出以下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从单元整体入手,借助单元课文共同的主题和表达内容,将需要积累和梳理的语言文字归整到与动物相关的素材上来,打破单篇课文逐一、机械的推进方式,以集中、聚焦的方式展开,使得语言文字的积累和梳理更加有效。其二,关注学生对“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认知规律。很多教师总是依照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所谓的积累就是要死记硬背,梳理就是要條分缕析地重新排列。在教学中,教师在设置和践行“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时,一方面要注重教材中现成的资源,引导学生以统一的抓手进行聚合和内化,另一方面巧妙地设置积累后的反刍,以描述与展现的方式,对原本统整化积累的资源进行梳理,在感受语言文字丰富表达效能的同时,促进学生表现力和创造力的不断生长。

四、基于文本特质,开展“积累”与“梳理”的实践活动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语段中关键句所承载的表达作用?事实上,如果完全靠教师灌输概念或者解释定义,会使学生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标签化、信息化的层面。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积极而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形成丰富的认知经验,继而完成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梳理。如《海滨小城》一文,作者在描写海滨小城街道、公园之美时,就采用了关键句统整和其他分句具体分写的方式。教师则组织学生开展了这样的活动:这座海滨小城正在举办“我为小城代言”的活动,请根据课文语段中的内容,尝试选择一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展示海滨小城的美。此时,学生需要借助之前的学习经验,快速提炼语段的中心句,并对围绕关键句展开描写的内容进行梳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为后续的表达奠基。以“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这一语段为例,围绕着庭院中的树多这一关键点,作者描写了哪些内容呢?在梳理中学生发现:首先,作者罗列了很多树木的名称,如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用最为直接的名称,展现树木之多。其次,作者从浓郁的香味入手,通过“满街满院都是”这一全新的维度展现了树多。再次,聚焦凤凰树,通过凤凰花的“热闹”以及“笼罩”小城,展现树木之多。这样有逻辑的梳理,让学生把握其表达中心,将看似杂乱的散点串联起来,明白其内在关联,为后续有条理地表达奠定基础。如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落实。

学习任务群是2022年版课标所倡导的全新理念,教师要深入研读2022年版课标的内涵描述和目标定位,找准与教材的链接点,借助学习任务群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典故语言文字成语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拼成语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猜成语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