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无锡学习天地开发利用研究

2023-10-27 01:00中共无锡市惠山区委党校课题组
江南论坛 2023年10期
关键词:现场教学干部教育培训

中共无锡市惠山区委党校课题组

摘  要  现场教学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初,延安精神无锡学习天地正式建成,它所承载的思想引领“展示厅”、精神传播“桥头堡”、干事创业“动力源”、全民学习“加油站”、共同富裕“样板间”五大功能,为干部教育培训带来了新机遇。要进一步发挥延安精神无锡学习天地现场教学功能,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实效。

关键词  现场教学;干部教育培训;延安精神无锡学习天地

2020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2023年1月,延安精神无锡学习天地(以下简称“学习天地”)建成开放,这是延安无锡两地多年协作的丰硕成果,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惠山区坚持依托这一独特的红色资源,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把学习天地建成宣传地方形象、展示东西部协作成果、凸显培训特色、促进教学互动的红色教育基地。

一、学习天地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做法

(一)打造高品质教育基地

学习天地坐落在惠山区吴文化公园内,项目占地180亩,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共有三大功能区,分别是“笃信·核心展示区”“笃行·互动体验区”和“笃学·学习交流区”。“笃信·核心展示区”有延安精神展示馆、延锡协作成果馆、延安故事馆等多个核心展示馆。“笃行·互动体验区”建有一条“公仆之路”学习步道,全长750米,沿途设置六个休憩站点,分别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正定、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学习、生活等元素设计布局。“笃学·学习交流区”主要包括学习书房、报告厅等学习场馆。同时,学习天地内保留了堰桥“一包三改”纪念馆,“四千四万”精神馆等地方特色场馆,形成了“一轴、三区、九馆”的空间布局结构。学习天地集干部学习教育、群众读书休闲、会议研讨展示等功能于一体,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展示厅”、延安精神在长三角传播的“桥头堡”、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源”、全民学习的“加油站”、共同富裕的“样板间”。目前,学习天地挂牌无锡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践学基地、无锡市团校实践教学基地、行知大学堂“无锡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无锡市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基地。

(二)组织多形式教育培训

一是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利用学习天地研学线路,组织党员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回访入党介绍人等活动,实施“经典研学·明理”“党性教育·增信”等系列培训,教育党员锤炼党性、淬炼领航。二是创新现场教学模式。构建“五大馆洗礼、一条路追寻、一部剧礼赞、一堂课深悟”现场教学模式,开展沉浸式、体验式的“现场党课”,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三是搭建“干部夜校”平台。积极对接清华大学、延安干部学院等院校,拓展授课资源,线下开设数字经济、国企改革、城市更新等小班化夜校课程,线上开发“夜校农场”,通过“趣味式、菜单式、赋能式”教學模式,全面激发党员干部“充电蓄能”的内生动力。

(三)丰富高质量教育内涵

一是完善组织架构,提高培训效能。与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街镇党(工)委等多方合作,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制度化管理体系。对内建立标准化培训规范,对外提供菜单式培训内容,统筹提升教学培训的质量和效率。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组织开展“名师名案名课”延安精神党课创优活动,选育金牌讲师,通过“练内功增本领、走出去学经验、请进来强素质”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和讲解员队伍的建设。三是加强资源统筹,深化延锡协作。密切与延安学习书院等单位的交流合作,签订线上互动教学合作协议,开设延锡“云课堂”,贯通延锡两地教育培训资源,构建起“资源共享、教学互研、党性互促”的培训新格局。

二、学习天地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的不足

(一)原汁原味的体验感不够

一是延安精神传播存在局限性。受地域迁移的影响,无锡难以移植延安的全域现场教育资源,现场教育存在难以突破的距离感。二是布展内容存在局限性。学习天地的现场教学以藏品实物讲解为主,难以完整系统地展现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的奋斗历程。三是讲解呈现缺乏艺术性。学习天地的讲解员把现场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能力不强,过分依赖于已有的讲解类型和既定的操作方式,讲解过程存在程式化趋势,不善于进行互动引导和总结提炼,常常是只谈事件不谈体会、只做说明不深刻挖掘,没有将红色史实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总结和分析,缺乏专业点评,引发学员深度思考和灵魂触动不够。

(二)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一是课程建设缺乏系统规划。有关部门对学习天地没有出台中长期的课程规划,对延安精神的教学规律研究不足,造成不少领域课程空白,无法满足不同类型的培训需求。二是缺乏本土精品课程。基层党校教师能力水平有限,缺少打磨精品课的机制建设、团队帮扶、智力支持。课程谋划存在瓶颈,以延安精神指导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课程不多,探讨延安精神时代化发展的课程不多;课程框架存在学术瓶颈,史料挖掘不深不细;课程内容存在实践瓶颈,理论联系实际水平不高,课程实操性不强。三是课程展现形式单一。课程形式缺乏参与体验感,仍以讲授式为主,缺乏诸如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体验式等交互性教学方式;教学设计缺少线上渠道,往往局限于线下的画册、课件、展板、视频,缺乏能带来更真实感受的数字化渠道。

(三)教学资源融合度有待增强

一是与延安当地教学资源融合不够。目前,学习天地与延安地区的部分教学点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延安地区的原生态优质教学资源受地域等原因限制无法有效引入,资源融合和拓展仍有较大空间。二是与区内教学资源融合不够。区内缺乏对学习天地和其他现场教学资源历史联系的梳理,没有构建以学习天地为中枢,贯通全区红色资源的教学网络,存在着“只见高峰不见高原、只见孤月不见众星”的情况。三是内部资源融合不够。学习天地共“一轴、三区、九馆”,内容涵盖延安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延锡协作、“四千四万”精神、“一包三改”等多方面内容,场馆建设和讲解工作往往“就馆论馆”,馆际间仍存在逻辑不清、联系不明等问题,教育资源整体效能发挥不充分。

三、提升学习天地教育培训功能的对策

(一)推进资源整合,增强培训的延展力

1.加强延锡教学资源共享,打造高质量远程协作。一是要增进交流,探索教学基地的共建机制。加快构建延锡两地党校系统的常态化交流机制,定期组织互访,打破地域边界限制,全面梳理两地现场教学资源的存量和增量,共同谋划双方现场教学的线路对接与基地共建,加快促进各种教学资源要素之间的合作共享、共同提升。二是要更新技术,探索教学资源的远程互动。进一步提升学习天地场馆的数字化建设水平,通过VR、AR等技术手段推动馆内与延安教学点的“云端互联”,引入虚拟主播开展远程实景教学,把更多延安教学资源带入馆内,推动现场教学从引导“心向往之”向展现“身临其境”突破升级。

2.加强区内教学资源整合,构建高水平培训格局。一是要摸清家底,强化对区内教学资源的调研。党校要与区内各教学资源加强联系,积极开展教学设计评估,把区内的红色资源转化为教学素材,夯实延安精神教学资源一体化开发的基础。二是要深化统筹,加强现场教学的整合谋划。党校应该在现场教学点的优选、主题设计与提炼、教学点经验的总结与提升方面更多地展现优势、发挥长处。要有“分”的意识,帮助各教学点挖掘资源、提炼经验、打造特色,明确目标定位,形成优势互补;还要有“合”的机制,鼓励各教学点共同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推进全区现场教学的协同谋划,形成“大平台”“大教育”的格局。

3.完善内部教学资源融合,形成高黏性参观线路。一是要强化理论研究。邀请专家学者参与集体研讨,明确馆际间的逻辑关系及其背后的理论支撑,为内部教学资源整合提供依据。二是要优化场馆建设的整体设计。要树立主题意识,在后续场馆建设和更新中要通过调整布展的板块和信息分布来展现弘扬延安精神的主题。三是要完善教学线路设计。根据场馆间逻辑关系,科学谋划符合不同需求的不同线路,变参观方凭感觉的“内容定制”为教学点按需规划的“线路推荐”,提升现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完善课程建设,增强培训的内涵力

1.推进课程开发项目化。一是明确课程开发方向。完善课前调研机制,根据学员需求列出课程开发的参考目录,供教师选择。二是注重把握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组织专人赴延安实地调研,掌握详细的历史资料,准确立体总结延安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从理论高度对延安精神加以升华,使延安精神与新时代、新实践紧密联系。三是加强课程的备课协作。邀请专家学者和教学点老师共同成立备课小组,集体讨论课程框架、核心观点、教学流程和主要案例等,打造一批高质量的精品课程。

2.推进课程建设体系化。一是推进课程门类多样化建设。形成理论教育、党性修养、能力提升等多系列的专题课程体系,不断深化“党校课堂+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的“三位一体”教学体系。二是积极丰富教学形式。组织教师走出去开展实地观摩,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现场教学理念和方式,充分利用研讨式、案例式、访谈式、情景式的教學方式,推进互动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相结合,促进学员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双提升,实现“参加一期培训、接受一次洗礼、收获一生感悟”的沉浸式体验教育。

3.推进教辅资料多样化。一是积极利用延锡协作平台,广泛搜集延安精神的视频、史料、图片、故事,汇编成小册子、画报供学员学习。二是推进延安精神相关课程视频化,进一步开发符合无锡干部实际、体现无锡特色的各类教辅资料。三是扩大对学员学思践悟成果的搜集,通过编辑学习心得、精神感悟,不断更新教辅资料库。

(三)建好三支队伍,增强培训的支撑力

1.建强优质专职教师队伍。一是整合人才资源,强化专职教师配备。搭建基层党校合作平台,培养一支具有中共党史学科背景以及延安精神研究背景的专职教师队伍。二是强化政治素养,提升专业水平。选派教师到延安等红色基地跟班学习,实地熏陶强素养;理论学习常态化,不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延安精神相关学术论坛研讨交流,打造一支能够胜任讲解延安精神各类课程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三是增强对话交流,培养精品名师。借助延安高校、档案馆等单位专家学者的研究力量,以开展延安精神主题合作、定期座谈、长期指导等多种形式培养师资队伍、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力争培养一支语言表达生动、讲解透彻、职业素养好的师资团队。

2.打造丰富的兼职教师师资库。在理论课程中,要注重在省市委党校及周边高校选聘政治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专家、学者授课,拓宽学员的视野和思路,提升理论知识水平,尤其要加强同延安干部学院的交流与协作,引入优质师资,夯实师资库底蕴;在实践课程中,要积极着眼于基层工作者,选聘政治强、人格正、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模范,担任干部教育培训的兼职教师,培育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好课。

3.强化讲解员队伍能力建设。要加强讲解员的理论培训,使其能够深化对背景知识的理解,深挖历史知识和实践,能够从学习天地的红色资源中发掘出其背后的精神价值,进而引导学员深入对历史和实践的思考,推动现场教学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要进一步训练讲解员的讲解艺术,继续选派讲解员到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国一大会址等地进行系统培训,以精通讲授技巧,能够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打动学员、用真情打动学员、用激情感染学员,用厚实的理论功底使学员的疑惑得以释怀,以达到启迪学员思维的目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讲解员的管理,明确其岗位要求,为讲解员队伍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梅.延安精神对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的有效性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5(03):114-119.

[2]尹逊红.浅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增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J].农场经济管理,2022(11):53-55.

本文系2023年江苏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课题“对延安精神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实践应用的研究”(编号ZX23017)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方晓红】

猜你喜欢
现场教学干部教育培训
《电机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试析中职《焊接工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导游湖南实训》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探索
切实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统筹性针对性实效性研究
项目驱动式现场教学模式在园艺类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对干部培训院校实施现场教学的思考
试论“三严三实”在高校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实践
完善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查机制的若干思考
关于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主题教室建设的思考
完善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查机制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