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芳+韩燕平
摘要:《导游湖南实训》课程是湖南省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对于培养湖南省导游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湖南实训》课程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分析,探索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导游湖南实训》;现场教学;组织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8.076
1 《导游湖南实训》基本情况
《导游湖南实训》课程是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模拟导游》课程改革的结果。《模拟导游》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技术课程,其前导课程为《导游基础》、《导游实务》,后续课程为《旅行社经营管理》和《本地导游实训专周》。由于传统课程教学的结构与前后课程存在交叠,从2013年开始,学院《模拟导游》课程组着手进行课程改革。课改团队在行业调研的基础上,以服务“三湘”(湘菜、湘商、湘旅)为教育理念,结合导游考证、专业技能抽考和技能大赛相关要求,对课程进行重建,课程组通过对网上问卷调查的数据、旅游局官方数据和携程等知名网站的交易及咨询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得出湖南最受欢迎的十条经典旅游线路,并以此作为新的课程结构,收集资料,与湖南新康辉国际旅行社共同开发了校本教材——《导游湖南实训》。
2 《导游湖南实训》课程的特点
2.1 服务地方经济
服务地方经济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学院贯彻“服务三湘”的办学理念,《导游湖南实训》课程坚持以服务湖南旅游业为目的,主要体现在其教学内容选取湖南省内十条经典旅游线路。
2.2 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导游湖南实训》课程开发是基于长期的实践调研,选取的教学内容是最受欢迎、美誉度最高的旅游线路,线路中所涉及的城市和景区(点)也是湖南回游率最高的知名景区(点)。因此,从培养湖南导游人才的角度来看,《导游湖南实训》课程与旅游企业的需求形成了无缝对接。
2.3 实践性强
《导游湖南实训》课程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带团的程序、讲解的方法和游客服务技巧,解决旅游过程中的突发问题等。该课程目标决定了本课程侧重的是实际操作和练习式的授课方式。
2.4 授课教师的“双师型”要求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团队必须是“双师型”教学团队,而《导游湖南实训》对双师型教师要求更高、更迫切。课程目标的实现,授课教师不能仅仅是“符号式”或尚在培训中的教师,而应该是具备多年从事“一线”导游工作经历、积累了大量“一线”上团案例的教师,且教学团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2.5 项目教学和情境教学
《导游湖南实训》课程具有明显的项目教学和情境教学特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课程以基于导游工作过程的带团流程为主线,行成“一个基础”、“十大项目”的课程体系。带团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导游讲解服务、导游应急事件处理、导游娱乐活动设计、善后工作五个部分,“一个基础”是指导游职业素养的培养,在这个基础上,教师以湖南省内十条经典旅游线路作为项目载体,按照带团流程展开情景式教学。
3 《导游湖南实训》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3.1 偏重导游讲解技能培养,忽视其他实践操作技能培养
笔者通过开设该类课程的旅游专业院校调研得知,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景点讲解能力为实训的重点。其培养模式主要是教师挑选相应的景点后,通过景点知识的讲授和学生在课堂的讲解实训,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教师的课程考核也是以学生的讲解水平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但是跟踪该类实训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实际的上团中的表现并不优秀,而且有些还很受旅游者的“诟病”。
3.2 主讲教师整体业务能力偏低
从课程的特点分析可知,课程对主讲教师的“双师型”要求极其迫切。但事实上,从事该课程讲授的教师大多没有导游经验,对课程中的十条旅游线路也不熟悉,只能空谈导游流程和步骤,自然不能讲透导游业务的核心要求、对导游的能力要求以及对带团工作中突发状况的处理方式。
3.3 课程实施欠缺必要的物质和环境保障
《导游湖南实训》课程由于实践性强,因而对教学环境和实训经费要求较高。首先,校内的实训必须有相应的设备和环境保障,例如能带领学生进入虚拟情境的3D实景实训室和能训练学生各种技能的导游综合实训室。其次,在校外实习环节,学校踩线的费用开销大,如果仅凭学生来支撑这部分费用是不现实的。
3.4 课程资源体系建设不健全
《导游湖南实训》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不仅对授课教师有较高要求,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各方面的基础知识,而这些知识不可能完全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线上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团队开发出与该课程相对应的课程资源体系,以方便学生学习和查阅。
4 《导游湖南实训》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途径
4.1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课程体系
项目教学,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学生参与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而《导游湖南实训》课程与导游工作密切相关,而导游工作可以构成一个清晰的工作流程,可将这个流程运用于湖南省十条经典旅游线路的带团实践,而这是条线路可以理解为十个教学项目,具体如表1所示。
4.2 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组织校内实训
根据表1所示,项目3、6、7、8、10的教学在校内进行,主要原因在于这五个项目相对较远,若进行现场实训耗费成本太高。对于这些难以前往景区实地考察的线路,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以某一条线路为例,整体教学内容可采用模拟踩线、小组任务、角色扮演、提问讨论、范例参照、技能训练等教学方法,使用课程网络学习平台、景区讲解及文化视频、景区官网、智慧旅游平台、语音导览软件、微信、QQ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以线路中的某一景区的讲解为例,具体的操作流程为:学生可通过智慧旅游平台中的虚拟景区进行模拟踩线,熟悉景区的基本概况和大致旅游线路;其次,学生根据课前在景区官网搜集的素材,并结合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发布的景区讲解及文化视频,在教师的指导下创作导游词;第三,在导游实训室进行导游讲解训练,然后分组推选代表以导游多通道环幕实训室中的3D实景为背景进行导游词讲解,教师进行点评;第四,学生录制讲解视频,上传学习平台;第五,校外专家通过在网络学习平台中的“名导进课堂”栏目以语音留言的形式对学生上传的讲解视频进行评价;第六,根据学生的考核情况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对其发布进阶任务。
4.3 将课堂搬进景区,实施校外实训
根据表1所示,项目1、2、4、5、9的教学在景区进行,主要原因是这些线路在学校周边,采用现场教学的方法,效果更好。以线路1为例,课程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以“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一日游”为真实情境,采用角色扮演法,来完成整条线路的导游工作。课前,学生先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设计好线路,然后,教师根据旅游线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给各小组分配好任务,学生在实训前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
接下来,进行实际导游教学过程,团队的行程可设计为学校接团—长沙市简牍博物馆—岳麓山—橘子洲—午餐—清水塘—返回学校,在此期间,学生在相应阶段进行对应工作,如接团、致欢迎词、沿途导游讲解、车上才艺展示、景区导游讲解、突发事故处理、安排团餐、致欢送词,教师针对各个环节进行点评。这种“课堂进景区”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情景化、活动化,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岗位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很快就能了解企业对学生的学习和职业心理素质的综合要求,让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真正做到了“动中学”、“学中做”,具有很大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素梅,张秋敏.基于工作情境的导游实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3).
[2]熊友平,钱晔.高职类导游业务实训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06,(2).
[3]张琳,马丽.对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