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强化幼儿自理能力的方法

2023-10-27 01:00齐聪雨武若妍
幸福家庭 2023年14期
关键词:自理共育家园

齐聪雨 武若妍

自理能力与幼儿生活、卫生习惯有着密切关系,教师引导幼儿习得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重点,教师和家长应加强合作,以达到良好的培育效果。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较为广泛,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帮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幼儿的自信心、独立性和责任感。

一、强化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有助于提高幼儿肢体协调性与灵活性。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穿脱衣服时需要手臂协调,吃饭时需要手与口相配合,才不会把饭菜撒在桌子上。这些动作能够帮助幼儿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自理能力。

第二,有助于增强幼儿自信心。幼儿是独立的、正在发展着的个体,他们成长在一定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中,应注重给他们提供指向环境的体验、交往、操作和思考的机会。幼儿在发展自理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尝试而习得生活技能,能够树立独立完成任务的信心。

第三,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自理能力密切相关。3~6岁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起始时期,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规则意识,使他们逐步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等思维模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适应周围集体、社会的要求。

二、影响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因素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方式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方式往往会影响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情况。在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更加重视提高幼儿认知,忽视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个别幼儿虽然懂得一些知识,但是他们的自理能力较为薄弱。例如,部分教师发现幼儿穿不好衣服便会直接上前施以援手,而没有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导致幼儿逐渐产生依赖心理。另外,部分教师发现幼儿不能独立完成某项任务时,不仅不会帮助幼儿,还会对他们加以训斥,这会让幼儿对提高自理能力产生抵触心理。

(二)家长秉持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

家庭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幼儿园,有些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这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部分家长没有为幼儿提供锻炼自理能力的空間,凡事都亲力亲为,不让幼儿自主完成,对幼儿一味地纵容,把幼儿培养成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与“小王子”。同时,这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种溺爱式的家庭教育会限制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影响幼儿独立自主意识形成。

(三)幼儿的自我效能感

幼儿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如穿脱衣服、吃饭、洗手、梳头等。而幼儿自我效能感是指幼儿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即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和信念。幼儿的自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当幼儿习得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之后,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任务,如自己穿脱衣服、吃饭等,进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幼儿会感觉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增强自信心。同时,自我效能感也会影响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当幼儿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时,他们往往会抗拒尝试新的任务,也就难以学会新的自理技能。相反,如果幼儿有足够的自我效能感,他们会更大胆尝试新任务,从而掌握更多的自理技能。

三、强化幼儿自理能力的方法

(一)利用各种游戏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游戏活动,营造温馨、轻松的氛围,让幼儿在玩乐中掌握日常生活技能,如扣衣扣、拉拉链、系鞋带等。例如,教师可以创编一首系鞋带的儿歌,带领幼儿边唱儿歌边练习,引导幼儿学习动作并自主尝试,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借助游戏加深幼儿对动作的记忆,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幼儿引导和帮助,教授幼儿相关的技巧,让幼儿在游戏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借助日常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掌握生活技能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重要知识和技能,如认识身体各个部位、了解日常用品的使用方法等。例如,教师在为幼儿讲解《悯农二首》时,可以引导幼儿了解这组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让幼儿明白粮食来之不易。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幼儿介绍进餐时需注意的相关事项,如不能将饭菜撒到桌子上、要自己用餐、不能挑食、不能和同伴讲话、要节约粮食等。这可以帮助幼儿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促进幼儿自理能力发展。

(三)创设环境强化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教师可以创设良好的环境,帮助幼儿逐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例如,在室内和室外的环境设计中,教师可以在洗手池和卫生间粘贴标语;在餐桌上粘贴诸如“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标语;在区角活动区悬挂提醒小标识等。另外,在幼儿园不同区域,如洗手间、储物柜、餐厅等,安装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设施,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在这种自由、安全的环境中,幼儿可以大胆尝试,自主学习,从而掌握更多的生活知识与技能,逐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四)家园共育提高幼儿自理能力

要想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仅仅依靠幼儿园教育难以实现,只有开展家园共育,才能更好地助力幼儿健康成长。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家园共育中,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要共同努力,教授幼儿更多生活技能,帮助幼儿提高自理能力。教师应不断地摸索、积累教学经验,及时与家长沟通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情况,共同商讨适合幼儿的教育方针。当幼儿在家的时候,家长需要发挥监督者和教育者的作用,让幼儿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同时,家长要与教师加强交流、沟通,理解教师的工作,支持教师的教学计划。家庭与幼儿园进行良好合作,并达成一致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保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在家园共育中,教师要传达正确的育儿理念,让家长认识到强化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并意识到家长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采取家庭访谈等方式,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深入了解影响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相关因素。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家长讲座,向家长分享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技巧等,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制订一份教育计划。这个计划应该包括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规划,包括清晰的指导方法和支持策略,还应该包括对幼儿自理能力的监测和反馈情况。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实时、高效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教师应向家长分享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及相应的培育策略。其次,家长要向教师反馈幼儿在家的实际情况,以便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法,让家长在家对幼儿进行引导和监督。最后,幼儿园要采取强化策略。这样的方式可以从宏观上对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进行规划和指导,让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里受到一致的教育。

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是一个需要长期巩固和深化的过程。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过程中,家长需要与幼儿园教师合作,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与教学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当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都能够运用所积累的经验与技巧独立完成自理事项时,便说明家园共育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家长与教师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监督,并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与支持,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幼儿在独立完成自理事项的过程中强化自理意识,养成自理习惯。在家园共育中,家长和教师要不断引导幼儿独立完成一些任务,帮助他们巩固自理技能、摆脱依赖意识,从而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

结语

培养幼儿自理能力需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需要教师耐心地将教育目标科学地融入一日生活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培养与强化幼儿自理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反复引导幼儿进行自我探索和尝试,并在幼儿掌握自理技能之后,及时运用一日生活与教学活动中的内容进行强化和巩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教师需要用温暖的态度、真诚的关怀,积极引导幼儿,帮助幼儿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与实践经验,更好地运用理论为幼儿制订适宜的教学计划,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另外,培养幼儿自理能力需要家园合作,家长和教师应针对幼儿每个年龄段的特点和需求,制订相应的自理能力培养计划,为培养、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共努力。

(作者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猜你喜欢
自理共育家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绿家园
自立当从“自理”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