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的体系框架和主要功能

2023-10-27 02:39郑斯
今日财富 2023年29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核算部门

郑斯

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运用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规范生产、加强内部控制,對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阐述全面预算管理对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意义,反思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基于当前企业发展现状探究全面预算管理框架体系构建的有效措施,以此提高企业预算管理的能力和质量,激发企业的发展动力。同时,期望本文能为相关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优化提供参考。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对企业的发展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要对内部生产成本进行合理分配,全面预算管理开始受到企业的重视,该管理方法的实质是通过核算企业已有的生产情况,包括生产的数据和生产的信息,分析信息数据后制定新的生产阶段的成本预算和生产计划,最后在实施过程中加强部门间的沟通联系,督促各个生产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积极落实生产预算方案,从而有效控制企业内部资源。现实中,大部分企业在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时,由于自身财务管理系统存在严重漏洞,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所以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的框架至关重要。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一)全面预算管理内涵阐述

企业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能够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前,需要制定相应的预算编制,基于最近一段时间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数据进行充分的统计与分析,以便为预算编制提供最真实、最可靠的依据。在此基础上,企业要按照预算计划的成果来实施,以提高对预算的控制效果。为了确保其有效性,企业应重视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建立以人为本的监督机制,从而使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自从全面预算管理被提出以来,一直受到企业的关注和重视。这主要是由于其能够对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财务成果展开综合的规划,从而使预算管理能够有效控制企业的实际生产管理,防止其脱离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及时调整预算管理存在的不足,从而改进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全面预算管理也能帮助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和生产要素等进行管理控制,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是管理者要明确管理的目标、方法以及对象。若没有合理的制度框架进行规范和引导,那么在实施过程中将会产生管理混乱的情况,因此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的体系架构非常重要。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各个板块之间的密切联系,让企业的预算控制工作变得更加深入和具体,让企业战略目标能够得以实现。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在企业内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资金在企业内部分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还能够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各个生产环节和业务部门的控制能力。首先,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可以帮助其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企业通过对现有的生产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研判,准确掌控各个生产环节和生产部门的情况,针对生产成本消耗过高、资源浪费的环节严格控制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其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盈利是所有企业的生产目的,传统的财务管理由于缺乏生产要素当中人力、设备、运输、销售、税收等成本的全面核算,导致预案效果并不理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部分环节的成本超支现象,便会削减企业的整体利润,不利于企业的整体发展。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加快资金在企业内部生产环节的流动,稳定各个环节的成本消耗,避免超支情况,同时也能够通过计算隐性成本和显性成本,使企业的生产方案更加精确可靠,能够有效降低成本的消耗,从而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最后,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企业内部生产设备的优化改良、提高员工的能力水平和素养,在提高各个生产环节的生产效率的同时,对各个生产要素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这些变革有利于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治理体系,能够使企业的各项计划、规章制度落实到每一处生产环节。

二、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较片面

尽管一些企业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存在一定误区。这种片面的认知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部分企业将全面预算管理的范围缩小了,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完全理解预算管理的内涵,导致其在核算过程中容易忽略某些生产环节和生产部门。例如在核算过程中,没有将销售部门纳入核算范围,导致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现实情况与方案不符的情况,误差极大,严重干扰了方案的实施。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将全面预算管理的范围扩大,认为综合性预算便是财务预算。通过计算包含投资、融资等成本费用的综合性成本,扩大了财务预算的范围,这种粗略的预算无法保证预算结果的有效性,同时投资和融资成本的纳入将增加预算管理内容的复杂性,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

(二)缺乏合理的预算程序及编制方法

在目前阶段,大部分的企业仍然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编制预算,这样不但缺少了民主决策过程,而且造成了预算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同时,也会使企业的财务信息与收益价值产生严重的扭曲。除此之外,部分企业在编制预算时采用的方法大多数以年为周期,没有将编制具体到月度、季度,导致预算方案过于粗略。与此同时,没有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编制,而是根据历史资料进行相应的加减运算,编制后期的经济活动预算。因此,做出的预算与实际偏差较大,也不利于对企业业务流程的控制和考核。

(三)预算监督体制不健全,执行力较弱

预算管理当中最重要的环节便是管理,生产过程中是否能够有效落实预算方案也是企业监督体制是否完善的体现。部分企业尽管出台预算管理的方案,却没有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有的企业虽然建立起了监督管理体制,监督体系却不完善,这就导致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监督造成部分生产部门和生产环节出现消极执行的情况。一方面导致预算管理落实不到位,严重制约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对财务管理人员采取必须要的监督,若财务人员的核算不规范、方法存在问题,那么预算管理将会产生巨大隐患。因此,监督体制的不完善,将会增加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风险,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体系框架探讨

(一)目标设置

全面预算的目標设置应基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企业的发展实际主要包括的融资水平、信息化技术建设、财务部门的水平等。在设置目标时要将重点着眼于各个部分的目标,最终汇总为整体的系统化的目标。

(二)组织架构构建

企业的组织架构应当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架构需求相符,这样预算管理的机制便能够在企业内部稳定运行。一般来说组织架构主要包括核算部门、决策部门、调研部门等。调研部门主要负责对内部生产数据以及信息进行统计、归纳、整理,将信息反馈给核算部门;核算部门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企业整体生产数据进行核算,并将最终的核算结果推送给决策部门;决策部门一般由企业的领导管理层负责,根据核算部门的建议,对企业下一阶段的生产计划做出决定和指示。通过建立以领导层为首的预算编制团队和以财务总监为主的预算编制体系,将预算管理过程中的各职能部门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内,使其形成有机整体。这种预算管理模式既便于各部门的信息衔接,又能做到预算管理层层把关,保证预算管理质量。

(三)规章制度构建

全面预算管理的规章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明确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各方责任;制定合理的预算指标和审批流程;实行绩效管理,将预算与绩效挂钩;建立透明公开的预算信息公示制度;做好风险防范,加强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完善预算调整和决策机制。同时,应不断优化和改进规章制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业务需求。

(四)预算编制方式构建

编制预算应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并结合市场环境、行业趋势和发展战略。常用的预算编制方式包括历史数据法、成本预算法、零基预算法、活动基准成本法等。在选择预算编制方式时,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如业务特点、预算目标、资源配置等,同时也要重视绩效管理和风险控制,确保预算编制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最后,还要不断优化预算编制方式,增强预算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五)预算管理执行力

预算执行是全面预算管理手段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实践环节,指的是将预计的资金投入到现实中,进而对预算管理的合理性展开评价和检验。在此过程中,可以找出企业在实施预算时存在的不合理性,并据此做出相应的调整。

(六)全面预算管理的分析和考核

对预算成果进行定期分析能够找出每一项目标的不同之处,将分析结果向上级领导汇报,使其充分掌握内部预算管理的情况,以便对后续工作提出警告和指导。除此之外,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对财务人员的考核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适应不同部门的需求,企业应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综合素质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应该采用差异化的考核方法,还可以与激励制度相结合,从而让财务人员更加重视自我提升。

(七)确定预算管理指标

由于各单位承担的职责不同,在制定预算指标时应有所区别。为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为各部门制定相应的预算指标,以保证其完整、准确。

四、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功能

(一)制度的规范性功能

只有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系统,才能保证全面预算的科学执行和规范落实,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能够对企业内部各个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的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从而可以控制企业的成本,降低支出,增加利润。通过对资金的统筹分配与管理,可以推动企业的正规化,进而推动企业更好、更有序地运作。

(二)成本的控制功能

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管理工具,其成本控制功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有效的预算编制,企业可以对各项支出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控制,并能让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采购、销售、库存状况有清晰的了解。与市场上的数据比较,就能判断出企业的盈利水平,然后再决定如何控制生产。

(三)风险的控制功能

预算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风险控制。通过预算编制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进而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制定综合预算之前,必须做一些市场调研,弄清楚目前的市场状况,并根据价格差异控制和管理费用,从而防止企业在没有充分了解市场状况的前提下,主观臆断地进行成本资源的分配。

(四)协调功能

全面预算管理除了对企业经营业绩具有积极影响以外,对各种预算目标也有较大促进作用。通过制定预算方案规定企业的整体发展和生产目标,同时在实现生产目标的过程中加强各个部门的沟通联系,协调各个部门的生产资源,使各个部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对预算目标的调整,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协调各个部分的资金分配,进而帮助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合理管理资源。除此之外,自上而下的协同管理,还能提高企业对员工的整体管理水平。

结语: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的理念已由传统的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追求整体的内部控制,促进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尽管当前不少企业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体系构建仍不完善,但通过树立正确的认识、优化核算方法、完善体系制度和监督机制,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促进企业效益的提升。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核算部门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7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