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西藏班(校)初中地理课堂的实践
——以《交通运输》的教学为例

2023-10-27 16:02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
中学政史地 2023年24期
关键词:交通运输生活化创设

●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 朱 琪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这与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不谋而合。在新课改背景下,创设生活化情境对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的教学为例,创设符合学情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在地理课堂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一、背景依据

情境教学法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都强调了生活和教育之间的联系。陶行知先生的观念是因地制宜。他将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观念进行了改编,但是陶行知先生更强调“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强调以人为本,让教育回归生活,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教育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那什么是地理素养呢?地理素养应该是学习者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情感。地理核心素养是个体在社会中生活与生存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地理素养,包括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和满足终生发展所必需的地理观念。核心素养需要学习者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经过训练和实践得来,这就要求施教者即教师在教育教学环节不断渗透地理思想,通过创设与之贴近的生活化情境组织学习并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初中地理相较于高中地理而言,与生活联系更为紧密,教师可以搜集相关资料创设生活情境,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无形中渗透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西藏班(校)的学生主要来自西藏自治区各地,与内地学生在文化上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导致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也参差不齐。

对于西藏班(校)的学生而言,来到南通求学后鲜有机会和家人一同出行。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度学习。这也是我校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钻研新课标,构建生活化教学目标

笔者选择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为例进行研究。按照以往的教学,我们直接将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整理在一张表格中并让学生进行背诵,最后给出典型例题让学生练习。这样的教学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仅仅会死记硬背知识点,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不能提升地理核心素养。根据课标要求“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笔者将本课学习目标细化为以下几点:

1.区分交通运输工具与交通运输方式;

2.通过材料阅读,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3.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4.通过视频了解我国铁路发展取得的成就,知道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实现生活与课堂“零距离”

导入:通过在大屏幕上展现同学们2021年8月份开学从拉萨出发前往南通上学的照片引入新课,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求学之路”乘坐了哪些交通工具。

学生自由回答,比如:先从拉萨乘坐飞机到成都,再从成都乘坐火车到上海;直接从拉萨乘坐火车到上海,最后由我校通过大巴将他们接回。

教师点拨:同学们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到校,发生了空间上的移动,我们称之为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方式分为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等。

教师:南通滨江公园拍摄的船舶航行照片和拉萨供暖管道照片,提示学生还有水路运输与管道运输这两种交通运输方式。

意义:西藏班(校)的初中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远不如成年人丰富。这个导入情境是学生的亲身经历,贴近他们生活,容易产生共鸣。学生能够体会到地理就在身边,求知欲被激发,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深入学习,获得知识。

探究一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点

材料一 不同交通运输工具的速度比较。

材料二 2020年新冠肺炎感染期间,西藏自治区曾多次向湖北地区捐赠物资。(给出相应的新闻材料)

材料三 墨脱公路及其茶叶产业的发展。

材料四 2021年8月,中国船舶重工传来重大利好,全球最大集装箱船来了,第9艘23000标准箱双燃料货船成功交付法国达飞海运集团。(新闻摘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运量、速度、连续性等方面讨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点,并形成相应文字。

意义 通过提供阅读材料及图片的形式,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归纳总结几种现代交通运输的特点,在阅读材料的选择方面也注意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产生情感共鸣。

探究二 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情景一 我校校长接到自治区教育部门通知,需要在次日到达自治区教育厅开会。

情景二 周末,你与好友结伴去南通市中心游玩。

情景三 寒假期间,父母前来南通看你,随后准备一路游览大好河山后再回家。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总结 现在的铁路运输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火车,开始逐步向高速化发展,即高铁、动车。2021年6月,西藏的拉林铁路也正式通车了,这是我们区内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意义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课学习中,实践力体现为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工具。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发散思维,不再将交通运输方式局限于公路运输,也可以有多样选择。这样的讨论也给学生以后的出行提供了不同的思路,他们也可以DIY自己的出行方式实现“自由行”。心理学研究认为,在轻松的环境下,人们的创造性思维会比以往活跃,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小组合作讨论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交流展示环节,课堂气氛活跃。最后,从拉林铁路的开通引出我国铁路分布格局和交通运输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探究三 我国铁路分布格局

展示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引导学生从东西方向观察铁路分布有何差异。

意义 通过该活动,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铁路“东密西疏”的特点。在读图环节,学生可以看到铁路线的名称,从而了解铁路命名的方式,培养了读图用图的能力。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我国的铁路格局已由原来的三横五纵变为现在的八横八纵,可以说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铁路的发展也可以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缩影,我国用近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实现了铁路由无到有、由慢到快。这是中国人一代代努力奋斗而来的结果,借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的是“一境到底”的模式,以生活化的案例为载体用层层递进的问题将知识点串联起来,通过组内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将重难点逐个击破。将课本知识点融入生活情境中,把重点知识强化,难点知识简单化,最后回归生活,让学生获得用所学知识顺利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创设生活化情境需要教师平时点滴的积累和整理,把身边的地理元素整合成地理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慎重选择地理元素。教学资源“从生活中来”固然吸引学生,但也有可能过于生活化,让学生的思维太过发散,远离书中原理,无法达成让所学知识“到生活中去”的目的。

“到生活中去”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让学生自主探索生活中的地理,将生活搬入地理课堂,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良好习惯并做好突发状况的应对。

如何将“生活教育”理念融入西藏班(校)地理课堂,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提升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爱上地理,形成具有西藏班(校)鲜明特色的生活化地理课堂,仍需要不断摸索。漫漫教育路,如何真正让地理回归生活,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将是我一直要探索的课题。

猜你喜欢
交通运输生活化创设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公路交通运输节能降耗经济分析研究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