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柳玲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广西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如何对外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至关重要。文旅宣传片以文字、图像等为主要传播手段的视觉名片,展现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旅游特色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影像震撼力树立城市形象, 是重要的对外传播工具。而文旅宣传片的目的除了传播信息,更重要地是要彰显城市形象,达到在目的语中的传播效果。源语篇在遣词造句上往往注重修辞,词藻华丽,感情充沛。但由于中英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在文旅宣传片的翻译过程中,应适当地淡化华丽辞藻,舍弃汉语的形式美,去掉“虚”的信息,将实用的信息用最朴实的语句表达出来。但仅仅依靠文字模态进行对外宣传,传播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而通过多种模式如图像等符号的协同参与构建,文化宣传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意义潜势才得以最佳体现。
有不少学者就宣传片的多模态翻译及其对外传播展开了研究,主要以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从不同侧面分析宣传片的对外传播,如黄书君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基础,从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四个层面探讨G20 峰会杭州宣传片解说词的翻译。但对多模态翻译的分析多是强调多模态的“加和”,而非“协同”。要达到最佳对外宣传效果,需要不同模态之间的协同效应,而协同产生的效果是单个模态的“叠加”而非“加和”。吉文凯则尝试协同多种模态构建文化宣传片对外译介的语篇意义,文本的翻译如何配合图像、声音以达到最佳的交际目的。武建国等则以《美丽中国》纪录片为例,分析其多模态翻译及其国家形象构建。整体上,探讨多模态协同翻译及城市形象建构的研究仍显不足。本文结合Kress 和Van Leeuwen 的视觉语法理论,以广西文旅宣传片为研究语料,分析其翻译过程中如何通过多模态的相互协同翻译,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模态是指在特定文化中可以表示意义的符号,如文字、图像、音频等,不同的模态有不同的意义潜势。随着科技网络的不断发展,多模态成为了研究文本和意义构建的新的趋势。多模态话语则是运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符号资源进行交流的现象。多种模态的协同互补,可以更好地构建文本的意义。
20 世纪90 年代,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西方兴起,主要是分析图像与语言的关系。Kress 和Van Leeuwen 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视觉语法的概念,揭示了在多模态话语中,非语言符号对语言研究也有重要的意义。受到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三大功能的影响,视觉语法理论认为多模态话语分析中也存在三种意义:表现意义、交流意义和组篇意义。表现意义对应概念功能,强调的是人物、地点和场景的关系;交流意义来源于人际功能,强调的是图像参与者、观看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组篇意义强调从图像的整体上来分析语篇意义。而文旅宣传片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彰显城市文化,以吸引外国游人或投资者,具有明显的呼唤功能,更强调的是文本的互动意义,而文本的互动意义往往可通过情态、视角、接触等视觉符号来体现。
在文旅宣传片这种多模态话语文本翻译过程中,如何结合图像视觉符号,恰当地转换原文是翻译的关键。文本模态与图像视觉符号两者的有效结合不仅能够提升译文的质量,还有助于构建城市的积极形象,下面主要从色彩的选取、视角以及凝视三方面探讨广西文旅宣传片。
情态作为人际意义的一个重要概念。情态标记主要以颜色为标准,色彩在多模态话语文本中也能反映文本与构图之间所产生的意义。观看者可通过颜色的辅助作用与文本产生共鸣。首先,在纯文字模态层面,当原文喻体在目标语中完全能激发相似的体验,可采用完全直译的方法。
图1 展现的是广西桂林山水的美景,把桂林的水比做镜子,把在桂林划竹排的体验比喻成是畅游仙境。两个喻体在目标语中都能找到相似的联想体验,均采用完全保留喻体形象的直译法,用“as” “like”比喻词,语义清晰完整。而在视觉模态层面,图1(左)画面颜色属冷色调,体现桂林山水的清澈以及漓江水墨画般的迷人景色,让人产生宁静、舒适的情感反应,客观地表达桂林山水的惬意美。桂林的山倒映在漓江上的画面,为文本模态“桂林的水如镜”的意义进行了有效补偿。图1(右)为高饱和度的冷暖色调相结合,宁静与温暖互补,给桂林“仙境”的美誉增添了几分色彩,多了一份超然、空灵的感觉。色彩符号的协同阐释把桂林山水仙境般的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体现广西优秀的旅游资源。
图1 视频截图(色彩)
接触是视觉符号的另一重要概念,指的是图像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的关系。当图像参与者与观看者的目光接触时,是需求;反之,则是提供。
在纯文字模态层面,图2 源文本中的“巴马”在目的语中却是“Guangxi”, 这是典型的转喻。本宣传片主要介绍整个广西的民族特色、旅游风情和经济发展,而巴马系广西的一个县城,是世界闻名的长寿之乡,是广西作为绿色家园的典型城镇代表之一。通过转喻的方式扩充了广西作为一个宜居地区的积极形象。而在视觉符号层面,通过接触视觉符号效果来加强广西作为长寿之乡的美誉。图2 画面有百岁老人,她们的目光都是斜视,未和观看者进行正面接触, 这是对她们生活状态客观现实的描述,给观看者提供信息:百岁老人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展示了她们健康生活的美好画面,加强了“longevity”的语义信息,把广西宜居的城市形象、人民淳朴善良、开放包容的秉性生动地彰显出来,也间接地呈现了广西的生态之美。
图2 视频截图(凝视)
视角可分为俯视视角、仰视视角和水平视角。视觉图像符号可以展示图像中被表征参与者和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文旅宣传片中大多采用俯视视角,展示环境的宽广或经济的规模。
图3 构成了宣传片“蓝色梦想”和“金色翅膀”的主题信息,展示的是广西经济的发展。为了突出这一主题,视频采用了俯视视角。图3“开始追逐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蓝色梦想”, 源文把人们开始追逐的“海洋经济”比做“蓝色梦想”。如果译文按照源文直接译成“blue dream”, 目标读者定大为疑惑,未能理解人民的“蓝色梦想”为何。译文把“蓝色梦想”省略,译成具体的信息“the maritine economy”,直截了当。看似漏译源文的“活力”“激情”“蓝色梦想”,但视觉模态所展现的过山车顺流而下,激起浪花,冲进蓝色海洋的画面补偿了这些语义信息上的空缺。传达出人们带着激情和梦想,开拓新领域,发展海洋经济的奋斗精神,进而补偿源语篇“逐梦”的隐喻意义。而“the maritine economy”这一文字信息的补充在功能上又补偿了视觉模态的语义缺省,实现多模态符号之间的互补关系。
图3 视频截图(视角)
在纯文本模态层面,图3(中)和(右)则把“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比做“翅膀”,两者的“比翼发展”比做“一双金色的翅膀”,带动着广西金属产业的飞跃发展。译文并没有把“金色的翅膀”翻译出来,而是直接译成 “two important growth points”,简洁凝练,但似乎缺少一份美感,未达到呼唤的目的。而图像视觉恰好补偿了这一点。图3(右)从俯视角度,镜头不断展现广西现代经济的发展面貌,正是the Beibu Gulf region and the Xijiang Economic Belt 这双“金色的翅膀”带动了广西金属产业的飞跃发展。视觉符号的意义补偿了平淡朴实的译文,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了广西经济的发展。
在视角选取方面,图3(左)和(右)均采用俯视角度进行拍摄,俯视角度给人一种包揽全局的感觉。这恰好让观众从宏观上了解广西人为梦想奋斗的精神风貌以及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和规模,将观众带入故事,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
本文结合视觉语法理论对广西文旅宣传片多模态协同翻译分析及其所呈现的城市形象。本文发现文旅宣传片作为一种多模态语篇文本,要实现其传递信息、彰显形象的对外传播目的,译者需要综合考虑视觉模态的协同作用,从色彩、视角、凝视等视觉符号出发,实现与文字模态的最佳协同互补,以更好地助力地区形象的构建与对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