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与鉴赏”领域素养培育的策略研究

2023-10-25 01:22:25姚林
新校园 2023年9期

姚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以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在小学语文阅读与鉴赏领域,记叙文的阅读与鉴赏显得尤为重要。记叙文是小学教育阶段最基础、最重要的文体,是学习其他文体的基础,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独特的教育教学价值。记叙文的阅读与鉴赏应围绕学科育人、立德树人根本目的,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入分析教材,确定考查维度,制定培育策略,指导学生科学地建构学科知识系统,以促进学生阅读与鉴赏素养的发展。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写人、记事类记叙文阅读为例,谈谈对“阅读与鉴赏”领域素养培育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一、从课程标准出发,明确培育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总目标对“阅读与鉴赏”明确要求: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能根据需要,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关于写人、记事类记叙文的标准,新课标陈述如下: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通过以上内容分析我们发现,记叙文的“阅读与鉴赏”要从记叙顺序、表达方法、情感体会三个方面整体把握文本,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能力;从理解、欣赏、评价等方面表达自己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在“阅读与鉴赏”相关要求中,记叙文的教学从文体知识、技能方法、思想感情三个层面清晰地呈现,构成了写人、记事类记叙文阅读与鉴赏的三大教学重点。通过课标分析,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写人、记事类记叙文”阅读在“阅读与鉴赏”板块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从教材分析出发,确定培育方向

统编版教材中,语文要素训练是连续的、有梯度地分布在不同的单元中。有关记叙文的相关要素从二年级开始呈现(见表1)。

综合课标与教材相关语文要素可知,学生在中、低段已学过:阅读文章,初步获得情感体验;借助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关注叙述顺序,把握主要内容;从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到了小学高段,特别是六年级,学生接触到的记叙文篇幅变长,出现不同的叙述顺序,立意更深。需要在原有“阅读与鉴赏”素养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学会梳理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借助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内心;交流感受深刻的人物和情节。通过以上梳理可知,写人、记事类记叙文的阅读与鉴赏能力主要包括:梳理文章顺序、概括主要内容、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概括文章主旨这五个方面。这与课标中“阅读与鉴赏”领域叙事性文本的培育方向是一致的。

三、从典型命题出发,明确考查维度

写人、记事类记叙文是以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根据记叙文文体的特点,结合典型命题,我们对记叙文的题型进行了分析、分类,从命题中可以确定,记叙文要考查的是学生根据阅读内容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梳理、概括及分析的能力(见表2)。

四、从素养维度出发,制订培育策略

1.梳理文章顺序

梳理文章顺序这一维度考查学生的梳理文章顺序的能力,我们的培育策略是:先判断记叙顺序,小学接触到的记叙顺序有顺序、倒叙、插叙。教给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或关键内容的方法,来判断文章的记叙顺序。

2.概括故事内容

(1)六要素法: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关键句提取法:抓住文章的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结论句整理概括;

(3)关键词组合法: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进行整理概括;

(4)小标题串联法:抓各部分中心句或重要情节并拟小标题串联起来;

(5)题目扩充法:人物为题+事件+结果、事件为题+人物+结果、事物为题+人物+事件+结果。

3.梳理故事情节

(1)用抓关键词法找到对应情节,提取关键词进行概括(人+事+果、因+过+果);

(2)用情节梳理法(思维导图式)先看例子,分析结构,对文章进行划分,找到相应内容进行概括;

(3)用小标题法对应情节抓中心句或关键词进行概括。

4.分析人物形象

(1)描写方法分析法:描写方法+关键词+写出了什么+表现的人物的性格、品质、技能+突出人物的特点、形象;

(2)关键句分析法:句子内容+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突出了什么;

(3)写作手法分析法:(对比、象征等)写作手法+作用+突出的人物特点、形象;

(4)修辞方法分析法: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突出了什么;

(5)联系生活实际法: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内容+自己的感受+获得的启示。

5.概括文章主旨

(1)内容分析法:结尾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旨、抒发情感)+文章中心思想;

(2)结构分析法:结尾的作用(首尾呼应、总结全文)+文章中心思想;

(3)题目作用法:①一语双关:运用了一语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指什么+又指什么+表现、突出了什么;②文章线索:看整篇文章围绕哪条线索展开叙述,需条理清楚;③象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表面含义+深层含义+表现。

(4)抓关键句法看文章的中心句、抒情句和议论句,深入体会,把握文章主旨。

五、从素养培育出发,实现学科育人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通过板块梳理明确了“写人、记事类记叙文”的阅读技巧与方法,归纳总结常考题型的解决策略和应答技巧,促使解题方法从盲目性走向技巧性,建立解答思路框架,便于学生更系统地掌握解题思路、解答技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从素养培育出发,通过阅读与鉴赏方法和思路的引领使学生对文章理解更加地深入透彻,能够体会到文字中表露的人文、情感信息,在有效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提升閱读素养,学生在语言的熏陶中积累知识、积淀文化。让学生在阅读中爱上语文,在语文学习中爱上生活,实现学科育人。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礼轩小学)

责任编辑:庄 源

注:本文系济南市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小学初中有效衔接育人机制的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2XJ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