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利民
[摘 要]将思政元素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探讨了如何借助阅读圈活动,通过依托教材,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设计启发性问题,促进深度思考;激励学生互动与合作,促进思维品质的发展和设置独特新颖的角色,丰富文化的体验感等策略将思政元素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意识。
[关键词]阅读圈活动;思政元素;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9-0013-04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出,高中英语学科教学应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多元文化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结合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而推动学生综合性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将思政元素融入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坚持明确的育人导向。
一、将思政元素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思政教学的主阵地,但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学容量等,部分教师没有深度挖掘文本,对作者的意图和文本背后蕴含的价值观、文化等思政元素仅是蜻蜓点水地讲授,甚至对文章进行生硬地升华,缺乏对文本中文化元素的深度探讨,育人环节未得到真正落实。对此,在新《课标》背景下,将思政元素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可以帮助学生在提升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价值观和社会意识。通过接触具有思想性或社会争议性的文章,学生能够思考和讨论各种社会问题,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全球视野。其次,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自主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与文章产生共鸣,增加对阅读内容的关注和投入,有利于培养综合素养。
二、阅读圈活动概述
(一) 阅读圈活动的定义和特点
阅读圈活动是一种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阅读讨论和交流活动,旨在促进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深入理解和思考。学生组成小组,在小组内共同阅读、讨论和分享观点。这种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尊重其他成员的意见。这种多元观点的碰撞和交流有助于拓宽视野及优化思维方式。通过讨论和分析,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作者的意图以及其中的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 阅读圈活动的步骤和组织方式
阅读圈活动通常包括以下步骤。第一,确定阅读目标:教师明确阅读的目的和重点,引导学生针对特定话题或问题进行阅读。第二,分组和分配任务: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阅读材料和相关任务,如提出问题、摘录关键观点等。第三,独立阅读: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独立阅读材料,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和观点。第四,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探讨文章的细节、意义和影响。教师可以设定启发性问题来促进讨论。第五,总结和展示:各小组可以向全班同学展示讨论结果,交流不同小组成员的观点和发现。
(三)教师和学生的参与
在阅读圈活动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教师要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确定讨论问题并组织活动流程,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引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和思政元素。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背景、作者的意图以及其中涉及的思政元素。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并促进小组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学生要积极参与阅读圈活动中,认真阅读指定材料,理解文章内容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学生应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表达意见、分享自身的发现,并尊重其他成员的观点,展开有建设性的讨论,通过与不同观点的比较和碰撞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任务,共同探究和理解文章中的思政元素,通过互动和合作提升整体学习效果。教师和学生要合作,共建一个积极、互动和富有探索性的学习环境。
三、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难点
(一)教材选择和教学设计
选择符合思政要求的英语阅读材料是一项挑战。教师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寻找具有思想性、社会意义和争议性的文章或文本,以便引发学生对伦理道德、社会责任等话题的思考和讨论。此外,教师还需要设计相关的问题和活动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通常注重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和理解层面的训练,而将思政元素融入英语阅读需要教师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启发性的问题,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對思想、价值观和社会问题的兴趣。
(三)学科融合与知识储备
将思政元素融入英语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养。教师需要熟悉不同领域的问题和伦理道德规范,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准确的背景信息和引导。此外,教师还需要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合作,促进学科融合,使思政元素的融入更加自然。
四、借助阅读圈活动将思政元素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策略
(一)依托教材,深入挖掘思政元素
在借助阅读圈活动将思政元素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时,选择适合的材料至关重要。教师可以从现有的教材中选取,例如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第一册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教师可从课文中选择与思政元素相关的部分,如关于体育公平竞争、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的内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体育与社会的关系。选择这样的材料,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接触到包含思政元素的文章,从而激发学生对伦理道德、社会责任等话题的思考和讨论。教师可将学生分成6~8人的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篇与思政元素相关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提出指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关键观点和理解作者意图。学生在指定时间内独立阅读分发的材料,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和思想。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与小组成员交流对文章的看法和思考。各小组学生向全班同学展示讨论结果,分享不同的观点和发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体育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将有机会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思政元素,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设计启发性问题,促进深度思考
启发性问题一般是一种开放性的问题。教师深度研读语篇,提出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文本背后的思政意义。在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第一册Unit 5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问题。
1.从道德取向方面设计问题引导学生
a. The article mentions the importance of language for cultural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Do you think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one’s mother tongue has moral significance? Why?
b. How to balance moral considerations between maintaining one’s mother tongue and learning other languages in a multilingual society?
c. Language endangerment is a global problem. Do you think we have a moral responsibility to save these endangered languages? Why?
2.从社会影响方面设计问题引导学生
a. Will the language gap in a multilingual society lead to social inequality? Please provide an example.
b. The article mentions the impact of language on social cohesion and identity. In what aspects do you think the complexit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society is reflected?
c. What ar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of language diversity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and global society?
3.从个人立场方面设计问题引导学生
a. If you live in a society where only one language exists, what do you think you would miss? How would you view other languages and cultures?
b. The article mentioned the benefits of learning multiple languages. Do you think learning other languages can help cultivate and broaden one’s thinking style and perspective?
c. How would you balance personal needs and social influence when choosing between your mother tongue and other languages?
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生能够审视语言与道德、社会和个人立场之间的关系,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意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讨论的深度适当调整问题的难度和广度,以确保学生参与度和理解度的提高。在阅读圈活动中,学生可以互相分享与讨论自己的观点和答案,进一步丰富学习的内容和视角。
(三)激励学生互动与合作,促进思维品质的发展
阅读圈活动是一种将阅读和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间的互动和合作,旨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质疑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在教授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第二册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在教学时渗透思政元素。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探讨课文中的特定的主题或观点。例如,一个小组可以讨论历史传统对社会认同的影响,另一个小组可以探讨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等。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主题,教师可设计具有启发性的引导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思政元素如道德品质、公民责任和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的讨论,鼓励学生彼此倾听、提出问题并分享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加不同观点的碰撞和学生的交流。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观点辩论活动。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在尊重他人观点的前提下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与小组成员合作撰写关于课文中思政元素的文章、观点总结或辩论记录。通过合作写作,学生可以共同整合对思政元素的看法和理解,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通过这些互动与合作的策略,可以在阅读圈活动中充分参与討论和交流,培养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也可以适时地提供指导和反馈,引导学生探索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英语阅读教学中。
(四)设置独特新颖的角色,丰富文化的体验感
阅读圈活动的角色设置具有灵活性。在组织融入思政元素的阅读圈活动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商量设置一些新颖独特的角色,或者结合文本设置一些角色,让讨论更有趣味性和时代感,增强学生对文化的体验感。
在结合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第三册Unit 3 “Diverse cultures”英语课文进行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安排以下角色扮演和辩论活动来探讨思政元素所涉及的伦理、社会和政治问题。
1.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文化保护主义者、全球主义者、多元主义者等,并要求学生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身份为基础,就课文中涉及的文化保护、跨文化交流等问题展开讨论。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能够深入思考和体验不同立场带来的观点。2. 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设定一个与课文相关的争议性辩题,如“是否应该放弃传统文化以适应全球化?”或“多元文化是否会导致社会冲突?”。请学生从不同的立场出发,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辩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分析能力。3.在辩论活动中,教师可给予学生机会转换立场并表达对立的观点。例如,在辩论进行到一半时,要求学生转换辩论立场,从原本的正方变为反方,或者反之。这样的立场转换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评估不同观点,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时灵活应变的能力。4.在辩论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辩论过程中的观点、论据和逻辑,并评估各方表达的合理性和说服力。通过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对思政元素所涉及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总之,借助阅读圈活动将思政元素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文本中的观点与价值。这不仅促进了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成为具有批判意识和较高公民素养的个体。
[ 参 考 文 献 ]
[1] 白佳佳,張苏燕.基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英语广场,2022(32):133-13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 樊丽慧. 新课标背景下阅读圈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民勤某高中为例[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21.
[4] 高振旺.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创新策略[J].学苑教育,2023(2):84-86.
[5] 穆晓艳.新课标背景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J].校园英语,2019(50):111-112.
[6] 徐永军,史珺,涂素华,等.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英语文化阅读教学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3(6):43-49.
[7] 张晓娟,彭康洲.新时代生涯教育在高中英语教育的渗透实践研究:兼论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衔接问题[J].名师在线,2021(35):10-13.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