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昆
[摘 要]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教什么、如何教等问题进行讨论。初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应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体会古诗词的内涵美、领略古诗词的情怀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质量。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9-0001-04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占比较高。近年来的中考改革,使得古诗词的考查逐渐由以往的以考查识记为主,拓展为考查识记、理解、运用及鉴赏。当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和文言文、现代文教学相比,古诗词教学缺乏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规范。甚至一些从教多年的老教师坦言,不会教古诗词。那么,初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该教什么?怎样教?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学生要有哪些实际收获?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初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带领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
古诗词的魅力,首先体现在音韵方面。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韵味,这是古诗词带给人最直观的美感。古诗词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带领学生去感受这种音韵美。具体的做法,可以分作两步。
(一)重视课上朗读
古诗词的音韵美,通过朗读可以直观体验。这种感受是感性的,谈不上深刻,但却非常真切。学生在学习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乐府民歌《木兰诗》等名作时,通过反复朗读,能够感受到那种由句式和韵律所共同构成的音韵美。美的事物,总是能直击心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朗读是感受古诗词音韵美的最直接途径。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重视朗读十分重要。许多语文教学专家都主张要重视朗读。语文教育大家于永正先生说:“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能让人感受。”他提出在课堂上要尽可能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去朗读,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沉浸其中,体味古诗词的音韵美。语文教育家余映潮先生也指明了朗读的重要性,他认为,目前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研究及其实践都是滞后的。人们一般地认为,教学中不能没有分析理解、字词落实、质疑探究、品味欣赏等教学环节,但可以没有朗读。他还指出,日常教学中,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很难说是美的语文课。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七分在读,三分在教;没有充分地读,教得再多也是空中楼阁,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读、个性化地读,积极营造读古诗词的情境。比如,教师可以进行范读、领读,也可以让喜欢古诗词的学生领读,还可以找一些合适的音乐作为朗读时的背景乐等。创造性的朗读方法,更能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进而爱上读诗,爱上古诗词。
(二)适度讲解文体知识
初中阶段,对于音韵美,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可适度讲解古诗词文体知识。比如诗、词的区别,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如讲律诗,就要让学生清楚什么是韵脚,一句诗中的哪个字是韵脚;清楚什么是对仗,了解哪两句诗一定是对仗的;清楚什么是平仄。对于文体知识,不宜讲得过细,也不宜讲特例,最好只讲最典型、最常见的例子。相关的文体知识讲清楚了,学生在读的时候就能更好地体会古诗词的音韵美。
二、指引学生体会古诗词的内涵美
如果说,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是对古诗词进行感性认识;那么,体会古诗词的内涵美,就是对古诗词进行相对理性的分析了。讲古诗词,最忌讳逐字逐句地翻译,因为古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而意境是只可意会,難以言传的。教师不能用教文言文的方式教古诗词,把古诗词的内容讲得过于清楚明白,这样就破坏了古诗词的味道,使学生对学习古诗词失去兴趣。笔者认为,教师与其完全掌控古诗词教学,不如引领、启发学生自己去感受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由小处入手。教学前不过分铺垫相关知识,重点引领学生关注古诗词中的意象、典故、关键字词、名句等,进而体会其内涵美。
(一)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
古诗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含蓄蕴藉。诗人往往不直接表露情感,而是寄情于外在事物,借外在事物表达情感,这种寄托了作者情思的物象就是意象。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美》一书中指出:“诗是心感于物的结果,有见于物为意象,有感于心为情趣。”因此,学生若能够准确把握意象,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和揣摩诗人的情感,进而体会古诗词的意境。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懂得何为意象以及意象的作用。对古诗词中一些常见意象,如云、月、柳、杨花、酒、燕、雁等,学生要有一定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就可以结合对意象的认识,轻松地体会到古诗词的意境了。
笔者认为,不必刻意地引导学生积累意象,完全可以就诗论诗,因地制宜,随诗讲解。教到哪一首,就把涉及的意象进行重点讲解,再适度拓展。比如讲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时,就可以讲“雁”这个意象,讲“鸿雁传书”的典故,让学生明白这个意象所蕴含的羁旅愁思、孤苦飘零之感。之后,可以分享含有“雁”的诗句,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进一步印证该意象的内涵。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同类型的意象比如“燕”,拿出来与之进行比较。如将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燕”意象作为比较分析的对象。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雁”这个意象的理解,又能在比较中凸显“雁”和“燕”这两个意象的区别,对学生的识记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注意古诗词中的典故
古诗词的含蓄也体现在用典上。用典是古诗词创作中常见的手法,能够使古诗词语言更加精炼典雅,同时还能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起到言简意赅、辞近旨远的效果。尤其是杜甫的诗作,可谓“无一字无来处”。黄庭坚评价道:“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关注并探究古诗词中的典故,对理解古诗词意义非凡。
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讲解典故,让学生认识到用典的重要性。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这里面就含有这样一个典故: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的杀敌数字与实际不合,被解职,经冯唐辩白后,文帝认为判得过重,就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并让他复职。写此词时,苏轼任密州太守,在政治上是失意的。他写这首词,是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得朝廷重用,为国效力。学生清楚了这个典故,再结合苏轼创作这词时的个人处境,自然也就能够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此不再赘述。
(三)关注古诗词中的关键字词
古诗词是凝练的艺术,有的仅有十几个字却包含无尽意义,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为了做到言浅意深、词约义丰,古人颇下功夫,因此留下了“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佳话。正因如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若能从关键字词入手,便能产生提纲挈领的效果。宋人梅尧臣认为,古诗词创作要“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对关键字词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领悟“难写之景”,感受“言外之意”,便能够使学生醍醐灌顶、恍然大悟,进而对古诗词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比如讲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时,就可以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阔”和“悬”这两个字的品析入手。“阔”写的是春潮涌动,江水上涨,水面开阔的大场景。“悬”是帆端正高挂着的样子,展现的是小场面。细细想来,帆“悬”的原因是风,只有顺风且是和风时帆才能“悬”。简单的两个字,巧妙结合,描绘出了大江直流,好风相送,行船扬帆向前的画面。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画面清晰了,情感自然便明了了。
又比如讲杜甫的《春望》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山河在”“草木深”等关键词。宋人司马光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此言‘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 读出了言外之意,学生也就读出了诗的味道。
再比如讲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时,完全可以从“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又”字入手,提问:“‘又’字体现了哪些变化?”理解了“又”字蕴含的时代沧桑与人生巨变,也就理解了诗人对家国衰亡、颠沛流离的无尽感慨。
(四)赏析古诗词中的名句
名句往往是古诗词中的点睛之笔。名句之所以成为名句,往往是因为其思想内涵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或体现了崇高的理想,或表现了高尚的情怀,或表达了某种人类所共有且永恒的心理体验。名句能够穿越时空,被一代又一代人吟诵、欣赏,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从名句入手,能更好地把握一首诗的精髓。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两句全诗中最能打动人的名句入手,我们能感受到诗人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杜甫的圣人之心在这两句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自己正在经历痛苦,却还能推己及人,想到天下寒士的痛苦,这不正是儒家所谓的“仁者爱人”吗?人生困厄之时,不为自身遭遇自怨自艾,而能够胸怀天下,这展现出的不正是悲天悯人的圣人之心吗?教师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可以引领学生重点品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以体会苏轼豁达豪放的人生态度。
(五)读前淡化背景铺垫
不可否认,“知人论世”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诗词的思想感情。但是,如果在学生还没有仔细读古诗词之前,教师就把写作背景等告诉学生,让学生先入为主地去读,就会导致学生进行标签化的阅读,影响他们对古诗词的自主判断。这样就大大削弱了学生自主研读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品质。著名学者王富仁强调,诗能唤起人们的想象,读者的想象,应是诗本身直接唤起的,不能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知识有意补充进去的。 孙绍振教授认为,在文本以外强加任何东西都是对自己的误导,不管读者主体多么强势,还是要尊重文本主体。比如,提到杜甫,往往想到“忧国忧民”“啼饥号寒”;想到苏轼,往往就是“豁达乐观”。这些认识应该是学生通过独立阅读后得来的,且学生不能带着这些认识先入为主地去读相应古诗词,以免影响自身对古诗词的解读。
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应该基于自身对古诗词的深入研读。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一首诗的理解也可以“远近高低各不同”。一首诗词,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时代的影响。但有些诗词,是超越了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个人处境的。
以杜牧的《江南春》为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有些教师过分注重对这首诗写作背景的分析。由于杜牧写了大量的讽喻诗,因此这些教师就将这首诗解读为讽喻诗,认为它讽刺了当时的统治者治国乏术,尚佛道误国。然而,从尊重文本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实际上就是描绘了江南烟雨的美,表达对这种美丽景色的赞美与神往。
因此,教师可以把创作背景等相关知识讲给学生听,但最好是在学生充分研读古诗词内容之后,并且应该明确告诉学生“诗无达诂”,写作背景是解读古诗词的重要参考,但不能被其限制,要鼓励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地理解和认识古诗词。
三、启发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情怀美
“诗言志”,读诗最终要突破字、词、句的限制,体会诗人的情感、思想、情懷和人格。教学杜甫的诗作,就要让学生明白,何为“诗圣”?圣人之心体现在哪?教学李白的诗作,就要让学生清楚,李白为何被称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浪漫主义体现在哪?教学刘禹锡的诗作,就要让学生明白,何为“诗豪”?豪气体现在什么地方?笔者认为,让学生真切体会古诗词思想、情怀的最好办法是进行拓展阅读。
(一)品读题材类似但主题不同的古诗词
人们常说,唐诗崇情,宋诗重理。教学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时就可以将其和苏轼的《题西林壁》做一个横向比较——同样写登高,却展现了两种不同的情怀。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体现出一种政治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气魄;而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显得更具理趣,体现出角度决定认识的智慧。
(二)品读题材不同但主题类似的古诗词作品
比如在講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可以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白居易的《观刈麦》和《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在《观刈麦》中,白居易发出了“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的感叹;在《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中,他表达了“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忧虑并发出了“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的宏愿。由此可以让学生讨论:从诗作来看,白居易和杜甫谁的境界更高?
有学生认为,白居易和杜甫的诗都体现了儒家士大夫的推己及人。两相对比,白居易的生活相对优越,他能“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为百姓忧心已属不易;而杜甫在个人境况窘迫、自顾不暇的情况下,还能推己及人,甚至想杀身成仁,其忧国忧民之心更为难得。
通过拓展阅读,学生对杜甫的圣人情怀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笔者认为,成功的古诗词教学,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音韵美、内涵美和情怀美。
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学情,认识到初一的学生积累较少,在教学中要重视体验,侧重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而对于内涵美、情怀美的体悟指导则恰到好处即可,不宜过多,避免将课堂变成自己的 “一言堂”。至于初二和初三的学生,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词积累,在教学中便可以侧重引导他们感受体悟古诗词的内涵美、情怀美,从而让古诗词教学从注重个体审美上升到注重对个体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于永正.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 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183-189.
[3] 朱光潜.谈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4] 王富仁.古老的回声: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5] 孙绍振.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6] 莫砺锋.杜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