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发展与安全背景下的城市更新行动

2023-10-24 10:38傅婷婷谷玮王梦婧吴次芳
中国土地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安全发展

傅婷婷 谷玮 王梦婧 吴次芳

摘要:研究目的:以建设包容多元差异的社会空间为切入点,探索统筹发展和安全战略下城市更新促进城市共建共享共治的理论和现实路径,以期为中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城市更新是处理城市发展和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社会空间融合是存量发展阶段城市更新促进城市发展与安全统筹的关键工具;(2)社会融合理论和社会空间理论构成社会空间融合问题的认识基础,空间布局、资源配置、社会互动和身份认同是解构社会空间融合问题的4个关键维度;(3)空间融合、资源升级、纽带建立和认同感塑造是城市更新实现社会空间融合目标的4条理论路径;(4)城市更新促进社会空间融合的现实路径以空间治理为载体,并可以从多尺度共治、多主体合作和多维度干预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结论:统筹发展和安全背景下,社会空间融合应成为中国城市更新实践的重要导向。空间治理是城市更新的载体,通过多尺度共治、多主体合作和多维度干预助力社会空间融合的实现。

关键词:城市更新;发展;安全;社会空间融合;空间治理

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58(2023)02-0011-10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政治、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积累与爆发,出现了发展和安全的不同步与不协调的问题[1-2]。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在国家发展的各个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并将统筹发展和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遵循的重大原则[1-3]。

在城市治理领域,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张力主要表现在城市建设为经济快速发展保驾护航,但没有充分重视伴随经济发展出现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社会阶层分裂、社会排斥、居住隔离等社会风险[2-4]。研究普遍认为,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城市更新是导致城市处于上述不安全状态或低安全水平的重要原因[5-7]。例如,城中村暴力拆迁导致社会矛盾加剧[5],利益导向“钉子户”问题引发公共利益受损和社会冲突剧烈[6],城市扩张隐藏环境、文化、社会乃至金融等方面的风险等[7]。随着中国城市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城市建设的重点从大规模的增量建设转为对“旧城”、“旧村”和“旧厂”等存量土地的提质增效[8]。在这一背景下,以空间再生产为核心要义的城市更新在城市治理中的地位和比重将越来越突出[8]。如何解决已有城市更新模式存在的过于关注经济增长但忽视社会风险的问题,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的统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实际上,社会和学界已经对此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在实践层面,当前城市治理人员已经认识到在城市更新中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实践创新。我国中央政府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均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将城市更新作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抓手[8],相继开展城市更新试点工作[9]并做出有序推进城市更新[10]等具體部署,积极推进城市更新模式在地方的转型。在理论研究层面,越来越多国内城市研究学者将学术关注点聚焦于统筹发展与安全背景下的城市更新,并从治理模式建构及利益分配的视角展开了较为详细深入的讨论,提出“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多元合作,共创共赢”的合作式城中村改造模式、中央政府主导的高水平公平治理模式、社区赋权模式和资源的空间配置模式等多种创新可能性[5,7,11-12]。然而,已有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大多数研究以治理模式讨论为主,对城市空间设计和制度安排如何兼顾发展与安全这一宏观战略要求的讨论较为欠缺,可能导致理论指导实践时出现偏离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问题。其次,大多数国内学者的研究以中国实践作为研究素材,缺乏对国际已有理论和实践的系统关注。自199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对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城市更新策略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讨论。与各国的实践和理论进行对话,能为我国城市实现“统筹”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社会空间融合,即不断追求建设容纳多元差异的社会空间,是统筹城市发展与安全的关键目标和抓手[13-15],应该重视它在新时代中国城市更新模式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城市存在的不平等和排斥等社会风险总体体现出社会空间不融合的系统性问题[13-14]。本文以剖析城市更新、社会空间融合及其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为切入点,以国际学者对社会空间融合导向城市更新的理论与实践讨论为素材,首先梳理城市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发展和安全问题以及城市更新目标的演变,进而梳理社会空间融合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讨论城市更新促进社会空间融合的理论机制,最后结合中国城市更新的实施现状,提出社会空间融合导向的城市更新在中国的实现路径。本文立足于社会空间融合的视角,提出能回应当前时代发展需要的城市更新理念,以期为后续建构完善的城市更新价值体系和相应的空间治理体系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统筹发展和安全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启示。

1 城市更新的社会空间融合新阶段

城市更新是人类社会处理城市领域发展和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纵观城市发展史,不同历史阶段所面临的发展与安全问题呈现出不同的特征[5-7,16-18](图1)。根据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城市问题差异,已有研究一般将城市更新政策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快速工业化时期,对应欧美国家1900年代至1940年代和中国1950年代至1980年代。这一时期的城市主要面临工人阶级住房环境恶劣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及随之产生的社会失序和道德水平低下等问题[16-17]。相应地,这一阶段的城市更新实践主要遵循物质环境重建原则:欧洲和美国的政府着眼于大规模的贫民窟清除,进行城市空间结构重构和工人阶级公共住房项目的建造[16];中国政府立足于棚户区改造和基础设施提升,以城市环境整治和工人住房建设为重点[17]。第二个阶段为城市增量扩张时期,对应欧美国家1950年代至1980年代和中国1990年代至201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城市面临郊区快速增长和去工业化转型产生的市中心地区活力不足问题[17-18]。因此,城市更新转向吸引资本和中产阶级居民进入城市这一目的:欧洲和美国的城市更新以拆除城市中心的衰败区域用于房地产和商业发展为重点[18];中国的城市更新实践也以城市经济增长、产业转型以及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等经济目的为主[17]。第三个阶段为城市存量发展时期,对应欧美国家1990年代至今和中国2010年代中期至今。城市主要面临过去快速发展所导致的贫困集聚、居住隔离、社会排斥等安全问题。防范化解社会风险、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城市更新的重大挑战[17,19-20]。例如,联合国人居署(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s Programme)新近发布的《世界城市报告2022》(World Cities Report 2022)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如果不对各国日益增加的不平等问题采取果断的行动,城市未来将产生新形式的城市脆弱性,并严重影响已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20]。各国城市回应上述挑战的共同特征是将社会空间融合目标纳入城市更新政策中。欧美国家的理论学者和政策实践者认为,社会空间融合导向的城市更新不仅能促进城市经济创新、物质环境改善,还有助于解决贫困人口的社会空间隔离和贫困社区的污名化问题,是统筹实现城市发展和安全两大目标的重要突破[19-21]。近年来,中国部分社区微更新、城中村更新实践也提出社会空间融合目标,但如何将理念进行深化,并与各地实践相结合以实现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目标,对于城市治理而言仍然是新兴课题[17]。

2 社会空间融合的理论基础

社会融合理论(Integration theory)和社会空间理论(Socio-spatial theory)是讨论社会空间融合问题的主要理论依据。本文在上述两大理论的基础上,依据社会空间存在的物理、功能、关系和象征维度[14],将社会空间融合问题解构为空间布局、资源配置、社会互动和身份认同4个方面(表1)。

社会融合理论的论据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芝加哥人类生态学为核心,其研究切入点主要集中在结构性和社会性两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社会融合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其难点在于破解社会结构对各类群体的排斥[13]。因此,需要发挥城市、国家甚至是全球的政治和经济过程等非主观因素,作为推动结构性融合的重要力量[13]。而芝加哥学派则关注城市中不同社群互动的缺失,即融合的社会性问题。即便近在咫尺的邻里之间,只要缺少面对面互动的社会关系,社区共同体就无法形成,进而导致社区丧失为居民提供融入城市生活立足点的功能[22]。而在城市内部,衰败社区社会资本稀缺,难以为其居民提供与主流群体面对面社会接触的机会,导致这些居民的社会网络相对封闭,难以获得实现社会流动的信息和机会[23]。

近年来发展的社会空间理论与城市活力理论、机会地理理论、城市治理理论和地方污名等理论对话,进一步丰富学术界对社会融合的结构性和社会性问题的讨论,其对社会空间融合问题的认识可以归纳为空间、资源、互动和身份4个方面。首先,城市活力、包容性创新、多元文化、土地混合利用和新城市主义等理论结合社会空间的概念,鲜明提出社会融合问题首先是“空间问题”,客观的物理空间是影响社会结构的关键因素,社会结构以具体的物质形式存在,也因物理空间的生产而固定或改变[14]。例如,城市活力理论研究证实,城市社会和经济活力的产生以空间结构多样性为前提[21,24]。而机会地理、城市治理、增长机器、城市政体和新自由主义化等理论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提出在物质空间之外还存在着社会性空间,在社会空间中处于不同位置的组织所构成的权力结构决定资源的分配模式,影响着客观物理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决定市民获得社会公共资源实现结构性融合的难易程度。例如,增长机器研究证实,城市政治和经济精英构成的增长联盟倾向于将资源分配给中产阶级社区以增加其房产价值、资本投资或机构影响力,是衰败社区资源匮乏及其居民无法实现社会融合的关键所在[25]。因此,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是解决结构性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次,社会资本、社会控制、集体效能、社会互动等理论从社会空间中群体关系的维度出发,提出社会空间融合条件难以满足的原因在于城市缺少社群间平等互动机制的设计;而社会空间想象的地理学、地方污名、空间生产和象征权力等理论则从空间象征的视角出发,提出个体对衰败社区的污名化标签和负面叙述也会摧毁这一类社区及其居民的社会空间融合[23,26]。当群体间习惯于不互动或不平等地互动,特定群体的社会网络及其遭受的社会歧视就会固化;当贫困社区成为与其他地区不同的和缺乏道德的污名之地,社会凝聚力遭到严重损害[26-27]。贫困社区居民也会将空间叙事内化为身份标签,地方的污名化会进一步巩固衰败社区居民的受歧视地位,破坏社会包容[28]。

3 促进社会空间融合的理论路径

基于社会融合理论和社会空间理论对社会空间融合问题的界定,城市更新研究者提出的社会空间融合促进机制可以概括为空间融合、资源升级、纽带建立和认同感塑造4个方面(图2)。已有研究普遍认为社会空间融合的促进机制具有多维性,且不同维度的机制对社会空间融合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尚未对这4个机制间的关系形成明确结论[14]。

空间融合促进机制以城市、社区和建筑尺度的居住和活动空间融合為主。从空间布局维度解构社会空间融合问题的学者将城市更新视为物质和社会空间的再生产。城市尺度的空间融合以居住和活动空间融合为主,主要目标为实现各类社会和经济活动空间的重构和连接,例如串联不同的集体空间、机构和网络等[24]。实践经验表明,改造或拆除衰退社区的城市更新实践能够有效地打破和重组城市原有的居住、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17]。社区尺度的空间融合以居住融合为主,主要目标为提升社会经济特征差异的群体在居住空间上的接近性,例如混合建造不同的建筑类型和住房类型[23]。而建筑尺度的空间融合则以促进社会空间生活方式混合为主,旨在促进社会经济特征差异的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相遇和互动,例如设计能促进不同群体积极相遇的公共空间[24-25]。随着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对个体空间移动便捷性的增强,建筑尺度的社会空间生活方式混合对空间融合的促进作用正逐渐增强[29]。

资源升级促进机制主要包括在国家和城市尺度均衡分配空间资源、在社区尺度升级衰败社区资源。从资源配置维度解构社会空间融合问题的学者将城市更新视为资源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城市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国家在城市边缘性的社会和空间生产与资源分配中发挥着关键作用[13],因此资源在大空间尺度的均衡分配需要国家的有效介入。此外,国家对社区发展的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以及城市对衰败地区再投资,是升级衰败社区及其居民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商业等空间资源的关键方式[30]。从社区尺度出发的研究者则认为,社区也可以被动员起来实现广泛的社会变革。引导衰败社区围绕人力资本、组织资源和社会资本进行集体行动能力建设,或者推动部分衰败社区的居民搬入公共服务、机构支持和工作岗位更为丰富的社区,也是帮助社区居民提升福祉的重要路径[25,31]。

纽带建立促进机制强调在国家尺度建设公民参与制度,在城市尺度建构多元主体合作式治理模式,以及在社区尺度提供社会互动条件。从社会互动维度解构社会空间融合问题的学者将城市更新理解为不同利益主体建立新联系的过程。社会互动研究者结合公民权理论提出的平等互动假说和社会资本理论提出的社会接触假说,为社会互动促进社会连接性的具体机制提供了依据。平等互动假说倡导结合国家尺度的公民参与制度建设和城市尺度的多元主体合作式治理模式,认为多元主体参与能够为不同群体提供平等参与和互动的机会,而基于平等地位的接触则可以有效促进积极的社会关系[32]。在城市尺度建构多元合作治理模式的理论路径也受到国内外社会空间融合导向城市更新研究学者和实践者的广泛关注,城市尺度多元主体协商和合作共赢的治理模式,正在逐步取代以增长为导向的城市更新阶段所流行的以政府或企业为权力中心的传统集权模式。认同社会接触假说的研究者则从社区尺度出发,提出居住在混合社区或为存在差异的群体提供面对面接触和互动的公共空间也是建立社会关系的重要路径[23]。

认同感塑造促进机制包括在国家尺度倡导公民参与的平等性、在城市尺度呈现和承认地方差异、在社区尺度改变被污名地方的空间特征。从身份认同维度解构社会空间融合问题的学者将城市更新视为空间形象重塑的行动。公民参与的研究者提出,国家对社区居民参与城市更新的倡导有助于积极和平等的公民身份的建构[33]。通过城市更新行动的参与,公民身份不再是一种先验的出生权利,而是必须学习的东西,依靠自我管理、参与、责任和控制获得[33]。因此这能极大地增加公民间的身份平等性,从而促进存在社会经济特征差异的群体相互认同[33]。地方污名理论的研究者则从城市的尺度出发,提出呈现和承认地方文化符号的差异也是减少社会污名化特定地点的可行方式,例如通过文化规划呈现城市内不同社区的历史与文化,促进社区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34]。此外,社区建设的研究者提出,对污名历史持久的衰败社区进行拆除和居民分散,重新创建社会经济组合多元的社区也是消除地方污名化的重要路径[23]。

4 促进社会空间融合的现实路径

城市更新促进社会空间融合的理论路径以空间尺度、行动者和空间维度为核心要素,涉及不同尺度的多个行动主体对社会空间进行多维度干预,体现了空间治理的逻辑。更具体地,城市更新促进社会空间融合的理论路径具有行动者和空间之间相互融合与相互影响的特点,不同空间尺度下的行动者运用特定尺度的政策工具对多个维度的社会空间进行干预,而多尺度与多维度的社会空间重构过程也形塑了行动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空间治理同样以行动者和空间的互构为核心要素,是多主体针对空间资源和要素的使用、收益、分配的共同参与和系统协调[6,8]。在这一意义上,空间治理可以成为社会空间融合导向城市更新的现实载体。结合空间治理的视角,本文提出以“多尺度共治、多主体合作和多维度干预”为核心的促进社会空间融合的城市更新现实路径(图3)。

4.1 多尺度共治

城市更新对社会空间融合的促进离不开跨尺度的衔接与互动。如前所述,已有研究讨论城市更新促进社会空间融合的理论路径包含了国家、城市、社区和建筑的尺度。例如,国家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关系空间的纽带建立和象征空间的认同感;城市通过空间结构调整促进物理空间的社会活动融合;社区通过能力建设促进功能空间的资源升级等。在多重空间尺度下,不同的行动者得以对物理空间、功能空间、关系空间和象征空间进行融合导向的干预。这种多尺度共治的模式不同于我国当前以城市为主要尺度的城市更新模式[35]。因此,在融合导向城市更新的实施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和明确尺度分工并建立不同尺度的合作关系。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为城市更新建立尺度共治模式提供了基础。社会空间融合导向的城市更新应依托国土空间规划,建构国家、区域、省域等宏观尺度,市县等中观尺度和社区等微观尺度相互衔接的多尺度空间治理模式。其中,国家、区域和省在城市更新行动中应当发挥统筹作用,包括提出理想空间格局的战略引领、构建公民参与的制度保障和增加衰败社区发展的资金支持等方式,以调节城市更新超越增长的单一逻辑。市县等中观尺度的空间治理则需要发挥地方整体优化空间治理行动的主体作用,通过制定城市整体的更新规划、均衡社区投资、协调多主體利益、转变治理模式等方式,促进空间结构优化、城市经济活力提升、空间资源均衡配置、保护公众利益等多元复合目标的落实。社区和个体等微观尺度应强调城市空间共享共建共治的作用,实践社区能力建设、公共空间共享、城市更新参与、身份认同感建构等方式,促进社会共识和社会凝聚力的形成。需要指出的是,这三个空间尺度的治理关系并不总是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而是相互协同与配合,共同促进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目标实现。

4.2 多主体合作

在城市更新促进社会空间融合的理论路径中,城市尺度形成的多元主体合作式治理发挥了衔接宏观与微观治理尺度,引导多维度社会空间改造的作用,是社会空间融合导向城市更新的治理核心。在城市更新的具体实践中,具有合作关系的多元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及职能部门、市场企业、规划专家、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在当前中国的城市更新实践中,多元主体合作式治理模式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挑战:一是探索落实可实践的多元参与机制;二是建立积极有效的谈判协商机制,促进社会共识的达成;三是规避低效和失范的公众参与[36]。在中国统筹发展和安全战略目标下的治理实践中,多元主体合作式治理模式还面临什么是安全的标准,以及谁是风险的承担者和受益者的利益—风险分配问题[37]。

基于中国的制度现实,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建设中国城市更新的多元主体合作式治理模式,以回应上述挑战:一是搭建不同主体间有效和实时沟通的平台。例如建立城市更新项目网站或成立城市更新工作伙伴小组,促进各类主体对规划想法的公开交流、城市更新项目进展的定期分享、实时评估改造的成效等内容。根据社会接触理论,频繁的偏好表达和治理互动有利于主体间形成行动网络和关系纽带[38],它们会在时间的增长中进一步培育稳定和依赖的社会关系,从而使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向下扎根。二是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促进多元合作社会共识的形成和有效的公众参与。基层社区的党组织是中国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力量[39]。研究认为,在较为松散的制度环境中,基层党组织能够借助党员骨干下沉等机制,发展多元的网络治理模式,拓展复杂治理的能力[40]。

4.3 多维度干预

空间融合、资源升级、纽带建立和认同感塑造是城市更新促进社会空间融合的4条重要理论路径,也分别是城市更新重构城市物理空间、功能空间、关系空间和象征空间的重要设计原则。本小节结合社会空间融合导向城市更新在全球范围内的实践,以及我国城市的社会、文化与制度环境,讨论中国城市更新通过多维度干预实现社会空间融合的方式。

在综合干预多个空间维度方面,混合社区和开放型公共空间设计是当前国际社会空间融合导向城市更新广泛采纳的方式,并主要应用于老旧小区、衰败社区和公共建筑的改造中。其中,混合社区指阶级、住房类型、土地功能、建筑类型等一种或几种混合的社区,主要通过拆除重建和更新的方式实现[41]。实践社会空间融合导向城市更新模式的政策制定者普遍认为,混合社区能进一步增强社区对各类资源的市场购买能力从而促进低收入居民的资源升级,也能增加面对面互动的机会从而促进阶级间的社会连接性,还能在社区拆除重建的过程中改变社会对特定社区的负面叙事[23,41]。开放型公共空间则指能够促进不同居民共建、共治和共享的公共空间,是实现社会活动空间融合、纽带建立和身份认同感的重要工具[42]。当前,中国主要将混合社区和开放型公共空间设计分别应用在城市保障房供给和城市微更新实践中[17,43]。未来可在城市老旧厂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和日常空间更新中扩大混合社区和开放型公共空间的应用范围。

社会空间融合导向的国际城市更新实践也对单一维度的社会空间改造进行了较为丰富探索。在空间融合方面,一些地区通过优化城市尺度的社会活动空间网络促进社会活动空间融合、在衰败地区引入小型创業公司或新建创新型经济飞地促进经济活动空间融合和劳动力市场混合等方式,有效地改善原有城市的社会空间隔离问题[42];在资源升级方面,主要的实践包括城市整体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规划,局部的社区发展规划,以及有意识地将社会组织引入社区指导社区形成集体行动能力等方式[31,41];在关系空间方面,国际实践主要强调城市更新实践中多元主体合作式治理模式的建立,积极倡导在社区层面形成社区组织来促进居民的参与和协作[38];在象征空间方面,已有实践主要采用城市整体的文化规划、地方性知识传播、地方风貌塑造等方式,来促进不同居民对不同空间及其居民的身份认同感[34]。在中国的实践探索中,除了需要借鉴上述社会空间设计策略外,还必须结合本土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环境,提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空间融合导向的空间设计。例如,在功能空间的社区能力建设和关系空间的社会互动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网格化作用。此外,发达国家提出的社会空间融合导向的空间设计方案几乎不涉及规划成果评估,而为了保障城市更新效果,我国需要率先探索社会空间融合导向下的城市更新评估机制,以空间融合、资源升级、纽带建立和认同感塑造为标准,对城市更新规划及其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展开评估。

5 结论与讨论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城市存量发展的背景下,以城市更新为抓手,通过融合导向的社会空间建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民为核心的福祉改善,是促进统筹发展和安全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路径。本文围绕社会空间融合的理论基础、城市更新促进社会空间融合的理论路径和现实路径等几个主要方面展开研究。

(1)城市更新一直是人类社会处理城市发展和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社会空间融合导向的城市更新是城市存量发展阶段促进城市发展和安全统一的关键工具。(2)社会融合理论和社会空间理论构成社会空间融合的理论基础,提出的空间布局、资源配置、社会互动和身份认同4个维度,是解构社会空间融合问题的有效框架。(3)基于社会空间融合问题界定,城市更新促进社会空间融合的理论路径可以拆解为空间融合、资源升级、纽带建立和认同感塑造4个方面。(4)城市更新促进社会空间融合的现实路径以空间治理为载体,并可以解构为多尺度共治、多主体合作和多维度干预三大核心内容。

城市更新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在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引导和存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下,如何实现社会空间融合导向的城市更新对于学界和社会而言都是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从研究角度出发,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关注以下内容:一是讨论政府、市场和社会等治理主体对统筹发展和安全及社会空间融合的认识,寻找并弥合主体间认知与行动差异,从而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城市更新治理提供微观基础;二是关注发展和安全在城市更新治理实践中存在的张力,包括张力的根源、表现形式、应对方案等,为促进统筹发展与安全战略目标在城市更新领域的实现提供更多现实参考和改进依据;三是可以进一步研究国际城市更新失败的案例,尤其是因不融合或弱融合导致难以协调发展与安全关系的案例,提炼出影响城市更新治理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从而为我国实践提供参考;四是以中国实践为案例,探究已有研究尚未明确的城市更新促进社会空间融合的四条理论机制间的关系,推进社会空间融合导向城市更新的理论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钟开斌,薛澜.以理念现代化引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一个理论阐释[J] .管理世界,2022,38(8):11 - 25,66,26.

[2] 鲍海君,章笑艺,蒋明利,等.韧性视角下城市国土空间安全体检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5):21 - 30.

[3] 谷玮,王梦婧,吴次芳, 等.统筹发展与安全战略下的国土空间规划:范式、学理和实践逻辑的反思与回应[J]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6):11 - 20.

[4] 周俭,钟晓华.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正议题——社会与空间视角下的若干规划思考[J] .城市规划学刊,2016(5):9 - 12.

[5] 叶裕民.特大城市包容性城中村改造理论架构与机制创新——来自北京和广州的考察与思考[J] .城市规划,2015,39(8):9 - 23.

[6] 田莉,陶然,梁印龙.城市更新困局下的实施模式转型:基于空间治理的视角[J] .城市规划学刊,2020(3):41 - 47.

[7] 葛天任,李强.从“增长联盟”到“公平治理”——城市空间治理转型的国家视角[J] .城市规划学刊,2022(1):81 - 88.

[8] 葉林,彭显耿.城市更新:基于空间治理范式的理论探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8(4):15 - 27.

[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 . (2021 - 11 - 04)[2022 - 09 –03] . http://www. gov.cn/zhengce/ zhengceku/ 2021 - 11/06/ content _5649443. htm.

[10]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 . (2022 - 03 - 05)[2022 -09 - 03] . http://www. gov.cn /zhuanti/2022lhzfgzbg/index. htm.

[11] 邓智团.空间正义、社区赋权与城市更新范式的社会形塑[J] .城市发展研究,2015,22(8):61 - 66.

[12] 丁焕峰,张蕊,周锐波.城市更新是否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 ——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J] .中国土地科学,2021,35(9):84 - 93.

[13] MARWELL N P, MCQUARRIE M. People, place, and system: organizations and the renewal of urban social theory[J] .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2013, 647(1): 126 - 143.

[14] RUIZ-TAGLE J. A theory of socio-spatial integration: problems, policies and concepts from a US perspective[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013, 37(2): 388 - 408.

[15] HOFER E, MUSAKWA W, VAN LANEN S, et al. Inclusivity insights: two urban development projects in Johannesburg[J] . Journal of Housing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2022, 37: 1835 - 1858.

[16] ZIPP S. The roots and routes of urban renewal [J] . Journal of Urban History, 2013, 39(3): 366 - 391.

[17] 阳建强,陈月.1949 - 2019年中国城市更新的发展与回顾[J] .城市规划,2020,44(2):9 - 19,31.

[18] HYRA D S. Conceptualizing the new urban renewal: comparing the past to the present [J] . Urban Affairs Review, 2012, 48(4): 498 - 527.

[19] ROSE D, GERMAIN A, BACQUE M H, et al. “Social mix” and neighbourhood revitalization in a transatlantic perspective: comparing local policy discourses and expectations in Paris (France), Bristol (UK) and Montreal(Canada)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013, 37(2): 430 - 450.

[20] 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S PROGRAMME. World Cities Report 2022[R] . Nairobi: 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s Programme (UN -Habitat), 2022: 71 - 100.

[21] KANG C G, FAN D W, JIAO H Z. Validating activity, time, and space diversity as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urban vitality[J] .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Urban Analytics and City Science, 2021, 48(5): 1180 - 1197.

[22] PARK R. The city[C] // TURNER R H, ROBERT E. Park on Social Control and Collective Behavior: Selected Paper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7: 2 - 46.

[23] JOSEPH M L, CHASKIN R J . Living in a mixed-income development: resident perceptions of the benefits and disadvantages of two developments in Chicago[J] . Urban Studies, 2010, 47(11): 2347 - 2366.

[24] TALEN E. Design that enables diversity: the complications of a planning ideal[J] . 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 2006, 20(3): 233 - 249.

[25] LOGAN L, MOLOTCH H. Urban Fortune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lace[M] .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50 - 98.

[26] GARRIDO M. Reconceptualizing segregation from the global south [J] . City & Community, 2021, 20(1): 24 - 37.

[27] PINKSTER F M, FERIER M S, HOEKSTRA M S. On the stickiness of territorial stigma: diverging experiences in Amsterdams most notorious neighbourhood[J] . Antipode, 2020, 52(2): 522 - 541.

[28] WACQUANT L. Urban marginality in the coming millennium[J] . Urban Studies, 1999, 36 (10):1639 - 1647.

[29] DIAB A, SHDEMA I, SCHNELL I. Arab integration in new and established mixed cities in Israel[J] . Urban Studies, 2022, 59(9): 1800 - 1818.

[30] LAWLESS P. Can area-based regeneration programmes ever work Evidence from Englands new deal for communities programme[J] . Policy Studies, 2012, 33(4): 313 - 328.

[31] JOSEPH M L, CHASKIN R J , WEBBER H 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addressing poverty through mixedincome development[J] . Urban Affairs Review, 2007, 42(3): 369 - 409.

[32] GRAVES E M. The structuring of urban life in a mixedincome housing “community”[J] . City & Community, 2010, 9(1): 109 - 131.

[33] FALLOV M A.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as the route to inclusion in neighbourhood regeneration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010, 34(4): 789 -804.

[34] EIZENBERG E, JABAREEN Y, ARVIV T, et al. Urban space of recognition: design for ethno-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German Colony, Haifa[J] . Journal of Urban Design, 2022, 27(2): 205 - 224.

[35] 华子岩.土地征收成片开发的制度架构与风险控制[J]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2):28 - 35.

[36] 张京祥,陈浩.空间治理:中国城乡规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J] .城市规划,2014,38(11):9 - 15.

[37] 何艳玲,汪广龙.统筹的逻辑:中国兼顾发展和安全的实践分析[J] .治理研究,2022,38(2):4 - 14,123.

[38] CHASKIN R J, JOSEPH M L. Building “community” in mixed-income developments: assumptions, approaches, and early experiences[J] . Urban Affairs Review, 2010, 45(3): 299 - 335.

[39] 李东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治理促进市民化目标实现的條件、机制与路径[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2(3):82 - 91.

[40] 何艳玲,王铮.统合治理: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及其对网络治理的再定义[J] .管理世界,2022,38(5):115 - 131.

[41] JOSEPH M L. Is mixed-income development an antidote to urban poverty [J] . Housing Policy Debate, 2006, 17(2): 209 - 234.

[42] TALEN E. The context of diversity: a study of six Chicago neighbourhoods[J] . Urban Studies, 2010, 47(3): 486 - 513.

[43] 唐健,徐小峰.近年来房地产调控中的土地政策評析[J] .中国土地科学,2011,25(3):9 - 15.

Urban Redevelopment Actions in the Context of Integrating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From Socio-spatial Integration Perspective

FU Tingting1,2, GU Wei1,2, WANG Mengjing3, WU Cifang1,2

(1.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2. Land Academy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3. School of Spatial Planning and Design, Zhejia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 Hangzhou 310015, 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aths of urban redevelopment for urban co-creation, sharing, and governance in the context of integrating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based on the constructing of a social space that accommodates multiple differenc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highlevel security in cities in China.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s well as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are use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 urban re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human society to deal with issues of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and socio-spatial integration is the key approach for urban re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unific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in the era of inventory development. Second, social integration theory and socio-spatial theory form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socio-spatial integration, which can be deconstructed into four aspects i.e., spatial layout, resource allocatio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identity. Third, the four theoretical paths for urban redevelopment to promote socio-spatial integration are spatial integration, resource upgrading, bond building and identity shaping. Fourth, spatial governance is a practical carrier for socio-spatial integration-oriented urban redevelopment that includes three aspects i.e., multi-scale co-management, multi-subject collaboration and multi-dimensional intervention. In conclusion, in the era of integrating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socio-spatial integration should be key focus for urban redevelopment. Spatial governance, as the carrier of redevelopment, employs multi-scale co-governance, multi-agent cooperation and multidimensional interventions to promote socio-spatial integration.

Key words: urban redevelopment; development; security; socio-spatial integration; spatial governance

(本文责编:张冰松)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安全发展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TOD/城市更新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