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格局、演化特征与驱动因素

2023-10-24 23:47程云洁卜雨欣
现代管理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复杂网络新能源汽车

程云洁 卜雨欣

[摘要]新能源汽车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已成为目前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探究把握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结构及其演化对于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使用2017—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方法构建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并对其演化进行分析,并通过QAP回归分析贸易网络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全球各国间汽车贸易联系日渐紧密,网络呈现强聚集性,存在不对称的进出口关系;(2)中国在贸易网络中的核心地位日益突显,其进出口市场较为广泛,但其进出口贸易额在各国所占比重较低,依赖程度不高,与其他国家进行新能源汽车进出口贸易仍保有较大发展潜力;(3)网络核心—边缘结构较为稳定,呈现“圈层固化”特征;(4)锂电池贸易差异、研发投入差异和地理距离对新能源汽车贸易加权网络具有显著影响。由此提出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及国际竞争力、提高品牌效应并推动产业升级、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根据不同市场采取不同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策略的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复杂网络;QAP分析;HM指数

一、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21年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强调,各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应立即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深入推进环境保护战略,近200个国家签署《格拉斯哥气候公约》1,占比超全球GDP的90%的国家都做出了净零排放的承诺,美国、欧盟等国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为进一步推动绿色发展,欧美国家相继推出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此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能源的引领者,是今后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各国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达到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推动低碳化目标的实现。

2017—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由142万辆增加至1065万辆,年均增长率高达49.63%,贸易量年均增长达35.71%3。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比例从2017年的1.47%提高至2022年的8.10%,贸易参与国逐年递增,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进入快速发展期。其中,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22年达到668.70万辆,占全球销量的62.79%,跃居世界第一。我国2020年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4(下文简称《发展规划》)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由此,党的二十大和新能源汽车“十四五”规划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贸易指明了发展方向。

鉴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目前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考察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格局的演化,有助于了解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进一步深化各国间的贸易合作,共同推进能源转型升级,对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 文献综述

现有文献对新能源汽车贸易的相关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新能源汽车国际贸易、新能源汽车发展及相关政策支持和贸易网络的研究。

一是对新能源汽車国际贸易的相关研究。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行业技术、市场规模、成本控制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竞争力,已经形成新能源汽车领先市场[1]。丛海彬等[2]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新能源汽车贸易具有很好的连通性,贸易潜力巨大。高运胜等[3]认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内外生产条件、市场需求等核心要素方面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市场竞争、严格技术标准与供应链中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风险。在全球绿色转型和双循环新发展大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稳步增长,主要出口到亚欧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取得重大突破[4]。二是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及相关政策支持研究。Liu等[5]研究发现,国家的相关鼓励政策对低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明显激励作用。陈翌等[6]指出,德国最初着重推广清洁燃料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但后来在美日中等国的影响下改变了战略,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长远发展目标。李晓英等[7]认为,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各国相同之处是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不同之处在于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重点扶持领域。白旻等[8]发现,我国通过新能源汽车推广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补贴等政策的正向引导,自2014年起一直是全球电动汽车生产与消费的主要国家。三是对贸易网络的研究。早期贸易网络分析方法主要用于研究各国之间是否存在贸易关联,用无权贸易网络分析世界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后以贸易额为权重构建加权贸易网络,进一步丰富贸易网络特征[9-10]。现有研究更多地将贸易网络研究细分到产业和产品,将农产品[11-12]、高技术产品[13]、稀土[14]、粮食[15-16]、茶叶[17]、能源[18-19]和服务贸易[20]等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而关于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的研究却较为缺乏。综上,目前对新能源汽车和贸易网络的研究都较为丰富,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发展战略、生产技术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对贸易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宗商品方面,鲜有学者将两者结合起来,对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展开研究。

对比现有研究,本文主要的边际贡献为:一是从网络视角分析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的演化特征,兼顾时间和空间维度,明晰各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及属性特征,为贸易网络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二是运用HM指数测度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出口与贸易伙伴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以了解中国同现有贸易伙伴国的新能源汽车贸易潜力,为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参考价值。

三、 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 研究范围及数据来源

我国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1,其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故本文将新能源汽车研究范围划分如下:HS870220—HS870240、HS870340—HS870380。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及代表性,选取2017—2021年作为研究时段,选择全球80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1,其2021年新能源汽车出口贸易额占全球总贸易额的99.88%,进口贸易占总贸易额的98.38%。新能源汽车贸易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

2. 研究方法

运用社会网络方法,将参与新能源汽车国际贸易的国家组成点集V,各国间的贸易联系作为边集E,构建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G=(V,E)。选用网络密度、聚类系数及平均路径长度、网络中心性、核心度、模块度等指标考察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结构特征(表1)。

四、 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格局演化分析

1. 整体网络结构特征

通过Ucinet6对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的整体网络特征进行测度(表2)。五年间关系数和网络密度明显上升,网络呈现密集化和复杂化趋势,关系数由1378增加至1798,网络密度持续走高,五年增长30.73%,表明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但网络密度数值较小,主要是由于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专利及产销路径大部分都集中于传统汽车强国,如日、美、德、中等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以及一些不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不完整,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伴随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各国在逐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的关联度及聚集性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从平均聚类系数看,五年数值均高于0.670且呈上升态势,各国新能源汽车贸易联系增强且凝聚程度有所提高,网络具有强聚集性。平均路径长度总体呈下降态势,表明贸易网络传输效率不断提高,具有较好的连通性。此外,平均聚类系数较大且平均路径长度较小,整体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呈现“小世界”特征。

2. 网络中心性

在分析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整体特征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网络中心性指标进一步开展分析(表3)。

从反映贸易伙伴数量的绝对中心度看,网络整体节点度呈不断上升态势,2017—2021年平均节点度由25.475增至31.500,表明平均每个国家与六个国家新建新能源汽车贸易联系。同时,中、德、日、美的节点中心度始终位于前列,说明这些国家在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从反映中介桥梁作用的中介中心度和反映独立性的接近中心度看,德、中、日、美保持在前五位,但排名稳中有变。日本中介中心度始终居于前三位,在贸易网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枢纽作用;中国和德国的接近中心度始终位于前三位,说明中、德独立开展新能源汽车贸易的能力较强,且贸易对象更为广泛、多元化;2018年后美国各指标排名呈下降态势,但其数值较大,说明美国在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中仍具有较强影响力。

中、日、美、德作为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最早、最先进的国家,其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始终较为稳固。但近些年日本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却呈下降态势,中、美等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上走的是从燃油车到锂电池电动车最后迈向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过程,而日本直接从混合动力汽车过渡到氢燃料电池汽车,其过程充满困难,致使发展速度相对滞缓。反观2019年跻身进节点中心度指标前七行列的斯洛伐克,作为中东欧的汽车代工厂,其地理优势及廉价物流和劳动力,使其在贸易网络中表现出较高的中心度。

本文利用Stata17绘制2017—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点出度和点入度核密度估计图(图1)。图1(a)中点出度核密度分布呈“单峰分布”并右偏,随着点出度的增加核密度值逐渐降低,表明大部分国家的点出度较低,仅有少部分国家具有较高的出口贸易网络地位。五年间点出度的核密度图明显向右偏移,峰值逐年下降,2019年后低度数的峰值在10左右,高度数的峰值在60左右,表明更多的国家开始与别国发生新能源汽车出口贸易。图1(b)中点入度核密度分布呈“双峰分布”特征,2017年后峰值均开始下降,核密度图向右偏移,低度数的峰值在[5,15]区间,高度数峰值在[25,30]区间,表明更多的国家加入新能源汽车进口贸易中。从点出度和点入度的核密度估计图变化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具有不对称的进出口关系,大部分国家的进口市场较为集中,主要为新能源汽车贸易大国如中、德、美等国,而出口市场较为广泛。

3. 核心—边缘结构

本文通过Ucinet6测算核心度,将核心度不小于0.2的国家列为核心地区,核心度不小于0.1且小于0.2的國家列为半边缘地区,核心度小于0.1的国家列为边缘地区,并绘制2017年和2021年的核心—边缘结构图进一步研究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的等级层次性(图2)。可以看出,核心国数量稳中有变,半边缘国家总体上有所增加,边缘国家数量较为稳定。五年间大部分国家贸易流量都有所增加,贸易联系更为紧密。核心圈层的国家有所变化,中、美、日、德、英、法、瑞典、意大利和比利时始终保持在核心地位,其中,日、美、法、瑞典地位有所下降,比利时排名有所上升,中国始终维持在贸易网络中心,为核心圈层国家的领导力量。此外,韩、荷兰、西班牙退出核心层,而斯洛伐克、奥地利从半边缘层加入核心层,接替补位。综上,核心层国家较为稳固,呈现明显的“圈层固化”特征。

4. 社区分布

本文运用模块度和层次聚类法对2017年和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进行社区划分(图3)。2017年模块度为0.394,社区分化较为明显,呈现拟平均化的四个社团分布特征。社区一是以日本为首的贸易集团,成员国达30个,大多为亚洲、欧洲国家,占比83.33%且亚、欧洲国家贸易额分别占社区一的38.19%和59.14%;社区二是以中、德为核心的23个国家,欧洲国家占60.87%且贸易额占社区总贸易额的78.61%;社区三是以美、韩为首的12个国家,主要由亚洲和北美洲国家组成;社区四以意大利为首,大部分为欧洲国家。2021年模块度下降为0.179,社区数量不变但各社区国家数量有所变化,呈两大两小的分布特征。社区一仍以日本为主导,南美、北美洲国家有所增加;原先以中国为主导的社区二划分为两级,分别是以德国为主导的“亚洲—中欧”社区和以比利时为首的西欧和北欧国家社区;以美国为首的社区三规模增大,许多欧洲国家加入其中。总体上看,五年间模块度有所降低,各国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国际贸易,洲际间的贸易壁垒有所突破,新能源汽车贸易更加趋向全球化。

5. 依赖性分析

HM指数[21]用于表示网络中各个经济体间的贸易依赖程度,以明确各贸易伙伴国间的贸易潜力,表示为:

[HM=Wijsouti×1-Wijsinj]  (1)

HM表示i国出口贸易对j国的依赖程度,数值越大则对j国依赖程度越高;Wij为i国对j国的出口总额,[souti]和[sini]表示i国出口和j国进口总额。

本文通过HM指数研究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中各国出口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表4),以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口来源国的分布状况,明晰中国与现有贸易伙伴国间的贸易潜力。2017—2021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有所上升,但总体上依赖程度不高。2017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普遍较低,除美国外,其他国家HM指数均低于0.1,2017年后各国HM指数均有所提升且差距缩小。2020年欧洲提出汽车行业减排目标并对新能源汽车加大补贴力度,英国、斯洛伐克、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及出口,HM数值上升,依赖度显著提高。2021年印度尼西亚HM数值上升为第一位,主要得益于印尼政府近些年对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设的支持及疫情期间两国稳中有进的贸易伙伴关系,2021年开始对中国出口新能源汽车,出口中国贸易额占其出口总贸易额的三分之一,对中国市场依赖度较大。总体上,在与全球其他国家新能源汽车出口贸易往来中,中国进口贸易占这些国家出口贸易的比例较低,中国有扩大从其进口新能源汽车的潜力。

本文通过HM指数分析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中中国出口对各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以了解中国主要出口国的分布情况(表5)。

可以看出,2017—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对各国进口市场的依赖程度普遍较低,整体增幅较小。2017年除美国外,其余国家的HM数值均远低于0.1,各国从中国进口新能源汽车贸易额较少;2018年美国继续扩大从中国进口新能源汽车,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贸易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显著提升至0.330。受欧洲新一轮财政补贴政策及基础设施建设优惠等政策的影响,2019—2021年,国外新能源汽车需求上涨,德、法、英、荷兰等国进口增加,HM数值逐年上升。同时,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2019后美国HM数值逐年下降,外加疫情所带来的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贸易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逐渐降低。总体上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广阔,但中国的出口量占这些国家进口量的份额并不高,中国新能源汽车仍有较大出口潜力。

五、 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格局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1. 样本选取与变量选取

(1)样本选取

考虑数据可获得性及代表性,本文将40个节点度和节点强度相对较高的国家1作为研究对象,构建40×40的新能源汽车贸易关系矩阵和影响因素关联矩阵,采用QAP方法分析各因素对贸易网络的影响。

(2)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选取经济发展水平GDP、人口规模POP、锂电池贸易额Li、石油消费量Oil、通电率EA、二氧化碳排放量CO2、贸易自由度TF、研发支出R&D、地理距离Discap、是否有共同语言Conlang共10个因素对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演化进行分析,各因素含义及数据来源见表6。

(3)研究方法

QAP回归分析通过标准的多元回归分析因变量矩阵和自变量矩阵之间的相关性,再将两个变量的行和列进行随机置换,然后计算其回归系数,重复计算N次,得出回归方程,进而对显著性进行判断。

2. QAP相关性分析

运用Ucinet6对矩阵进行5000次随机置换,得出表7结果。其中,贸易强度与GDP、POP、Li、Oil、CO2、R&D和Discap因素显著相关,而与EA、TF和Conlang不存在显著的关联关系,故在回归分析中将其剔除。

3. QAP回归分析

本文采用MRQAP回归,随机置换5000次得到加权QAP回归结果(表8)。

(1)经济发展水平差值网。经济水平差距在贸易网络中呈正向不显著影响效应,表明经济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间易产生新能源汽車贸易联系,这与传统贸易理论中的“产业间贸易”相符合。作为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新兴工业,新能源汽车通过规模经济和低边际成本带来的价格绝对优势是其国际贸易发生的重要原因。

(2)人口差值网。人口数量差异的回归系数为负向不显著,表明人口接近的国家间易于建立新能源汽车贸易联系,进行更大强度的新能源汽车贸易。

(3)锂电池贸易差值网。锂电池贸易差值矩阵的回归系数为负向显著,说明锂电池贸易规模相近的国家间新能源汽车贸易强度较大。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核心原材料,国家间锂电池贸易额越大,越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推动贸易发展。

(4)石油消费差值网。石油消费量差值网在加权贸易网络中呈正向不显著影响效应。石油消费量越大的国家由于资源稀缺性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绿色能源的重视程度越高,这样的国家亟须推动绿色发展,率先进行新能源汽车发展和贸易联系。

(5)碳排放量差值网。碳排放量差值矩阵的回归系数为正向不显著,表明碳排放量差距较大的国家间易产生新能源汽车贸易联系。新能源汽车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推广与各国节能减排的目标紧密相关,各国纷纷加入巴黎协定以表示减排的决心。碳排放量越大的国家,其减排力度也更大,各国在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实施中对新能源汽车开展推广。

(6)研发支出差值网。各国研发支出占比差异的回归系数为负向显著,表明研发支出占比相近的国家间新能源汽车贸易量也大。结合锂电池贸易差值网,研发支出差值网和锂电池贸易网均呈现“趋同相吸”效应,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相似的国家间更有利于加强贸易联系。

(7)地理距离网。地理距离的回归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距离越远则相应的贸易阻力越大,其中包括了运输、时间、沟通成本等影响因素,且地理距离对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的影响效应较大。

4. 稳健性检验

为进一步考察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参考袁红林等[22],选择进出口贸易额平均值不同比例的断点值进行QAP分析。以平均值作为基准值,在基准值上下浮动20%的比例,分别以国家间新能源汽车进出口贸易额平均值的80%和120%作为断点,重新得到不同年份国家间进出口贸易额空间关联矩阵,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从表9稳健性检验结果可知,除了少数变量发生变化外,大部分变量统计结果与表8保持一致,由此可以认为结果较为稳健。

六、 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17—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动态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论如下:第一,全球各国间汽车贸易联系日渐紧密,网络呈现强聚集性,存在不对称的进出口关系。第二,中国在贸易网络中的核心地位日益突显,进出口市场较为广泛,但进出口贸易额在各国所占比重较低,依赖程度不高,与其他国家进行新能源汽车进出口贸易仍有较大发展潜力。第三,网络核心—边缘结构较为稳定,呈“圈层固化”特征;新能源汽车贸易国家的社区分布由2017年的拟平均化分布特征转变为2021年的两大两小,模块度有所下降,贸易趋向于全球化。第四,锂电池贸易差异、研发投入差异和地理距离对新能源汽车贸易加权网络具有显著影响。

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及国际竞争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本土市场发展较好但在国际市场相较于欧美国家尚有一些差距,提高国际市场份额需提高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技术提升。《发展规划》中提出要通过“三纵三横”研发布局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研发能力,形成核心技术优势。同时须加强与国外的技术交流,了解、熟知国外技术的优势进而明确研发方向。第二,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品牌效应,推动产业升级。品牌效应有助于降低营销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我国车企应先着力于提升周边国家市場的品牌效应,以点带面形成品牌辐射。同时,增加研发投入,推动供应链、产业链向高端制造升级,助力形成中国新能源汽车高端发展“新动能”。第三,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缓解国内竞争压力。《发展规划》中提出“深化开发合作”的方针,引导企业制定国家化发展战略。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更多为内销而不是向国际市场拓展,应积极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向海外发展,拓展国际市场,在缓解国内市场竞争压力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在国际市场市场份额。第四,根据不同市场采取不同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策略。对全球六大区域市场采取不同的市场策略,亚洲、北美洲和欧洲新能源汽车贸易参与国较多,在现有基础上深化合作;拉丁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现有贸易国数量较少,须结合情况适当进行潜力挖掘。同时我国车企向各市场输送产品时要匹配各国家的需求,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中以中高端车型为主要出口产品,在东南亚市场主要以中低端车型为主要产品。

参考文献:

[1] 郭雯,陶凯.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先市场的形成分析[J].科技促进发展,2018,14(4):283-288.

[2] 丛海彬,邹德玲,高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1,41(7):109-118.

[3] 高运胜,金添阳.新形势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力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21(4):65-76.

[4] 孙媛.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机遇与挑战[J].对外经贸实务,2022(3):56-59.

[5] Yingqi Liu,Ari Kokko. Who does What in Chinas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J].Energy Policy,2013(57):21-29.

[6] 陈翌,孔德洋.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及其启示[J].德国研究,2014,29(1):71-81.

[7] 李晓英,李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发展的启示[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3(1):68-76.

[8] 白旻,张旻昱,王晓超.碳中和背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与趋势[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21(12):13-20.

[9] 左世全,赵世佳,祝月艳.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纵横,2020(1):113-122.

[9] Serrano Ma Angeles,Bogu?á Marián. Topology of the World Trade Web[J].Physical Review. E, Statistical, Nonlinear, and Soft Matter Physics,2003,68(1):2.

[10] Diego Garlaschelli,Maria I Loffredo.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World Trade Network[J].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05,355(1):138-144.

[11] 丁一兵,冯子璇.中国同RCEP其他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演化趋势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112-126.

[12] 和聪贤.世界大豆贸易网络格局演变及影响机制研究[J].世界农业,2022(8):27-40.

[13] 厉丽.世界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格局及特征演化分析[J].商业经济,2022(10):95-98.

[14] 高麗.稀土产品全球贸易网络格局演化与中国战略地位提升研究[J].价格月刊,2022(10):78-83.

[15] 聂常乐,姜海宁,段健.21世纪以来全球粮食贸易网络空间格局演化[J].经济地理,2021,41(7):119-127.

[16] 王介勇,戴纯,周墨竹,等.全球粮食贸易网络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6):1545-1556.

[17] 程云洁,卜雨欣.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茶叶出口贸易的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分析[J].价格月刊,2023(1):59-67.

[18] 杨文龙,胡志丁,史文天.多维邻近性视域下大北极国家能源贸易网络的演进动力研究[J].人文地理,2022,37(2):31-40.

[19] 蒋培祥,董志良,张翠芝,等.常规能源国际贸易网络演化特征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21,18(4):66-73.

[20] 潘安,刘红.“一带一路”服务贸易网络的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6(2):124-135.

[21] 李天祥,刘星宇,王容博,等.2000—2019年全球猪肉贸易格局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基于复杂贸易网络分析视角[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6):1557-1572.

[22] 袁红林,辛娜.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全球贸易网络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9,39(6):108-117.

基金项目:新疆社科基金项目“数字经济视域下新疆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BJL035);新疆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新疆)与中亚数字经济合作的研究”(项目编号:XJEDU2022J020);新疆财经大学丝路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2022 年智库调研项目“中巴经济走廊边境合作区建设路径和对策研究”(项目编号:ZKZB2201)。

作者简介:程云洁(1967-),女,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与其他国家经贸问题;卜雨欣(1999-),女,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与其他国家经贸问题。

(收稿日期:2023-06-14  责任编辑:苏子宠)

猜你喜欢
复杂网络新能源汽车
基于复杂网络节点重要性的链路预测算法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海关物流监控网络风险管理探索
基于图熵聚类的重叠社区发现算法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环境及战略分析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概况和发展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通用机场保障网络研究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城市群复合交通网络复杂性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