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中γ-氨基丁酸受体在疼痛调节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3-10-24 09:16张秉宸马克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结构域丙泊酚神经元

张秉宸 马克涛 罗 淑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石河子 832003)

疼痛病人一直都遭受着痛苦,随着人们对镇痛的研究,现代镇痛技术相比过去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 (ventrolateral periaqueductal gray, vlPAG) 是神经系统中调节疼痛感受的关键部位,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 受体则是其中介导抑制作用的靶点,可以和多种具有抑制性或麻醉效应的神经递质结合并发挥效应。研究vlPAG 中的GABA 受体对于寻找治疗疼痛的方法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periaqueductal gray, PAG)及其中的vlPAG,Fields 等[1]和陈涛等[2]已阐明它们的结构,Bandler等[3]认为在疼痛的调节过程中,vlPAG 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认为它的功能主要是参与镇痛和对多种活动进行抑制,Reichling 等[4]和Yin 等[5]分别研究了处于疼痛调节通路中的PAG 与vlPAG。而对于GABA 及其受体,赵志奇[6]曾表明GABA 在中央神经系统中有着重要地位。后续又有研究分别对不同的GABA 受体进行了研究[7~11]。Bowery 等[12~14]的研究也较系统性地阐明了GABA 受体的种类。

关于vlPAG 中GABA 受体的调控机制与功能的研究对未来在分子层面揭示更多GABA 受体调控疼痛感受的机制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外有关vlPAG 中GABA 神经元以及相关受体在疼痛调节中发挥作用的文献数量较少,较零散。本文主要对哺乳动物vlPAG 中的GABA 受体的种类、构造及其生理学与药理学特性进行一些阐述介绍,对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进行总结归纳,给未来研究vlPAG 在疼痛调节中的作用与相关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PAG 与vlPAG 的基本情况

1. PAG 和vlPAG 的结构

PAG 是中脑被盖和顶盖之间的一片环形区域,和其他脑区之间具有广泛的功能和活动联系,例如PAG 会向中缝大核投射神经元,也会接受外侧缰核向PAG 投射来的神经元[11]。近些年,研究已证实vlPAG 在疼痛的调节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是传递温度和疼痛感觉的上行通路,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疼痛下行调控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核团,大量的GABA能神经元分布其中。

GABA 是CNS 中主要发挥抑制性作用的神经递质[6],它主要是通过GABA 受体来调控神经元分泌出抑制性、兴奋性或者其他神经递质。GABA 的受体包括:GABAA、GABAB和GABAC[12~14]。GABAA受体主要作用是介导阶段性和持续性的抑制作用[15],vlPAG 中大部分的GABA 受体以GABAA受体为主。GABAB受体也与GABAA受体一样参与调节源于PAG 的下行抑制系统功能[16~18]。这三种受体的蛋白质结构已被阐明。除了应答GABA,它们还可与荷苞牡丹碱、丙泊酚、巴氯芬、5-羟色胺等配体反应。这些受体各自的亚单位存在着一些差异,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受体亚型,如GABAA受体的α1和α3亚单位,这些受体的亚单位在疼痛调节中发挥的作用也有相关实验研究,例如其表达量与疼痛感受阈值之间的变化关系。

PAG 是由一簇小神经细胞围绕着中脑导水管形成的灰质层[1,19],它可以依据细胞集群结构的不同划分其为四个亚核(见图1),即由四个向吻尾方向延伸的纵形柱状结构相合而构成PAG(见图2)。这四个亚核是PAG 的腹外侧区 (vlPAG)、外侧区 (lateral column of the PAG, lPAG)、背外侧区(dorsolateral column of the PAG, dlPAG) 与背内侧区(dorsomedial column of the PAG, dmPAG)[2],其中与疼痛调节相关的主要是lPAG 及vlPAG[20]。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在疼痛的调节过程中,vlPAG 扮演了重要角色[21]。

图1 PAG 平面模式图 [21]

图2 PAG 立体模式图 [2]

2. vlPAG 疼痛调节通路中的作用

vlPAG 在疼痛调节通路中既可以作为上游脑区,如vlPAG-DRN 通路和vlPAG-RVM 通路;也可以作为下游脑区,如蓝斑-vlPAG 通路、外侧下丘脑-vlPAG 通路、CeA-vlPAG 通路、dlOFC-vlPAG 通路、dmPFC-vlPAG 通路。其中,vlPAG-RVM 通路和dmPFC-vlPAG 通路是GABA 能通路。

王擒云等[22]在vlPAG 微量注射丙泊酚引起了痛觉过敏,并在RVM 注射荷苞牡丹碱拮抗了痛觉过敏,发现RVM 的GABAA受体在其中起到了中继作用,推测在大鼠的RVM 或vlPAG 给予GABAA受体的拮抗剂荷苞牡丹碱可产生伤害抗性[23],其可能是通过去抑制作用间接激活了下行抑制系统。而在大鼠的RVM 或vlPAG 给予GABAA受体激动剂会引发的痛觉过敏作用[23,24],可能是因为激活了位于RVM 和vlPAG 的GABAA受体,从而抑制了痛觉下行抑制系统的功能,而“易化系统”的功能相对增强,RVM 伤害性感受神经元的兴奋阈值降低。

PAG 中存在两个痛觉的调节系统,一个是包含dlPAG、dmPAG 和lPAG 的背侧系统,另一个是包括vlPAG 和中缝核团的腹侧系统[25]。PAG 中含有广泛的 GABA 能神经元网络,它会接收包括黑质和腹侧被盖区等多个脑区的GABA[26,27]。PAG 中还有着大量GABA 能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可调控PAG传出通路的活动。Reichling 等[4]将示踪剂注射到中缝大核和脊髓,发现从中缝大核到PAG 的GABA能神经元占1.5%,从脊髓到中缝大核外侧的GABA能神经元占15%,由此可见GABA 能投射是PAG-中缝大核-脊髓通路的一个组成部分。后续Reichling等[28]还观察到PAG 神经元轴突终末约有40%为GABA 能阳性,检测到 PAG 中的GABA 能神经元与50% PAG 至中缝大核投射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发生纤维联系,这表明GABA 能神经元可直接调控PAG 至中缝大核投射神经元的活动。

Yin 等[29]通过基于狂犬病毒的跨突触追踪方法,显示出一条从背内侧前额叶皮质(dmPFC)到vlPAG 的兴奋性下行神经通路,通过光遗传操作特异性激活dmPFC-vlPAG 通路可以在慢性疼痛的小鼠模型中产生镇痛效果。而且Yin 等[29]还发现该通路中vlPAG 的GABAA受体参与了慢性疼痛和负面情绪的启动和维持,所以对通路使用GABAA受体拮抗剂也会产生镇痛效果。

二、vlPAG 中各种GABA 受体的亚型在疼痛调节中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

1. vlPAG 中的GABA 受体

研究发现GABA 能神经元占大鼠中脑里全部神经元的50%,表明在哺乳动物的CNS 中,GABA是非常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Xie 等[7]发现,激活vlPAG 的GABA 能神经元会显著降低机械刺激或由完全弗氏佐剂 (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引起的疼痛的痛阈,导致机械性痛觉超敏;而抑制则会显著增加对热刺激的退缩潜伏期,降低对热刺激的敏感性,对机械刺激或CFA 引发的机械痛觉超敏反应也会减弱。那么GABA 受体在vlPAG 中也有着相应的重要地位与疼痛调节作用。vlPAG 里的GABA 受体有 GABAA、GABAB与 GABAC三类。

2. vlPAG 中的GABAA 受体

2.1 GABAA受体结构

vlPAG 中大部分GABA 受体为GABAA受体[30],它可以介导前脑中大部分的快速突触抑制反应。GABAA受体是一种大分子蛋白复合体,由Cl-门控通道、GABA 识别点与苯二氮䓬识别点构成,属配体门控离子通道超家族,它的中心离子传导通道由同源亚基环绕而成[31]。GABAA受体是五边形异质多肽寡聚体,由5 个位于神经细胞膜中的亚基组成,其中心部位的 GABA 门控Cl-通道直径为0.5 nm(见图3)。

图3 GABAA 受体模式图 [32]

2.2 vlPAG 中的GABAA受体在疼痛调节中的作用机制

(1)GABAA受体和GABA 的相互作用

GABAA受体和GABA 结合后,Cl-通道被激活,细胞外的Cl-内流使神经细胞内发生超极化而导致突触后抑制作用,中枢神经兴奋性因此被降低。

(2)GABAA受体和丙泊酚的相互作用

GABA 受体可以在多种麻醉镇痛药作用的靶点CNS 中起抑制性作用。由于起效快、效果清除快、不良反应少等优良特性,近年来,在临床麻醉镇痛中,丙泊酚的应用十分广泛。GABA 和GABAA受体的相互作用可以被丙泊酚增强,Patten 等[33]报道0.3~100 μM 浓度的丙泊酚和亚最大剂量下的GABA激发的效应正相关,同时可以左移GABA 浓度-反应曲线。在培养的神经元细胞中可以发现,1~10 μM的丙泊酚对亚最大剂量下的GABA 激发的电流以非电压依赖的方式进行了强化,显示出丙泊酚对GABAA受体的作用。Hara 等[34]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了来自大鼠的海马锥形神经元细胞,发现当这些细胞的膜电压处在-60 mV 时,给予这些细胞GABA 会诱发内向电流使细胞发生超极化,而给予10 μM 的丙泊酚会增大这一电流,并使GABA 的浓度-反应曲线发生左移,说明丙泊酚会提高哺乳动物CNS 中GABAA受体调控的抑制反应。

丙泊酚对GABAA受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35]:在2~100 μM 的浓度范围内,丙泊酚可使由GABA诱发的全细胞电流增加;在100~2000 μM 的浓度范围内,丙泊酚能够使GABAA受体被直接激活;当浓度超过2000 μM 时,丙泊酚对GABAA受体具有非竞争性的抑制效应。丙泊酚在临床浓度下对GABA 诱导的内向电流的增强作用并非增加离子通道的平均开放时间,而是增加其在单位时间内的开放频率。

GABAA受体上,丙泊酚的作用位点主要是其β 亚单位。Fukami 等[36]用苯丙氨酸取代了GABAA受体β2亚单位的酪氨酸位点,结果表明,丙泊酚直接激活这种突变GABAA受体的量效曲线右移,可以表明丙泊酚主要作用的位点在GABAA受体β 亚单位。

(3)大鼠vlPAG 中GABAAα1和GABAAα3亚型受体表达水平与大鼠疼痛阈值变化的关系

神经病理性疼痛 (neuropathic pain, NP) 是一种慢性病理性疼痛,以病人感觉异常、自觉痛感和痛觉过敏甚至超敏为特点。NP 发病的机理和突触前抑制作用减弱有关[37]。研究表明GABAA受体介导了NP 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中枢抑制性传导通路[38],而GABAA受体是GABA 实现在疼痛传导中作用的主要媒介。据Ho 等[8]报道,在大鼠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 (spared nerve injury, SNI)模型疼痛传导过程中PAG 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vlPAG 抑制了脊髓背角疼痛刺激的传递[39]。Goudet 等[9]通过建立大鼠的SNI 模型模拟NP,术后测定大鼠的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来检测vlPAG 处GABAA受体α1 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发现NP 组大鼠的vlPAG 中GABAA受体α1 蛋白相对表达量为假手术组(S 组)大鼠的2 倍,但NP 组大鼠的MWT 却仅为S 组大鼠的十分之一。可见大鼠vlPAG 中GABAA受体α1 蛋白相对表达量与MWT 呈负相关。

冀玉萍等[40]同样建立了大鼠SNI 模型研究雌性和雄性大鼠NP 过程中vlPAG 区域GABAAα3受体变化的性别差异,发现术后雌性大鼠的冷痛感受阈以及MWT 均比雄性大鼠的MWT 和冷痛感受阈低,而雌性大鼠GABAAα3受体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雄性大鼠的表达水平。因此可推测GABAAα1受体和GABAAα3受体可能参与vlPAG 对NP 传导的调控机制,在NP 过程中两种受体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上调,还存在性别差异。

3. vlPAG 中的GABAB 受体

3.1 GABAB受体结构

GABAB受体是一种非典型的C 族G 蛋白偶联受体 (G-protein coulpled receptor, GPCR)。典型的GPCR 多为同源二聚体,每个亚基都包含三个功能结构域:胞外配体结合域 (extracellular binding domain,ECD)、七次跨膜结构域 (hepat-helical domain, HD)和连接以上结构的半胱氨酸富集区域 (cysteine rich domain, CRD)[41]。

3.2 GABAB受体在疼痛调节中的作用机制

(1)GABAB受体应答GABA 的作用机理

GABAB受体无论在突触前后都参与对GABA的应答。其中,一般参与对邻近突触释放GABA 的GABAB受体在突触前;一般对突触前释放的GABA产生应答的GABAB受体在突触后。GABA 作用于GABAB受体时,需要经过与GABAB受体-G 蛋白偶联的钾离子、钙离子通路和腺苷酸转化酶来形成应答效应。与P/Q 和N-型通路相关的此效应发生在突触前;此效应若显示为钾离子转导增强,但钙离子转导的减少则发生在突触后[42]。

(2)GABAB受体和巴氯芬之间的相互作用

形态学研究发现GABAB受体广泛分布于CNS。并且还在电镜水平证实了CNS 突触的前膜与后膜上广泛分布着GABAB受体[9,43]。

突触后膜的GABAB受体与胞内G 蛋白和胞膜上的钾通道偶联。当巴氯芬激活GABAB受体后,引起突触后膜的钾离子通道打开,同时由于细胞内钾离子含量超过胞外,引起细胞内的钾离子沿浓度梯度外流,导致细胞膜发生超极化,引发抑制性突触后电流。刺激vlPAG 神经元内膜上的GABAB受体,可将与G 蛋白偶联的内向整流的钾离子通路打开[44]。

在突触前膜,GABAB受体和在突触前膜上的钙离子和钾离子通道偶联。在GABAB受体被巴氯芬激活之后,电压门控的钙离子通路会完全封闭,减少钙离子内流。同时,钾离子通道被激活,使钾离子外流,钾离子通道的作用与突触后膜相似,但对释放的影响不大。这样,刺激突触前膜的GABAB受体,最终结果是减少神经元细胞递质的释放,神经介质可以为唤起性神经介质或抑制作用神经递质受体[9]。

另外,丛丽娜等[45]发现巴氯芬可能会在NP 状态下磷酸化GABAA受体的γ2亚基来抑制其功能,即巴氯芬在发挥作用时会激动GABAB受体而抑制GABAA受体,这平衡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感受,既能保证感受的传入又能避免信号过于强烈。

(3)GABAB受体和5-HT 的相互作用

GABAB受体和5-HT 也有直接相互作用。在中枢内源性镇痛系统中,最主要的神经递质是5-HT,尤其是自RVM 发出的向脊髓背角投射的末端含有大量5-HT[46]。PAG 内有同时存在GABAB受体与5-HT的神经元,而GABA可能会抑制5-HT能神经元。

4. vlPAG 中的GABAC 受体

GABAC受体虽然和GABAA受体一样属于配体门控离子通路家族,但它对于GABAA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荷包牡丹碱与GABAB受体的特异性激动剂氯苯氨丁酸都不敏感[1]。

作为五聚体的GABAC受体的中间是一个Cl-通道(见图4)。每个亚单元通过4 次跨膜,产生4 个跨膜结构域,同时,1 个较大的N-端结构域在细胞外,1 个细胞内环在第3 个和第4 个跨膜结构域中间,1 个胞外C-端结构域在第4 个跨膜结构域的后面(见图5)。胞外N-端结构域有配体与结合各种调节物质的位点,其中包括可以促进配体相互结合和通道门开放相偶联的Cys-Cys 环。对氯离子有选择通透性的通道由5 个TM2集中在孔周围的亚单元组成,且细胞内环为其提供了一个结构域。大鼠的ρ1亚单元的M2是跨膜区里面的一个苏氨酸(threonine, Thr),而其ρ2亚单元则是一个甲硫氨酸(methionine, Met),因此,ρ1与ρ2亚单元所形成的GABAC受体对印防己毒素的阻断不敏感。

图5 ρ1 亚单位分子结构模式图 [47]

ρ1亚单元实现同源组装的重要序列是其N 末端的70 个氨基酸 (137~206)。这段序列不能和ρ2相互产生作用,使得由不同信号引导的ρ1亚单元会分别形成同源或异源寡聚体[48]。还有研究曾证明ρ1亚单元可和位于脑部和脊髓中GABAA受体的γ2亚单元构成重组型GABA 受体,而这种重组型GABA受体有着相比GABAA和GABAC受体独特的药理学和电生理学特征[49]。ρ1亚单位也许是GABA 受体中一个独特的亚单位[10],由ρ1亚单位所组成的GABAC受体比GABAA受体对GABA 更敏感,通道的释放持续时间也更久,使得脱敏作用较不明显。此外,GABAA受体的调节物:苯二氮䓬、巴比妥、神经固醇类化合物对GABAC受体不起作用[50]。在实验中发现,被敲除ρ1基因的实验小鼠对机械性疼痛更加敏感,因敲除ρ1基因可以下降小鼠对此疼痛的痛阈[10]。可见,ρ1亚单位能调节实验动物的伤害感受。

三、展望

现代镇痛技术相比过去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该领域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①需要定位3种受体在vlPAG 中的详细分布;②阐明vlPAG 中3种受体含有的亚单位种类,针对这些亚单位在疼痛调节中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发现可能的可作用药物,并实验更多的抑制性神经药物且研究作用机制;③增强对vlPAG 中GABAC受体在疼痛调节中作用的研究。疼痛的机制是复杂多样的,随着人们对vlPAG 中GABA 受体的研究不断发展,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在未来逐渐清晰明了,在此基础上将开发出更多应对疼痛的药物和疗法。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结构域丙泊酚神经元
《从光子到神经元》书评
蛋白质结构域划分方法及在线服务综述
跃动的神经元——波兰Brain Embassy联合办公
重组绿豆BBI(6-33)结构域的抗肿瘤作用分析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组蛋白甲基化酶Set2片段调控SET结构域催化活性的探讨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基于二次型单神经元PID的MPPT控制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毫米波导引头预定回路改进单神经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