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茜华 李 闯 王 芳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从客观上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能够紧跟时代的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对外贸人才的专业基本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背景下,现代化企业对于外贸人才的要求也是日新月异,怎样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外贸人才,让他们可以科学地处理国际贸易事务,受到很多湖南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关注,希望可以正确地进行学院教学安排规划,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外贸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在大湘南示范区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性出现了人才培养体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外贸学科课程的开发缺少现代化企业专家的参与,对高校学生的考核方式非多元化,专业学科教师也缺乏实践性课程教学经验等等。
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中外合资型企业都在湖南省工业基地内创办了起来,比如湖南的众泰汽车培养基地、吉利汽车湖南(长沙)生产基地,特别是吉利控股托管长丰猎豹长沙工厂,通过以点及面的方式在湖南形成集研发、生产、人才、零部件配套全产业链输出,盘活区域经济,培养当地汽车产业基础,最终形成互利互惠的发展模式。目前湖南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外贸易频繁,为了能够实现湖南新型工业的快速发展,加强湖南企业同发达国家企业的密切合作,则需要更多的国际贸易专业高素质外贸人才,因此需要湖南地方本科院校能够结合湖南区域经济“三高四新”战略发展的背景,加强对外贸人才的专业培养,重点是能够提升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技能应用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适应中外合资企业的生产模式和竞争理念,抓住湖南省湘潭西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发展机遇,推动产学研校企合作项目的联合发展,始终坚持自我开发的创新合作战略,加快湖南省对外贸易经济的跨越式发展[1]。
因此,大湘南示范区本科院校外贸人才培养的主要立足点在于,党的二十大已经明确提出要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而创新创业型外贸人才的培养则是国家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主要内容。创新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应当以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指引,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融合,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为导向,进而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当中,融入到每一个教学内容中。国际贸易专业需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开设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程或专题,创新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建立或者引进一批创新创业教育类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外贸企业中,对于外贸专业中的业务员、跟单员、采购员、报关员、还有高层管理者都是非常需要的,那么在大湘南产业承接示范区中,最为紧缺的要属专业的采购员了,从表1调查中可知。
表1 大湘南示范区国际贸易专业市场需求
1.办学资源匮乏。关于大湘南示范区地方本科院校的外贸人才培养问题,从高校教学实践考察的结果来看,总体来说,湖南省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办学资源非常短缺,缺少“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以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为研究对象,可以了解到,该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共有12 人,其中助教1 人,讲师5人,副教授教师6 人,而只有4 人有过在外贸公司工作的经验,而其他的教师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外贸企业的工作当中,只是在本科或是硕士阶段见习或实习过一段时间,实习的效果也只是浮于表面,教师自身的外贸工作实践经验短缺,又怎么能保证教学的质量呢。除了师资方面的原因,很多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教材都得不到更新,所使用的教材也不正规,内容老旧,缺乏先进性和实践性,不能体现出现代化外贸公司的发展特点,不具备教育实践性,高校内关于外贸教学的基础设施、设备匮乏,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机制不健全,对很多具体的外贸操作流程的学习,都只能是停留在书本上[2]。
2.外贸人才培养方式落后。大湘南示范区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在外贸人才的培养上,所使用的培养方式都比较老旧和落后,也没有根据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来展开教学,具体体现在学院的课程安排与设置上非常不合理,没有对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市场进行调研,使得高校出现了外贸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国际贸易专业课和高校基础公共课的教学安排不合理,留给学生学习本专业国际贸易知识的时间很少,缺少实践性的对外贸易课程,在地方高校学习期间,学生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只停留在书本上,国际贸易专业群课程结构单一,不能对学科教材进行很好地开发,教材内容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不能依托现代化企业中国际贸易专业的工作岗位需求和工作流程来对教材进行编制,不能与企业展开有效的沟通与配合,教学安排不合理,造成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缺少高校外贸人才培养的时代特色[3]。
3.缺少正确的竞争意识。现有的大湘南示范区地方本科院校外贸人才的培养体系缺少正确的竞争意识,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高校本身也缺乏资源竞争意识,不论是对外贸人才培养水平上的追求,还是对高校的学科建设,都缺少创新思维意识。近10 年来,由于湖南地方本科院校的盲目扩招,而教学资源和师资水平却没有提升上去,因而国际贸易专业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反而下降,在高校盲目扩招的过程中,很多基础条件比较差的学生也被招上来,他们在大学期间学习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比较吃力,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的人才招聘需求。各级地方高校在盲目追求优秀生源时,还出现了恶性竞争,破坏了湖南地方人才市场的整体结构,造成高素质、高技能型外贸人才供不应求[4]。
目前湖南地方高校创新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比如说课程设置不完整,缺乏有效的外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缺失,不能很好地对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培养。
1.学校历史问题。造成湖南省地方本科院校外贸人才培养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原因是由高校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尤其是我国整体对外开放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对外贸易合作项目也是近10 多年才逐渐开展起来的,地方高校自身并不具备国际贸易专业外贸人才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只能是不断地探索和摸寻,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不足,吸收其他发达国家外贸人才的培养经验,当然湖南地方本科院校完全照搬照抄他国的外贸人才培养模式也是行不通的,同时很多高校也疲于应对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张,为了提高学校毕业生的输出数量,而无暇顾及外贸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办学的基础条件差,财务状况紧张,更不要提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科的建设和对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对教学理念的改进。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也使得湖南地方高校的外贸人才培养水平很差,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高校“双师型”外贸教师人才的培养上面[5]。
2.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影响湖南地方本科院校外贸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另一点原因,是国家政策方面的问题,这固然与我国的人才教育培养体制分不开,使得高校在教办学思想方面缺少市场意识,从体制外原因来看,湖南地方高校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办学经费并没有得到保障,社会对于国际贸易专业技能型外贸人才的培养缺少正确的认识,不能够正确看待外贸服务类工作,并不了解外贸人才的具体工作,导致社会对于外贸人才培养的认识不到位,不能够很好地拓展地方高校对外贸人才的教育培养范围[6]。
关于湖南地方本科院校的外贸人才培养需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适应社会需求的“OBE”理念为导向,科学合理地设计出创新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体系,重点以“OBE”也就是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理念为核心,使得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新经济发展,湖南地方高校在创新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级教学环节都应承载着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具体目标。因而在外贸人才培养创新中,还要注意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学内容,加强通识教育,改革外贸学科专业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外贸双语课堂。
为了能够进一步弥补湖南地方高校在外贸人才培养上教办学资源的空缺问题,地方高校要引进更为优质的办学资源,从国际贸易专业的办学资金引进开始,帮助地方高校做好开源节流,提高“校企融合”的办学力度,为此,湖南地方本科院校必须立足于湖南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于地方,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在湖南省政府的主导下,平衡学校和企业各方面的利益,找到校企利益融合的平衡点,实现校企资源和利益共享,比如说可以应用招投标的方式,打造校企外贸实训基地,秉持着“谁开发,谁保护,谁投资,谁受益”原则,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同时也要注意对高素质技能型专家外贸人才的引进,打造一支优秀的外贸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邀请企业的外贸专家参与到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计划讨论,制定出高校外贸人才的集约培养发展方案,加强对基地实训体系的完善,让校内的实训课程与企业中的实习课程融合在一起,提高外贸学生的岗位服务意识[7]。
要对湖南地方本科院校的外贸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改进,改变过去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呆板落后的教育思维,让“企业走进来,学生走出去,教师走出去”,所谓企业走进来就是要让现代化外贸企业走进校园,在校园内建立起国际贸易学习工作室,打造VR 虚拟仿真实训环境,让学生提前感受外贸企业的工作氛围。当然学生也可以到对口的外贸公司去参加模拟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接触外贸工作,在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与就业实习合同,直接面向客户,在企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从事真正的外贸服务工作,熟悉外贸合同的各种流程。同时,湖南地方本科院校外贸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参与到企业实践活动中去,到外贸公司的基层工作岗位上去进修学习,学习企业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并将在企业中学习到的经验总结到外贸教材的编写中去[8]。
既然湖南地方高校在外贸人才培养上缺少正确的竞争意识,为了提升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实力,还是要从学科专业教学方面着手,注重对教学体系的开发与创新,让外贸课程教学体系的开发变得更加职业化,让地方高校的外贸实训教学设施、场地更加现代化,全面创新与开发第二课堂,根据地方高校的课程改革要求来开发教材,提高教材内容的实用性,让外贸课程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而有趣,采用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及课证融合的形式,健全并完善高校课程结构,重点突出实践性外贸课程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外贸流程操作系统的使用熟练水平,增加新的考核评价体系,让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外贸企业实习中的项目设计作品展示出来,综合分析并评价学生的外贸职场适应能力。
总之,伴随着国际金融贸易形势的不断发展,现代化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打开国际市场,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外贸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因此湖南地方高校必须能够审时度势,把握新常态背景下“一带一部”发展机遇,对高校外贸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不断创新优化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