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的建筑行业背景和专业特色,构建了校本课程——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历经四年多的实践,我们认为这是增强高职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的重要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绩,达到了“窥一斑而见全貌”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文章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如何在教学中通过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助推力量,带动课程思政教育的深化、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心的培养强化,指导课程思政教育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通过课程思政,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意识和个人素质具有重要价值。
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高职重要的思想教育手段。儒释道思想、阴阳五行理论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思想源泉。
中华传统建筑文化课程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我们结合传统建筑文化课程的特点,将课程思政贯穿传统建筑文化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将人文素养教育和道德素养教育融于教学和实践的各个环节中,目的是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地,拓宽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深度、广度与温度,有效地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实现全方位的“立德树人”的大思政教育目标,增强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为国家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品德良好的新时代建设者。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通过挖掘传统建筑文化课程的教育资源和育人元素,为传统建筑文化的哲学思维、人本精神、建筑理念等元素,找到构建课程思政育人的实践方向。这使得开展课程思政具有独特的优势,推动建筑类高职院校建筑文化育人的功能开发,推动课程思政教学特色化、精细化发展,必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倡导的时空合一,天人合一,与自然合一的理念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传统建筑来说,天人合一思想确立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理念——建筑与自然适应而共存,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共融互通的特质,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价值审美取向。在这种哲学思想影响下,建筑作为精神的物化载体,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中国历代建筑特别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与自然意境相融合。传统建筑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观念相吻合,是传统建筑文化课程思政的主要元素,应广泛融入课程教学中。
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解释自然界阴阳两种物质的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理论,是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哲学概念,体现了对立统一、和而不同的辩证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系之一。中国古代各种建筑,几乎都受到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无论是阴阳互生概念的体现,还是五行相生相克的运用,都代表了古人在建筑上的精巧智慧和别具一格的文化精神。阴阳五行系统的整体性思维造就了中国特有的建筑布局,几千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极为广泛和深刻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阴阳五行中阴阳矛盾论的观点,启发学生建立“和而不同”的辩证思维方式看待一切事物;运用五行生克自然机制,启发学生树立适应社会的意识,正确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
儒家思想提倡中庸之道。“中者”,天下之大本也,表现在建筑上就是以中为贵。我国古代建筑在空间布局和平面设计上都遵循了中轴对称的规则,严谨规整,恪守强者居中,以建筑布局的均衡和谐蕴涵中庸之道,这是我国古代封建宗法和等级观念的集中体现。通过有序的空间层次营造群体之势,体现“以形造势,以势制形”的群体布局理念。这样不仅使建筑布局均衡,彰显等级严格的儒家之“礼”,更突出了中国人民崇尚家庭团聚的观念;而且建筑的对称之美,不仅烘托了建筑宏伟浩大的气势,突出了群体的对称协调,错落有序相互辉映,也凸显了国家统一的文化观念,是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从建筑空间布局和秩序中,挖掘我国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精神,提炼课程思政的元素。
道家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的存在,并相互转化,形成令自然循环往复的“道”,从而达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和谐审美境界。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很大。中国园林的根本特征便是“无”“虚”“空”,主张巧夺天工,浑然天成,反对刻意雕琢,园林的布局与设计安排追求变化、生动与自然,步步为景,处处为画,浑然天成,这与道家“无中生有”“有无相生”“道法自然”的思想不谋而合,让后人体悟到道家哲学中所主张的“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理念。老子的“有无相生”之论道出了建筑的根本所在,指导建筑师们处理好建筑物功能与空间的关系,营造使人思想得以升华的建筑氛围。同时,也指导人们在面对人生种种境界之时,秉承“道”的精神,顺应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令胸怀博大超然世俗,为自由的精神活动、灵动的思维创造做准备,充分享受天赋的智慧生命,不妄为,不逆天而行。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这是国家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高职不仅要培养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更要培养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
鲁班是中国古代工匠的代表人物,作为中国当之无愧的手工创造第一人,鲁班身上集聚着积极进取、创新垂法、巧技制胜、授业解惑、至善于人、规矩立身、博施济众等精神。这些精神孕育了内涵丰富的鲁班文化,其根基深厚、影响久远,对当代职业教育仍有重要价值和意义。鲁班身上承载的匠心、师道和圣德,都是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支撑起中国创造的脊梁,为今天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源泉。根深才能叶茂,清源才有活水,在课程中讲好鲁班的故事,深入阐发鲁班文化,让学生深层次理解和认识“德”“艺”关系,在认知和实践中感知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
新时代,我们更应提倡工匠精神,这是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灵魂所在,也是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进军,需要一支技艺精湛、素质优良且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所以在传统建筑文化课程教学中,将专注严谨、 一丝不苟、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实施全过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工匠精神,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推动中华民族的不断向前发展,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独树一帜的根基。当前,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坚定不移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
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建筑类高职学生,要做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忠实传承者。首先,弘扬和传承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对传统建筑文化的来龙去脉有充分了解,对其价值充分肯定。其次,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真正被高职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才能内化成他们的文化意识,我们的文化根源才不会丢。因此,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需要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学习,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这是培养新时代建设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立德树人”的概念,将其作为重要的教育导向。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申立德树人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以德立人,树人以德。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目标和追求。高职教育首先要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将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发展和国家未来紧密结合,勇于承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命和重任。
传统建筑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基因和素材,能在“立德”层面提供丰富的道德政治资源。中华传统建筑的中轴线布局,体现出一种“中庸之道”“为人处事之道”“和谐之道”,呼应社会和谐发展的大趋势;阴阳五行学说,体现了对立统一、和而不同的辩证思维;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顺应社会秩序之“道”。在建筑布局中,体现了长幼有序、敬老孝亲的理念,这些都教给我们自然之德、秩序之德。所以,我国传统文化之中行孝悌、重仁爱、求和谐等思想,都在建筑当中以空间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人们自觉地恪守自己的职责和本分,这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大的吻合,具有“立德树人”的当代价值。
我们的文化自信根植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之中。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其自身文化传统和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对其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让人深刻感受到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反映出中华民族各个时期的文化特征及文化延续。著名学者杨大禹先生曾指出:传统民居就像人有遗传基因一样,也拥有独特的建筑文化基因。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现在许多学生盲目崇拜西方建筑。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城市建筑媚外、求快、求怪的乱象,这是典型的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治理的根本就在于要确立文化自信。
传统建筑文化课程就是培育学生提升文化自信,普及中华传统建筑文化最理想的平台,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建筑之美,了解传统建筑背后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故事,以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文化自信,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将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热爱本民族的建筑和建筑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唤醒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成为新时代的文化传承者和建设者。
从职业能力到职业素养的超越是当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本源体现。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体现在建立起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观,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因此在课程中渗透职业素养是必然趋势,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感染下,在活动的体验中,使思政教育与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让学生在接受建筑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启迪,起到文道一体、潜移默化之功效。在课程思政的思想指导下,从内而外地提高学生的素养,进而提升自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实事求是的职业素养,使高职学生成为具有职业技艺精湛、职业素养优良、职业道德高尚的高技能“大国工匠”和现代建筑的建设者。
传统建筑文化课程的思政建设要从学生成才的需要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感化于心、内化于行。因此,传统建筑文化课程思政的路径选择应遵循既要在课程设计中体现思政元素,又要在实施过程中用好思政元素的原则。为此,传统建筑文化系列课程的思政建设要立足课程资源与特点,对传统建筑文化学课程进行系统设计。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以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塑造为主导,这是育人的第一要务。育人目标的设立,首先要针对教学内容找到思政教育的切入点,设立相应的素质目标方面。因此,传统建筑文化课程的育人目标要与思政教育目标相一致,根据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在知识点中挖掘思政因素的“融入点”,在与专业“交叉点”中精选育人元素,使学生产生知识共鸣、情感共鸣和价值共鸣,拓展思维,提高综合素养,磨砺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意志品质的锻造和升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提高创新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课程思政的实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充分挖掘与课程思政相关的元素,丰富教学内容。传统建筑文化课程思政立足于专业特色,融入价值内涵,既要发掘传统建筑文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又要拓展思政元素的广度、深度及温度,精炼思政内容,有效地融入课程。传统建筑文化学课程的思政元素极为丰富,如前所述可挖掘的思政元素浩如烟海。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道术结合”,即思政元素为“道”,教学内容为“术”,教学要设立恰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做到学科知识性与育人性并重,既要做好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要生动地讲好传统建筑文化背后的故事,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让学生体会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还要解惑文化自信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既能获得知识,提升技能,也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为了能将思政资源有效地融入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渗透到传统建筑文化学课程体系中,这就需要创新拓展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应根据相应层次的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才需求,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分组教学、情境教学、比较教学等方法。如运用比较教学方法,可以从东西方建筑文化差异的横向比较中认识传统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从传统建筑的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中,看到一代又一代的杰出工匠精益求精、努力创造,培养学生勇于开拓的精神;运用案例教学法,从建筑大师的成长经历中汲取精神财富,聚焦建筑理念,努力成就精湛技术;运用情境教学法,从职业要求与专业素养出发,培养学生的理想责任和使命担当的胸怀和精神……利用这些丰富有效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吸收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思政养分,使课程更具有时代特征与吸引力。
教学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决策、鉴定、肯定等功能,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可以对课程思政运作的相关情况进行检测和管理。建立科学的传统建筑文化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才能确保传统建筑文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落实。传统建筑文化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课堂教学双向评估机制,多方面构建传统建筑文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主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评价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的完成情况、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契合情况、课程教学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情况等,以加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又涵盖学生的课堂教学表现和实践成效,客观地评价课堂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促进学风的改善,从而形成教师重教、善教,学生乐学、会学的局面。最终,以多维度评价生成课堂教学评价结果,不断优化传统建筑文化课程思政教学。而且,课程思政教学评价除了生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更要重视过程性评价;评价方法要多元化,做到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
总之,中华传统建筑文化课程的思政建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把立德树人作为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创新传统建筑文化课程的思政教学方法,大力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理念,并与现代建筑相结合,构建立德树人的新机制,推进传统建筑文化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助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培养我国建筑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开创中国现代建筑历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