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党内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成功的建党实践。作为延安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延安整风精神,就是在延安整风的过程中形成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延安整风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学风建设,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延安,瞻仰革命旧址,追寻红色记忆,他强调,“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最本质的内涵。
一、学风和思想路线的关系
学风,究其实质,是指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学风”这个概念,并对学风的内涵作了科学的界定。即“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2]在党的历史上,出现过两种不同的学风,一种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一种是主观主义的学风,党的百年历史充分证明,只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才是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推动事业前进的正确学风。那么,思想路线是什么呢?思想路线也叫认识路线,是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所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思想基础,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遵循,因此,思想路线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所以说,学风是思想路线的体现,学风问题本质上就是思想路线问题,学风所昭示的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就是党的思想路线所要求的态度,优良学风的核心要义——理论联系实际,恰恰就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溯其历史,最早明确地把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确定为党的学风的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并明确地把学风问题提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来认识,指出“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3]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也可以发现,党的学风建设和思想路线的发展同向同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时学风正,党的事业一帆风顺,偏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时学风也不正,党的事业遭受损失。延安精神同延安时期党的学风建设是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两者互为表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才是解决思想方法问题的关键,反过来,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树立正确的学风,才能坚定地坚持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二、延安整风运动是构成延安精神的基础和动因
人类历史和实践证明,任何正确思想必然来自具体实践。遵义会议后,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的政治路线的领导,但思想上主观主义的问题仍然存在,抗战初期,这种主观主义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正确抗战路线的确立和执行。因此,为了彻底清除教条主义的影响,促进党的团结统一,更好地执行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确定的路线、政策,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任务,决定在全党来一场学习运动,通过学习来彻底清算“左”的错误,使党紧紧团结在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思想路线的指引下,这场学习运动的高潮就是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拉开了整风运动的序幕,他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进一步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这是一篇宣言书,也是一篇战斗檄文,是对主观主义的彻底反击,这也决定了实事求是贯穿了延安整风的始终,是整风运动的灵魂。通过整风运动,克服了主观主义对党的革命事业的困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实现了全党的团结统一。可以说,延安精神的本质要义与延安时期党的学风建设一脉相通、一以贯之,整风运动是为了解决思想路线问题,而在整风运动的深刻实践中形成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很好地诠释了延安精神的内涵,构成了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
三、延安精神为党的学风建设树立了精神指引
党的学风建设的实践促进了延安精神的形成,反过来延安精神也为学风建设提供了充分的精神动力和精神引领。
(一)引领方向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毛泽东为“抗大”题写的教育方针,也是抗大精神的主要内容,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回答“在抗大应当学习什么”时指出,“首先是学一个政治方向”,这个政治方向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抗大作为一所高级党政干部学校,承担着为抗日战争乃至整个革命事业培养又红又专的干部人才的重要任务,学校把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员头脑,坚持用共產主义信仰统一学员思想,这与延安学风建设的目的高度契合。在抗战紧要关头开展全党整风,是中共中央从战略的角度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一方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左”倾、右倾错误,还没来得及彻底清算;另一方面,抗战以来党的队伍不管从量上还是质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扩大与巩固共产党”任务的迅速开展,大量学生、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涌入革命队伍,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也涌入党内,这些人拖着或长或短的小资产阶级尾巴,加入党内、军队和政府来,极大地影响了革命队伍的战斗力和纯洁性,而把这支队伍锻造成一支坚强有力能打胜仗的队伍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学风建设开始后,各级党校和相关部门,发扬“抗大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方向,掀起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开创了从思想上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形式。通过学习,及时、深刻地反省自己的思想,强化了理论武装,提高了思想觉悟,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想和信仰,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的逐渐成熟。
(二)统一认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延安精神中倡导的实事求是,就是要破除各种主观主义的干扰,实现全党紧紧团结在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指引下,实现思想统一,促进党内团结,争取抗战胜利,而这也是学风建设所要达到的目的。抗战初期,由于党内人员构成复杂,存在着各种各样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思想,由于思想不一致,所以行动很难统一。因此,毛泽东提出来一场学习竞赛,在全党掀起学习马列主义的热潮。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批评了学习中的主观主义的态度,指出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即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帮助党员干部更好地理解实事求是的学习方法,毛泽东更是亲自给党的领导干部讲授《矛盾论》《实践论》等,从哲学的高度阐释了实事求是的涵义,通过实事求是的学习研究马列主义,广大党员同志普遍提高了理论水平,分清了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和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区别,使自身立场观点发生转变,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这场学习运动更是在整风运动中达到了高潮,学风整顿后,我们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正确领导,实现了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空前团结,为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提供方法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学风建设的重要方法。
在學风建设的初期,毛泽东就特别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他指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共产党员党性的表现,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作风,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具备的作风。中央党校的改革就是整顿学风的典型示范,1941年底,为深入整顿学风,党中央重新设置了中央党校的办学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毛泽东亲自题写了校训——“实事求是,不尚空谈”。教育内容以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历史为基础,以马列主义的思想方法,掌握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提倡联系斗争实际学习理论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41年7月和8月,中共中央先后发出《关于设立调查研究局的通知》和《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规定各级在职干部与干部学校需进行了解客观情况的教育,鼓励那些了解客观情况较多较好的同志,批评那些尚空谈不实际的同志,使了解情况、注意政策的风气与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风气紧密联系起来。对于调查研究,中共中央的领导主动示范,积极参与,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虽年事已高,仍率领一支20多人的考察团赴甘泉赴险进行了调查研究。1942年1月,张闻天率领农村调查团到绥德、米脂、晋西北的兴县,做了15个月的实地调查,写出了调查报告《出发归来记》,指出学习马列主义“要从实际出发,要认识实际,其基本一环就是对于这个实际的调查研究。”[4]通过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延安掀起了调查研究之风,干部学会了把马列主义理论运用到革命实际中去,学会了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调查研究和群众路线是内在统一的,向社会实际作调查也就是向群众作调查,群众路线的工作对象和调查研究的对象是同一的,延安精神中所蕴含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正是在整风运动时期生发出来的。1943年6月1日,中共中央对延安整风运动中领导方法进行了经验总结,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5]这一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在之后的学风建设中得到很好的贯彻与落实,广大党员树立起向群众学习的态度,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声音,虚心向群众请教,真正做到了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的统一。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他指出,延安文艺界还广泛存在着学风不正的问题,许多文艺工作者存在着唯心主义,教条主义,脱离群众,脱离现实等现象,强调文艺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切实为人民服务。会后,许多文艺工作者都要求下乡,努力接近人民群众,向人民大众学习。1943年10月20日,中央总学委发出《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通知》,指出《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建设、理论建设的事业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是毛泽东同志用通俗语言所写成的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教科书。因此,各地收到这一文章后,当作整风必读的文件,在干部和党员中进行深刻的学习。这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文艺界以及全党进一步确立并推广,党的群众路线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逐渐成熟起来。
四、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推进新时期党的学风建设
学风关乎党风,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肩负着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加强学风建设,把学风建设作为提高治国理政能力的思想前提和行动先导,锻造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过硬、工作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具体来说,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和方法指引。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沉下心来学,不能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追求,把学习成果内化于心,以扎实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二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党员干部在学习中,不能只顾埋头苦读,要结合国内国际实际、结合工作实际、结合群众需求,以实际需求为切入口,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其中的基本方法论原则,持续深入地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切实提高理论服务实际的能力;三要坚持搞好调查研究。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真知的来源,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标准主体,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善于向群众学习,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意见最多的问题作为调研的重中之重,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调查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真正做到学到实处、走在实处、干到实处,学有所用,学用结合,以学习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磅礴伟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 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N].新华社,2022-10-27.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3.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4]张闻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22.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7.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课题《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建设思想研究》(编号:20JK034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华璠,女,西安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