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鸣
(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孙璋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在中国度过,他取别号,观天文,理财务,助外交,编字典,译经著书,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绘上了浓墨重彩,而最值得称道的就是他的《诗经》拉丁文全译本。
在孙璋的《孔夫子的诗经》问世之前,西方的《诗经》翻译还停留在选译阶段。《诗经》西译可以追溯到16 世纪,利玛窦(Matheo Ricci, 1552—1610)曾于1593 年将中国的“四书”转译为拉丁文,“四书”都曾引诗,西人对《诗经》的最初印象应该就来自这部书,可惜现在并没有留下此书的刊刻本或抄本。根据费赖之的记载,最早的完整《诗经》译本出现在1626 年,耶稣会士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 1577—1628)曾于是年出版《中国五经》(Pentabiblion Sinense)一卷,此书是“五经”的拉丁文译注本,但此书也已亡佚,后人未能一睹。1687年,殷铎泽(Prospero Intorcetta,1625—1696)、恩理格(Christian Wolfgang Henriques Herdtrich,1624—1684)、鲁日满(François de Rougemont,1624—1676)和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 1624—1692)四人用拉丁文合译的《中国哲学家孔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sive Scientia Sinensis Latine Expositita)出版,此书中有对《诗经》的简要介绍。
1738 年左右,孙璋完成了《孔夫子的诗经》一书,他并未说明他翻译《诗经》时依据的是什么版本,也没有说明他注释《诗经》参考过哪些中国诗经学文献,但在本书前言中他提到:
我依据的是著名的中国阐释者——宋代的朱熹——的阐释……我还聆听过中国十分有经验的、有学问的学者用通俗的语言讲解《诗经》……我还参考了《诗经》的满语译本。……由于满语和欧洲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差距不大,而且满语没有汉语因为不确定的声调和隐晦的语意而产生的模棱两可,懂得满语能帮助我把握汉语原文的真正含义。(Confucii Chi-king sive Liber Carminum,xiv-xv)
1830 年,东方学家朱利斯·莫尔(Julius Mohl,1800—1876)发现了《孔夫子的诗经》,他在德国的斯图加特和图宾根的科塔出版社(Stuttgartiae et Tubingae, Sumptibus J.G.Cotte)将其编辑出版,《诗经》全貌终于得以在西方展现。莫尔对《诗经》并不够了解,他在《编者前言》中这样介绍《诗经》:“这些诗歌的内容多样,所以当时的私人或公共领域中,几乎没有这些诗歌不触及的东西。许多诗歌由帝王们创作,向我们展现他们的生活和感受、论辩和隐藏的灵魂;其他的诗歌由普通民众写成,展现民众的欢乐和悲伤,欲望和痛苦,家庭的和谐与分离,对领导者的赞扬和责怪。”(Confucii Chi-king sive Liber Carminum,vi-vii)莫尔充分肯定了孙璋的工作,认为译本体现出孙璋“最广博的学识和极大注意力”(Confucii Chi-king sive Liber Carminum,ix)。莫尔对孙璋和《诗经》都不够了解,但在他的努力下得以出版的《诗经》拉丁文译本,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极大便利。
对《孔夫子的诗经》,可谓褒贬任声。不深入文本,我们就很难对此书有客观公正的评价。《孔夫子的诗经》一书包括这几个部分:封面页、题献页、三篇前言、占全书三分之二篇幅的诗歌译文、占全书三分之一篇幅的诗歌注释、附录(诗经各篇标题)。全书结构完备,既是完整的《诗经》译本,也是一部开创性的诗经学著作。
《孔夫子的诗经》标题为“Confucii Chi-King sive Liber Carminum”,正文第一页前两行所写的标题是“Chi-King sive Carminum Liber Classicus”,此书正式的标题中有“Confucii(孔子的)”字样;而正文中的标题多了“Classicus(经典)”字样,而且后来的雅颂部分也都延续了这个“诗歌的经典之书”的称谓。我们可以对比其他译者对“诗经”这一书名的翻译,晁德莅的译本叫做“Liber Carminum”,顾赛芬只用拼音“CHEU KING”作为标题,理雅各1876 年的韵译本题为“The She King,or the Book of Ancient Poetry”,韦利的译本题为“The Book of Songs”,詹宁斯的译本题为“The Shi King,The Old‘Poetry Classic’of the Chinese”。晁德莅、理雅各、韦利等人的标题都是“诗集”,强调《诗经》“诗”的特点,而孙璋的标题和詹宁斯的较为一致,都结合了音译与意译,孙璋在标题中强调此书是“孔子的”,说明他认为的此书来源。而且他不止译出了“诗”,更用“Classicus”一词不断强调此书“经”的特质。
《孔夫子的诗经》一书包含三篇前言:《编者前言》《顺治帝满语诗经译本前言》和《欧洲译者前言》。其中,《编者前言》由将此书编辑出版的莫尔创作于1829 年;《顺治帝满语诗经译本前言》是1654 年顺治帝给满文诗经译本所写的序言,孙璋将他的前言译为拉丁文,放在译本开篇;《欧洲译者前言》由孙璋创作于1738 年左右,篇幅较长,分为五个部分。孙璋在第一部分说明了他翻译《诗经》的原因:第一,《诗经》适合了解中国习俗;第二,《诗经》体现了中国这个古老民族对上帝的古老信仰。(Confucii Chi-king sive Liber Carminum, xiv)孙璋介绍了翻译的方式,称自己信任朱熹的阐释,根据汉、满两种语言的文本翻译。他尽量避免把阐释者的话与原文相混淆,原文中没有的内容他会在译文中加括号标记出来。他力图贴近原文,宁愿晦涩,也不愿不忠实,要将这部真实原初的、不加任何修饰的古代典籍献给欧洲。孙璋前言的第二部分是对《诗经》的简介。他分别介绍了“国风”“小雅”“大雅”和“颂”涉及的主要内容。他认为“国风”主要是民众吟唱的诗歌;“小雅”“大雅”称颂帝王、公侯等贵族,包括燕饮、祈福、农业等多方面内容;“颂”是在祭祀祖先的典礼上歌唱的颂诗。前言的第三部分是从后稷开始,至幽王结束的周王朝的天子年表,第四部分是对周朝历史的简单介绍,第五部分是对中国诗歌的简介。在这一部分,孙璋将《诗经》中的诗歌分为“赋”“比”“兴”三类,又介绍了中国诗歌的诗行、平仄和韵律等,但孙璋并不了解律诗、古诗、绝句的分类,所以他讲的平仄规则并不通。孙璋在前言中并不强调《诗经》的“诗歌”特质,他虽然提到《诗经》是诗歌,还试图介绍中国诗歌的韵律、平仄,但是篇幅在前言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而且碍于他对中国诗歌的了解不够,常常出错,反倒让读者越看越糊涂。孙璋的译文都是散体,几乎表现不出《诗经》作为“诗”的特质。
《孔夫子的诗经》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即国风、小雅、大雅和颂。正文部分共有305 首诗的译文,其中国风160 首、小雅74 首、大雅31 首、颂40 首,都按照原书的顺序排列。所有译诗都没有标题,只有“Ode 1”“Ode 2”这样的顺序号。小雅中“有其义而无其辞”的6 篇笙诗,孙璋直接删去未录。《孔夫子的诗经》的分类和译法详见表1。
这部书是由孔子完成的古代诗歌合集,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叫做国风(Koue-fong),是普通民众吟唱的小诗,皇帝命令诸侯在国内巡视的时候将其收集起来。这样,通过这些诗歌,他们就能了解不同诸侯国的不同风俗,纠正不正确的行为,赞颂好人的善行。每个诸侯国的领地上,到处都在吟唱这些歌谣,这些歌谣被交给皇帝,皇帝将经过挑选的歌谣交给他的掌管音乐的大臣,让他们检查和保存这些诗歌。这个习惯在平王开始执政的公元前711年时已经被遗忘了,孔子为了补救,用同样的方式收集诗歌,值得称颂的美好的语言和行为在这些诗歌中留存,通过阅读诗歌,扬善惩恶。在他收集到的古老歌谣中,他把那些不符合他的规范的诗歌删除了。
第二部分叫做小雅(Siao-ya),第三部分叫做大雅(Ta-ya),有的是来自周王朝的诗歌,有的称颂帝王、有的赞颂公侯,有的是大臣向帝王表示感谢,或者祈求福报,有的在祭祀祖先的典礼之后的宴会上歌唱,有的描绘对帝王和公共事务的反对,有的描写农业,有的对灾难表达悲伤,等等。
CHI-KING SIVE CARMINUM LIBER CLASSICUS PARS I.KOUE-FONG DICTA SIVE IN VARIIS SINAE REGNIS DECANTATAE CANTILENAE CAPUT 1.TCHEOU-NAN SIVE CANTILENAE REGNI TCHEOU AD AUSTRUM POSITI CAPUT 2.CHAO-NAN,SIVE CANTILENAE CHAO REGIONIS AD AUSTRUM POSITAE CAPUT 3.CANTILENAE IN REGNO PII CAPUT 4.CANTILENAE IN REGNO YONG CAPUT 5.CANTILENAE IN REGNO OUEI CAPUT 6.CANTILENAE IN REGNO QUOD IMPERATORI PROXIME SUBJACEBAT DECANTATAE CAPUT 7.CANTILENAE IN REGNO TCHING CAPUT 8.CANTILENAE IN REGNO TSI CAPUT 9.CANTILENAE IN REGNO OUEI CAPUT 10.CANTILENAE IN REGNO TANG CAPUT 11.CANTILENAE IN REGNO TSIN CAPUT 12.CANTILENAE IN REGNO TCHIN CAPUT 13.CANTILENAE IN REGNO HOUI CAPUT 14.CANTILENAE IN REGNO TSAO CAPUT 15.CANTILENAE IN REGNO PIN LIBRI CLASSICI CARMINUM PARS II.DICTA SIAO-YA,(QUOD RECTUM EST SED INFERIORE ORDINE)CAPUT 1.……CAPUT 8.LIBRI CLASSICI CARMINUM PARS III.DICTA TA-YA,SIVE MAGNUM RECTUM(QUOD RECTUM EST SUPERIORE ORDINE)CAPUT 1.……CAPUT 3.LIBRI CLASSICI CARMINUM PARS IV.DICTA SONG,SIVE PARENTALES CANTUS CAPUT 1.DICTUM TCHEOU-SONG SIVE IMPERATORUM TCHEOU PARENTALES CANTUS ARTICULUS I.……ARTICULUS III.CAPUT 2.DICTUM LOU-SONG,SIVE PARENTALES CANTUS REGNI LOU CAPUT 3.DICTUM CHANG-SONG,SIVE PARENTALES CANTUS DYNASTIAE CHANG诗经或诗歌的经典之书第I 部分 国风或在中国不同地区吟唱的歌谣第1 章 周南或周王朝南部的歌谣第2 章 召南,或召地区南部的歌谣第3 章 邶国的歌谣第4 章 鄘国的歌谣第5 章 卫国的歌谣第6 章 坐落在靠近帝王的地区吟唱的歌谣第7 章 郑国的歌谣第8 章 齐国的歌谣第9 章 魏国的歌谣第10 章 唐国的歌谣第11 章 秦国的歌谣第12 章 陈国的歌谣第13 章 桧国的歌谣第14 章 曹国的歌谣第15 章 豳国的歌谣诗歌的经典之书第II 部分,小雅,(低等级的德行)第1 章……第8 章诗歌的经典之书第III 部分,大雅,或伟大的德行(高等级的德行)第1 章……第3 章诗歌的经典之书第IV 部分,颂,或祭祀祖先典礼的歌第1 章 周颂,周王朝祭祀祖先典礼的歌第I 节……第III 节第2 章 鲁颂,鲁国祭祀祖先典礼的歌第3 章 商颂,商朝祭祀祖先典礼的歌
第四部分叫做颂(Song),这是祭祀死去祖先的诗,在周朝天子、鲁国公统治时期、商朝天子为祖先举行祭典的时候歌唱。(Confucii Chi-king sive Liber Carminum, xv-xvi)
孙璋在介绍“国风”时结合了采诗观风说和孔子删诗说,却对这两者有所混淆。《诗经》中诗歌的来源,本就是个复杂的问题,孙璋从各家评注中选取了几个说法,用自己的逻辑综合在一起。在前言中,孙璋介绍了《诗经》各部分诗歌的内容、吟诵和演唱的场合,但是他没有翻译这几个词,只是给出了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