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红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22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企业要求财务从业者既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与之相匹配的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工作能力。企业内部控制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学科,在实施课程思政教改中,有必要将专业技能培养与思想引领结合起来,根据课程各章节教学内容,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本意识,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完美结合。
企业内部控制课程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课程,在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未系统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导致该课程思政教学存在以下两方面困境:一是将思想政治培养目标简单地列进专业课程中,未真正理解专业知识与学生思想素质、职业素养融合的重要意义,思政元素融入较少、内容不明晰不恰当,或者专业知识切入点不够准确,甚至存在被忽略的现象;二是由于内部控制课程具有政策法规的条款性特点,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常常采用书本理论进行授课,容易采用硬背、模仿和一讲到底的“填鸭”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未能完全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 年2 月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要求,大学可以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模式。从而未真正深入挖掘内部控制课程的思政案例,并由此及彼地深入拓展教学方法,最终导致课堂教学单一枯燥乏味。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型期,旧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2020 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 号),强调各高校应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中[1]。在企业内部控制课程融入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意识是国家对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形势的要求。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使新思想、新理论在未来的职业者心中落地生根。
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来防范风险。其实施既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又需要靠人才来贯彻执行[2],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则离不开思政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融入法律知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管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遵纪守法意识、提高学生管理水平,从而为企业培养一批遵纪守法、业务精良的专业人才。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法治观、历史观[3],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引下迎难而上,勇创事业辉煌。
1.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我国不仅存在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还有外资、民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无论是公有制还是非公有制企业,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分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由于多种形式的经济关系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思想[4],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我们应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内部控制课程旨在培养未来企业财务从业者,在教学改革中,我们需要积极倡导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业务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例如,在讲授“企业文化控制”章节时,可以将企业文化内涵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探索出新路子。
2.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和弘扬的关键,也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内在要求[5]。教师在企业内部控制课程中,将爱国主义方面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讲授“授权审批控制”过程中,以晚清权力过于集中导致独断专行,国运衰败加速为案例,阐述了中华民族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黑暗历史,激发了学生为国奋斗的决心;在讲授“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章节时,通过“景泰蓝技术的流出”“宣纸技术的泄露”等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专利技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在讲解“组织架构”时引入了“华为与美国竞争”,讲解“担保业务”时介绍了“民营企业家徐增平购买乌克兰瓦良格航母捐给祖国”等案例,旨在引导学生树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在“企业发展战略”方面,我们通过“从中国、乌克兰经济关系的变迁看中国与乌克兰的发展战略”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国家政府的宏观决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从而坚定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
3.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是一种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其管理离不开对人性、对事物发展规律及方法的认知。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多年的洗礼,积淀了丰富的智慧结晶,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中华经典著作灿若星河,其内容能大大丰富企业内部控制课程思政元素,案例俯拾皆是。例如,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晋书·潘尼传》中说:“忧患之接,必生于自私,而兴于有欲。”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它提醒我们需要防止舞弊和规范管理行为;《礼记·中庸》强调“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让学生充分认识“万事谋为先”的管理思路,以及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这些传统思想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将中国的传统精神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心中,并将其表现在我们的行为上,实现了企业、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4.培养遵纪守法意识
遵守法律、法规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也是成为一个合法公民的最基本要求。它与全体公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良好的法律及规章制度体现着社会公平和正义,具有“普遍的服从”性[6],然而,在当今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却不断侵蚀着学生尚未成熟的心智。同时,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属经济业务范畴,与会计法、预算法、民法典等多项法律法规的知识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各项业务控制内容适时引入相匹配的法律法规具有充分的必要性,例如,在讲授“企业社会责任”章节时,我们可以考虑引入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8·12 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我们可以看出一次不经意的违规行为对社会造成了极其重大的危害;在“合同管理控制”和“担保业务控制”方面,我们拓展民法典相关法律条款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建立公平、自由的交易理念;在“企业财务报告控制”章节中,引入会计法对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规定,努力将舞弊、造假动机扼杀于萌芽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意识、规矩意识。
5.提高个人品格修养
东汉王符在《潜夫论·卷三》中指出,“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化之本也”。他告诉后人,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风尚,每个人必须加强品德修养、规范自身行为,做到正直、诚实、清廉。在课程教学中,通过润物无声地融入个人品格修养的思政元素,学生可以修身立德、笃行致远。步入社会后能扶正黜邪、激浊扬清、涵养正气。因此,在讲授“人力资源管理”章节时,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发展目标,并帮助他们编制人生发展规划;在讲授“企业并购重组的文化整合”章节时,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时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打破固化思维,提高自我革新的勇气;在讲授“企业外部环境的风险因素”章节时,培养学生具备“君子不器”的格局,处事应心怀天下,从万象纷呈中志于道;在讲授“固定资产淘汰处置管理”章节时,通过由物及人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意识。
1.积极推动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发展
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转型期,具备一定的思考和判断能力。然而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基本采取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学生抄录讲义、生搬硬套,最终导致课堂沉闷,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纷繁复杂、形势多变的环境。特别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师在融入思政元素之时,需要有润物细无声的本领。因此,推行研究型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多向互动、积极研究的教与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独立判断和发表见解,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研究中自主掌握内部控制规范及思政内容,并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习力。
2.加强思想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实践操作的技能。但课程内容存在缺乏故事性的特点,简单地、牵强地说几个案例会显得枯燥乏味,相比之下,用实践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一种方法是案例情景教学,通过创造情景故事来活跃课堂,达到潜移默化的引领效果。例如,在讲授“人力资源管理”章节时,让班级各层级干部及普通学生思考自己作为班级一员应该承担的不同责任及相互合作关系。接下来,需要进一步拓展和转换企业角色,一是设置企业场景,思考未来企业中不同管理人员的职责,并建立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统一的观点。二是让学生参与课堂交流,通过交流加深对理论知识及思想元素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三是建立学生社团或工作室,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7]。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以及服务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将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合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教学中,不但拓宽了教学的空间,而且还加大了教学的难度,教师须根据教学内容及思政元素,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课堂艺术水平。如果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就难以有效发挥。因此,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前提下,教师需要综合运用案例法、对比法、任务驱动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一套组合的、创新的教学方式,在与专业内容、思政元素关联后,教师需要寻找、选取恰当的教学组合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4.进行课程评估和教学反思
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课程评估和教学反思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教学反思,师生可以及时纠偏纠错。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课程评价和教学反思,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式进行深刻的反思,找出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教师则可以从学生评教反馈的信息中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掌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和未来的发展趋势[8],了解学生在课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缺陷,并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将思政元素融入企业内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理念。在本文中,我们紧紧围绕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以素质教育思想和观念为指导,不断挖掘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寻找切入点。我们探索并实践了四种思政课程的教学方法,旨在着重解决思政元素融入企业内部控制课程的现实难题,以实现企业内部控制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