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10220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其凝结了新时代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内核,反映了新时代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是中国精神的时代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实践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当今世界百年变局与民族复兴战略全局交织,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多样,价值导向的作用也日益重要,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价值基础,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会有不同的思考,在这些思考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共性:这是一个包容的新时代,同时亦是物质文明极其充裕、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法治社会已然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新时代价值基础的重要保障。那么,在这个朝气蓬勃的新时代,如何让更多人成为新时代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的有为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心灵导向作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使其成为人们的内在价值追求与外在实践尺度是我们理应关注的问题。
价值基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奋斗的精神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的价值基础,其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结合了当代中国时代精华,同时基于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公序良俗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合力,是汇聚中华民族信念和意志的精神载体。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三大历史性成就,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其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精神力量作用不断凸显。可以说,它是这个时代需要去仰望的信念,是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最好的“心灵礼物”,其必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价值基础。
文化的核心内核是价值观念,文化影响力的大小,亦同价值观念影响力相协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首先要打好价值观念之争这场硬仗”。[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其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文化历史依据。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吸收和超越,二者具有高度契合性。首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文化中自古有之的精神内涵,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在形式上与之协同,其强调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次,且二者都强调了个人与集体直接相互关系的同一性与一致性。其次,中华历史文化中精神层次追求的是“德”,即“真、善、美”的体现,其致力于主观精神世界的修为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强调美好、高尚的道德品质,二者在精神层面对社会活动中人们的品行要求是高度一致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指导了新时代人民生产生活实践。在越发自由、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新时代背景之下,丰富充裕的物质文明既在客观上提升了人的精神文明境界,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困扰。人们在追求一个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或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明确地告知我们:在新时代,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去“活”、怎样去“做”的基本问题。这24 个字既是对所有党员干部的鞭策,更是让人民在追求价值过程中,有了心灵的“明灯”,它指引着中华儿女从个人素养到国家意识的不断升华,其必然成为新时代下社会主义的价值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纵观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但在奋斗过程中始终支撑我们的是人民坚定的意志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人民的意志和信念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客观规律,是中国人民在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属于自己的价值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3]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希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指引性的决定作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在各领域前所未有地铺展开来,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汇聚和凝聚之下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社会和谐共融体,并朝着共同的中国梦的目标奋力前行,在此过程中,越发需要人民意志和信念的高度凝聚,形成新时代的价值力量。
新时代以来,世界局势风起云涌,在世界化的浪潮中,我们需要一根心灵的“指南针”为多变的世界提供精神指引。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引领力和感召力意义重大。
纵观人类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前三次工业革命均为西方国家率先发起和推动,它们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对全球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绝对主导优势。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加速到来,旧格局下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世界格局正在加速演变,世界上不同价值观念的交锋愈加激烈。此外,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正在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于转型阵痛期,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一系列新机遇与新挑战并存,中国和平崛起,部分西方反华势力正在加紧对我进行渗透、分化和“西化”,在此背景下,亟须全社会形成共同的外部环境认知,凝聚全社会共同价值,正确明辨西方鼓吹的“普世价值”,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底蕴厚重的中华文化,其是现代生活价值观念与传统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深沉厚重的传统性。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既能使我们不拘泥于传统,破除传统文化中落后的、腐朽的、不符合现实社会发展的糟粕,也能充分激活和焕发传统文化中的先进的、积极的优秀成分,同时使当代价值观念不偏离中华文化的主线,在时代的变迁中,使中华文明不断汲取时代精华,不断向前发展延续,从而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更好地彰显新时代中国的文化自信。
我国是一个有着14 亿多人口、56 个民族的大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少数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民族共同追求的价值内核,也是在如此宏大的疆域中团结和凝聚各民族的最深沉力量,更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内在生命力。伟大的精神依托于共同的历史,也孕育于伟大的时代。面对当下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的不断涌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始终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未来,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我国各民族在精神层面更加凝聚,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无比的战略定力和时代活力。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能够为我们增添自信的底气和砥砺前行的力量,激发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自觉,更好铸就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中国式现代化绝不是简简单单、一蹴而就即可实现的,它需要我们在当前背景下,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应对百年变局下的惊涛骇浪,与此同时,这也对全体人民的精神价值内核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新时代的价值基础,也是新时代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其能够使我们从思想观念上加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凝聚精神力量,确保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为实现最终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要求我们必须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以美好社会为愿景、以公民道德规范为基本准绳,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干部示范作用,知行统一,调动政府、学校、企业等各方面积极因素,使之形成培育合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首要一点是引领示范。目前,我国共产党员数量已达九千多万,党员干部的道德素养和行事方式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极大。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为人先、率先垂范,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和道德水平,加强“四史”学习,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严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要求。此外,教育战线的党员干部要尤其注意自身道德价值的培养,特别是在各级各类高校党员干部的选拔任用过程中,要注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思政工作体系,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工作一体化建设,深入用好红色资源,以身践行,引领不同教育层次学生真正在现实生活中涵养品德、实现价值,用高尚品行铸魂育人。总的来说,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其目标就是要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率先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和标杆,感染更多社会成员进行自我对标对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必须做到知行统一。一方面,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等媒介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普及,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故事案例。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头说教,关键在于应用实践。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真正解决群众问题,这是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重要途径。首先,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如市民公约、乡村民约等价值规范,多领域、分层次、立体化地将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与人们熟悉的场景相联系,使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知悉和践行有关行为的道德标准,推动核心价值观浸润日常小事。此外,面对当下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需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价值引领作用,及时纠正和阻断社会中的不良价值传播,真正解决人民群众价值困惑,构筑知行统一的社会价值体系。
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形成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氛围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环。政府、学校、家庭及企业都是社会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必须出台各项鼓励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在宏观上对社会价值进行引导,使正向社会价值充分涌流;同时,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运用法治手段和措施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实落实。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应充分发挥校园思政的影响力,开展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一步营造美好的校园环境[5]。从家庭的角度来讲,应积极发挥族规家训的传承作用,厚植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土壤,以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促进个人成长。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企业成长的全过程,对于崇德、诚信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表扬,同时做好考评的工作,树立“标杆企业”,积极引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良好影响的企业进行经验分享,并在相关政策上给予一定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