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整本书阅读”进行到底

2023-10-20 13:48:28浦笑琰
课外语文·上 2023年10期
关键词:回目鲁智深水浒传

浦笑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将“整本书阅读”定义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并对阅读提出了明确的指导和要求。与单篇阅读相比,“整本书阅读”意味着文本篇幅更冗长、人物更繁多、情节更错综、主题更丰富,这些对于同学们的阅读实践来说无疑是难点。下面就以《水浒传》为例,为初读长篇小说的你们提供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

一、导读预热:为你打开一扇门

九年级的同学在此之前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水浒传》,对小说中几位重要人物也有所耳闻,所以在翻开书本前,可以先通过影视片段、互联网资源等简单浏览几段经典情节,快速拉近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捕捉与作品之间的连接点,感受对作品最初的体验与期待,翻开作品的热情也就随之而来。

就章回体小说而言,回目就是窗口。从回目读起毫无疑问是检索关键信息、了解宏观框架的有效途径。在正式阅读之前,可以快速浏览回目并思考:“哪些回目非常特殊,是梁山泊发展的关键点?”这样一来,一部恢弘的作品便呈现出了清晰的结构:从第十八回的易主到第三十九回的小聚义,从第七十回发展壮大的鼎盛时期再到第八十二回全部招安的没落之始,整条主线在脑海中快速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二、细读指导:走一步,再走一步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一份合理的阅读计划不仅可以助力养成每日开卷的好习惯,而且可以有效提高阅读质量(见下页表)。

三、赏读品味:那些灿烂的细节

身处初中的同学们的“整本书阅读”普遍只是停留在了解和记忆主要人物以及故事情节上,至于这部作品好在哪里、为什么好,没有思考鉴赏的习惯。“赏读”重在阅读时能逐步形成欣赏的意识,在细读的过程中,选取精彩片段品味细节,可以获得美的熏陶、提高鉴赏能力。

(一)说一说

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回目或者人物事件,在脱离书本、稿件的情况下,进行口头复述。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复述得尽量完整、充实、生动。在复述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或评价。如果是小组合作展开复述,小组成员还可以在倾听的过程中随时补充、随时质疑。短短几则故事的精彩呈现,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语言的组织能力和对细节的捕捉能力。

(二)读一读

金圣叹评价《水浒传》“并无之乎者也等字,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可见,《水浒传》中极具表现力的语言描写是一大亮点,透过人物的语言,便可窥见人物迥然不同的性格特点,甚至可以把握情节中暗藏的起承转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精选几处对话片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朗读体会,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展现人物当下的性格、心理,感受小说中语言描写的张力。

(三)写一写

生动的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灵魂,《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更是经典传神、深入人心。“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例如:鲁智深为金氏父女凑盘缠时,自己取出五两,又向史进借些银子,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便取出了十两银子。鲁智深又问李忠借,可一见李忠只“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智深便把银子“丢还了李忠”。仅是三言两语缀上几个动词,便将三人迥然不同的个性特点呈现了出来,同时辅以对比衬托的手法,更突显了鲁智深仗义疏财、直爽利落的人物性格。除了多人的对比衬托以外,还有对单个人物的细致刻画。例如:林冲看到娘子被调戏时,刚要下拳痛打,可一见是高衙内,就“先自手软了”。可心里的怒气尚未消解,只能“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微妙的动作与神态变化正是林冲复杂矛盾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生动地展现了林冲隐忍的性格特点。

另外,作品中还有一些精妙的景物描写也值得鉴赏学习。比如武松乘着酒兴走上景阳冈,读了印信榜文后,再“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的日落之景,单用一个“坠”字,便将冈上恐怖悲凉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衬托出武松惶恐不安的心境,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在阅读批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对生动的片段加以鉴赏,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展开仿写练习,将这些艺术手法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四)找一找

观看同名的影视作品是同学们热情度最高的活动,但影视作品在拍摄时会对原著内容进行改编,如果直接看影视剧,容易对原著产生误解,从而影响阅读质量。不妨交换一下活动顺序,阅读完相关情节后,再播放影视片段,寻找文本和影视剧的异同,不仅能巧妙利用这些改编部分强化对主要情节的记忆,还能对阅读的积极性产生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

四、研读总结:学者先要会疑

“就阅读而言,短幅作品培养的是一种精巧的思维方式,而长篇作品培养的是一种宏阔复杂的思维方式。”《水浒传》作为经典名著自有其思想文化的厚度,因此在认真品读完字面内容之后,还应进一步搭建起深入研讀文本的支架,在阅读中学会思辨,勇于探究。

(一)箴言偈语见玄机

“偈”,是梵文“偈陀”音译的简称,意译为“颂”,常用于表达佛理﹑禅机。而《水浒传》中偈语的出现则暗示了重要人物的人生脉络。例如:智真长老赠给鲁智深的偈子:“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暗示了鲁智深命运轨迹中的四个关键点。此外,还可以把人物命运的发展作为线索,将其绘制成思维导图,从整体上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巩固整合阅读成果。甚至可以在绘制的过程中,发现个体命运轨迹的相似性,进而寻找出群体命运发展中存在的共性特点,为探究小说的社会环境和思想主旨设下铺垫。

(二)追根溯源探真意

“环境”作为小说的三要素之一,自然也是阅读实践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小说中人物和情节的设置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因此,在阅读文本之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北宋年间的现实风貌,追溯小说情节的源头,并从宏观上反观小说中人物和情节的设置,探究单篇情节传达的情感态度,把握整本书表达的思想主旨。只有在充分了解历史背景之后,再去展开理性的思考,才能更全面、更客观地领会小说的意义。

(三)寻同辨异出真知

整本书的比较阅读可以从“同一文本中的比较”和“不同文本之间的比较”两个方向去展开。“同一文本中的比较”可以是人物形象之间的比较,如:“宋江和柴进同样乐善好施,为何前者能做梁山头领,后者却不能?”除此以外,也可以将《水浒传》与其他几本名著进行“不同文本之间的比较”,探究不同文本在叙事结构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当然,比较阅读本身并不局限于对比两者之间的“异”,找寻相似点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林冲、武松、宋江三人为什么要上梁山?三人上梁山的原因有什么相似之处?”比较阅读可以有效提升阅读的质感,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中,提高整体认知能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整本书阅读离不开科学有效的阅读实践和极具创造力的阅读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作品原汁原味的魅力,让终身阅读的种子在沉浸式阅读体验中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回目鲁智深水浒传
谈如何通过“回目名”提升名著阅读效果
《水浒传》中鲁智深的人物特征探微
读《水浒传》,看北宋社会风俗
金桥(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38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试论《红楼梦》百廿回蒙译本回目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与鲁智深的“密会”
变身鲁智深
与鲁智深的“密会”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