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歌 孙金栋
摘 要: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和推进作用,正在深入各個领域,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了重大变革。教辅出版单位也需把握教育数字化趋势,借助大数据技术,为传统教辅出版增添强大动能。本文以山东教育出版社数字教辅系统和人工智能教育成果评测平台为例,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教辅出版中的应用意义、现状,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教辅出版数字化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 教辅出版 教育数字化
一直以来,优质的纸质教辅在当代教育教学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拥有广泛的读者基础。根据开卷公司发布的《2022年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为871亿,同比下降11.77%。教辅图书码洋占整个图书零售市场的16.63%,位列二级分类市场的第二位,码洋比重降幅最大。该报告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教辅出版市场的发展困境。究其原因,2022年新冠疫情的反复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教辅出版也未能幸免,但是如果仅停留在对特殊客观条件的认识,未免流于肤浅,我们应该看到更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学生人数呈现出递减趋势,从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中不难发现,以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为例,2022年学生数比2021年减少了48万人,而普通小学招生数近五年来逐年递减,2022年招生数为1701.4万人,比2018年减少了8.89%。另一方面,自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实施以来,教辅类图书各个销售渠道的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另外,传统的纸质教辅出版市场近乎饱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读者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碎片化、复杂化。
为了积极应对当前教辅出版市场的发展困境,教辅出版单位亟待探索和挖掘全新的发展模式,而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技术凭借其高效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为传统教辅出版增添了强大动能。
一、大数据技术在教辅出版中的应用意义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数字中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教育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更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2022年,政府把全面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一项重大工程,重点建设国家教育数字化大数据中心。各省市紧随其后,深入落实,多管齐下。以山东为例,教育教学智慧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智慧教育进入了新征程。在此背景下,教辅出版单位作为文化企业,更应该发挥主体作用,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助力国家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有力支撑“双减”工作,有效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不断增强其服务教育教学的能力。可以说,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助力教辅出版单位落实社会效益要求。
当然,应用大数据技术有其更直接、更具体的意义。教辅出版在图书选题策划阶段需要进行大量市场调研工作,大到教辅图书产品的更新迭代,小到知识点的侧重与体例的设计,都离不开精准有效的调研。但受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调研工作往往流于形式,无法深入读者、深入实际,这也就导致了出版教辅缺乏针对性,对读者的吸引力不足。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对不同读者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构建统计模型,指导图书选题策划工作,让出版教辅更具地方特色,更贴近命题趋势,切实满足读者多元化的使用需求,从而提升出版单位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另外,受限于特定的出版载体,传统纸质教辅的修订工作一直具有滞后性。一方面是由于问题反映渠道单一,当读者在阅读图书时发现不准确或有遗漏的地方,往往只能通过出版单位工作电话进行传达,有时辗转多次才能实现与责任编辑的直接沟通;另一方面是由于图书修订的周期性,编辑在获取信息之后,即便立即补偏救弊,纸质教辅的修改也只能等到下一年度,当前使用的读者仍在阅读带有问题的书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则能够实现对出版教辅的直接修订和补充,让教辅内容更加准确,赋予创新性,体现时代性,有效提升教辅图书的质量,进而提升出版单位的经济效益。
二、大数据技术在教辅出版中的应用现状
(一)大数据技术在教辅出版中的应用模式
大数据技术为教辅出版单位带来了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为了让大数据技术真正服务教辅出版,许多教辅出版单位做出了自己的尝试,在工作实践中注重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促使传统纸质教辅产品与数字化产品的深度融合。山东教育出版社也不例外,在不断提升教辅图书质量的同时始终不忘创新发展模式,应用大数据技术,服务教育教学,做出了一次又一次的全新探索。
具体来讲,大数据技术在教辅出版中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模式。
一是数字教辅。该类教辅彻底突破了纸质教辅的桎梏,助力“互联网+教育”,服务远程线上教育教学。读者在使用数字教辅时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辅编辑的校对工作也因此更加“与时俱进”。山东教育出版社围绕“服务教育教学”这一业务主线打造的智能化数字教辅系统——“小荷测评”便是该种应用模式。该系统构建了完整的学科知识图谱,推出电脑端和手机端产品,为用户提供在线“教学、练习、测试、评价”服务。针对使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具效率的学习方式;同时成为教师实时掌握学生最新动态的有力抓手,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系统从精准化出题、数据化评析、智能化分层、个性化推送四个维度,对学生进行横向的各学科知识能力评估和纵向的认知成长观测评价。具体来讲,基于大数据技术,系统可以捕捉学生的用户数据和行为信息,通过智能统计分析得出学生的能力水平,向学生推送符合其能力水平的试题,做到举一反三,查漏补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结果进行数据化讲评和分析,点开题目即可看到题目的得分率,点开学生个人信息即可看到学生的详细统计数据。除此之外,通过对网络测评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对学生进行智能化、个性化分层分级分类,并基于大数据分析和自适应技术,根据学生做题情况,不断优化试题库。
二是数字化教育服务平台。该类平台实质是对传统纸质教辅进行数字化升级和赋能,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助力“双减”,为学生学习减负增效,也为老师教学水平提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出版融合创新的新探索。山东教育出版社的人工智能教育成果评测平台属于该种创新模式。“一课一批一采集”,该平台为所有出版的教辅书配备了课时作业和单元测试用的答题卡,通过学生规范作答,运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进行智能批改和数据采集。“一练一考一诊断”,在批阅作业后,平台自动生成班级学情和数据报告,教师根据学情数据分析,可实现精准教学,针对学生错题情况实现当堂讲评,即错即纠。除此之外,平台还支持形成校级和区域性的学情大数据对比分析和诊断,从而有效提升校级和区域内的有效管理和精准施策。“一错一练一巩固”,平台根据学生的每一次作业和测试数据,形成错题本,实现学生自我更正,自动向学生推送同类训练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巩固提升学习成果。“一科一评一服务”,出版社通过大数据学情分析,组建高水平服务团队,分阶段进校提供单学科诊断服务,形成评价报告,助力学校教学高质量发展。
(二)大数据技术在教辅出版中的应用问题
无论教辅出版采用何种创新模式,归根到底都是一种全新的出版尝试。对于此类新生事物,还是要站在客观审慎的立场上去看待、去思考,既要看到其服务教育教学的社会效益和增强出版单位自身竞争力的经济效益,又要看到其背后存在的问题,唯有如此,才能够实现教辅出版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对现有模式的反思与探索,主要发现了以下问题。
第一,自有平台使用率低。数字化教辅平台或系统是动态变化的,使用的读者越多,系统的精确性越高,对试题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掌握进度的分析才会更加精准有效,根据分析所推送的学习内容也会更加合理。但受制于运行与维护成本高昂,宣传推广不到位和当前教学习惯等因素,该教辅出版模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进而无法广泛收集实际数据,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数据分析不深入。基于大数据的特点,收集数据仅是应用大数据技术的第一步,数据的筛选、拟合、分析、预测、应用每一步都不能马虎。但当前出版单位在对获取数据进行分析时,大多仅停留在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阶段,缺少对数据的判断性分析和探索性分析,更谈不上对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应用。
第三,数据安全问题。伴随着教辅出版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数据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大数据平台获取的数据种类多样,除出版单位教辅图书自有版权的内容外,还广泛涉及读者的个人信息,如身份、姓名、年龄、学校、联系方式等。如果数据安全得不到保障,那么出版单位和读者的切身利益也就得不到维护,因此数据安全的治理迫在眉睫。
三、大数据技术在教辅出版中的应用策略
鉴于现有大数据技术应用模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教辅出版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教辅出版单位应该创新发展理念,标本兼治,综合施策。
第一,优化出版社管理制度。想要在数字教辅出版进程中独辟蹊径,行稳致远,应该从出版单位现有管理制度出发,制订符合时代发展的全新规划,不断优化经营管理理念。具体来讲,要保障出版业务管理系统填写数据的准确性,方便对办公数据和信息的应用,提升教辅出版的工作效率;出台教辅图书市场调研工作指导办法,重视对大数据平台信息的利用,不断更新优化产品线;同时,充分整合出版单位内部现有的教辅资源,建立数据库并分类标识,促进资源的有效流通。
第二,提升员工数字素养。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基础是会用,而究竟如何使用大数据及大数据技术呢?建设人才队伍是关键,要坚持“引育并重”。一方面,传统出版社内鲜有大数据技术人才,可以根据出版社内部实际需求和情况,实行靶向引才,也可以在招聘编辑及发行人员时,将数字素养作为考核评价标准之一;另一方面,出版社内现有教辅编辑多为学科人才,对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但教辅编辑学历普遍较高,学习能力强,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强,出版社可以将大数据知识作为重要培训内容,定期开展大数据专题培训,不断提高社内员工的数字素养。通过优化社内人才队伍结构,让传统教辅出版工作与时俱进。
第三,提高数据应用能力。数据的应用能力体现在对于大数据的分析和对于数据安全的治理。受限于资金、人才的缺乏,出版单位往往难以独立应用大数据技术,更无法从根本上确保数据的安全使用。为此出版单位可以探索与互联网企业、科技公司开展合作,在框架搭建完成后,由社内技术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实现大数据的获取、分析和应用,并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另外,在大数据及大数据技術应用过程中,出版单位也要不断深化服务教育理念,从教育内容的提供者向服务者转变,有效推进增值服务。
第四,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大数据技术的纯熟运用、数字出版的有序推进固然重要,但归根到底是为了让教辅出版焕发活力,实现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因此,宣传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宣传推广既要坚持大水漫灌,又要注重精准滴灌,要把握读者的特点与需求。在大数据平台推广过程中可以通过自有公众号传播、举办学科知识竞赛等方式,提高平台使用人数,获取更有效的数据,实现良性循环;在数字教辅出版发行过程中可以走进校园、走入书店,通过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数字出版内容,提升用户黏性,最终赢得市场的认可。
(作者单位系山东教育出版社)